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806058 课程名称:风险管理 课程类别:专业课 :32 学分:2 适用对象:金融统计、经济统计等专业本科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经济学、保险学等 二、课程衡介 紧抓课程改革核心环节,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将“课程思政”作为融合德有与智育的融 合主渠道,是逐步实现“立德树人”的综合教有理念的前进方向。本课程以风险管理为研究 对象,介绍风险管理及相关概念,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尤其是保险作为风险管 理的主要融资手段和方法,最后简略介绍了最新风险管理技术等。本课程内容体系完整,理 论与实务紧密结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学习价值 This course takes risk manage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introduces risk management and related concepts,basic principles and basic methods of risk management,especially insurance as the main financing method and method of risk management,and finally briefly introduces the ates risk manage ment techniques.The content of this urse is complete.and the theory and d.It has s importan ance an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 日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课。 教学目的:坚持从正确树立风险意识、防止弄虚作假等视角引导学生分析风险管理 问题,通过课程思政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领,将“立德树人”内化到本课程学习过程中。本 课程讲授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可保风险的内涵和外延,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以及最新风险管理技术等。主要培养学生的风险管理意识,使学生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 以及对风险管理之实践意义的深刻认识。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基本原理与术语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保险的法律性和金融性,掌握保险机制的运行原理: 2.区分风险损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三个概念: 3。堂据保险费的四个基木组成部分! 4。从社会利益的角度理解保险交易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 5.加入中国元素和课程思政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中的热点 和出现的奇迹,从风险管理角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从而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文
《风险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8060582 课程名称:风险管理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金融统计、经济统计等专业本科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经济学、保险学等 二、课程简介 紧抓课程改革核心环节,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将“课程思政”作为融合德育与智育的融 合主渠道,是逐步实现“立德树人”的综合教育理念的前进方向。本课程以风险管理为研究 对象,介绍风险管理及相关概念,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尤其是保险作为风险管 理的主要融资手段和方法,最后简略介绍了最新风险管理技术等。本课程内容体系完整,理 论与实务紧密结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学习价值。 This course takes risk manage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troduces risk management and related concepts, basic principles and basic methods of risk management, especially insurance as the main financing method and method of risk management, and finally briefly introduces the latest risk management techniques. The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s complete, and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closely integrated. I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learning valu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课。 教学目的:坚持从正确树立风险意识、防止弄虚作假等视角引导学生分析风险管理 问题,通过课程思政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领,将“立德树人”内化到本课程学习过程中。本 课程讲授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可保风险的内涵和外延,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以及最新风险管理技术等。主要培养学生的风险管理意识,使学生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 以及对风险管理之实践意义的深刻认识。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基本原理与术语 (一) 目的与要求 1. 理解保险的法律性和金融性,掌握保险机制的运行原理; 2. 区分风险损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三个概念; 3. 掌握保险费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4. 从社会利益的角度理解保险交易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 5. 加入中国元素和课程思政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中的热点 和出现的奇迹,从风险管理角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从而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文
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风险管理课程中常用的术语与保险机制运行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定义保险 1.金融定义 保险是对不可预计的风险损失重新分配的融资活动,保险将损失风险转移给一个风险共 担组织(保险人),然后在组织成员 (被保险人)中重新分摊损失的经济活云 源自充足保险基金的财务支付能力的确定性和风险损失的可预测性是保险交易的本质 特征。 2.法律定义 保险是一方同意补偿另一方风险损失的契约性约定。我们称同意赔付损失的一方为保除 人称因其损失导致保险人赔付的一方为被保险人,称保险合同为保险单,称被保险人损失的 可能性为损失风险 3,通过火灾保险的实例解释保险机制的运行原理。 4.融入中国保险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新中国保险几乎从零开始到现在全球第二,从 而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成。 第二节风险损失、损失机会、风险事故、风险因素和近因 1风险损 典型的可承保的风险损失是指(狭义的)不可预期的、不可预料的、随机的经济价值的 减少。注意风险损失与费用的本质区别,费用是指可预料的可预期的非随机的损失,比如固 定资产贬值或损耗等。 保险损失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注意二者之区别。 损失机会 损失机会就是损失发生的概率。一个给定事件的损失机会,在损失发生前,可以准确知 晓或不能知晓,如果用预期损失数量比所有承保风险单位的数量,则称之为预计损失机会: 如果向后考察,用实际损失数量比所有承保风险单位的数量,则称之为实际损失机会。 正是损失可能性或损失机会产生了对保险的需求。若无损失机会,或损失 定会发生 保险就不存在了。前者无需保险:后者之结果应】 为费用应采用计别手段处理,而非保险 损失机会 3.风险事故和风险因素 通常将风险事故定义为损失的原因。保单对于由风险事故引起的损失提供融资保障。保 险人把具体列明了承保的风险事故的保险单,称为列明风险事故保险合同:把特别列明除外 的风哈事故其它 一切风险事故都予以承保的合同称之为未列明风险事故保险合同。 风险因素是指增如 损失发生频率或加重损失程度的状况 道德风险因素是指为了获取保险收益而故意制造损失的状况。 心理风险因素则涉及到由于购买了保险而对风险损失采取漠视的态度。 为了尽量避免道德风险因素和减少心理风险因素,保险人试图通过选择被保险人并在保 单中采用契约性条款(规定免赔额等) 4.近因 在财产保险中,近因是一个重要概念。近因是指导致损失发生的事故链中具有直接的或 决定性的风险事故。 在财产保险中总的原则是,引起损失的近因必须是投保风险,被保险人才能获得赔偿。 5.风险
化自信。 (二) 教学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风险管理课程中常用的术语与保险机制运行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定义保险 1.金融定义 保险是对不可预计的风险损失重新分配的融资活动,保险将损失风险转移给一个风险共 担组织(保险人),然后在组织成员(被保险人)中重新分摊损失的经济活动。 源自充足保险基金的财务支付能力的确定性和风险损失的可预测性是保险交易的本质 特征。 2. 法律定义 保险是一方同意补偿另一方风险损失的契约性约定。我们称同意赔付损失的一方为保险 人称因其损失导致保险人赔付的一方为被保险人,称保险合同为保险单,称被保险人损失的 可能性为损失风险。 3. 通过火灾保险的实例解释保险机制的运行原理。 4. 融入中国保险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新中国保险几乎从零开始到现在全球第二,从 而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 第二节 风险损失、损失机会、风险事故、风险因素和近因 1. 风险损失 典型的可承保的风险损失是指(狭义的)不可预期的、不可预料的、随机的经济价值的 减少。注意风险损失与费用的本质区别,费用是指可预料的可预期的非随机的损失,比如固 定资产贬值或损耗等。 保险损失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注意二者之区别。 2.损失机会 损失机会就是损失发生的概率。一个给定事件的损失机会,在损失发生前,可以准确知 晓或不能知晓,如果用预期损失数量比所有承保风险单位的数量,则称之为预计损失机会; 如果向后考察,用实际损失数量比所有承保风险单位的数量,则称之为实际损失机会。 正是损失可能性或损失机会产生了对保险的需求。若无损失机会,或损失一定会发生, 保险就不存在了。前者无需保险;后者之结果应记为费用,应采用计划手段处理,而非保险。 损失机会 3.风险事故和风险因素 通常将风险事故定义为损失的原因。保单对于由风险事故引起的损失提供融资保障。保 险人把具体列明了承保的风险事故的保险单,称为列明风险事故保险合同;把特别列明除外 的风险事故其它一切风险事故都予以承保的合同称之为未列明风险事故保险合同。 风险因素是指增加损失发生频率或加重损失程度的状况。 道德风险因素是指为了获取保险收益而故意制造损失的状况。 心理风险因素则涉及到由于购买了保险而对风险损失采取漠视的态度。 为了尽量避免道德风险因素和减少心理风险因素,保险人试图通过选择被保险人并在保 单中采用契约性条款(规定免赔额等) 4.近因 在财产保险中,近因是一个重要概念。近因是指导致损失发生的事故链中具有直接的或 决定性的风险事故。 在财产保险中总的原则是,引起损失的近因必须是投保风险,被保险人才能获得赔偿。 5.风险
风险较为常用的定义有两种。一种把风险定义为随机事件可能结果之间的差异。另一种 则定义为可能发生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是风险管理中的核心概念,但又是颇具争议的尚无 普遍接受的定义。 6.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纯粹风险是指只有造成损失或不损失两种可能性的风险。纯粹风险不可能产生任何利 益。纯粹风险师常是可保风险。 投机风龄是涉及价格变动的风险,它可能导致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加股题投资者所 面临的风险等。投机风险大多是不可保风险。 7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企业或个人处理其损失风险的合理程序。它是在损失发生前作出计划,为损 失之后绸缪资源的策略。风险管理表现为处理损失可能性的一个持续过程。 第三节保险的数理基础与保险体系运行的数学实例 1.保险的数理基础 保险的数 基础是大数法则。大数法则是 对随机事件观察的数量越多,其实际结 果就越接近所预期的结果。通过大数法则的运用,保险人可以准确预测出在某一阶段将要递 遇的损失金额,其预测的准确性随保险基金中的成员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预测越精确,就越 能事先预算损失成本并予以分摊。 用确定的小金领的保费支出来代替不确定的、可能是大金矩的损失,这便是风哈管理 中的保险 2.保险体系运行的数学实例 第四节 保险费的构成 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1)损失的实际成本 (2)运行和维持保险基金的费用 (3)对于非预期损失或保险基金风险因素的预留资金 (4)投资收益。作为保费的扣减项。 第五节 保险体系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 1.运行保险体系的社会成本包括该体系所占用资源的成本(劳动力、土地、资金)以 及那些以诈骗手段编取的保险收益而产生的损失。 运行保险体系所带来的社会利益主要包括 2. 对家庭的意义:稳定家庭,免受家庭经济变故的损害: 对企业的意义:稳定企业的财务状况,保障企业持续经营: 促进贷款交易: 降低资本成本: 提高社会福利 支持国家建设 (三)思老与实践 1.保险人支付的赔款是保险人的钱吗? 2.怎样评价一个保险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3。你怎样理解风险管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风险较为常用的定义有两种。一种把风险定义为随机事件可能结果之间的差异。另一种 则定义为可能发生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是风险管理中的核心概念,但又是颇具争议的尚无 普遍接受的定义。 6.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纯粹风险是指只有造成损失或不损失两种可能性的风险。纯粹风险不可能产生任何利 益。纯粹风险通常是可保风险。 投机风险是涉及价格变动的风险,它可能导致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如股票投资者所 面临的风险等。投机风险大多是不可保风险。 7.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企业或个人处理其损失风险的合理程序。它是在损失发生前作出计划,为损 失之后绸缪资源的策略。风险管理表现为处理损失可能性的一个持续过程。 第三节 保险的数理基础与保险体系运行的数学实例 1.保险的数理基础 保险的数理基础是大数法则。大数法则是指,对随机事件观察的数量越多,其实际结 果就越接近所预期的结果。通过大数法则的运用,保险人可以准确预测出在某一阶段将要遭 遇的损失金额,其预测的准确性随保险基金中的成员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预测越精确,就越 能事先预算损失成本并予以分摊。 用确定的小金额的保费支出来代替不确定的、可能是大金额的损失,这便是风险管理 中的保险。 2.保险体系运行的数学实例 第四节 保险费的构成 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1)损失的实际成本; (2)运行和维持保险基金的费用 (3)对于非预期损失或保险基金风险因素的预留资金 (4)投资收益。作为保费的扣减项。 第五节 保险体系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 1.运行保险体系的社会成本包括该体系所占用资源的成本(劳动力、土地、资金)以 及那些以诈骗手段骗取的保险收益而产生的损失。 2.运行保险体系所带来的社会利益主要包括: 对家庭的意义:稳定家庭,免受家庭经济变故的损害; 对企业的意义:稳定企业的财务状况,保障企业持续经营; 促进贷款交易; 降低资本成本; 提高社会福利; 支持国家建设。 (三)思考与实践 1.保险人支付的赔款是保险人的钱吗? 2.怎样评价一个保险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3.你怎样理解风险管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可保风险的内涵和外延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理想的可保风险的特点: 2.理解巨灾损失的意义及其成因: 3.理解保险中的补贴问题、逆选择以及风险分类原则: 4.掌握保险市场的主要类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理想的可保损失风险 理想的可保损失风险的条件是: 1.大量的同质风险 2.损失必须是意外的、被保险人无法控制的: 3.损失必须是经济上可确定的和可以度量的,其严重程度足以造成被保险人经济困难 的: 4,对于保险基金来说发生巨灾损失的概率应当相当低」 第一节 1.巨灾损失风险定义为:不可预测的、 金额的潜在损失。潜在的巨灾损失风险是不可保事件。 自然灾害带来的巨灾损失通常有两个特点:(1)地域性影响:(2)无法精确预测。例 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水等都具有巨灾损失潜在性。 2.近期国内外巨灾损失的例子: 巨灾损失成本增加的原因 (1)巨灾损失多发地人口数量的增长:(2)巨灾损失发 生后对技工和建材的需求增多,导致重建成本剧增:(3)重建的延迟使保险人为遭损房主附 加生活费用的赔款增加,还会导致商业财产保险营业收入损失的增加。 4.巨灾损失保险方案(国家洪水保险计划) 5.根据近期“天津爆炸案”笔百灾责任保哈,提出目前我国还缺乏百灾责仟保险,还 缺乏相关保险产品,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去探素开发符合中国国情的巨灾责任保险产品。 使学生通过学习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节 不可保事件的其它情形 1.若仅为最易遗受特殊损失者投保,则属于不可保事件。 2.赌博损失使不可保事件。 3大部分投机风险属于不可保事件。 第四节 风险分类与可保事件 保险市场中一个普遍接受的原则是,保险集合内每一层次的被保险人应当承担集合内 损失和费用的数理公平份额,即,保险的数理公平价格是,该类损失风险的发生概率乘以遭 损风险的价值,再加上保险人的费用分摊额。但是,这个原则付诸实践却困难重重。 1.补贴 理论上,每一个被保险人对损失和费用的数理公平份额都是建立在该类风险损失发生 的预期概率的基础上。如果被保险人没有为保险支付数理公平价格,那么补贴现象便发生了 若被保险人付出了比数理公平价格较多的保险费,那就为别人付出了补助金:反之,则该被 保险人接受了他人的补助金。举例说明补贴现象。 2.逆选择
第二章 可保风险的内涵和外延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理想的可保风险的特点; 2.理解巨灾损失的意义及其成因; 3.理解保险中的补贴问题、逆选择以及风险分类原则; 4.掌握保险市场的主要类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理想的可保损失风险 理想的可保损失风险的条件是: 1.大量的同质风险; 2.损失必须是意外的、被保险人无法控制的; 3.损失必须是经济上可确定的和可以度量的,其严重程度足以造成被保险人经济困难 的; 4.对于保险基金来说发生巨灾损失的概率应当相当低。 第二节 巨灾损失及近期巨灾损失的冲击 1.巨灾损失风险定义为:不可预测的、能够导致相对于保险基金来说是异常巨大损失 金额的潜在损失。潜在的巨灾损失风险是不可保事件。 自然灾害带来的巨灾损失通常有两个特点:(1)地域性影响;(2)无法精确预测。例 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水等都具有巨灾损失潜在性。 2.近期国内外巨灾损失的例子: 3.巨灾损失成本增加的原因:(1)巨灾损失多发地人口数量的增长;(2)巨灾损失发 生后对技工和建材的需求增多,导致重建成本剧增;(3)重建的延迟使保险人为遭损房主附 加生活费用的赔款增加,还会导致商业财产保险营业收入损失的增加。 4.巨灾损失保险方案(国家洪水保险计划) 5.根据近期“天津爆炸案”等巨灾责任保险,提出目前我国还缺乏巨灾责任保险,还 缺乏相关保险产品,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去探索开发符合中国国情的巨灾责任保险产品, 使学生通过学习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节 不可保事件的其它情形 1.若仅为最易遭受特殊损失者投保,则属于不可保事件。 2.赌博损失使不可保事件。 3 大部分投机风险属于不可保事件。 第四节 风险分类与可保事件 保险市场中一个普遍接受的原则是,保险集合内每一层次的被保险人应当承担集合内 损失和费用的数理公平份额,即,保险的数理公平价格是,该类损失风险的发生概率乘以遭 损风险的价值,再加上保险人的费用分摊额。但是,这个原则付诸实践却困难重重。 1.补贴 理论上,每一个被保险人对损失和费用的数理公平份额都是建立在该类风险损失发生 的预期概率的基础上。如果被保险人没有为保险支付数理公平价格,那么补贴现象便发生了。 若被保险人付出了比数理公平价格较多的保险费,那就为别人付出了补助金;反之,则该被 保险人接受了他人的补助金。举例说明补贴现象。 2.逆选择
当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了解更多相关信息时,拥有较多信息的一方就会利用这种优势, 作出有利于自己一方的选择,逆选择就产生了。风险管理中把利用信息不对称而获利的行为 称为逆选择。更为桔确的定 义为 :主观上直接或间接利用月 分类体系为自己 或他人牟取不 益的个人行为。逆选择导致了被保险人未按反映保险人遭损风险的公平费率支付保险费 逆选择引发了严重的心理和道德问题。 3风险分类原则 保哈人利用风险分类来实现不合理补贴和逆洗择的最小化确定风险分类所使用的主导 性原则,就是每个被保险人应当承担该保险基金损失和费用的数理公平 包括 1 类与同质, 不同 风险类别成员的预计损失有明显差异 一风险类别的每个成员将有大至 相同的损失机会。(2)可靠性,即如果保险人决定以某个特定因素为标准将被保险人分类 那么有关因素的信总应该较易获得,且不受被保险人控制。(3)激励作用,合理的风险划分 应该能鼓励人们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增进社会效益。(4)社会可接受度。 第五节 保险种类 风险管理中的保险类别主要包括以下常见种类 1,火灾保 2.海上保险 3.意外保险 4。责任保哈 5.人身保险 (三)思考与实践 1.所有的风险都可以保险吗?为什么? 2.如何理解补贴与逆选择,保险人怎样减少不合理的补贴与逆选择?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 风险管理的基本职能与基本方法 (一)目的与要求 1,解释风险管理的职钱 2.列出风险管理程序中的步骤 3.识别损失控制方秦的要素 4.阐述六种风险管理方法 5.将风险管理程序应用于案例分析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风险管理的职能 1.什么是风险管理 我们把风险管理定义为处理潜在风险损失的计划和安排。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处理一个组 织遇的意外损失风险,从而保障其资产安全。风险管理对每个面临潜在风险的组织,包括
当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了解更多相关信息时,拥有较多信息的一方就会利用这种优势, 作出有利于自己一方的选择,逆选择就产生了。风险管理中把利用信息不对称而获利的行为 称为逆选择。更为精确的定义为:主观上直接或间接利用风险分类体系为自己或他人牟取利 益的个人行为。逆选择导致了被保险人未按反映保险人遭损风险的公平费率支付保险费。 逆选择引发了严重的心理和道德问题。 3.风险分类原则 保险人利用风险分类来实现不合理补贴和逆选择的最小化。确定风险分类所使用的主导 性原则,就是每个被保险人应当承担该保险基金损失和费用的数理公平份额。包括:(1)分 类与同质,即不同风险类别成员的预计损失有明显差异,同一风险类别的每个成员将有大致 相同的损失机会。(2)可靠性,即如果保险人决定以某个特定因素为标准将被保险人分类, 那么有关因素的信息应该较易获得,且不受被保险人控制。(3)激励作用,合理的风险划分 应该能鼓励人们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增进社会效益。(4)社会可接受度。 第五节 保险种类 风险管理中的保险类别主要包括以下常见种类: 1.火灾保险 2.海上保险 3.意外保险 4.责任保险 5.人身保险 (三)思考与实践 1.所有的风险都可以保险吗?为什么? 2.如何理解补贴与逆选择,保险人怎样减少不合理的补贴与逆选择?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 风险管理的基本职能与基本方法 (一)目的与要求 1.解释风险管理的职能 2.列出风险管理程序中的步骤 3.识别损失控制方案的要素 4.阐述六种风险管理方法 5.将风险管理程序应用于案例分析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风险管理的职能 1.什么是风险管理 我们把风险管理定义为处理潜在风险损失的计划和安排。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处理一个组 织遭遇的意外损失风险,从而保障其资产安全。风险管理对每个面临潜在风险的组织,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