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S)》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60024 课程名称:经济学原理 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Economics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时:64 学 分:4 适用对象:经济管理类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和配置稀缺的社会资源进行生产,以及如何把社会产品分配给社会 成员以供他们消费的问题。经济学按照分析的方法可以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 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考察对象,它分析的是个别市场的经济活动和个别企业、个 别消费者、个别资源所有者的经济行为。主要内容: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 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以及微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 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它分析的是整个经济社会中有关经济总量及其变化。主要内容包括: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金融理论: 宏观经济政策等。国际经济学把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作为考察内容,主要研究国际贸易和国际 金融等国际间的经济问题。 英文简介 Economics studies that how to use and allocate scare society resources to produce,and how to divide society goods to members in order to consumption.Economics have three contents which are microeconomics,macro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The economic behaviors of single unit are studies in microeconomics,including economic act of a market,an enterprise,a consumer and an ownership of resource.The main contents is: the theory of price,the theory of consumer's behavior,the theory of production and cost 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 and welfare economics.Macro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the whole national economy.Macroeconomics analyzes the total changes and determinants in the whole economy.Macroeconomics addresses basic theories and public policies about the 1
1 《经济学原理(S)》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60024 课程名称:经济学原理 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Economics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 时:64 学 分:4 适用对象: 经济管理类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和配置稀缺的社会资源进行生产,以及如何把社会产品分配给社会 成员以供他们消费的问题。经济学按照分析的方法可以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 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考察对象,它分析的是个别市场的经济活动和个别企业、个 别消费者、个别资源所有者的经济行为。主要内容: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 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以及微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 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它分析的是整个经济社会中有关经济总量及其变化。主要内容包括: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金融理论; 宏观经济政策等。国际经济学把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作为考察内容,主要研究国际贸易和国际 金融等国际间的经济问题。 英文简介 Economics studies that how to use and allocate scare society resources to produce, and how to divide society goods to members in order to consumption.Economics have three contents which are microeconomics, macro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 economic behaviors of single unit are studies in microeconomics ,including economic act of a market, an enterprise, a consumer and an ownership of resource. The main contents is: the theory of price, the theory of consumer’s behavior,the theory of production and cost, 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 and welfare economics.Macro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the whole national economy. Macroeconomics analyzes the total changes and determinants in the whole economy. Macroeconomics addresses basic theories and public policies about the
entire economy,including the measurement of national income,unemployment and inflation,the business cycle and economic growth,finance and macroeconomic policy and so on.I nternational 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 of nations.such as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经济学原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揭示了关于现代化大生产、市场经济运 行和资源配置机制、政府宏观调控和企业管理的基本规律,也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特殊的阶级利益、制度属性和意识形态。通时该课程学习,摆助学生律立和培养经 济学思维,使其更好理解经济生活中各种现象或问题。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有 目的、有计划、有技巧地引领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 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客观、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世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人生观和世界观,使智育与德育有机结合与统一。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以马克思 主义理论为指导并从中国实际出发,遵循理论移植规律,紧密联系当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丰富实践,客观认识西方经济学,取西之精华、去之糟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研 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怎样从马克思 主义立场去学习和对待西方经济学?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西方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 1.主要内容: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理 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资源配置资源利用: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 3.问题与应用:如何理解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是什么?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主要内容:西方经济学的一般方法论:西方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经济学方法论 3.问题与应用:如何正确解读 第三节怎样学习西方经济学 2
2 entire economy, including the measurement of national income, unemployment and inflation, the business cycle and economic growth, finance and macroeconomic policy and so on. I nternational 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 of nations, such as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经济学原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揭示了关于现代化大生产、市场经济运 行和资源配置机制、政府宏观调控和企业管理的基本规律,也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特殊的阶级利益、制度属性和意识形态。通过该课程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和培养经 济学思维,使其更好理解经济生活中各种现象或问题。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有 目的、有计划、有技巧地引领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 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客观、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世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人生观和世界观,使智育与德育有机结合与统一。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以马克思 主义理论为指导并从中国实际出发,遵循理论移植规律,紧密联系当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丰富实践,客观认识西方经济学,取西之精华、去之糟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研 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怎样从马克思 主义立场去学习和对待西方经济学?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 1.主要内容: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理 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资源配置;资源利用;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 等 3.问题与应用:如何理解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是什么?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主要内容:西方经济学的一般方法论;西方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经济学方法论 3.问题与应用:如何正确解读 第三节 怎样学习西方经济学
1.主要内容: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深入了解资 本主义发展的历史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研究基本框架等 3.问题与应用:如何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实践理解经济学理 论?如何正确看待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 (三)思考与实践 1.西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怎样从数学上理解边际分析?怎样看待经济学的数学化? 3.我们应该怎样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对待西方经济学? 4.如何把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比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了解经济学方法论上的差别?如何理论和实践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 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均衡价格形成的一系列相关概念:需求与供给、需求变动与供给变 动、供求规律;弹性、需求弹性、供给弹性蛛网模型 2理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经济模型、参数、经济变量、 理解价格调节、市场机制的作用 3.了解:均衡价格在现实经济中运用的一般原理等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需求 1,主要内容:需求的概念:需求规律: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需求量的 变动和需求变动: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到市场需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需求量:需求;需求规律: 3.问题与应用:如何理解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变动的不同?影响需求的因 素有哪些?需求如何在市场中发挥其作用? 第二节供给 1.主要内容:供给的概念:供给规律: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供给量的 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从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到市场供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供给量:供给:供给规律等 3.问题与应用: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节市场均衡 3
3 1.主要内容: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深入了解资 本主义发展的历史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研究基本框架等 3.问题与应用:如何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实践理解经济学理 论?如何正确看待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 (三)思考与实践 1. 西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 怎样从数学上理解边际分析?怎样看待经济学的数学化? 3. 我们应该怎样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对待西方经济学? 4.如何把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比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了解经济学方法论上的差别?如何理论和实践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目的与要求 ⒈掌握:均衡价格形成的一系列相关概念;需求与供给、需求变动与供给变 动、供求规律;弹性、需求弹性、供给弹性;蛛网模型 ⒉理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经济模型、参数、经济变量、 理解价格调节、市场机制的作用 ⒊了解:均衡价格在现实经济中运用的一般原理等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需求 1.主要内容:需求的概念;需求规律;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需求量的 变动和需求变动;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到市场需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需求量;需求;需求规律; 3.问题与应用:如何理解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变动的不同?影响需求的因 素有哪些?需求如何在市场中发挥其作用? 第二节 供给 1.主要内容:供给的概念;供给规律;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供给量的 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从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到市场供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供给量;供给;供给规律等 3.问题与应用: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节 市场均衡
1.主要内容:均衡价格的决定、均衡价格的变动、供求定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均衡、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供求定理 3问题与应用:需求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 第四节弹性 1.主要内容:弹性、弧弹性、点弹性、需求及供给的价格、收入弹性、弹性 值的分布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需求的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 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恩格尔定律 3.问颗与应用:线性需求函数弹性情的分布区域、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 影响弹性的因素、商品之间的关系与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值的关系 第五节供求分析的应用事例 1.主要内容:价格对资源的调配作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限制价格(最高限价、最低限价)入、支持价格 3问题与应用:用弹性原理解释“谷贱伤农”;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税收 效应分析:弹性和收入;如何防范价格形成机制背后的机会主义行为? (三)思考与实践 1.你对早餐牛奶的需求是如何决定的?列出决定牛奶需求的诸因素,并 运用这些因素讨论需求量与需求变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什么是供给规律?它有没有特例?谈谈你对经济学中经济规律的看 法。 3。均衡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并以此为例说明均衡的静态分析与比较静态 分析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企业的销售、消费者的需求如何弘扬市场的正能 量? 4.需求供给行为如何影响市场运行,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和价值观?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特征和内在制度逻辑是什么?和西 方发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运行的制度逻辑有什么不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微视频和课堂讨论 第二章消费者选择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及两种理论下需求曲线的推导、消费者的 均衔条件 2理解:TU、MU、入、CS、MRS、替代效应、收入效应、预算线、正常品、 低档品吉芬商品、预算补偿线、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3.了解:不确定性与风险 4
4 ⒈主要内容:均衡价格的决定、均衡价格的变动、供求定理 ⒉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均衡、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供求定理 ⒊问题与应用:需求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 第四节 弹性 ⒈主要内容:弹性、弧弹性、点弹性、需求及供给的价格、收入弹性、弹性 值的分布 ⒉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需求的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 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恩格尔定律 ⒊问题与应用:线性需求函数弹性值的分布区域、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 影响弹性的因素、商品之间的关系与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值的关系 第五节 供求分析的应用事例 ⒈主要内容:价格对资源的调配作用 ⒉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限制价格(最高限价、最低限价)、支持价格 ⒊问题与应用:用弹性原理解释“谷贱伤农”;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税收 效应分析;弹性和收入;如何防范价格形成机制背后的机会主义行为? (三)思考与实践 1. 你对早餐牛奶的需求是如何决定的?列出决定牛奶需求的诸因素,并 运用这些因素讨论需求量与需求变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 什么是供给规律?它有没有特例?谈谈你对经济学中经济规律的看 法。 3. 均衡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并以此为例说明均衡的静态分析与比较静态 分析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企业的销售、消费者的需求如何弘扬市场的正能 量? 4.需求供给行为如何影响市场运行,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和价值观?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特征和内在制度逻辑是什么?和西 方发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运行的制度逻辑有什么不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微视频和课堂讨论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一)目的与要求 ⒈掌握: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及两种理论下需求曲线的推导、消费者的 均衡条件 ⒉理解:TU、MU、λ、CS、MRS、替代效应、收入效应、预算线、正常品、 低档品吉芬商品、预算补偿线、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⒊了解:不确定性与风险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效用理论概述 1,主要内容:区别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 衡条件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消费者剩余 3问题与应用:根据基数效用论的知识推导需求曲线、反证消费者均衡条件。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 1主要内容:偏好的假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及三个基本特征、边际替代率 递减规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无差异曲线、效用函数、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3问题与应用:了解无差异曲线的三维性、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 第三节预算约束线 1主要内容:预算线的定义、公式、斜率及纵横轴截距的意义、预算线移动 的原因(平移、旋转、不规律运动) 2.基本棚念和知识占:预算线、预算线内外风域占的经济含义 3问题与应用:预算线斜率及纵横轴截距的意义、预算线移动的原因 第四节消费者均衡 1主要内容:消费者均衡即最优购买,其条件是:①必须能给消费者带来最 大效用:②预算即消费支出必须在预算线上。消费者均衡的公式: MRS=P/P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消费者均衡条件 3问题与应用:从公式和图形的角度解释消费者均衡条件:比较两种不同效 用论下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均衡背后的公平市场观是什么? 第五节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主要内容:商品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补偿预算线、 3问题与应用:正常品、低档品、吉芬物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用替代 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三)思考与实践 1.钻石用途很小但价格品贵,水是生命之源却非常便宜。你是如何理解这 一现象的? 2.无差异曲线有哪些特点?试解释其经济意义 3.什么是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它为什么会出现递减? 4.证明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条件。 5
5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效用理论概述 ⒈主要内容:区别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 衡条件 ⒉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消费者剩余 ⒊问题与应用:根据基数效用论的知识推导需求曲线、反证消费者均衡条件。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⒈主要内容:偏好的假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及三个基本特征、边际替代率 递减规律 ⒉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无差异曲线、效用函数、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⒊问题与应用:了解无差异曲线的三维性、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 第三节 预算约束线 ⒈主要内容:预算线的定义、公式、斜率及纵横轴截距的意义、预算线移动 的原因(平移、旋转、不规律运动) ⒉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预算线、预算线内外区域点的经济含义 ⒊问题与应用:预算线斜率及纵横轴截距的意义、预算线移动的原因 第四节 消费者均衡 ⒈主要内容:消费者均衡即最优购买,其条件是:①必须能给消费者带来最 大效用;②预算即消费支出必须在预算线上。消费者均衡的公式: MRS12 = P1 P2 ⒉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消费者均衡条件 ⒊问题与应用:从公式和图形的角度解释消费者均衡条件;比较两种不同效 用论下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均衡背后的公平市场观是什么? 第五节 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⒈主要内容:商品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⒉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补偿预算线、 ⒊问题与应用:正常品、低档品、吉芬物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用替代 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三)思考与实践 1.钻石用途很小但价格昂贵,水是生命之源却非常便宜。你是如何理解这 一现象的? 2.无差异曲线有哪些特点?试解释其经济意义。 3.什么是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它为什么会出现递减? 4.证明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