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一中实验学校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高三语文学科阶段性测试试题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命题人:汪一峰审核人:周建良 第1卷(共42分)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饿殍(piao)按捺不住(na)懵懂(meng) 攻讦(jie) B、草窠(ke) 亘古不变(gen)笤帚(tiao) 搭讪(sdn) C、抽搐(x)浑身解数(xie)阴霾(mai) 围绕(r6o) D、悲恸(dong)混水摸鱼(hun)自怨自艾(ai)濒临(bi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总投资2.5亿元的京兴燃气发电有限公司,自去年9月开工以来,工程进展十分顺利,目前已 进入设备按装阶段,预计今年7月中旬竣工投产 B.宁国府书房里面有一幅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一见,就大喊: “快出去,快出去!”他对“人情世故”的厌恶,可见一斑。 C.“联通”与“移动”斗得昏天黑地,是许多手机用户和准用户私下里最盼的,鱼蚌相争 用户可以坐收渔利 D.当时的美国总统在走投无路的情形下,不得不答应摩根提出的条件。这一次,白宫在华尔 街面前甘拜下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中秋节将至,市场上月饼琳琅满目,购买者也一日多过一日,这中间不少是自己食用的但 那些购买几百元,几千元盒装月饼的顾客,基本上是为了送礼。 B.在视共产主义学说为洪水猛兽的国民党专制时期,他曾大义凛然地宣布“马克思主义也可 以研究,我们不怕!”这种宣示,已将身家性命置之度外。 C.此次“三鹿奶粉”事情一经暴光后,现在查出掺了三聚氰氨的企业和产品也越来越多, 时间造成全国人民人心惶惶 D.诚然,办学校一般需要随俗浮沉,需要尊重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但是,办学者绝不能为 旧的习俗所左右,特别是当事关教育改革重大问题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式启动以后,社会各界立刻积极响应,普遍关注, 仅北京地区三天内报名人数就突破4万。 B.如果说奧运会开幕式上击缶倒计时的独特创意给世界留下耐人寻味的惊喜,那么闭幕式上 采用烟花技术在天空“画”的从“10”到“1”的倒计时数字,将给世人再一次留下不可思 议的神话 C.商场保安员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不是执法机构,擅自打人行为属于 执行公务过程中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
浙江省嘉兴一中实验学校 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 高三语文学科阶段性测试试题卷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命题人:汪一峰 审核人:周建良 第 1 卷(共 42 分)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饿殍.(piǎo) 按捺.不住(nà) 懵.懂(měng) 攻讦.(jié) B、草窠.(kē) 亘.古不变(gèn) 笤.帚(tiáo) 搭讪.(sàn) C、抽搐.(xù) 浑身解.数(xiè) 阴霾.(mái) 围绕.(rǎo) D、悲恸.(dòng) 混.水摸鱼(hùn) 自怨自艾.(ài) 濒.临(bī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总投资 2.5 亿元的京兴燃气发电有限公司,自去年 9 月开工以来,工程进展十分顺利,目前已 进入设备按装阶段,预计今年 7 月中旬竣工投产。 B.宁国府书房里面有一幅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一见,就大喊: “快出去,快出去!”他对“人情世故”的厌恶,可见一斑。 C.“联通”与“移动”斗得昏天黑地,是许多手机用户和准用户私下里最盼的,鱼蚌相争, 用户可以坐收渔利。 D.当时的美国总统在走投无路的情形下,不得不答应摩根提出的条件。这一次,白宫在华尔 街面前甘拜下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中秋节将至,市场上月饼琳琅满目 ....,购买者也一日多过一日,这中间不少是自己食用的但 那些购买几百元,几千元盒装月饼的顾客,基本上是为了送礼。 B.在视共产主义学说为洪水猛兽 ....的国民党专制时期,他曾大义凛然地宣布“马克思主义也可 以研究,我们不怕!”这种宣示,已将身家性命置之度外。。 C.此次“三鹿奶粉”事情一经暴光后,现在查出掺了三聚氰氨的企业和产品也越来越多,一 时间造成全国人民人心惶惶 ....。 D.诚然,办学校一般需要随俗浮沉 ....,需要尊重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但是,办学者绝不能为 旧的习俗所左右,特别是当事关教育改革重大问题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式启动以后,社会各界立刻积极响应,普遍关注, 仅北京地区三天内报名人数就突破 4 万。 B.如果说奥运会开幕式上击缶倒计时的独特创意给世界留下耐人寻味的惊喜,那么闭幕式上 采用烟花技术在天空“画”的从“10”到“1”的倒计时数字,将给世人再一次留下不可思 议的神话。 C.商场保安员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不是执法机构,擅自打人行为属于 执行公务过程中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
D.据“搜狐网”报道:“两会”结束后,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回答了两个日本记者的问题, 温家宝总理希望4月份对日本的访问将成为一次融冰之旅。 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春水碧于天”,江南的水本自可爱,但西湖的水又似与江南他水不同。 上帝给了我一次生命,我能做些什么呢?渺小平凡的我,怨自己不出名或怨自己的默默无 闻……不,都不是!因为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 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 D.学习必须讲究方法和效率,即只有做到“为有源头活水来”,才能算是真正的学习。 6.宋词、唐诗中常用典。对下列词句中用典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③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④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A.①周瑜②诸葛亮③刘裕④杜牧⑤曹植 B.①诸葛亮②刘备③刘义隆④柳永⑤诸葛亮 C.①诸葛亮②孙权③刘义隆④杜牧⑤诸葛亮 D.①周瑜②诸葛亮③刘裕④杜牧⑤刘备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人是生物,要想健康的活着,必须保持体内的菌态平衡。人诞生后,各种细菌便相继光顾 到人体内,成为人体的终生伴侣 须知,人体自身的细胞有百万亿个,而携带的微生物细胞是人体细胞的10倍。不要认为 外来的生物是“异己”,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常微生物群与免疫和代谢在人 体内遗传基因控制下,构成了生命存在的三大支柱。它们参与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药理、 组胚、解剖及其它各个方面的功能和结构的发生、发展及衰退的过程 研究表明,正常微生物群直接参与集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结构。一为化学屏障。正常菌群代 谢的产物乙酸、丙酸、乳酸活细菌素等活性物质,形成酸罩等化学屏障,抗拒致病菌入侵及伤 害。二是生物屏障。生活在粘膜或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可形成一个个体特异性的生物膜样结构, 菌群之间互相作用,彼此协调,相生相克,刺激皮肤粘膜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起 到抑制过路菌或共生菌定植、占位、生长繁殖的作用。 综上所述,人是不能离开细菌的。然而,令人忧心的是,诸多不良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到 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导致微生态失调。人们滥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不合理 地是用现代化的检查,这些都会引起人体菌态失衡,危机健康。特别是抗生素的狂轰滥炸,看 来细菌杀死了,旧病未除,新病又起,令医生头痛,患者遭殃。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吃菌之 说,研制了微生态调节剂一一益生素 生病后,让细菌治疗,这是当今的崭新疗法。“抗生素之后的时代将是活菌时代,也即是 益生素的时代。”这是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魏曦教授1981年说的名言。 第2页共8页
第 22 页 共 8 页 D.据“搜狐网”报道:“两会”结束后,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回答了两个日本记者的问题, 温家宝总理希望 4 月份对日本的访问将成为一次融冰之旅。 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春水碧于天”,江南的水本自可爱,但西湖的水又似与江南他水不同。 B.上帝给了我一次生命,我能做些什么呢?渺小平凡的我,怨自己不出名或怨自己的默默无 闻……不,都不是!因为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 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D.学习必须讲究方法和效率,即只有做到“为有源头活水来”,才能算是真正的学习。 6.宋词、唐诗中常用典。对下列词句中用典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③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④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⑤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A.①周瑜 ②诸葛亮 ③刘裕 ④杜牧 ⑤曹植 B.①诸葛亮 ②刘备 ③刘义隆 ④柳永 ⑤诸葛亮 C.①诸葛亮 ②孙权 ③刘义隆 ④杜牧 ⑤诸葛亮 D.①周瑜 ②诸葛亮 ③刘裕 ④杜牧 ⑤刘备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 人是生物,要想健康的活着,必须保持体内的菌态平衡。人诞生后,各种细菌便相继光顾 到人体内,成为人体的终生伴侣。 须知,人体自身的细胞有百万亿个,而携带的微生物细胞是人体细胞的 10 倍。不要认为 外来的生物是“异己”,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常微生物群与免疫和代谢在人 体内遗传基因控制下,构成了生命存在的三大支柱。它们参与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药理、 组胚、解剖及其它各个方面的功能和结构的发生、发展及衰退的过程。 研究表明,正常微生物群直接参与集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结构。一为化学屏障。正常菌群代 谢的产物乙酸、丙酸、乳酸活细菌素等活性物质,形成酸罩等化学屏障,抗拒致病菌入侵及伤 害。二是生物屏障。生活在粘膜或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可形成一个个体特异性的生物膜样结构, 菌群之间互相作用,彼此协调,相生相克,刺激皮肤粘膜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起 到抑制过路菌或共生菌定植、占位、生长繁殖的作用。 综上所述,人是不能离开细菌的。然而,令人忧心的是,诸多不良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到 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导致微生态失调。人们滥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不合理 地是用现代化的检查,这些都会引起人体菌态失衡,危机健康。特别是抗生素的狂轰滥炸,看 来细菌杀死了,旧病未除,新病又起,令医生头痛,患者遭殃。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吃菌之 说,研制了微生态调节剂——益生素。 生病后,让细菌治疗,这是当今的崭新疗法。“抗生素之后的时代将是活菌时代,也即是 益生素的时代。”这是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魏曦教授 1981 年说的名言
7.“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句中“它们”指代的是 A.人体自身的细胞 B.人体中的各种细胞 C.微生物细胞 D.正常微生物群 8.“正常微生物群直接参与集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结构”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常菌群代谢的活性物质,形成酸罩等化学屏障。 B.化学屏障抗拒细菌入侵及伤害,是机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的一道防线。 C.菌群之间,只有相互作用,彼此协调,相生相克,刺激皮肤粘膜免疫系统,才能发挥 生物屏障的作用 D.生物屏障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是机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的另一道防线 9.后一段引用魏曦教授的名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内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是人保持健康的前提 B.人体离不开微生物细胞,它参与人体各方面功能和结构的整个过程 C.人们使用抗生素、激素和现代化的检查,引起人体菌态失衡,危及健康 D.人们要转变观念,生病后要从主要依赖于抗生素治疗转变为主要依赖益生素治疗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生命存在的三大支柱是正常微生物群、免疫和代谢 B.各种细菌在人体内的是人体的终生“伴侣”,人体菌态失衡,意味着生命的消亡 C.滥用抗生素,既杀死病菌,也会杀死其它有益的细菌。 D.抗生素之后的时代是活菌时代,而具有微生态调节作用的益生素,能起到防病疗病的 效果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 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 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 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征收分摊盐莢),诸县争占多数, 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 擢起居舍人。丁母艰(遭母丧)。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 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 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 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 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 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骯(歪曲,枉曲)法。以亲嫌,遂移戍州,庭坚泊 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第3页共8页
第 33 页 共 8 页 7.“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句中“它们”指代的是 A.人体自身的细胞 B.人体中的各种细胞 C.微生物细胞 D.正常微生物群 8.“正常微生物群直接参与集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结构”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常菌群代谢的活性物质,形成酸罩等化学屏障。 B.化学屏障抗拒细菌入侵及伤害,是机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的一道防线。 C.菌群之间,只有相互作用,彼此协调,相生相克,刺激皮肤粘膜免疫系统,才能发挥 生物屏障的作用。 D.生物屏障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是机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的另一道防线。 9.后一段引用魏曦教授的名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内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是人保持健康的前提。 B.人体离不开微生物细胞,它参与人体各方面功能和结构的整个过程。 C.人们使用抗生素、激素和现代化的检查,引起人体菌态失衡,危及健康。 D.人们要转变观念,生病后要从主要依赖于抗生素治疗转变为主要依赖益生素治疗。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生命存在的三大支柱是正常微生物群、免疫和代谢。 B.各种细菌在人体内的是人体的终生“伴侣”,人体菌态失衡,意味着生命的消亡。 C.滥用抗生素,既杀死病菌,也会杀死其它有益的细菌。 D.抗生素之后的时代是活菌时代,而具有微生态调节作用的益生素,能起到防病疗病的 效果。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 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 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 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征收分摊盐筴),诸县争占多数, 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 擢起居舍人。丁母艰(遭母丧)。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 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 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 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 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 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歪曲,枉曲)法。以亲嫌,遂移戍州,庭坚泊 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 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 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 命而卒,年六十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 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 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环伟之文 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潏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 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宋史·黄庭坚传》)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舅李常过其家 过:经过 闻者壮之 壮:称赞(他的胆量)豪壮 C.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 俾:使,让 D.举以自代 举:举荐 12.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未闻命而卒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樊哙覆其盾于地 至是首问焉 青麻头伏焉 D.其重之也如此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13.分别表现黄庭坚“淡泊”、“直率”品格的一组句子是( A.时课颁盐,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 不以迁谪介意 B.不以迁谪介意 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C.不以迁谪介意 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 D.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 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1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黄庭坚奉命修订《神宗实录》,他据实直书,却被章敦、蔡卞及其党羽诬陷并盘问。面 对盘问,他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因此被一再贬官。 B.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掌权后,挟嫌报复,指使心腹抓住黄庭坚 荆南承天院记》的问题大做文章,乘机将他除名管制。 C.黄庭坚的学问文章,天性生成,人们的评价很高,说他诗比杜甫,文配苏轼,其人其 第4页共8页
第 44 页 共 8 页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 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 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 命而卒,年六十一。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 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 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环伟之文, 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 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宋史•黄庭坚传》)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舅李常过.其家 过:经过 B.闻者壮.之 壮:称赞(他的胆量)豪壮 C.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 俾:使,让 D.举.以自代 举:举荐 12.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未闻命而.卒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 樊哙覆其盾于.地 C.至是首问焉. 青麻头伏焉. D.其重之也.如此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13.分别表现黄庭坚“淡泊”、“直率”品格的一组句子是( ) A.时课颁盐,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 不以迁谪介意 B.不以迁谪介意 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C.不以迁谪介意 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 D.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 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1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庭坚奉命修订《神宗实录》,他据实直书,却被章敦、蔡卞及其党羽诬陷并盘问。面 对盘问,他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因此被一再贬官。 B.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掌权后,挟嫌报复,指使心腹抓住黄庭坚 《荆南承天院记》的问题大做文章,乘机将他除名管制。 C.黄庭坚的学问文章,天性生成,人们的评价很高,说他诗比杜甫,文配苏轼,其人其
文深受苏轼推重。 D.该传记按时间的顺序介绍人物的生平、性格和文学成就,材料翔实,结构清晰,全面 真实地展示了一代名人的风貌。 第II卷(共108分) 四、20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2分) (2)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4) 译文 16、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 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 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 仪列传》) 7、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题墨葡萄诗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1521-1593),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 他性情纵放,少年屡试不第。他是文学家兼书画家,诗文、戏曲著作颇丰,中年,以后开始学 画,擅长画花鸟,兼山水、人物,水墨写意,气势纵横奔放,不拘绳墨。 (1)第三句“笔底明珠无处卖”中的“明珠”指什么?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你认为第四句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字是什么?请简述理由。(3分)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古人讲究炼字。一个平常的“空”字就被赋予了丰富的意蕴。在李白的《将进酒》中 用一“空”字,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在杜甫的《蜀 相》中,“ 用一“空”字极写武侯祠的荒凉冷落。在王维的 《山居秋暝》中,“ ”用一“空”字写出了此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有如世外桃源之妙。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乾坤日月浮。(杜甫《登岳阳楼》) 第s页共8页
第 55 页 共 8 页 文深受苏轼推重。 D.该传记按时间的顺序介绍人物的生平、性格和文学成就,材料翔实,结构清晰,全面 真实地展示了一代名人的风貌。 第 II 卷(共 108 分) 四、20 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2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4)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 分)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 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 “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 仪列传》) 17、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题墨葡萄诗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1521—1593),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 他性情纵放,少年屡试不第。他是文学家兼书画家,诗文、戏曲著作颇丰,中年,以后开始学 画,擅长画花鸟,兼山水、人物,水墨写意,气势纵横奔放,不拘绳墨。 (1)第三句“笔底明珠无处卖”中的“明珠”指什么?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你认为第四句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字是什么?请简述理由。(3 分)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1)古人讲究炼字。一个平常的“空”字就被赋予了丰富的意蕴。在李白的《将进酒》中, “ , ,”用一“空”字,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在杜甫的《蜀 相》中,“ , ”用一“空”字极写武侯祠的荒凉冷落。在王维的 《山居秋暝》中,“ ”用一“空”字写出了此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有如世外桃源之妙。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仰观宇宙之大, 。 (王羲之《兰亭集序》) _______________,乾坤日月浮。(杜甫《登岳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