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一中2010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试卷 高一语文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28分) (共20分,每小题2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摭(zhi)拾 召(zhao)唤 骸(hai)骨 依偎(wei) B.方遒(qiu)抹煞(sha) 怪癖(pi) 啮噬(shi) C.静谧(mi) 慰藉(ji) 挣 刹(cha)那 D.眷(judn)属搭讪(shdn) 发酵(jido) 迷惘( wang) 2.选出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 A.廖廓奇诡慈祥恪尽职守 B.灰烬摇曳斑斓金璧辉煌 C.商榷沉缅急躁察言观色 D跋涉妥帖蒙蔽怨天尤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 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B.在学会阅读技巧之后并不背弃它们,而是继续深入书的世界,一步一步地发现这个世 界是何等广大恢宏,何等气象万千和令人幸福神往! C.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电视和电脑这一对时代的宠儿,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D.他看着孩子们锲而不舍地玩着游戏,无可奈何的走出了屋子 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 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B.我国计划在2011年向太空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实验,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 国极大关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C.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原因:一是十八个对口援建省市支援的结果, 二是灾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所取得的成绩 会议围绕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的作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健 全了学生信息源组织机构,布置了今年评教评学的主要工作。 5.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或师焉,或否焉
嘉兴一中 2010 学年第一学期 10 月月考试卷 高一语文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 共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28 分) 一、(共 20 分,每小题 2 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 A.摭.(zhí)拾 召.(zhāo)唤 骸.(hái)骨 依偎.(wēi) B.方遒.(qiú) 抹煞.(shà) 怪癖.(pǐ) 啮噬.(shì) C.静谧.(mì) 慰藉.(jì) 挣.(zhèng)脱 刹.(chà)那 D.眷.(juàn)属 搭讪.(shàn) 发酵.(jiào) 迷惘.(wǎng) 2.选出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 ( ) A.廖廓 奇诡 慈祥 恪尽职守 B. 灰烬 摇曳 斑斓 金璧辉煌 C.商榷 沉缅 急躁 察言观色 D 跋涉 妥帖 蒙蔽 怨天尤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 ...., 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B.在学会阅读技巧之后并不背弃它们,而是继续深入书的世界,一步一步地发现这个世 界是何等广大恢宏,何等气象万千 ....和令人幸福神往! C.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电视和电脑这一对时代的宠儿,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不可或缺 ....的。 D.他看着孩子们锲而不舍 ....地玩着游戏,无可奈何的走出了屋子。 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 ) 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 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B.我国计划在 2011 年向太空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实验,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 国极大关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C.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原因:一是十八个对口援建省市支援的结果, 二是灾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所取得的成绩。 D.会议围绕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的作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健 全了学生信息源组织机构,布置了今年评教评学的主要工作。 5.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或师焉.,或否焉.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6.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A.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师不必贤于弟子 D.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古之学者必有师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8.选出下列对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师说”中的说,是一种古代的文体,类似于现代的议论文,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进行议论和论证,阐述自己的观点。 B.赫尔曼·黑塞,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 门青》、《荒原狼》等 C.荀子,名况,春秋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与其门人著有《荀子》。 D.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作有《韩昌黎集》 9.选出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沁园春·长沙》一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下片重写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景 图,抒发了诗人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 B.《劝学》一文阐述道理,以常见的事物或现象设喻,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现出来, 如以提取靛青色法、水寒成冰和车轮制作法为喻说明“学不可以已”的道理。 C.张洁在《我的四季》中将人生的阅历浓缩在表述四季的文字里,让读者与自己一道 共受煎熬,也分享快乐 D.《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指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 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中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6.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A.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师不必贤于弟子 D.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古之学者..必有师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8.选出下列对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 A.“师说”中的说,是一种古代的文体,类似于现代的议论文,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进行议论和论证,阐述自己的观点。 B.赫尔曼·黑塞,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获 1946 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 门青》、《荒原狼》等。 C.荀子,名况,春秋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与其门人著有《荀子》。 D.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作有《韩昌黎集》。 9.选出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沁园春·长沙》一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下片重写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景 图,抒发了诗人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 B.《劝学》一文阐述道理,以常见的事物或现象设喻,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现出来, 如以提取靛青色法、水寒成冰和车轮制作法为喻说明“学不可以已”的道理。 C.张洁在《我的四季》中将人生的阅历浓缩在表述四季的文字里,让读者与自己一道 共受煎熬,也分享快乐。 D.《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指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 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中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③②⑥⑤①④ B.④②①⑤⑥③ C.②⑥⑤①④③ D.③①⑤②⑥④ 二、阅读《师说》语段,回答11-14题。(共8分,每小题2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於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 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 “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 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吾子不齿,今其智乃反 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子、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 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 道,作《师说》以贻之。 11.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皆出于此乎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彼童子之师 C.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不必贤于弟子 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2.下列句中加点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13.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或师焉,或不焉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作《师说》以贻之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说》选段中“其可怪也欤!”这个结语采用了感叹的语气,富有感情色彩,它不仅 表露了作者的不满情绪,而且显示出对他所批判的论敌的鄙夷和蔑视。 B.选文第一段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 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其中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 得出了君子智力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结论 C.选文第二段是在选文第一段“破”的基础上的“立”,以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的无可辩驳 的言论和实践为例,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说服力极强。 D.选文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A.③②⑥⑤①④ B.④②①⑤⑥③ C.②⑥⑤①④③ D.③①⑤②⑥④ 二、阅读《师说》语段,回答 11-14 题。(共 8 分,每小题 2 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於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 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 “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 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吾子不齿,今其智乃反 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子、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 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 道,作《师说》以贻之。 11.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皆出于此乎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彼童子之.师 C.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不必贤于.弟子 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2.下列句中加点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 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13.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或师焉,或不焉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作《师说》以贻之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说》选段 中“其可怪也欤!” 这个结语采用了感叹的语气,富有感情色彩,它不仅 表露了作者的不满情绪,而且显示出对他所批判的论敌的鄙夷和蔑视。 B.选文第一段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 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其中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 得出了君子智力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结论。 C.选文第二段是在选文第一段“破”的基础上的“立”,以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的无可辩驳 的言论和实践为例,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说服力极强。 D.选文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三、(11分) 15.翻译下列句子。(5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分)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分)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 17.据课文内容默写。(任选3题,共3分,每题1分) (1)指点江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荀子《劝学》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韩愈《师说》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四、现代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我的四季》的相关语段,回答18-21题。(6分) ①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但我 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或丧气。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近心窝,仿佛那是 新诞生的一个自我 ②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在这笑声里,我知道 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 的还有人生。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 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 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③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是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 落漠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的树枝上的寒鸦?不,我还可以在炉子里加上几块木柴,使屋 子更加温暖;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70 分) 三、(11 分) 15.翻译下列句子。(5 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 分)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 分)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4 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 题? 17.据课文内容默写。(任选 3 题,共 3 分,每题 1 分) (1)指点江山,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荀子 《劝学》) (3)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 。(韩愈《师说》)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四、现代文阅读(共 14 分) (一)阅读《我的四季》的相关语段,回答 18-21 题。(6 分) ①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但我 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或丧气。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近心窝,仿佛那是 新诞生的一个自我。 ②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在这笑声里,我知道 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 的还有人生。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 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 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③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是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 落漠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的树枝上的寒鸦?不,我还可以在炉子里加上几块木柴,使屋 子更加温暖;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但
愿只是别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会心安得多 ④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将 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 ⑤但我还是有事情好做,我将把这一切记录下来。人们无聊的时候,不妨读来解闷,怀 恨我的人,也可以幸灾乐祸地骂声:活该!聪明的人也许会说这是多余;刻薄的人也许会敷 衍出一把利剑,将我一条条地切割。但我相信,多数人将会理解。他们将会公正地判断我曾 做过的一切。 ⑥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 18.如何理解选文第二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2分) 19.在生命的冬日,“我”要做的是什么?请加以概括。(15字以内)(2分) 20.为什么“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2分) (二)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21-24题(共8分) 大义生死 安巧林 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 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但正是这种类比,却凝睇着一种世界观的奠基。这种思考, 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 我深信,这种思考并非我一人独有。某种程度上,历史是为这种思考存在的。中华民 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 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 回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态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 不惜带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萦绕着我。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后 人出于不平,以为楚怀王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尽忠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 想”。政治家与政客的不同,正是由于前者是别无选择地献身,后者却是投机的。身为“楚 臣”,他不能承受楚国亡国的事实 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 他可以行吟,可以留作“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 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唯一的选择。他把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 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冯友兰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拯 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这就是为什么在抗日战争中,在寡不敌众的
愿只是别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会心安得多! ④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将 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 ⑤但我还是有事情好做,我将把这一切记录下来。人们无聊的时候,不妨读来解闷,怀 恨我的人,也可以幸灾乐祸地骂声:活该!聪明的人也许会说这是多余;刻薄的人也许会敷 衍出一把利剑,将我一条条地切割。但我相信,多数人将会理解。他们将会公正地判断我曾 做过的一切。 ⑥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 18.如何理解选文第二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2 分) 19.在生命的冬日,“我”要做的是什么?请加以概括。(15 字以内)(2 分) 20.为什么“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2分) (二)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 21-24 题(共 8 分) 大义生死 安巧林 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 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但正是这种类比,却凝睇着一种世界观的奠基。这种思考, 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 我深信,这种思考并非我一人独有。某种程度上,历史是为这种思考存在的。中华民 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 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 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 不惜带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萦绕着我。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后 人出于不平,以为楚怀王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尽忠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 想”。政治家与政客的不同,正是由于前者是别无选择地献身,后者却是投机的。身为“楚 臣”,他不能承受楚国亡国的事实。 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 他可以行吟,可以留作“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 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唯一的选择。他把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 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冯友兰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拯 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这就是为什么在抗日战争中,在寡不敌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