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回眸 诚为第3战区前敌总指挥。决定以主力集中华东,治中的第9集团军为中央作战军,以张发奎的第8 迅速扫荡淞沪敌海军基地,阳止后续敌军登陆。 集团军为右翼作战军。9月21日,再次调整部署 8月17日,中国军队再次向虹口、杨树浦方面朱绍良任中央作战军总司令兼第9集团军总司令; 之敌发起反击。第87师攻占日海军俱乐部,并击退陈诚任左翼作战军总司令,下辖第19集团军(薛岳 敌多次反扑。第88师在八字桥、法学院、虹口公园为总司令)和第15集团军(罗卓英为总司令);张发 等处与敌反复争夺。8月19日,中国军队又一次发奎任右翼作战军总司令,下辖第8集团军(张发奎 起攻势,从西安到达的宋希濂所属第36师加入战兼总司令)和第10集团军(刘建绪为总司令)。 斗,与第88师、第87师一起,经昼夜激战,突破日 9月下旬至10月初,日军第101师、第9师 军阵地全纵深,攻入汇山码头。日军凭借坚固工事第13师等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加入上海派 顽抗待援,中国军队进展困难。第36师第215团遺军作战。至此,日军总兵力达20万人。尽管日军 第2营300余名官兵攻入华德路十字街口,突入巷在武器装备上占有很大优势,但至11月初仍未能 内与敌展开白刃格斗,不料被日军以坦克阻塞路获得决定性胜利,却付出了重大代价。日本统帅部 口,遭到火力袭击,全部牺牲。 急于在上海方面取得预期战果,决心采取新的措 在此期间,中国军队亦与日本航空队展开激施。11月5日拂晓,日军利用大雾、大潮在杭州湾 战,并积极攻击进犯的日本陆军和舰艇,击落日机的全公亭、金山嘴登陆,对淞沪实施迂回包围。中国 47架,炸沉日巡洋舰1艘,中国空军队员阎海文、右翼军部分沿海守备部队已被抽调支援市区作战, 沈崇诲等壮烈牺牲 猝不及防,阵地相继失守,战局急转直下。日军第 8月18日至20日,日军第3师、第11师先10集团军于11月6日占领金山,力图与上海派遣 后由日本出发,至22日到达上海以东120公里的军达成合围。蒋介石被迫于11月8日下令全线撤 海域,换乘小舰艇准备登陆。第3战区鉴于敌登陆退。谷牧所在的东北军第67军与王公玙率领的保 威胁增大,遂以第9集团军专负上海市区之作战,安队和郭汝槐的40军坚守松江,掩护大部队撤退 以新编成的第15集团军(总司令陈诚)负责吴淞镇三个昼夜,他们以生命捍卫松江大地,守城士兵几 以下沿江防线的作战。 乎拼光!日军于11月9日占领松江,11月12日占 8月23日晨,日军上海派遣军第3师、第11领上海。至此,战役结束。 师在优势火力掩护下,于川沙河口、狮子林、吴淞 在历时3个月的淞沪战役中,日军投入10个 带强行登陆。24日,中国第15集团军先后进至上师30万余人的兵力,动用军舰30余艘、飞机500 海,向登陆之敌发起反击。9月1日,日军1000余余架、坦克300余辆;中国投入70万余人的兵力, 人围攻狮子林炮台,第98师一部与敌反复白刃搏动用舰艇40艘、飞机250架。中国官兵同仇敌忾, 斗,多数牺牲。9月5日,日军集中30余艘军舰,掩斗志昂扬,以劣势装备与敌人拼搏,毙伤日军 护陆军向宝山发起猛攻,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守卫98417人,中方死伤333500人,粉碎了日本帝国 宝山的第18军第583团第3营500名官兵,在营主义速战速决的美梦 长姚子青率领下,浴血奋战,击退日军数次冲击,奋 战2昼夜,多数壮烈牺牲。 谷牧在淞沪会战中 月上旬,由于日军不断增兵,战争逐步升级 1936年8月初,谷牧受党组织派遣,到东北军 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9月11日以工作。1937年6月,谷牧任东北军67军107师师 后,蒋介石自兼第3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任副司部司书。67军军长吴克仁(1894~1937),字静山 令长官。以陈诚的第15集团军为左翼作战军,以张吉林省双城县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67军在津 2016年第1期连函港虫志
/2016 年第 1 期 党史回眸 诚为第 3 战区前敌总指挥。决定以主力集中华东, 迅速扫荡淞沪敌海军基地,阻止后续敌军登陆。 8 月 17 日,中国军队再次向虹口、杨树浦方面 之敌发起反击。第 87 师攻占日海军俱乐部,并击退 敌多次反扑。第 88 师在八字桥、法学院、虹口公园 等处与敌反复争夺。8 月 19 日,中国军队又一次发 起攻势,从西安到达的宋希濂所属第 36 师加入战 斗,与第 88 师、第 87 师一起,经昼夜激战,突破日 军阵地全纵深,攻入汇山码头。日军凭借坚固工事 顽抗待援,中国军队进展困难。第 36 师第 215 团 第 2 营 300 余名官兵攻入华德路十字街口,突入巷 内与敌展开白刃格斗,不料被日军以坦克阻塞路 口,遭到火力袭击,全部牺牲。 在此期间,中国军队亦与日本航空队展开激 战,并积极攻击进犯的日本陆军和舰艇,击落日机 47 架,炸沉日巡洋舰 1 艘,中国空军队员阎海文、 沈崇诲等壮烈牺牲。 8 月 18 日至 20 日,日军第 3 师、第 11 师先 后由日本出发,至 22 日到达上海以东 120 公里的 海域,换乘小舰艇准备登陆。第 3 战区鉴于敌登陆 威胁增大,遂以第 9 集团军专负上海市区之作战, 以新编成的第 15 集团军(总司令陈诚)负责吴淞镇 以下沿江防线的作战。 8 月 23 日晨,日军上海派遣军第 3 师、第 11 师在优势火力掩护下,于川沙河口、狮子林、吴淞一 带强行登陆。24 日,中国第 15 集团军先后进至上 海,向登陆之敌发起反击。9 月 1 日,日军 1000 余 人围攻狮子林炮台,第 98 师一部与敌反复白刃搏 斗,多数牺牲。9 月 5 日,日军集中 30 余艘军舰,掩 护陆军向宝山发起猛攻,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守卫 宝山的第 18 军第 583 团第 3 营 500 名官兵,在营 长姚子青率领下,浴血奋战,击退日军数次冲击,奋 战 2 昼夜,多数壮烈牺牲。 9 月上旬,由于日军不断增兵,战争逐步升级, 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9 月 11 日以 后,蒋介石自兼第 3 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任副司 令长官。以陈诚的第 15 集团军为左翼作战军,以张 治中的第 9 集团军为中央作战军,以张发奎的第 8 集团军为右翼作战军。9 月 21 日,再次调整部署, 朱绍良任中央作战军总司令兼第 9 集团军总司令; 陈诚任左翼作战军总司令,下辖第 19 集团军(薛岳 为总司令)和第 15 集团军(罗卓英为总司令);张发 奎任右翼作战军总司令,下辖第 8 集团军(张发奎 兼总司令)和第 10 集团军(刘建绪为总司令)。 9 月下旬至 10 月初,日军第 101 师、第 9 师、 第 13 师等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加入上海派 遣军作战。至此,日军总兵力达 20 万人。尽管日军 在武器装备上占有很大优势,但至 11 月初仍未能 获得决定性胜利,却付出了重大代价。日本统帅部 急于在上海方面取得预期战果,决心采取新的措 施。11 月 5 日拂晓,日军利用大雾、大潮在杭州湾 的全公亭、金山嘴登陆,对淞沪实施迂回包围。中国 右翼军部分沿海守备部队已被抽调支援市区作战, 猝不及防,阵地相继失守,战局急转直下。日军第 10 集团军于 11 月 6 日占领金山,力图与上海派遣 军达成合围。蒋介石被迫于 11 月 8 日下令全线撤 退。谷牧所在的东北军第 67 军与王公玙率领的保 安队和郭汝槐的 40 军坚守松江,掩护大部队撤退, 三个昼夜,他们以生命捍卫松江大地,守城士兵几 乎拼光!日军于 11 月 9 日占领松江,11 月 12 日占 领上海。至此,战役结束。 在历时 3 个月的淞沪战役中,日军投入 10 个 师 30 万余人的兵力,动用军舰 30 余艘、飞机 500 余架、坦克 300 余辆;中国投入 70 万余人的兵力, 动用舰艇 40 艘、飞机 250 架。中国官兵同仇敌忾, 斗志昂扬,以劣势装备与敌人拼搏,毙伤日军 98417 人,中方死伤 333500 人,粉碎了日本帝国 主义速战速决的美梦。 谷牧在淞沪会战中 1936 年 8 月初,谷牧受党组织派遣,到东北军 工作。1937 年 6 月,谷牧任东北军 67 军 107 师师 部司书。67 军军长吴克仁(1894~1937),字静山, 吉林省双城县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67 军在津 輥輯訝
党史回眸 浦线、平汉线北线战斗中,始终战斗在最前线,常常孤市区有九县,即松江、上海、奉贤、南汇、川沙、金山、青 军奋战,牺牲惨重,为阻击日军、掩护友军撤退作出了浦、宝山、嘉定。到任后,为防日军的侵犯,王公玙着手 重要贡献。1937年8月13日至10月底,67军参加整编保安队(壮丁),提高爱国觉悟,训练军事技能,加 淞沪会战。1937年11月初,在日军第10军于杭州湾强军事管理。抗战时期,国难当头,他毅然投入抗日战 登陆后迅速占领了金山卫,并企图攻占松江切断我军争,任张发奎军政处长。淞沪战役爆发时,我方阻击正 退路的关键时刻,67军接到命令,驰援松江。6日,67面之敌的是87师、88师、36师3个师。由于日军不 军从白鹤港、安亭等地冒雨向松江急行军。谷牧所在断增援,武器先进,又掌握了制空权,而我方武器低劣 的107师当天到达松江以南,沿黄浦江北岸布防。向落后,部队伤亡大。87师编制的12000名官兵伤亡 金鹤浜、米市渡、得胜港一线展开,并与已渡河的5008000多人,王公玙奉命将苦心训练的保安队,补整4 名敌人激战至晚上,将占领金鹤浜、夏兴浜、张家村的个团交给部队,使得87军的战斗力焕发生机。王公玙 日军击退。 训练的十万保安队除留两个总队用于辖区防卫,其余 当晚,吴克仁军长率领67军军部赶到松江,与王陆续补入第一线,使作战部队获取了新生力量。 公玙的保安队和郭汝槐的40军共同阻击日军的进 1937年11月6日,王公玙接到命令,要协助40 攻,以掩护大部队的撤退。7日一早,日军飞机、大炮军、67军坚守松江三日。经过三天的英勇战斗,王公 就开始对我阵地狂轰滥炸。接着,步兵对我阵地进行玙的保安队和40军、67军打得只剩下几百人。7日 了全面进攻。午后,敌人增援部队赶到,又开始了疯狂午后日军援军到达,不断反扑进攻,在南门外屡进屡 的全面进攻,三支部队四面与敌厮杀。日军凭着炮火退,战事紧张,炮火更激烈。由于王公玙预先修筑的地 优势,攻势非常凶猛。8日,在淞沪会战的败局已定的下工事坚固、隐蔽、险要,又指挥得力,敌人的进攻没 情况下,从上海到昆山的公路两侧已挤满了撤退的官有得逞。8日,敌之攻势愈来愈猛烈,王公玙与吴克 兵,但67军仍坚定地与郭汝槐的40军和王公玙的仁、郭汝槐两军长全部走出指挥所,进入前线指挥。黄 保安部队一起坚守松江。为了完成“死守三日”,掩护昏后,敌人又不断进攻南门,王公玙认为要死守松江 大部队撒退的任务,三支阻击部队是以生命来换取时就必须将顽敌击退。王公玙亲率保安队部属配合67 间。至8日夜,守城部队已几乎拼光 军冲出南门,迎敌拼搏,致使战况稳定。 此时,日军已围住了松江城东门、西门和南门,为 夜半,死守三日、掩护主力转进的任务已经完成 了不使指挥部被敌人包围在城里,吴克仁、郭汝槐、王守城部队已几乎拼光,只能从北门突围。撤至苏州河 公玙研究决定:城内残存部队从北门突围。虽然撤出畔,与王公玙并肩战斗的吴克仁军长英勇牺牲。淞江 了松江城,但谷牧所在的部队被敌机盯住,不断遭到之战保证了东线我军的安全撤退。 敌机的跟踪扫射。在白鹤港架设浮桥时,日军飞机又 对部队进行轰炸、扫射,很快,日军追兵又赶到,弹雨 《谷牧回忆录》中忆及王公玙 中,吴克仁军长中弹牺牲 吴克仁的67军、郭汝槐的40军与王公玙的保安 队一起完成了死守松江三日,掩护主力撤退的艰巨任 王公玙在淞沪会战中 务,他们浴血奋战,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这一点 王公玙(1903~1983),原名宗璠,字公玙,连云谷牧在他的回忆录中多次谈到王公玙。 港市墟沟镇人。1922年秋考入北京私立中国大学 第一次提到王公玙,应该是对王公玙的第一印 1937年奉命赴宁,在国民党江苏省党部供职,先后在象:“吴克仁军长率领67军军部及108师于6日晚 丰县、萧县、铜山县供职。1935年,升任江苏省第三行上赶到松江。王公玙的保安部队和郭汝槐的打得只剩 政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驻地松江,辖区环绕上海下几百人的40军看到我们这支东北军(下转第7页) 连云泛虫志206年第1期
/2016 年第 1 期 党史回眸 浦线、平汉线北线战斗中,始终战斗在最前线,常常孤 军奋战,牺牲惨重,为阻击日军、掩护友军撤退作出了 重要贡献。1937 年 8 月 13 日至 10 月底,67 军参加 淞沪会战。1937 年 11 月初,在日军第 10 军于杭州湾 登陆后迅速占领了金山卫,并企图攻占松江切断我军 退路的关键时刻,67 军接到命令,驰援松江。6 日,67 军从白鹤港、安亭等地冒雨向松江急行军。谷牧所在 的 107 师当天到达松江以南,沿黄浦江北岸布防。向 金鹤浜、米市渡、得胜港一线展开,并与已渡河的 500 名敌人激战至晚上,将占领金鹤浜、夏兴浜、张家村的 日军击退。 当晚,吴克仁军长率领 67 军军部赶到松江,与王 公玙的保安队和郭汝槐的 40 军共同阻击日军的进 攻,以掩护大部队的撤退。7 日一早,日军飞机、大炮 就开始对我阵地狂轰滥炸。接着,步兵对我阵地进行 了全面进攻。午后,敌人增援部队赶到,又开始了疯狂 的全面进攻,三支部队四面与敌厮杀。日军凭着炮火 优势,攻势非常凶猛。8 日,在淞沪会战的败局已定的 情况下,从上海到昆山的公路两侧已挤满了撤退的官 兵,但 67 军仍坚定地与郭汝槐的 40 军和王公玙的 保安部队一起坚守松江。为了完成“死守三日”,掩护 大部队撤退的任务,三支阻击部队是以生命来换取时 间。至 8 日夜,守城部队已几乎拼光。 此时,日军已围住了松江城东门、西门和南门,为 了不使指挥部被敌人包围在城里,吴克仁、郭汝槐、王 公玙研究决定:城内残存部队从北门突围。虽然撤出 了松江城,但谷牧所在的部队被敌机盯住,不断遭到 敌机的跟踪扫射。在白鹤港架设浮桥时,日军飞机又 对部队进行轰炸、扫射,很快,日军追兵又赶到,弹雨 中,吴克仁军长中弹牺牲。 王公玙在淞沪会战中 王公玙(1903~1983),原名宗璠,字公玙,连云 港市墟沟镇人。1922 年秋考入北京私立中国大学, 1937 年奉命赴宁,在国民党江苏省党部供职,先后在 丰县、萧县、铜山县供职。1935 年,升任江苏省第三行 政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驻地松江,辖区环绕上海 市区有九县,即松江、上海、奉贤、南汇、川沙、金山、青 浦、宝山、嘉定。到任后,为防日军的侵犯,王公玙着手 整编保安队(壮丁),提高爱国觉悟,训练军事技能,加 强军事管理。抗战时期,国难当头,他毅然投入抗日战 争,任张发奎军政处长。淞沪战役爆发时,我方阻击正 面之敌的是 87 师、88 师、36 师 3 个师。由于日军不 断增援,武器先进,又掌握了制空权,而我方武器低劣 落后,部队伤亡大。87 师编制的 12000 名官兵伤亡 8000 多人,王公玙奉命将苦心训练的保安队,补整 4 个团交给部队,使得 87 军的战斗力焕发生机。王公玙 训练的十万保安队除留两个总队用于辖区防卫,其余 陆续补入第一线,使作战部队获取了新生力量。 1937 年 11 月 6 日,王公玙接到命令,要协助 40 军、67 军坚守松江三日。经过三天的英勇战斗,王公 玙的保安队和 40 军、67 军打得只剩下几百人。7 日 午后日军援军到达,不断反扑进攻,在南门外屡进屡 退,战事紧张,炮火更激烈。由于王公玙预先修筑的地 下工事坚固、隐蔽、险要,又指挥得力,敌人的进攻没 有得逞。8 日,敌之攻势愈来愈猛烈,王公玙与吴克 仁、郭汝槐两军长全部走出指挥所,进入前线指挥。黄 昏后,敌人又不断进攻南门,王公玙认为要死守松江, 就必须将顽敌击退。王公玙亲率保安队部属配合 67 军冲出南门,迎敌拼搏,致使战况稳定。 夜半,死守三日、掩护主力转进的任务已经完成, 守城部队已几乎拼光,只能从北门突围。撤至苏州河 畔,与王公玙并肩战斗的吴克仁军长英勇牺牲。淞江 之战保证了东线我军的安全撤退。 《谷牧回忆录》中忆及王公玙 吴克仁的 67 军、郭汝槐的 40 军与王公玙的保安 队一起完成了死守松江三日,掩护主力撤退的艰巨任 务,他们浴血奋战,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这一点 谷牧在他的回忆录中多次谈到王公玙。 第一次提到王公玙,应该是对王公玙的第一印 象:“吴克仁军长率领 67 军军部及 108 师于 6 日晚 上赶到松江。王公玙的保安部队和郭汝槐的打得只剩 下几百人的 40 军看到我们这支东北军(下转第 7 页) 輥輰訝
党史回眸 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a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2 投豆选村长 刘世和 昌文等带到赣榆县门 楼河分区举办的党的 基层青年训练班参加 学习。是年夏,村里成 立了共产党小组、党 支部,仲宇任支部书 记。从此,东大坊村有 了共产党的基层组 1940年冬,与东 大坊村相临的黄墩村 的国民党顽固派县据 点解放了,伪县长董 毓珮被打死,建立了 赣榆县抗日民主政 府。东大坊村离东南 面的朱堵村日伪据点 彦涵创作的反映根据地民主选举村长的版画《豆选》 仅5公里,成为鲁南 抗日的前哨阵地。山 1935年冬,一位共产党的秘密工作者扮成货纵2旅、115师教导2旅、6团、4团官兵,民运干 郎,经常出现在赣榆县东大坊村内,转悠一圈后,便部、记者、作家等经常驻村,特别该村还是县、区抗 来到该村小学堂。学生最爱听他讲孙中山的三民主日民主政府机关及老6团(115师教导2旅6团) 义、共产党带领穷苦人民闹革命的故事。1941年团部的流动驻地。虽然村民拥护共产党,热爱八路 春,货郎把从该村抗日中心小学毕业的刘昌喜、刘军,阶级觉悟也很高,但因村党员干部身份不公开, 2016年第1期连函港虫志
/2016 年第 1 期 1935 年冬,一位共产党的秘密工作者扮成货 郎,经常出现在赣榆县东大坊村内,转悠一圈后,便 来到该村小学堂。学生最爱听他讲孙中山的三民主 义、共产党带领穷苦人民闹革命的故事。1941 年 春,货郎把从该村抗日中心小学毕业的刘昌喜、刘 昌文等带到赣榆县门 楼河分区举办的党的 基层青年训练班参加 学习。是年夏,村里成 立了共产党小组、党 支部,仲宇任支部书 记。从此,东大坊村有 了共产 党的基 层组 织。 1940 年冬,与东 大坊村相临的黄墩村 的国民党顽固派县据 点解放了,伪县长董 毓珮被打死,建立了 赣榆县 抗日民 主政 府。东大坊村离东南 面的朱堵村日伪据点 仅 5 公里,成为鲁南 抗日的前哨阵地。山 纵 2 旅、115 师教导 2 旅、6 团、4 团官兵,民运干 部、记者、作家等经常驻村,特别该村还是县、区抗 日民主政府机关及老 6 团(115 师教导 2 旅 6 团) 团部的流动驻地。虽然村民拥护共产党,热爱八路 军,阶级觉悟也很高,但因村党员干部身份不公开, 党史回眸 刘世和 彦涵创作的反映根据地民主选举村长的版画《豆选》 輥輱訝
党史回眸 如给部队筹军粮做给养,为安顿住宿号房子等实际来后,再进下一个选民,选举井然有序。群众的选举 问题不名正言顺,时有阻力。根据鲁南抗日民主根态度是认真负责的,感觉到手中的豆粒有沉甸甸的 据地基层经验,急需要村里面推选一位有威信有能责任。进屋后,先仔细辨清候选人,然后把豆粒轻轻 力的村长,公开带领群众来解决这些问题。 放到自己信赖的候选人背后碗里,带着微笑悄悄离 1941年冬,遵照赣榆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朱开。有的老人眼神不够好,对自己满意的候选人反 明远和门楼河分区书记杨德,关于“印把子就是刀复上下打量几遍后,才郑重地投下带有神圣使命感 把子,政权一定要掌握在党的手里,一定要选共产的一粒黄豆。有位中年王大婶,在两位候选人背后 党员任村长”的指示,村党支部秘密发动全体党员犹豫不决,手中的豆粒在两个碗上投了几次,就是 和进步青年,利用宗族、亲属、朋友等关系,让村民放不下。她仰面屏息,慎重思考比较了片刻,才把豆 推荐出村党支部行政委员刘昌喜、组织宣传委员王粒稳稳地放在了她认为可以担起村长重担的候选 统玖、刘世銮等5名党员身份的村长候选人。在选人的碗里。虽然是寒冬,但她额上却渗出了激动的 举村长的前一天,朱明远县长专门在村召开了一次汗珠,为自己能翻身做主人感到骄傲。选举后,监票 选举村长讨论会,他说:“村民越是觉悟高,越要充人数豆子,刘昌喜以过半票当选,杨德书记在会上 分发扬民主,越要尊重民意,要让村民选出自己最赞扬了群众当家作主的精神,宣布选举有效。县长 满意的村长,这样才更有利于今后的工作。”会上,朱明远带头鼓掌,祝贺刘昌喜当选村长,其他4名 大家讨论热烈,为采取何种选举方式争持不下。如候选人为村委委员,祝贺民主选村长圆满成功。村 果采取举手表决的方式,弊端有二,一是碍于人情民用黄豆粒选出了自己满意的领路人,村红色政权 面子,会随大流,不得不举手;二是真正按自己意图的“印把子”,牢牢地掌握在党的手中。从此,在党的 举手,又怕当面得罪人。如果投票选举,又不完全具领导下,该村委会形成了能攻坚、善战斗的堡垒,无 备条件,年轻人写候选人的名字没问题,大部分中论是接待部队或县、区机关在村驻扎,战争中组织 老年人不识字,或识点字,但不会写。如果找人代推车、担架队支前,带领民兵配合八路军攻打日伪 写,又怕自己的隐私被传出,会弄得与被选举人间据点,还是在村开展减租减息、土改运动等重大任 的关系尴尬。讨论持续到中午吃饭时刻,还没有一务,都能走在全县、区的最前面,东大坊村红色政权 个满意的结果。一直沉默的村农救会长仲济升发言成为了全县、区的一个红色坐标。 了:“我一个大字不识,我既不支持举手,也不支持 在1941年底的滨海区干部会议上,滨海区委 投票,我看用‘投豆’的办法选村长最好。”他接着书记符竹庭请朱明远县长介绍了东大坊村投豆选 说,“每人发一粒黄豆当选票,然后把黄豆投到自己村长的经验,并要求各县学习并推广此经验。报社 信任的候选人背后的碗里,得黄豆粒多的人当选。”的记者也把投豆选举方式发往解放区的报社,《大 大家听后一致认为,这个办法虽然土,但很民主,很众日报》报道了此选举经验。1942年7月10日上 实用。会议一致通过了投豆选村长这个选举方式。午,刘少奇(胡服)同志亲自向村党支部书记仲宇了 伴着春节将临的喜庆,翻身做主人的喜悦,村解选村长经过,肯定了此选举方式,要求在解放区 民们个个兴高采烈。上午约十点钟,大家搬着凳子,积极推广,并把此选举经验带到了延安。上世纪六 陆续来到村中央的场上参加选举。村党支部书记仲十年代,某电影制片厂还把投豆选举这种方式,作 宇主持会议,主席台上坐着县长朱明远、分区委书为红色回忆搬上了银幕。 记杨德、民运干部、记者、作家等,会场气氛热烈。投 责任编辑张伟敏 票室是两间草房,5位候选人面对墙,各人背后的 桌子上分别放一只空碗。选举人进去,投完豆粒出 连云泛虫志206年第1期
/2016 年第 1 期 如给部队筹军粮做给养,为安顿住宿号房子等实际 问题不名正言顺,时有阻力。根据鲁南抗日民主根 据地基层经验,急需要村里面推选一位有威信有能 力的村长,公开带领群众来解决这些问题。 1941 年冬,遵照赣榆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朱 明远和门楼河分区书记杨德,关于“印把子就是刀 把子,政权一定要掌握在党的手里,一定要选共产 党员任村长”的指示,村党支部秘密发动全体党员 和进步青年,利用宗族、亲属、朋友等关系,让村民 推荐出村党支部行政委员刘昌喜、组织宣传委员王 统玖、刘世銮等 5 名党员身份的村长候选人。在选 举村长的前一天,朱明远县长专门在村召开了一次 选举村长讨论会,他说:“村民越是觉悟高,越要充 分发扬民主,越要尊重民意,要让村民选出自己最 满意的村长,这样才更有利于今后的工作。”会上, 大家讨论热烈,为采取何种选举方式争持不下。如 果采取举手表决的方式,弊端有二,一是碍于人情 面子,会随大流,不得不举手;二是真正按自己意图 举手,又怕当面得罪人。如果投票选举,又不完全具 备条件,年轻人写候选人的名字没问题,大部分中 老年人不识字,或识点字,但不会写。如果找人代 写,又怕自己的隐私被传出,会弄得与被选举人间 的关系尴尬。讨论持续到中午吃饭时刻,还没有一 个满意的结果。一直沉默的村农救会长仲济升发言 了:“我一个大字不识,我既不支持举手,也不支持 投票,我看用‘投豆’的办法选村长最好。”他接着 说,“每人发一粒黄豆当选票,然后把黄豆投到自己 信任的候选人背后的碗里,得黄豆粒多的人当选。” 大家听后一致认为,这个办法虽然土,但很民主,很 实用。会议一致通过了投豆选村长这个选举方式。 伴着春节将临的喜庆,翻身做主人的喜悦,村 民们个个兴高采烈。上午约十点钟,大家搬着凳子, 陆续来到村中央的场上参加选举。村党支部书记仲 宇主持会议,主席台上坐着县长朱明远、分区委书 记杨德、民运干部、记者、作家等,会场气氛热烈。投 票室是两间草房,5 位候选人面对墙,各人背后的 桌子上分别放一只空碗。选举人进去,投完豆粒出 来后,再进下一个选民,选举井然有序。群众的选举 态度是认真负责的,感觉到手中的豆粒有沉甸甸的 责任。进屋后,先仔细辨清候选人,然后把豆粒轻轻 放到自己信赖的候选人背后碗里,带着微笑悄悄离 开。有的老人眼神不够好,对自己满意的候选人反 复上下打量几遍后,才郑重地投下带有神圣使命感 的一粒黄豆。有位中年王大婶,在两位候选人背后 犹豫不决,手中的豆粒在两个碗上投了几次,就是 放不下。她仰面屏息,慎重思考比较了片刻,才把豆 粒稳稳地放在了她认为可以担起村长重担的候选 人的碗里。虽然是寒冬,但她额上却渗出了激动的 汗珠,为自己能翻身做主人感到骄傲。选举后,监票 人数豆子,刘昌喜以过半票当选,杨德书记在会上 赞扬了群众当家作主的精神,宣布选举有效。县长 朱明远带头鼓掌,祝贺刘昌喜当选村长,其他 4 名 候选人为村委委员,祝贺民主选村长圆满成功。村 民用黄豆粒选出了自己满意的领路人,村红色政权 的“印把子”,牢牢地掌握在党的手中。从此,在党的 领导下,该村委会形成了能攻坚、善战斗的堡垒,无 论是接待部队或县、区机关在村驻扎,战争中组织 推车、担架队支前,带领民兵配合八路军攻打日伪 据点,还是在村开展减租减息、土改运动等重大任 务,都能走在全县、区的最前面,东大坊村红色政权 成为了全县、区的一个红色坐标。 在 1941 年底的滨海区干部会议上,滨海区委 书记符竹庭请朱明远县长介绍了东大坊村投豆选 村长的经验,并要求各县学习并推广此经验。报社 的记者也把投豆选举方式发往解放区的报社,《大 众日报》报道了此选举经验。1942 年 7 月 10 日上 午,刘少奇(胡服)同志亲自向村党支部书记仲宇了 解选村长经过,肯定了此选举方式,要求在解放区 积极推广,并把此选举经验带到了延安。上世纪六 十年代,某电影制片厂还把投豆选举这种方式,作 为红色回忆搬上了银幕。 责任编辑 张伟敏 党史回眸 輥輲訝
物春秋 不屈的人生永远的怀念 —记孙海光同志 韩翠林 上马台,月29日出生于张店上马台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灌南县张店1982年,江苏省省长惠浴宇曾对灌南县委党史办 镇的一个小工作人员说过:“灌南是老区,能称得上革命之家的 村庄,在革多着呢!我知道孙家,在那个罗成出阵的上马台,当 命战争年时就叫小莫斯科。”孙海光就出生在传说唐朝大将 代,中共灌罗成上马出征的上马台。1929年7月,孙海光加入 云县有三届中国共产党后,以教书为掩护在家乡开展党的地下 县委设在这活动。1930年8月,被国民党当局通缉,转往沭阳 里,中共徐东海等地活动。1931年底调往上海,932年任中 海蚌特委曾共江苏省委失业部干事。1933年6月任中共上海 在这里设立市沪东区委宣传部长兼沪东电灯厂地下党支部书 过地下联络记。1934年1月26日被租界巡捕房逮捕,移送给 站,这里有国民党当局,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先后关在上海 1939年,孙海光任中共海属工委宣传委员有“小莫斯漕河泾江苏第二监狱、苏州陆军监狱。在狱中与国 科”的美誉。民党当局进行了顽强的斗争,西安事变后根据国共 这里涌现了许多的革命者,杨纯、刘瑞龙、金明等都两党有关释放政治犯的协议,于1937年8月19 曾在这里检查并开展过工作,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原日出狱。出狱后,立即投入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并两 副检察长一—孙海光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孙海光次北上山东寻找党组织,于1939年1月恢复党 是一位经历曲折斗争考验的职业革命者,他的一籍,担任中共海属工作委员会宣传委员;4月,任中 生,对党和人民忠心耿耿,值得我们每一个后来人共海属中心县委青年部长;8月,任中共东海县委 怀念和敬仰! 书记。1940年3月,任中共苏皖区党委第三地委巡 视员。1941年5月,奉调入中共中央华中局党校学 他从“小莫斯科”投身革命 习,年底担任盐东县委书记。建立地方武装后,兼任 孙海光,原名孙秉球,号冠吾,在上海搞地下斗盐东县总队、盐东县独立团政委。1945年8月,随 争时化名沈贯苏,1941年底改用现名。1907年11盐东独立团转为主力部队,并担任华东野战军第 2016年第1期连函港虫志
/2016 年第 1 期 1939 年,孙海光任中共海属工委宣传委员 人物春秋 ——记孙海光同志 韩翠林 上马台, 灌南县张店 镇的一个小 村庄,在革 命 战 争 年 代,中共灌 云县有三届 县委设在这 里,中共徐 海蚌特委曾 在这里设立 过地下联络 站,这里有 有“小莫斯 科”的美誉。 这里涌现了许多的革命者,杨纯、刘瑞龙、金明等都 曾在这里检查并开展过工作,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原 副检察长——孙海光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孙海光 是一位经历曲折斗争考验的职业革命者,他的一 生,对党和人民忠心耿耿,值得我们每一个后来人 怀念和敬仰! 他从“小莫斯科”投身革命 孙海光,原名孙秉球,号冠吾,在上海搞地下斗 争时化名沈贯苏,1941 年底改用现名。1907 年 11 月 29 日出生于张店上马台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1982 年,江苏省省长惠浴宇曾对灌南县委党史办 工作人员说过:“灌南是老区,能称得上革命之家的 多着呢!我知道孙家,在那个罗成出阵的上马台,当 时就叫小莫斯科。”孙海光就出生在传说唐朝大将 罗成上马出征的上马台。1929 年 7 月,孙海光加入 中国共产党后,以教书为掩护在家乡开展党的地下 活动。1930 年 8 月,被国民党当局通缉,转往沭阳、 东海等地活动。1931 年底调往上海,1932 年任中 共江苏省委失业部干事。1933 年 6 月任中共上海 市沪东区委宣传部长兼沪东电灯厂地下党支部书 记。1934 年 1 月 26 日被租界巡捕房逮捕,移送给 国民党当局,被判处有期徒刑 5 年,先后关在上海 漕河泾江苏第二监狱、苏州陆军监狱。在狱中与国 民党当局进行了顽强的斗争,西安事变后根据国共 两党有关释放政治犯的协议,于 1937 年 8 月 19 日出狱。出狱后,立即投入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并两 次北上山东寻找党组织,于 1939 年 1 月恢复党 籍,担任中共海属工作委员会宣传委员;4 月,任中 共海属中心县委青年部长;8 月,任中共东海县委 书记。1940 年 3 月,任中共苏皖区党委第三地委巡 视员。1941 年 5 月,奉调入中共中央华中局党校学 习,年底担任盐东县委书记。建立地方武装后,兼任 盐东县总队、盐东县独立团政委。1945 年 8 月,随 盐东独立团转为主力部队,并担任华东野战军第 輥輳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