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爆炸理论 ◆20年代后期,爱德温·哈勃(Edwin Hubble 发现了”红移现象”, 说明宇宙正在膨胀。 ◆60年代中期,阿尔诺·彭齐亚斯Arn0 Penzias)和罗侑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 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两个发现给 大爆炸理论以有力的支持。现在,大爆炸 理论广泛地为人们所接受
7 大爆炸理论 u20年代后期,爱德温·哈勃(Edwin Hubble) 发现了”红移现象” ,说明宇宙正在膨胀。 u60年代中期,阿尔诺·彭齐亚斯(Arno Penzias)和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 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这两个发现给 大爆炸理论以有力的支持。现在,大爆炸 理论广泛地为人们所接受
2.1.1不同历史时期的原子结 构模型 一元素论和原子论 8
-元素论和原子论 8
、 Democritus原子概念 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 (Democritus,约460-370BC)猜测,宇宙由空虚和 原子构成;每一种物质由一种原子构成,倒如,水由水原子 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原子是物质景小的、不可再分 的、永存不变的微粒。 模糊的原子假说 把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叫原子(atom)。 9
1、Democritus原子概念 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Democritus,约460-370 B C)猜测, 把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叫原子(atom)。 9 模糊的原子假说
2、Dalton原子论 Dalton于1801年引入原子的假说,于1805年明确地提 出他的原子论,其理论要点有: 1.元素的最终组成称为简单原子,它们是不可见的,是既不能创造, 也不能毁灭和不可再分割的; 2同一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及各种性质都是相同,不同种元素 的原子在形状、质量及各种性质上则各不相同; 3.不同元素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就形成化学中的化合现象。 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复杂原子的质量为所含各种元素原子质 量之总和。 10 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 Dalton Dalton于1801年引入原子的假说,于1805年明确地提 出他的 ,其理论要点有: 1.元素的最终组成称为简单原子,它们是不可见的,是既不能创造, 也不能毁灭和不可再分割的; 2.同一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及各种性质都是相同,不同种元素 的原子在形状、质量及各种性质上则各不相同; 3.不同元素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就形成化学中的化合现象。 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复杂原子的质量为所含各种元素原子质 量之总和。 10 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3、 原子结构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提出原子结构的 “葡萄干布丁”模型。结论: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 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成了中 性原子。 英国物理学家 汤姆生 11
3、原子结构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1897年,英国科学家 ,提出原子结构的 “葡萄干布丁”模型。结论: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 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成了中 性原子。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