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精品意识贯穿于地方志编纂出版工作全过中收藏、保存和管理,逐步建立能够全方位适应地 程,严把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文字关、出版关,方志编纂、地方志事业发展和地情研究需要的资料 编纂出版经得起历史检验、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代保障机制。 表江苏文化形象的优秀志鉴成果,打造一批在全国 (九)加强地方志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合作 有影响的精品志书。 充分发挥方志期刊和各级各类地方志学会的 (六)加快信息化和方志馆建设 作用,加强地方志基础理论和编纂实践研究,推动 广泛应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创新。围绕总 情网站建设,到2017年建成集地方志信息发布于结第二轮修志工作、准备第三轮修志工作,开展理 一体、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全覆盖的地情资料网论研讨和学术交流,组织撰写第三轮修志培训教 站群。推进数字化建设,建成全社会各界共享共用材。积极参与文化走出去,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香 的江苏方志文献资源数据库。加强现有方志馆建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及国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 设,积极开展方志资源收藏、研究、展示和咨询服档案机构和图书馆等单位的学术交流合作。 务,努力建设成为志书年鉴和地情资料收藏中心、 三、保障措施 地情研究咨询开发中心、地方文化对外交流宣传中 (一)强化组织领导 心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尚无方志馆的省辖市要积 各地要继续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 极创造条件,加快方志馆立项和建设。各县(市、区)工作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体 要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档案馆等公共资源,通过制,坚持“一纳入、八到位”的工作机制,即将地方志 “一馆多用”等方式,确保有专门场所集中收藏志书作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工作任 年鉴和地情资料。在完善实体方志馆布局的同时,务,确保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编制到位、 积极推进数字方志馆建设。 经费到位、设施到位、规划到位、工作到位。各级政 (七)提高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府要将地方志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承担编 坚持修志为用,深入发掘地方志资源,积极拓纂任务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 展地方志工作领域和工作内涵,更好发挥存史育人他组织要将编纂地方志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各 资政作用。将地方志工作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要充分发挥统筹规划、组织协调 系建设范围,拓宽服务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地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全局观念,加强沟通配合, 方志成果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大力支持地方志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 进军营,通过开展地方志成果展、书展等特色项目务。 展示,制作纪录片、动画片、微电影以及举办论坛 (二)强化依法治志 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地情宣传和历史文化传 深入贯彻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及我省实 播,鼓励和倡导全社会读志、传志、用志。进一步提施办法,逐步健全完善地方性法规规章,进一步明 升《江苏地方志》办刊水平,扩大发行量和影响力 确各级政府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责任,加强地方志 (八)完善地方志资料保障机制 工作机构履行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 加大依法收(征)集地方志资料力度,按照规定的职责,确保地方志工作依法开展。加大地方志工 要求做好地方志资料长编工作。推广运用社会调作法规规章的宣传、执行力度,定期开展执法监督 查、口述史等方法,拓展资料收(征)集范围和渠道,检查,依法纠正、查处执行不力和违法行为。 为第三轮修志做好资料准备。加强地方志资料的集 (三)强化队伍建设 连云泛虫志206年第1期
/2016 年第 1 期 一,将精品意识贯穿于地方志编纂出版工作全过 程,严把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文字关、出版关, 编纂出版经得起历史检验、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代 表江苏文化形象的优秀志鉴成果,打造一批在全国 有影响的精品志书。 (六)加快信息化和方志馆建设 广泛应用“互联网 +”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地 情网站建设,到 2017 年建成集地方志信息发布于 一体、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全覆盖的地情资料网 站群。推进数字化建设,建成全社会各界共享共用 的江苏方志文献资源数据库。加强现有方志馆建 设,积极开展方志资源收藏、研究、展示和咨询服 务,努力建设成为志书年鉴和地情资料收藏中心、 地情研究咨询开发中心、地方文化对外交流宣传中 心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尚无方志馆的省辖市要积 极创造条件,加快方志馆立项和建设。各县(市、区) 要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档案馆等公共资源,通过 “一馆多用”等方式,确保有专门场所集中收藏志书 年鉴和地情资料。在完善实体方志馆布局的同时, 积极推进数字方志馆建设。 (七)提高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坚持修志为用,深入发掘地方志资源,积极拓 展地方志工作领域和工作内涵,更好发挥存史育人 资政作用。将地方志工作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建设范围,拓宽服务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地 方志成果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 进军营,通过开展地方志成果展、书展等特色项目 展示,制作纪录片、动画片、微电影以及举办论坛、 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地情宣传和历史文化传 播,鼓励和倡导全社会读志、传志、用志。进一步提 升《江苏地方志》办刊水平,扩大发行量和影响力。 (八)完善地方志资料保障机制 加大依法收(征)集地方志资料力度,按照规定 要求做好地方志资料长编工作。推广运用社会调 查、口述史等方法,拓展资料收(征)集范围和渠道, 为第三轮修志做好资料准备。加强地方志资料的集 中收藏、保存和管理,逐步建立能够全方位适应地 方志编纂、地方志事业发展和地情研究需要的资料 保障机制。 (九)加强地方志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合作 充分发挥方志期刊和各级各类地方志学会的 作用,加强地方志基础理论和编纂实践研究,推动 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创新。围绕总 结第二轮修志工作、准备第三轮修志工作,开展理 论研讨和学术交流,组织撰写第三轮修志培训教 材。积极参与文化走出去,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香 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及国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 档案机构和图书馆等单位的学术交流合作。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地要继续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 工作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体 制,坚持“一纳入、八到位”的工作机制,即将地方志 工作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工作任 务,确保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编制到位、 经费到位、设施到位、规划到位、工作到位。各级政 府要将地方志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承担编 纂任务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 他组织要将编纂地方志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各 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要充分发挥统筹规划、组织协调 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全局观念,加强沟通配合, 大力支持地方志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 务。 (二)强化依法治志 深入贯彻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及我省实 施办法,逐步健全完善地方性法规规章,进一步明 确各级政府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责任,加强地方志 工作机构履行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 的职责,确保地方志工作依法开展。加大地方志工 作法规规章的宣传、执行力度,定期开展执法监督 检查,依法纠正、查处执行不力和违法行为。 (三)强化队伍建设 特 载 譾訝
特载 各级政府要明确承担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到次分类型加强队伍教育培训。 2016年实现全省地方志工作机构全覆盖。地方志 (四)强化督促检查 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与其有效履行职能、顺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根据本方 利开展工作的要求相适应。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专案要求,制定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或推进计划,强 业要求,配齐配强地方志工作机构领导班子。重视化责任落实。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开展先进集 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加强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体和个人以及地方志质量评选,形成干事创业的激 的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建设励机制。完善目标考核责任制、督查通报制,各地要 一支高素质的地方志编修和研究工作队伍。建立省把地方志工作纳入政府督查内容与考核目标,省地 级地方志专家库,聘请各行各业专家学者参与地方方志办公室要对本实施方案落实和执行情况进行 志工作,健全地方志工作机构主导、社会各界有序督促检查,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推动全省地方 参与修志编鉴的途径和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分层志事业平稳有序、健康发展 4+“+“+“+“+“+“+“+“44+4+4+日+“+“+“十“+日以十“+“+“++“+“+4+“+以+“+“+“++“+4+“+“+“+“+“+“+“+“4+“+ (上接第12页)的部队装备精良、建制相对完整且克仁将军为革命烈士。67军为抗日牺牲的烈士们 士气高昂,都深受鼓舞。”这里谷牧同志已经间接可以安息了 地将王公玙此前的艰苦奋斗的情况客观地予以表 王公玙先生在1980年7月写了一篇《八一三 之役一吴克仁军长殉国纪实》刊于台湾出版的 第二次提到王公玙,是谈到11月8日夜三位《中外杂志》上,翔实地记述了吴克仁军长指挥作战 军首长的一次会商撤退事宜:“此时日军已围住了和壮烈牺牲的经过。文章分8个部分来写,详细 松江城东门、西门和南门,为了不使指挥部被敌人 真实地记述了吴克仁军长牺牲的经过。第六部分 包围在城里,吴克仁、郭汝槐、王公玙研究决定:城写在台儿庄会战前,黄炎培、梁漱溟及江恒源三个 内残存部队从北门突围。”这里讲述了他们共同指人宣慰部队到徐州,曾经对王公玙说过:“东北的吴 挥这场战斗的情况,说明这三人共同浴血奋战,共 军怎么把金山卫弄丢了?把东战场搞的一塌糊 同指挥战斗,已经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 涂!”王公玙据理力争,把当时的真实情况作了叙 第三次提到王公玙却与67军军长吴克仁有述,为吴克仁军长正名。这篇文章后来收录到 关:“由于松江之战是我国军队大撤退之前的最后1984年7月在台湾出版的《畸园残稿》上 一幕,又是在上海城区外围作战,并未引起当时新 谷牧与王公玙同在淞沪会战中并肩战斗,谷牧 闻媒体的重视。甚至国民党军政当局为了掩饰自对王公玙英勇善战,指挥得当,敢于说真话,敢于坚 己在淞沪会战中(特别是最后阶段未能组织有序撤持真理的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退)的指挥失误,不但不褒奖67军,对这支英勇抗 (作者单位:连云区志办 战的部队的诬陷却步步升级,罪名是‘遽而溃退,使 责任编辑张伟敏 全军蒙受重大损失’。甚至造出吴克仁军长投敌的 谣言,经王公玙等松江之役亲历者的证明和力争 直到1989年清明,台湾当局才将吴克仁将军灵位 加入忠烈祠。而我民政部在1987年即已追认吴 2016年第1期连函港虫志
/2016 年第 1 期 特 载 各级政府要明确承担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到 2016 年实现全省地方志工作机构全覆盖。地方志 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与其有效履行职能、顺 利开展工作的要求相适应。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专 业要求,配齐配强地方志工作机构领导班子。重视 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加强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 的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建设 一支高素质的地方志编修和研究工作队伍。建立省 级地方志专家库,聘请各行各业专家学者参与地方 志工作,健全地方志工作机构主导、社会各界有序 参与修志编鉴的途径和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分层 次分类型加强队伍教育培训。 (四)强化督促检查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根据本方 案要求,制定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或推进计划,强 化责任落实。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开展先进集 体和个人以及地方志质量评选,形成干事创业的激 励机制。完善目标考核责任制、督查通报制,各地要 把地方志工作纳入政府督查内容与考核目标,省地 方志办公室要对本实施方案落实和执行情况进行 督促检查,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推动全省地方 志事业平稳、有序、健康发展。 (上接第 12 页)的部队装备精良、建制相对完整且 士气高昂,都深受鼓舞。”这里谷牧同志已经间接 地将王公玙此前的艰苦奋斗的情况客观地予以表 述。 第二次提到王公玙,是谈到 11 月 8 日夜三位 军首长的一次会商撤退事宜:“此时日军已围住了 松江城东门、西门和南门,为了不使指挥部被敌人 包围在城里,吴克仁、郭汝槐、王公玙研究决定:城 内残存部队从北门突围。”这里讲述了他们共同指 挥这场战斗的情况,说明这三人共同浴血奋战,共 同指挥战斗,已经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 第三次提到王公玙却与 67 军军长吴克仁有 关:“由于松江之战是我国军队大撤退之前的最后 一幕,又是在上海城区外围作战,并未引起当时新 闻媒体的重视。甚至国民党军政当局为了掩饰自 己在淞沪会战中(特别是最后阶段未能组织有序撤 退)的指挥失误,不但不褒奖 67 军,对这支英勇抗 战的部队的诬陷却步步升级,罪名是‘遽而溃退,使 全军蒙受重大损失’。甚至造出吴克仁军长投敌的 谣言,经王公玙等松江之役亲历者的证明和力争, 直到 1989 年清明,台湾当局才将吴克仁将军灵位 加入忠烈祠。而我民政部在 1987 年即已追认吴 克仁将军为革命烈士。67 军为抗日牺牲的烈士们 可以安息了。” 王公玙先生在 1980 年 7 月写了一篇《八一三 之役——吴克仁军长殉国纪实》刊于台湾出版的 《中外杂志》上,翔实地记述了吴克仁军长指挥作战 和壮烈牺牲的经过。文章分 8 个部分来写,详细、 真实地记述了吴克仁军长牺牲的经过。第六部分 写在台儿庄会战前,黄炎培、梁漱溟及江恒源三个 人宣慰部队到徐州,曾经对王公玙说过:“东北的吴 军怎么把金山卫弄丢了?把东战场搞的一塌糊 涂!”王公玙据理力争,把当时的真实情况作了叙 述,为吴克仁军长正名。这篇文章后来收录到 1984 年 7 月在台湾出版的《畸园残稿》上。 谷牧与王公玙同在淞沪会战中并肩战斗,谷牧 对王公玙英勇善战,指挥得当,敢于说真话,敢于坚 持真理的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作者单位:连云区志办) 责任编辑 张伟敏 譿訝
历史与发展 李先念角参批示: 流论云世界名券 吴乃华 港口雄姿(摄影:于冰清) 在我国新闻传播体制中,“内参”以其独特的信 在我4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除及时报道当地 息传播现象,一度成为新闻传播体制的一个重要组重要新闻、做好培训通讯员等工作外,还调查撰写 成部分,它是党和政府领导下开展治国理政、了解了百余篇约20多万字的“内参”。20世纪70年代 民意实情的重要手段与渠道之 末我参与撰写的关于连云港港口情况的一篇调查, 连云泛虫志206年第1期
/2016 年第 1 期 港口雄姿(摄影:于冰清) 历史与发展 在我国新闻传播体制中,“内参”以其独特的信 息传播现象,一度成为新闻传播体制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它是党和政府领导下开展治国理政、了解 民意实情的重要手段与渠道之一。 在我 40 多年的新闻生涯中,除及时报道当地 重要新闻、做好培训通讯员等工作外,还调查撰写 了百余篇约 20 多万字的“内参”。20 世纪 70 年代 末我参与撰写的关于连云港港口情况的一篇调查, 吴乃华 讀訝
历史与发展 曾得到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的批示,至今难眼光。”1980年3月1日,李先念在一份汇报材料 以忘怀。 上又批示说:“以前我很热心,现在对此港心也不 1977年,连云港港口生产和建设开始有了转冷。当前没有投资,只能稍后但科研仍应进行。” 机,提前92天完成全年运输任务,货物吞吐量达到李先念的批示,对各方关心和从事连云港建设的干 471万吨,相当于周恩来总理生前提出“三年改变部职工无疑是巨大鼓舞。他们竭力消除当时“罢建 港口面貌”的1973年244万吨的17倍;完成国深水大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扎扎实实寻求和做好 家对港口的投资2300多万元,接近解放后24年建设深水大港的科学依据及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虽 来的总和,港口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其地位和功能说在这八年间没有新投产一个泊位,但自1987年 日渐提高。其间由新华社江苏分社记者廖原牵头,以来,港口生产、建设齐头并进,把耽误的时间夺了 我和徐州矿务局通讯员沈昭平一起,分头深入到连回来。1988年港口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比 云港港口码头,召开干部工人座谈会,走访装卸生10年前翻了一番。继而,新开工建设墟沟港区、庙 产现场和码头扩建工地,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材料,岭港区,尤其步入新世纪,国家陆续批准“主体港” 在采写《连云港港务局提前完成年吞吐任务》见报30万吨级深水航道,及“两翼港”徐圩2个10万吨 稿的同时(刊《新华日报》1977年),整理写成《连云级通用泊位和赣榆港在建工程的强力推进,整个港 港港口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内参,上报相关部门。很口的生产和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13年港口 快,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于9月16日专门吞吐量首次突破两亿吨,主港区30万吨级航道 作了重要批示,长达184个字,全文如下 期工程竣工,25万吨级航道正式通航,徐圩港区10 这个港口大有前途,大有希望,应当十分热心万吨级航道和2个10万吨级泊位加快建设并实现 地建设好这个港口,要建设更多和更大泊位的深水开港,赣榆港区5万吨级航道建成通航,实现开港 码头,情况虽然复杂,困难可能很多,但还是应当把运营。待这“一体两翼”组合大港全面形成生产能力 这个项目列入计划,哪怕时间长些,十年或者更长后,全港总吞吐能力将由36年前500万吨,猛增 时间,也应当下决心建设,逐步投入生产。还可以考到8亿吨。 虑进口大型挖泥船,加快深水泊位的建设速度。我 李先念殷切期望把“连云港建设成为一个很大 想只要领导强,又能充分发动群众,大搞技术革新,很好甚至可以与世界现代化名港相媲美”的“东方 最终是可以把连云港建成一个很大很好甚至可以大港”梦正一步步实现。 与世界现代化名港媲美的港口。以上意见可否,请 (作者单位:新华日报社驻连云港记者站) 慎重斟酌。 责任编辑张伟敏 在这以后半年多的时间里,李先念又多次过问 和关心连云港港口的发展。1978年4月,江苏省和 交通部《关于连云港港口建设规划的报告》送达国 务院后,李先念又作出批示:“我很想找连云港建设 的同志到北京汇报一次,并带上详细地图和粗略的 施工计划。”6月6日,李先念亲自听取连云港港口 建设规划的汇报,明确指出,“要有这个雄心壮志 在本世纪末搞到1亿吨。”9月15日,他再次听取 汇报时强调,“连云港在肚脐这个地方(指我国沿海 与内地腹地交汇处),港口建设要再扩大,要有战略 2016年第1期连函港虫志
/2016 年第 1 期 历史与发展 曾得到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的批示,至今难 以忘怀。 1977 年,连云港港口生产和建设开始有了转 机,提前 92 天完成全年运输任务,货物吞吐量达到 471 万吨,相当于周恩来总理生前提出“三年改变 港口面貌”的 1973 年 244 万吨的 1.7 倍;完成国 家对港口的投资 2300 多万元,接近解放后 24 年 来的总和,港口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其地位和功能 日渐提高。其间由新华社江苏分社记者廖原牵头, 我和徐州矿务局通讯员沈昭平一起,分头深入到连 云港港口码头,召开干部工人座谈会,走访装卸生 产现场和码头扩建工地,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材料, 在采写《连云港港务局提前完成年吞吐任务》见报 稿的同时(刊《新华日报》1977 年),整理写成《连云 港港口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内参,上报相关部门。很 快,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于 9 月 16 日专门 作了重要批示,长达 184 个字,全文如下: “这个港口大有前途,大有希望,应当十分热心 地建设好这个港口,要建设更多和更大泊位的深水 码头,情况虽然复杂,困难可能很多,但还是应当把 这个项目列入计划,哪怕时间长些,十年或者更长 时间,也应当下决心建设,逐步投入生产。还可以考 虑进口大型挖泥船,加快深水泊位的建设速度。我 想只要领导强,又能充分发动群众,大搞技术革新, 最终是可以把连云港建成一个很大很好甚至可以 与世界现代化名港媲美的港口。以上意见可否,请 慎重斟酌。” 在这以后半年多的时间里,李先念又多次过问 和关心连云港港口的发展。1978 年 4 月,江苏省和 交通部《关于连云港港口建设规划的报告》送达国 务院后,李先念又作出批示:“我很想找连云港建设 的同志到北京汇报一次,并带上详细地图和粗略的 施工计划。”6 月 6 日, 李先念亲自听取连云港港口 建设规划的汇报,明确指出,“要有这个雄心壮志! 在本世纪末搞到 1 亿吨。”9 月 15 日,他再次听取 汇报时强调,“连云港在肚脐这个地方(指我国沿海 与内地腹地交汇处),港口建设要再扩大,要有战略 眼光。”1980 年 3 月 1 日,李先念在一份汇报材料 上又批示说:“ 以前我很热心,现在对此港心也不 冷。当前没有投资,只能稍后. 但科研仍应进行。” 李先念的批示,对各方关心和从事连云港建设的干 部职工无疑是巨大鼓舞。他们竭力消除当时“罢建” 深水大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扎扎实实寻求和做好 建设深水大港的科学依据及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虽 说在这八年间没有新投产一个泊位,但自 1987 年 以来,港口生产、建设齐头并进,把耽误的时间夺了 回来。1988 年港口吞吐量首次突破 1000 万吨,比 10 年前翻了一番。继而,新开工建设墟沟港区、庙 岭港区,尤其步入新世纪,国家陆续批准“主体港” 30 万吨级深水航道,及“两翼港”徐圩 2 个 10 万吨 级通用泊位和赣榆港在建工程的强力推进,整个港 口的生产和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13 年港口 吞吐量首次突破两亿吨,主港区 30 万吨级航道一 期工程竣工,25 万吨级航道正式通航,徐圩港区 10 万吨级航道和 2 个 10 万吨级泊位加快建设并实现 开港,赣榆港区 5 万吨级航道建成通航,实现开港 运营。待这“一体两翼”组合大港全面形成生产能力 后,全港总吞吐能力将由 36 年前 500 万吨,猛增 到 8 亿吨。 李先念殷切期望把“连云港建设成为一个很大 很好甚至可以与世界现代化名港相媲美”的“东方 大港”梦正一步步实现。 (作者单位:新华日报社驻连云港记者站) 责任编辑 张伟敏 讁訝
党史回眸 淞沪会战中的 谷牧与王公玙 张树庄 “八·一三淞沪坑战示意图 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日本海军陆 战队以虹口区预设阵地为依托,向 淞沪铁路天通庵站至横滨路的中国 N 守军开枪挑畔,并在坦克掩护下沿 宝山路进攻,被中国守军击退。 8月14日,中国政府发表《自 卫抗战声明》。同时,军事委员会以 京沪警备部队改编为第9集团军 物及村 六张治中任总司令,辖3个师1个旅 图[ 及上海警察总队、江苏保安团等部 中军队一线aAA 担负反击虹口及杨树浦之敌任务 苏浙边区部队改编为第8集团军, 罕通透攻籍线 中彩队进海[→ 张发奎任总司令,守备杭州湾北岸 淞沪抗战示意图 并扫荡浦东之敌 8月15日,日本下达编组上海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派遺军的命令,以松井石根上将为司令官,下辖第 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3师、第9师、第11师(欠天谷支队)等部,作战任 “八一三’淞沪战役”。1937年11月初,谷牧所在务为“与海军协同消灭上海附近的敌人,占领上海 的东北军第67军与王公玙率领的保安队和郭汝槐及其北面地区的重要地带。 的40军坚守松江,掩护大部队撤退,激战三个昼 与此同时,蒋介石下达全国总动员令,将全国 夜,作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完成了任务。同时,他临战地区划为5个战区,沪杭地区为第3战区,冯 们也结下了生死与共的战斗友谊 玉祥任司令长官,顾祝同任副司令长官,并任命陈 连云泛虫志206年第1期
/2016 年第 1 期 党史回眸 淞沪会战,是 1937 年 8 月 13 日至 11 月 12 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 “‘八一三’淞沪战役”。1937 年 11 月初,谷牧所在 的东北军第 67 军与王公玙率领的保安队和郭汝槐 的 40 军坚守松江,掩护大部队撤退,激战三个昼 夜,作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完成了任务。同时,他 们也结下了生死与共的战斗友谊。 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淞沪会战 1937 年 8 月 13 日,日本海军陆 战队以虹口区预设阵地为依托,向 淞沪铁路天通庵站至横滨路的中国 守军开枪挑畔,并在坦克掩护下沿 宝山路进攻,被中国守军击退。 8 月 14 日,中国政府发表《自 卫抗战声明》。同时,军事委员会以 京沪警备部队改编为第 9 集团军, 张治中任总司令,辖 3 个师 1 个旅 及上海警察总队、江苏保安团等部, 担负反击虹口及杨树浦之敌任务; 苏浙边区部队改编为第 8 集团军, 张发奎任总司令,守备杭州湾北岸, 并扫荡浦东之敌。 8 月 15 日,日本下达编组上海 派遣军的命令,以松井石根上将为司令官,下辖第 3 师、第 9 师、第 11 师(欠天谷支队)等部,作战任 务为“与海军协同消灭上海附近的敌人,占领上海 及其北面地区的重要地带。” 与此同时,蒋介石下达全国总动员令,将全国 临战地区划为 5 个战区,沪杭地区为第 3 战区,冯 玉祥任司令长官,顾祝同任副司令长官,并任命陈 张树庄 淞沪抗战示意图 輥輮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