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二) 语文 第一部分(27分)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抱不平 合盘托出 粗犷( kuang) 既往不咎(ji) B.羊羯子 计日程功 山岚(feng) 寅吃卯(mao)粮 C.座右铭 良莠不齐 打烊(yang) 诘(j1)屈聱牙 D.蒸溜水 唉声叹气 洁癖(pi) 改弦(xudn)更张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A.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乡中孤、老、残、幼及精神病患者的利益休戚相关。 B.瓦尔德照顾病情加重、生活不能自理的霍金,还帮助他整理资料,打印论文,并抚育三个孩子,无所不为 C.春的气息伴着清风扑面而来,催开了娇艳的花朵,唤醒了蛰伏一冬的昆虫,春意阑珊的美景让人陶醉。 D.一批逼真的文物仿制品出口到海外,被一些中国藏家以天价购买后又回流到中国,这真令人啼笑皆非。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北京市绿化造林部门规划在潮白河、永定河、北运河、洵河、拒马河等五大干流河道及其主要支流河道 两岸,建成林水相依的大森林景区。 为了更好地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公司管理层一定要做好考核员工的业绩,对于成绩突出的和无 私奉献的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C.学会欣赏戏剧不易,能够创作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更不易,小张对戏剧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 面花了不少时间,做了很多努力。 D.领导干部如果不能带头读书学习,那么个人会由于能力不足遭到淘汰,单位的学习风气难以形成,工作 也会因为思想贫乏难有起色。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过秦论》是西汉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文章旨在分析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以此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 巩固统治的借鉴,论证严密,气势磅礴,雄辩有力。 B.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都属于古体 诗,这种诗体押韵自由,对仗、平仄不拘,字数、句数不限 C.中国剧作家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其作品戏剧 氛围浓重,语言富有诗意,代表作有《雷雨》《龙须沟》等。 D.《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著名小说之一,作品的主人公别里科夫反对一切新 高三语文第1页(共10页)
高三语文 第 1 页( 共 10 页) 北京市东城区 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二) 语 文 第一部分 (27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抱不平 合盘托出 粗犷.(kuànɡ) 既往不咎.(jiù) B.羊羯子 计日程功 山岚.(fēnɡ) 寅吃卯.(mǎo)粮 C.座右铭 良莠不齐 打烊.(yànɡ) 诘.(jí)屈聱牙 D.蒸溜水 唉声叹气 洁癖.(pǐ) 改弦.(xuán)更张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A.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乡中孤、老、残、幼及精神病患者的利益休戚相关 ....。 B.瓦尔德照顾病情加重、生活不能自理的霍金,还帮助他整理资料,打印论文,并抚育三个孩子,无所不为 ....。 C.春的气息伴着清风扑面而来,催开了娇艳的花朵,唤醒了蛰伏一冬的昆虫,春意阑珊 ....的美景让人陶醉。 D.一批逼真的文物仿制品出口到海外,被一些中国藏家以天价购买后又回流到中国,这真令人啼笑皆非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北京市绿化造林部门规划在潮白河、永定河、北运河、泃河、拒马河等五大干流河道及其主要支流河道 两岸,建成林水相依的大森林景区。 B.为了更好地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公司管理层一定要做好考核员工的业绩,对于成绩突出的和无 私奉献的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C.学会欣赏戏剧不易,能够创作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更不易,小张对戏剧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 面花了不少时间,做了很多努力。 D.领导干部如果不能带头读书学习,那么个人会由于能力不足遭到淘汰,单位的学习风气难以形成,工作 也会因为思想贫乏难有起色。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过秦论》是西汉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文章旨在分析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以此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 巩固统治的借鉴,论证严密,气势磅礴,雄辩有力。 B.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都属于古体 诗,这种诗体押韵自由,对仗、平仄不拘,字数、句数不限。 C.中国剧作家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其作品戏剧 氛围浓重,语言富有诗意,代表作有《雷雨》《龙须沟》等。 D.《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著名小说之一,作品的主人公别里科夫反对一切新
生事物,扼杀自由与进步,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和受害者 5.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就是仇恨。有人狂热崇拜,也有人恶意辱骂。 ,或者不妨说它说明了人 们的赞同 谁戴桂冠谁就招打,这是一条规律,咒骂的低劣正衬岀欢呼的高尚 ①崇敬总是有它的对立面的 ②有利害矛盾产生的强烈冲突 ③崇拜正好表现了人们的心悦诚服 ④仇恨与辱骂正好表现人们的反对 ⑤后人视反对者的叫骂为一种赞美之辞 ⑥反对者的叫骂往往会被后人视为一种赞美之辞 A.①③⑤B.②③⑥C.②④⑤D.①④⑥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吴同初行状° 顾炎武② 里中二三十年来号为文人者,无不以浮名苟得为务,而余与同邑归生独喜为古文辞,砥行立节,落落不苟于 世,人以为狂。已而又得吴生,吴生少余两人七岁,以贫客嘉定。而炎武有叔兰服,少两人二岁。姊子徐履忱少 吴生九岁。五人各能饮三四斗。五月之朔,四人者持觥至余舍为母寿。退而饮,至夜半,抵掌而谈,乐甚,旦日 别去。余遂出赴杨公之辟,未旬日而北兵渡江,余从军于苏,归而昆山起义兵,归生与焉。寻亦竞得脱,而吴 生死矣。其九月,余始过吴生之居而问焉,则其母方茕茕独坐,告余曰:“吴氏五世单传,未亡人惟一子一女。 女被俘,子死矣!有孙,二岁,亦死矣『余既痛吴生之交,又念四人者持觥以寿吾母,于是不知涕泪之橫集也! 生名其沆,字同初。世本儒家,下笔数千言,试辄第一。每言及君父之际及交友然诺,则断然不渝。北京之 变,作大行皇帝、大行皇后二诔,见称于时。北兵至后,遗余书及记事一篇,又从余叔处得诗二首,皆激烈悲 切,有古人之遗风。然后知闺情诸作,其寄兴之文,而生之可重者不在此也。 生居昆山,当抗敌时,守城不出以死,死者四万人,莫知尸处。以生平日爱国不忘君,义形于文若此,其死 岂顾问哉?生事母孝,每夜归,必为母言所与往来者为谁,某某最厚。死后,炎武尝三过其居,无已,则遣仆夫 视焉。母见之,末尝不涕泣,又几其子之不死而复还也。然生实死矣!(取材于《亭林诗文集》,有删改 注:①行状:文体名,是记述死者生平行事的文章。②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曾参加明末抗淸斗争。③北兵: 高三语文第2页(共10页)
高三语文 第 2 页( 共 10 页) 生事物,扼杀自由与进步,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和受害者。 5.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就是仇恨。有人狂热崇拜,也有人恶意辱骂。 ,或者不妨说它说明了人 们的赞同—— 。谁戴桂冠谁就招打,这是一条规律,咒骂的低劣正衬出欢呼的高尚。 ①崇敬总是有它的对立面的 ②有利害矛盾产生的强烈冲突 ③崇拜正好表现了人们的心悦诚服 ④仇恨与辱骂正好表现人们的反对 ⑤后人视反对者的叫骂为一种赞美之辞 ⑥反对者的叫骂往往会被后人视为一种赞美之辞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二、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吴同初行状① 顾炎武② 里中二三十年来号为文人者,无不以浮名苟得为务,而余与.同邑归生独喜为古文辞,砥.行立节,落落不苟于 世,人以为狂。已而又得吴生,吴生少余两人七岁,以贫客嘉定。而炎武有叔兰服,少两人二岁。姊子徐履忱少 吴生九岁。五人各能饮三四斗。五月之朔.,四人者.持觥至余舍为母寿。退而.饮,至夜半,抵掌而谈,乐甚,旦日 别去。余遂出赴杨公之辟.,未旬日而北兵③渡江,余从军于苏,归而.昆山起义兵,归生与.焉。寻亦竟得脱,而吴 生死矣。其九月,余始过吴生之居而问焉,则.其母方茕茕独坐,告余曰:“吴氏五世单传,未亡人惟一子一女。 女被俘,子死矣!有孙,二岁,亦死矣!”余既痛吴生之交,又念四人者持觥以寿吾母,于是不知涕泪之横集也! 生名其沆,字同初。世本儒家,下笔数千言,试辄第一。每言及君父之际及交友然诺,则.断然不渝。北京之 变,作大行皇帝、大行皇后二诔④,见称于时。北兵至后,遗余书及记事一篇,又从余叔处得诗二首,皆激烈悲 切,有古人之遗风。然后知闺情诸作,其寄兴之文,而生之可重者不在此也。 生居昆山,当抗敌时,守城不出以死,死者四万人,莫知尸处。以生平日爱国不忘君,义形于文若此,其死 岂顾问哉?生事母孝,每夜归,必为母言所与往来者.为谁,某某最厚。死后,炎武尝三过其居,无已,则遣仆夫 视焉。母见之,未尝不涕泣,又几.其子之不死而复还也。然生实死矣! (取材于《亭林诗文集》,有删改) 注:①行状:文体名,是记述死者生平行事的文章。 ②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曾参加明末抗清斗争。 ③北兵:
清兵。④诔:16i,祭文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砥行立节 砥:磨练 B.五月之朔 朔:农历每月十五 C.余遂出赴杨公之辟 辟:征召 D.又几其子之不死而复还也 几:通“冀”,希望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而余与同邑归生独喜为古文辞 归生与焉 B.四人者持觥至余舍为母寿 必为母言所与往来者为谁 C.退而饮 归而昆山起义兵 D.其母方茕茕独坐 则断然不渝 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落落不苟于世,人以(之)为狂 B.下笔数千言,(故)试辄第 C.北京之变,(吴生)作大行皇帝、大行皇后二诔 D.炎武尝三过其居,(若)无已,则遣仆夫视焉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开篇一句,把吴生与“浮名苟得”的一般文人区别开,说他好古文、砥行立节,是作者志同道合的朋友 B.文章结尾写吴生事母至孝的天伦之情,写作者对亡友的诚笃情谊,对吴母的关心,彼情彼景跃然笔端 C.文章介绍了吴生的家世、才学和忠孝思想,既全面地刻画了吴生的形象,又探寻了他忠义行为的原因 D.这篇文章,作者时而放笔直抒,时而又点到为止,不论繁简,都具有传神达意、情深意浓的表达效果。 第二部分(12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取材于《中庸·审问》) 11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 高三语文第3页(共10页)
高三语文 第 3 页( 共 10 页) 清兵。 ④诔:lěi,祭文。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砥.行立节 砥:磨练 B.五月之朔. 朔:农历每月十五 C.余遂出赴杨公之辟. 辟:征召 D.又几.其子之不死而复还也 几:通“冀”,希望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而余与.同邑归生独喜为古文辞 归生与.焉 B.四人者.持觥至余舍为母寿 必为母言所与往来者.为谁 C.退而.饮 归而.昆山起义兵 D.则.其母方茕茕独坐 则.断然不渝 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落落不苟于世,人以(之)为狂 B.下笔数千言,(故)试辄第一 C.北京之变,(吴生)作大行皇帝、大行皇后二诔 D.炎武尝三过其居,(若)无已,则遣仆夫视焉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开篇一句,把吴生与“浮名苟得”的一般文人区别开,说他好古文、砥行立节,是作者志同道合的朋友。 B.文章结尾写吴生事母至孝的天伦之情,写作者对亡友的诚笃情谊,对吴母的关心,彼情彼景跃然笔端。 C.文章介绍了吴生的家世、才学和忠孝思想,既全面地刻画了吴生的形象,又探寻了他忠义行为的原因。 D.这篇文章,作者时而放笔直抒,时而又点到为止,不论繁简,都具有传神达意、情深意浓的表达效果。 第二部分(123 分)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30 分。 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 分)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取材于《中庸·审问》) 11.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 4 道题)。(8 分)
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诗经·氓》)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_。(《荀子劝学》) ③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宠命优渥, 有所希翼。(李密《陈情表》) ④斯是陋室,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⑤,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 !哎, 。(关汉卿《窦娥冤》)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云居寺高顶 王褒② 中峰云已合,绝顶日犹晴 邑居随望近,风烟对眼生 注:①云居寺:在北周都城长安附近的山上,一说此山是终南山。②王褒(513-576年):先后在南朝的梁和北朝的西魏、北周为 官,才名极高 12.(7分)①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个字,但是大阖大开,气魄雄伟,景象堪称壮丽 B.诗人表现高山景观的特征,语言十分简省,却能带给读者强烈的感受。 C.本诗良好的艺术效果是通过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静态描摹获得的。 D.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运用对偶的手法,给人工整匀称的美感。 ②前两句诗所写的景象和表达的心情有何变化?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13.比较“邑居随望近,风烟对眼生”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不少于200字) (10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15题。 密码不密 ①每天早晨登录网络的时候,你会感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好像都消失了。你先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来启动智 能电话或电脑,然后用另—个密码打开电子邮箱。社交网站自然也需要密码。登录书店又要一个密码,用信用卡 付账则需要另—个密码。有些人一个密码用遍天下,问题是,一旦某个站点被黑客入侵,那些坏蛋们就可以拿这 个密码破坏你其他的账号。 ②据调查,有1%的用户使用“123456″作为账户密码,由于电脑的普及和网速的加快,黑客每分钟可破译 高三语文第4页(共10页)
高三语文 第 4 页( 共 10 页) ① ,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诗经·氓》) ②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荀子·劝学》) ③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宠命优渥, ,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 ④斯是陋室, 。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⑤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 !哎, 。(关汉卿《窦娥冤》)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13 题。 云居寺①高顶 王褒② 中峰云已合,绝顶日犹晴。 邑居随望近,风烟对眼生。 注:①云居寺:在北周都城长安附近的山上,一说此山是终南山。②王褒(513-576 年):先后在南朝的梁和北朝的西魏、北周为 官,才名极高。 12.(7 分)①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个字,但是大阖大开,气魄雄伟,景象堪称壮丽。 B.诗人表现高山景观的特征,语言十分简省,却能带给读者强烈的感受。 C.本诗良好的艺术效果是通过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静态描摹获得的。 D.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运用对偶的手法,给人工整匀称的美感。 ②前两句诗所写的景象和表达的心情有何变化?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 分) 13.比较“邑居随望近,风烟对眼生”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不少于 200 字) (10 分) 四、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4、15 题。 密码不密 ①每天早晨登录网络的时候,你会感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好像都消失了。你先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来启动智 能电话或电脑,然后用另一个密码打开电子邮箱。社交网站自然也需要密码。登录书店又要一个密码,用信用卡 付账则需要另一个密码。有些人一个密码用遍天下,问题是,一旦某个站点被黑客入侵,那些坏蛋们就可以拿这 个密码破坏你其他的账号。 ②据调查,有 1%的用户使用“123456”作为账户密码,由于电脑的普及和网速的加快,黑客每分钟可破译
数干个密码。要想拥有一个难以破解的强密码,安全专家建议使用含有10个字符以上的密码,其中应当包含大 小写字母、数字还有符号。如果这样做的话,你应该可以安枕无忧地睡好觉了——这或许可持续19.24年。这正 是黑客尝试10个字符的各种排列组合所需的时间。但是这么复杂的密码,连你自己都可能想不起来了。 ③计算机科学家察觉到,密码系统已遭破坏,他们正在寻找替代方案。取代密码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生物识 别,—种可以识别独特体征(指纹、声音等)的系统。如果把生物识别系统放到手机里让用户控制的话,将来在 公共电脑上浏览网页、访问社交网站、查询银行账户、在网站上买东西,就无需输入任何密码和信用卡信息。你 起身离开时,甚至无需退出。一些网络犯罪分子即使坐在你用过的那台电脑前,也无法破解你的密码、访问你的 账户,因为你的手机已经不在桌上了 ④现在,美国商务部正在开发一套新的网络安全系统,专家们说这套系统会最终消灭密码迷宫,而且有望促 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在这套系统中,你自己就是你的密码。这个密码效率要高得多,对它你也能掌控得更好。实 施了这套名为“网络空间可信任身份国家战略”的新规则后,因担心安全或隐私问题而无法进行的活动,或许就 可以转移至网上完成。不过在这些技术成熟之前,加拿大渥太华卡尔顿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保罗奥斯凯特对密 码持怀疑态度。他相信任何密码系统都将遭到破解,由于担心遭到黑客的攻击,他甚至不开设仼何网上银行账户。 (取材于《世界博览》2011年第15期,有删改) 14.根据原文内容,下面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物识别系统并不是唯一可以取代密码系统的有效方式。 B.将来人们可能只凭着自己的声音就能够安全地登录系统 C.密码系统被新规则取代后,将开启电子商务系统的新时代。 D新的网络安全系统实施后,保罗教授将开设网上银行账户 15.作者为什么说“密码不密”?请根据文意,分条说明原因。(5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16-19题 阑尾 ①我的父亲以前是一名外科医生,他体格强壮,说起话来声音洪亮,经常在手术台前一站就是十多个小时 就是这样,他下了手术台以后脸上仍然没有丝毫倦意,走回家时脚步咚咚咚咚,响亮而有力。我父亲有两个儿子, 相差两岁,一个是我哥哥,另一个就是我 ②在我八岁的时候,有天,精力充沛的外科医生在连年累月的繁忙里,偶尔得到了一个休息之日,就带着 高三语文第5页(共10页)
高三语文 第 5 页( 共 10 页) 数千个密码。要想拥有一个难以破解的强密码,安全专家建议使用含有 10 个字符以上的密码,其中应当包含大 小写字母、数字还有符号。如果这样做的话,你应该可以安枕无忧地睡好觉了——这或许可持续 19.24 年。这正 是黑客尝试 10 个字符的各种排列组合所需的时间。但是这么复杂的密码,连你自己都可能想不起来了。 ③计算机科学家察觉到,密码系统已遭破坏,他们正在寻找替代方案。取代密码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生物识 别,一种可以识别独特体征(指纹、声音等)的系统。如果把生物识别系统放到手机里让用户控制的话,将来在 公共电脑上浏览网页、访问社交网站、查询银行账户、在网站上买东西,就无需输入任何密码和信用卡信息。你 起身离开时,甚至无需退出。一些网络犯罪分子即使坐在你用过的那台电脑前,也无法破解你的密码、访问你的 账户,因为你的手机已经不在桌上了。 ④现在,美国商务部正在开发一套新的网络安全系统,专家们说这套系统会最终消灭密码迷宫,而且有望促 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在这套系统中,你自己就是你的密码。这个密码效率要高得多,对它你也能掌控得更好。实 施了这套名为“网络空间可信任身份国家战略”的新规则后,因担心安全或隐私问题而无法进行的活动,或许就 可以转移至网上完成。不过在这些技术成熟之前,加拿大渥太华卡尔顿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保罗·奥斯凯特对密 码持怀疑态度。他相信任何密码系统都将遭到破解,由于担心遭到黑客的攻击,他甚至不开设任何网上银行账户。 (取材于《世界博览》2011 年第 15 期,有删改) 14.根据原文内容,下面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生物识别系统并不是唯一可以取代密码系统的有效方式。 B.将来人们可能只凭着自己的声音就能够安全地登录系统。 C.密码系统被新规则取代后,将开启电子商务系统的新时代。 D.新的网络安全系统实施后,保罗教授将开设网上银行账户。 15.作者为什么说“密码不密”?请根据文意,分条说明原因。(5 分) 五、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5 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 16-19 题。 阑尾 ①我的父亲以前是一名外科医生,他体格强壮,说起话来声音洪亮,经常在手术台前一站就是十多个小时, 就是这样,他下了手术台以后脸上仍然没有丝毫倦意,走回家时脚步咚咚咚咚,响亮而有力。我父亲有两个儿子, 相差两岁,一个是我哥哥,另一个就是我。 ②在我八岁的时候,有一天,精力充沛的外科医生在连年累月的繁忙里,偶尔得到了一个休息之日,就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