《投入产出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8060532 课程名称:投入产出分析 英文名称:Input Output Analyse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经济类本科各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统计学》等课程 二、课程简介 紧抓课程政革核心环节,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将“课程思政”作为融合 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主渠道,是逐步实现“立德树人”的综合教育理念的前进 方向。本课程主要以投入产出模型的系统性为线索,探讨了建立宏观经济投 入产出模型的分析体系。主要讲授投入产出预测与规划模型、投入产出技术 与经济系统分析、投入产出优化模型、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投入产出分块 矩阵模型、投入产出方法与优化模型的结合等投入产出理论和方法作了比较 全面的分析和介绍。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大纲是为高等财经类统计学专业本科四年制开设的《投入产出分析》 课程而编写的。学分3,总课时大约48时,财经类其它专业也可使用本大 纲,学分3,总课时48学时,打*号的章节省略,其中上机实验占1/3学 时。本课程以一定的课时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加强作业练习、上机实 验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投入产出分析》课程学习的目的:
《投入产出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8060532 课程名称:投入产出分析 英文名称: Input Output Analyse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时:32 学 分:2 适用对象: 经济类本科各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统计学》等课程 二、课程简介 紧抓课程改革核心环节,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将“课程思政”作为融合 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主渠道,是逐步实现“立德树人”的综合教育理念的前进 方向。本课程主要以投入产出模型的系统性为线索,探讨了建立宏观经济投 入产出模型的分析体系。主要讲授投入产出预测与规划模型、投入产出技术 与经济系统分析、投入产出优化模型、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投入产出分块 矩阵模型、投入产出方法与优化模型的结合等投入产出理论和方法作了比较 全面的分析和介绍。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大纲是为高等财经类统计学专业本科四年制开设的《投入产出分析》 课程而编写的。学分 3,总课时大约 48 时,财经类其它专业也可使用本大 纲,学分 3,总课时 48 学时,打*号的章节省略,其中上机实验占 1/3 学 时。本课程以一定的课时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加强作业练习、上机实 验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投入产出分析》课程学习的目的:
1.为分析宏观和微观经济问题特别是结构问题提供数量分析方法。就中 国经济结构进行国际比较,体现我国经济制度优越性,唤醒和培养学生的人 文情怀和中国精神,锻造学生美丽而有趣的灵魂: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追 梦的人。 2.为编制投入产出表提供基本技能与方法。 3.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国民经济核算知识,具体地掌握社会再生产过程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导言 (一)目的与要求 1.重点掌握投入产出分析起源及定义 2.了解投入产出分析的特征等 3.了解投入产出分析的发展。 4.了解我国投入产出发展历程,说明我国在经济学定量分析方 法应用上处于国际前列,增强国家自豪感和民族自信。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投入产出分析 1.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概念 2.投入和产出的概念 3.投入产出的意义 4.投入产出分析的特征 5.投入产出分析的功能 第二节投入产出分析的起源和发展 1,投入产出分析的起源 2.投入产出分析的发展 (三)思考与实践 1.投入产出分析的作用有哪些? 2.简述投入产出分析的起源。 3.一般均衡论与投入产出分析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
2 1.为分析宏观和微观经济问题特别是结构问题提供数量分析方法。就中 国经济结构进行国际比较,体现我国经济制度优越性,唤醒和培养学生的人 文情怀和中国精神,锻造学生美丽而有趣的灵魂;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追 梦的人。 2.为编制投入产出表提供基本技能与方法。 3.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国民经济核算知识,具体地掌握社会再生产过程。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导 言 (一) 目的与要求 1.重点掌握投入产出分析起源及定义; 2.了解投入产出分析的特征等 3.了解投入产出分析的发展。 4.了解我国投入产出发展历程,说明我国在经济学定量分析方 法应用上处于国际前列,增强国家自豪感和民族自信。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投入产出分析 1.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概念 2.投入和产出的概念 3.投入产出的意义 4.投入产出分析的特征 5.投入产出分析的功能 第二节 投入产出分析的起源和发展 1.投入产出分析的起源 2.投入产出分析的发展 (三)思考与实践 1.投入产出分析的作用有哪些? 2.简述投入产出分析的起源。 3.一般均衡论与投入产出分析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二章全国静态产品投入产出模型 (一)目的与要求 1.重点掌握是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系数的经济含义 2.难点是投入产出模型的假定与求解条件 3.了解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 4.了解全国实物型产品投入产出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全因实物型产品投入产出表 1.部门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2.实物型产品投入产出表说明 3.实物型产品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 4.实物表的特点 第二节全国价值型产品投入产出表 1.价值型投入产出表说明 2.价值型投入立出表的实质 3.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特点 第三节全国静态产品投入产出模型 1.直接消耗系数 2.投入产出行模型 3.投入产出列模型 第四节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假定和求解条件 1.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假定 2.投入产出模型的求解条件 (三)思考与实践 1.投入产出表的行和列各反映什么运动? 2.为什么说价值表是一种特殊的实物表? 3.如何理解列昂惕夫逆系数的经济含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三章地区和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 (一)目的与要求 3
3 第二章 全国静态产品投入产出模型 (一) 目的与要求 1.重点掌握是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系数的经济含义 2.难点是投入产出模型的假定与求解条件 3.了解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 4.了解全国实物型产品投入产出表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全国实物型产品投入产出表 1.部门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2.实物型产品投入产出表说明 3.实物型产品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 4.实物表的特点 第二节 全国价值型产品投入产出表 1.价值型投入产出表说明 2.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实质 3.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特点 第三节 全国静态产品投入产出模型 1.直接消耗系数 2.投入产出行模型 3.投入产出列模型 第四节 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假定和求解条件 1.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假定 2.投入产出模型的求解条件 (三)思考与实践 1.投入产出表的行和列各反映什么运动? 2.为什么说价值表是一种特殊的实物表? 3.如何理解列昂惕夫逆系数的经济含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三章 地区和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 (一) 目的与要求
L.重点掌握地区投入产出模型(引入广东省投入产出表,通过 投入产出模型解释为什么广东省近30年来位于全国经济第一, 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2.难点是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 3.了解投入产出分析基本类型 4.了解地区间引力模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输入产品的表格处理 1.竞争性投入产出表 2.补充性投入产出表 3,混合型投入产出表 第二节地区投入产出模型 1.竞争性投入产出模型 2.补充性投入产出模型 3.混合型投入产出表模型 第三节地区间投入产出表 1.地区间经济的相互联系 2.地区间投入产出表说明 3.地区间投入产出表 第四节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 1.基本的地区间模型 2.列昂·摩赛西模型(列系数模型) 3.地区间引力模型 (三)思考与实践 1.输入品的不同处理方式的依据是什么? 2.各地区投入产出模型的比较, 3.地区间表与地区表的关系是什么? 4,为什么说引力模型是列系数模型的改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煤体铺助教学 第四章部门和企业投入产出模型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部门投入产出模型的特点和作用 2.掌握部门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 4
4 1.重点掌握地区投入产出模型(引入广东省投入产出表,通过 投入产出模型解释为什么广东省近 30 年来位于全国经济第一, 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2.难点是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 3.了解投入产出分析基本类型 4.了解地区间引力模型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输入产品的表格处理 1.竞争性投入产出表 2.补充性投入产出表 3.混合型投入产出表 第二节 地区投入产出模型 1.竞争性投入产出模型 2.补充性投入产出模型 3.混合型投入产出表模型 第三节 地区间投入产出表 1.地区间经济的相互联系 2.地区间投入产出表说明 3.地区间投入产出表 第四节 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 1.基本的地区间模型 2.列昂·摩赛西模型(列系数模型) 3.地区间引力模型 (三)思考与实践 1.输入品的不同处理方式的依据是什么? 2.各地区投入产出模型的比较。 3.地区间表与地区表的关系是什么? 4.为什么说引力模型是列系数模型的改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四章 部门和企业投入产出模型 (一) 目的与要求 1.了解部门投入产出模型的特点和作用 2.掌握部门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
3.了解企业投入产出模型的作用和特点 4.堂握企业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部门投入产出模型 1.部门投入产出模型的特点和作用 2.部门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 3.部门投入产出模型的实例简介 第二节企业投入产出模型 1.企业投入产出模型的作用和特点 2.企业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 3.企业投入产出模型的实例 (三)思老与实践 1.部门投入产出模型的特点是什么? 2.企业投入产出模型的特点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五章 产业结构分析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最初投入结构分析 2.重点掌握最终需求结构分析 3.重点掌握产业结构类型分析 4.了解产业部门关联分析 5.了解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历程,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什 么,增强国家自豪感和民族自信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最终需求结构分析 1.最终需求产品结构和部门结构分机 2.最终需求对产出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最初投入结构分析 1.增加值的项目结构分村 2.增加值的部门结构分析 第三节产业部门关联分析 1.直接系数分析 2.完全系数分析 第四节部门结构分析
5 3.了解企业投入产出模型的作用和特点 4.掌握企业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部门投入产出模型 1.部门投入产出模型的特点和作用 2.部门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 3.部门投入产出模型的实例简介 第二节 企业投入产出模型 1.企业投入产出模型的作用和特点 2.企业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 3.企业投入产出模型的实例 (三)思考与实践 1.部门投入产出模型的特点是什么? 2.企业投入产出模型的特点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五章 产业结构分析 (一) 目的与要求 1.了解最初投入结构分析 2.重点掌握最终需求结构分析 3.重点掌握产业结构类型分析 4.了解产业部门关联分析 5. 了解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历程,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什 么,增强国家自豪感和民族自信。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最终需求结构分析 1.最终需求产品结构和部门结构分析 2.最终需求对产出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最初投入结构分析 1.增加值的项目结构分析 2.增加值的部门结构分析 第三节 产业部门关联分析 1.直接系数分析 2.完全系数分析 第四节 部门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