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精算》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8060572 里程名称,保险精算 :专业选修课 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大学本科经济统计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经济学、保险学等 二、课程简介 紧抓课程改革核心环节,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将“课程思政”作为融合德 育与智育的融合主渠道,是逐步实现“立德树人”的综合教育理念的前进方向】 精算是对各种经济活动未来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估价和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 科学。精算方法和精算技术是对现代保险、金融、投资进行科学管理的有效工具 保险精算学自1988年从北美引入中国以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 在人寿保险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课程以人寿保险为基础,介绍保险精算的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利息理论、确定性年金、生存模型与生命表等 基础知识以及人寿保险、生命年金、期缴保费、责任准备金等精算现值计算方法 本课程内容体系完整,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学习价值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得性质:木课程为专业选修课 教学目的:本课程讲授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利息理 论、确定性年金和生命表等基础知识以及人寿保险、生命年金、期缴保费、责任 准备金等精算理论与方法。通过课程思政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领,将“立德树人” 内化到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利息的度量 (一)目的与要求 实际贴现率、名义利率和名义 掌握单利和复利的计算方法: 3.掌握i、d、v之间的关系和应用: 4.掌握利息强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5.介绍我国利率与国际发展国家的利率比较,说明我国利率是非常合理,增强
《保险精算》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8060572 课程名称:保险精算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大学本科经济统计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经济学、保险学等 二、课程简介 紧抓课程改革核心环节,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将“课程思政”作为融合德 育与智育的融合主渠道,是逐步实现“立德树人”的综合教育理念的前进方向。 精算是对各种经济活动未来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估价和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 科学。精算方法和精算技术是对现代保险、金融、投资进行科学管理的有效工具。 保险精算学自 1988 年从北美引入中国以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 在人寿保险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课程以人寿保险为基础,介绍保险精算的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利息理论、确定性年金、生存模型与生命表等 基础知识以及人寿保险、生命年金、期缴保费、责任准备金等精算现值计算方法。 本课程内容体系完整,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学习价值。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 教学目的:本课程讲授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利息理 论、确定性年金和生命表等基础知识以及人寿保险、生命年金、期缴保费、责任 准备金等精算理论与方法。通过课程思政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领,将“立德树人” 内化到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利息的度量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实际利率和实际贴现率、名义利率和名义贴现率的概念; 2.掌握单利和复利的计算方法; 3.掌握 i、d、v 之间的关系和应用; 4.掌握利息强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5. 介绍我国利率与国际发展国家的利率比较,说明我国利率是非常合理,增强
学生对我国现行宏观经济政策的自信心,升华家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实际利率与实际贴现率 1.利息和积累函数 2.实际利率的概念和计算 3.单利和复利下的实际利 4.实际贴现率概念和计算 5 单利和复利下的实际贴现率 第二名义利率和名义贴现率 1.什么是名义利率 2.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与换算 3.什么是名义贴现率 4.名义贴现率与实际贴现率的关系与换算 第三节利息强度 1什么是利息强府 2.利息强度的计 3.复利条件下的利息强度 (三)思考与研究 1,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有何联系与区别 2 什么是实际贴现率?什么是名义贴现率 3.你怎样理解利率与贴现率的关系。 4.比较五种利息度量 5.怎样理解利息效力。 6.探讨利息理论的应用场合 第二章 年金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年金的概念与种类: 2.掌握期末付年金与期初付年金的现值与积累值的计算方法 3 掌握任意时刻的年金值的计算方法 4.草握永续年金的概念和计算: 5.掌握连续年金的概念和计算。 6.补充企业年金:是一种补充性养老金制度,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 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是对国家 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 是我国正在完善的城镇职工养 保险体系 激发学 生的国家见识,掌握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可持续和创新能力:唤醒和培养学生 的人文情怀和中国精神。 (二)教学内容
学生对我国现行宏观经济政策的自信心,升华家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实际利率与实际贴现率 1.利息和积累函数 2.实际利率的概念和计算 3.单利和复利下的实际利率 4.实际贴现率概念和计算 5.单利和复利下的实际贴现率 第二 名义利率和名义贴现率 1.什么是名义利率 2.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与换算 3.什么是名义贴现率 4.名义贴现率与实际贴现率的关系与换算 第三节 利息强度 1.什么是利息强度 2.利息强度的计算 3.复利条件下的利息强度 (三)思考与研究 1.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有何联系与区别? 2.什么是实际贴现率?什么是名义贴现率? 3.你怎样理解利率与贴现率的关系。 4.比较五种利息度量 5.怎样理解利息效力。 6.探讨利息理论的应用场合。 第二章 年金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年金的概念与种类; 2.掌握期末付年金与期初付年金的现值与积累值的计算方法; 3.掌握任意时刻的年金值的计算方法; 4.掌握永续年金的概念和计算; 5.掌握连续年金的概念和计算。 6. 补充企业年金:是一种补充性养老金制度,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 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是对国家 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是我国正在完善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激发学 生的国家见识,掌握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可持续和创新能力;唤醒和培养学生 的人文情怀和中国精神。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期末付年金 1.期末付年金的概念 2.期末付年金的现值 3.期末付年金的积累值: 4.期末付年金的现值与积累值的关系。 第二节期初付年金 1.期初付年金的概念 2.期初付年金的现值 3.期初付年金的积累值: 4.期初付年金的现值与积累值的关系。 第三节任意时刻的年金值 1.在首期付款前某时刻的年金即值」 2.在最后 ·期付款后某时刻的年金积累值 3.付款期间某时刻的年金当前值 第四节永水续年金 1,永续年金的概令 2.永续年金的现值 3.永续年金的积累值 4.永续年金的实际例子 第五节连续年金 1.连续年金的概念 2.连续年金的现值 3.连续年金的积累值 4.连续年金的现值与积累值的关系 (三)思考与研究 1.举例说明年金在实际中的应用。 2期初在金」 3.期末付年金 4.怎样理解永续年金 5.怎样理解连续年金。 6.探讨连续年金的理论意义。 第三章生命表的基础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生命函数的概念与几种常见的生存函数: 2,掌程生命表的构浩和使用 3.案例教学:我国人均寿命从解放前不足40岁,到现在人均78岁,说明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国家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命函数 1.出生婴儿未来寿命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第一节 期末付年金 1.期末付年金的概念; 2.期末付年金的现值; 3.期末付年金的积累值; 4.期末付年金的现值与积累值的关系。 第二节 期初付年金 1.期初付年金的概念; 2.期初付年金的现值; 3.期初付年金的积累值; 4.期初付年金的现值与积累值的关系。 第三节 任意时刻的年金值 1.在首期付款前某时刻的年金现值。 2.在最后一期付款后某时刻的年金积累值。 3.付款期间某时刻的年金当前值。 第四节 永续年金 1.永续年金的概念 2.永续年金的现值 3.永续年金的积累值 4.永续年金的实际例子 第五节 连续年金 1.连续年金的概念 2.连续年金的现值 3.连续年金的积累值 4.连续年金的现值与积累值的关系 (三)思考与研究 1.举例说明年金在实际中的应用。 2.期初付年金。 3.期末付年金。 4.怎样理解永续年金。 5.怎样理解连续年金。 6.探讨连续年金的理论意义。 第三章 生命表的基础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生命函数的概念与几种常见的生存函数; 2.掌握生命表的构造和使用 3. 案例教学:我国人均寿命从解放前不足 40 岁,到现在人均 78 岁,说明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国家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命函数 1.出生婴儿未来寿命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2.出生婴儿未来寿命随机变量的生存函数 3X岁人未来寿金随机变量的分布函程 4.X岁人未来寿命随机变量的生存函数 5.用生存函数表示死 率和生存率 6.X岁人未来寿命整数年随机变量的概率函数 7.死力 8.生存函数的解析表大式 (1)de Mo ve假设(1729年) (2)Gompertz 假设(1825年) (3)Makehan假设(1860年) (4)Weibull假设(1939年) 第二节生命表的构造 1.生命表的含义 2.生命表的内容 (1)年龄 (2)生存人数 (3)死亡人数 (4)死亡 (5)生存率 (6)x岁的人n年后仍然生存的概率 (7)x岁的人在n年内死亡的概率 (8)x岁的人在x+m岁与x+mtn岁的n年间死亡的概率 (9)平均剩余寿命随机变量和生命期望值 (10)完全平均剩余寿命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整数年平均剩余寿命随机变 量的数学期望 (三)思考与研究 1.简述生命表的构造 2.什么是未来 寿命随机变量 3.生存函数解析式比较。 4,生存概率怎样度量? 5.生命表的应用范围 6.生存模型研究最新进展 第四章人寿保险的精算现值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死亡即刻给付的人寿保险的精算现值的计算 2. 掌握死亡年末给付的人寿保险的精算现值的计气 3.掌握死亡即刻给付的人寿保险与死亡年末给付的人寿保险的精算现值的 关系 4.掌握递增型人寿保险与递减型人寿保险的精算现值的计算
2.出生婴儿未来寿命随机变量的生存函数 3.X 岁人未来寿命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4.X 岁人未来寿命随机变量的生存函数 5.用生存函数表示死亡率和生存率 6.X 岁人未来寿命整数年随机变量的概率函数 7.死力 8.生存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1)de Moivre 假设(1729 年) (2)Gompertz 假设(1825 年) (3)Makehan 假设(1860 年) (4)Weibull 假设(1939 年) 第二节 生命表的构造 1.生命表的含义 2.生命表的内容 (1)年龄 (2)生存人数 (3)死亡人数 (4)死亡率 (5)生存率 (6)x 岁的人 n 年后仍然生存的概率 (7)x 岁的人在 n 年内死亡的概率 (8)x 岁的人在 x+m 岁与 x+m+n 岁的 n 年间死亡的概率 (9)平均剩余寿命随机变量和生命期望值 (10)完全平均剩余寿命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整数年平均剩余寿命随机变 量的数学期望 (三)思考与研究 1.简述生命表的构造。 2.什么是未来寿命随机变量? 3.生存函数解析式比较。 4.生存概率怎样度量? 5.生命表的应用范围。 6.生存模型研究最新进展。 第四章 人寿保险的精算现值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死亡即刻给付的人寿保险的精算现值的计算 2.掌握死亡年末给付的人寿保险的精算现值的计算 3.掌握死亡即刻给付的人寿保险与死亡年末给付的人寿保险的精算现值的 关系 4.掌握递增型人寿保险与递减型人寿保险的精算现值的计算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死亡即刻给付的人寿保险 1.精算现值的概念 2.定期保险的精算现值 3.终身寿险的精算现值 4.延期寿险的精算现值 5.生存保险 两全保险的精算现值 第二节死亡年末给付的人寿保险 1,定期保险的精算现值 2,终身寿险的精算现值 3.延期寿险的精算现值 4.两全保险的精算现值 第三节死亡即刻给付的人寿保险与死亡年末给付的人寿保险的精算现值的 关系 1.假设死亡于各年龄内是均匀分布的条件下推导死亡即刻给付的人寿保险 与死亡年末给付的人寿保险的精算现值的关系 2.实际应用举例 第四节递增型人寿保险与递减型人寿保险 1.死亡即刻给付的递增型终身人寿保险 2.死亡年末给付的递增型终身人寿保险 3.死亡即刻给付的递减型人寿保 4.死亡年末给付的递减型人寿保险 5.两类精算现值的换算 (二)思老与实 1. 利用计算基数推导出延期人寿保险精算现值。 2.简述计算人寿保险精算现值的精算原理 3.你对人寿保险有更深入的了解吗? 4,建立死亡年末赔付的终身寿险精算现值与保险成本之间的关系。 5.研讨死亡年末赔付的两全保险死亡即刻赔付的两全保险精算现值的关 系。 6。建立死亡即刻赔付的终身寿险精算现值与保险成本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年金的精算现值 (一)目的与 1.掌握生存 金的概念 2.掌握连续给付型生存年金的精算现值与积累值的计算 3.掌握离散型生存年金的精算现值与积累值的计算 4.掌握每年给付数次的生存年金的精算现值与积累值的计算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死亡即刻给付的人寿保险 1.精算现值的概念 2.定期保险的精算现值 3.终身寿险的精算现值 4.延期寿险的精算现值 5.生存保险与两全保险的精算现值 第二节 死亡年末给付的人寿保险 1.定期保险的精算现值 2.终身寿险的精算现值 3.延期寿险的精算现值 4.两全保险的精算现值 第三节 死亡即刻给付的人寿保险与死亡年末给付的人寿保险的精算现值的 关系 1.假设死亡于各年龄内是均匀分布的条件下推导死亡即刻给付的人寿保险 与死亡年末给付的人寿保险的精算现值的关系 2.实际应用举例 第四节 递增型人寿保险与递减型人寿保险 1.死亡即刻给付的递增型终身人寿保险 2.死亡年末给付的递增型终身人寿保险 3.死亡即刻给付的递减型人寿保险 4.死亡年末给付的递减型人寿保险 5.两类精算现值的换算 (三)思考与实践 1.利用计算基数推导出延期人寿保险精算现值。 2.简述计算人寿保险精算现值的精算原理 3.你对人寿保险有更深入的了解吗? 4.建立死亡年末赔付的终身寿险精算现值与保险成本之间的关系。 5. 研讨死亡年末赔付的两全保险死亡即刻赔付的两全保险精算现值的关 系。 6. 建立死亡即刻赔付的终身寿险精算现值与保险成本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年金的精算现值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生存年金的概念 2.掌握连续给付型生存年金的精算现值与积累值的计算 3.掌握离散型生存年金的精算现值与积累值的计算 4.掌握每年给付数次的生存年金的精算现值与积累值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