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 读 本刊编辑部 在我国新闻传播体制中,“内参”以其独特的“豆粒”选举产生。详见《投豆选村长》。 信息传播现象,一度成为新闻传播体制的一个重 如今,公车用车改革在全国上下全面推行,乘 要组成部分,它是党和政府领导下开展治国理政、公共汽车开会、办事已是平常之事。可在二十世纪 了解民意实情的重要手段与渠道之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地级市的市长去省城开会,都得 七十年代末,我市老一辈新闻人吴乃华参与撰写乘公共汽车。那时由连云港乘公共汽车去南京开 的关于连云港港口情况的调查,曾得到时任中共会、办事,需经狭窄的洪泽湖大堤到达浦口,再乘轮 中央副主席李先念的批示。李先念的批示,对各方渡过长江到达南京市区,这一条路线大约需十个小 关心和从事连云港建设的干部职工来说,是一次时左右。许燕鎏同志的文章《市长乘公共汽车去省 巨大的鼓舞,对于加快连云港港口的建设,起到了城开会》详细记述了1962年夏跟随市长祝斌去省 十分重要的作用。详见《李先念内参批示:构筑连城开会,目睹汽车司机疲劳驾驶的惊险一幕。 云港世界名港梦》。 在今连云港市赣榆区班庄镇古城村,有古城遗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址一处。遗址位于该村东南,北临村路,西为堤坝 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现存城基残垣高约5米,宽约2.5米,长约20米。遗 作“‘八一三'淞沪战役”。1937年11月初,谷牧所址处有赣榆县人民政府于1987年12月20日竖立 在的东北军第67军与王公玙率领的保安队和郭的一块说明牌。说明牌上只书写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汝槐的第40军坚守松江,掩护大部队撤退,激战及古城遗址字样,并未记岀这座古城的名称,也未 三个昼夜,为抗击日军作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完记出古城的简史。近来,赣榆区民政局的孙铭同志 成了任务。战斗中,他们也结下了生死与共的战斗经过实地调查,并结合正史《地理志》及历代《地理 友谊。详见《淞沪会战中的谷牧与王公玙》。 总志》的相关记载撰写的《祝其县、利城县故城考》, 1998年11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就利城与祝其两县的形成、地望及故城的变迁等问 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自治法》规题进行了详细考证。 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由村民直接选 举产生,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 村民委员会成员。追根溯源,早在抗战时期,在抗 日民主根据地,村长的选举,就是由村民直接用 2016年第1期连运港虫志
/2016 年第 1 期 本期导 本刊编辑部 在我国新闻传播体制中,“内参”以其独特的 信息传播现象,一度成为新闻传播体制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它是党和政府领导下开展治国理政、 了解民意实情的重要手段与渠道之一。二十世纪 七十年代末,我市老一辈新闻人吴乃华参与撰写 的关于连云港港口情况的调查,曾得到时任中共 中央副主席李先念的批示。李先念的批示,对各方 关心和从事连云港建设的干部职工来说,是一次 巨大的鼓舞,对于加快连云港港口的建设,起到了 十分重要的作用。详见《李先念内参批示:构筑连 云港世界名港梦》。 淞沪会战,是 1937 年 8 月 13 日至 11 月 12 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 作“‘八一三’淞沪战役”。1937 年 11 月初,谷牧所 在的东北军第 67 军与王公玙率领的保安队和郭 汝槐的第 40 军坚守松江,掩护大部队撤退,激战 三个昼夜,为抗击日军作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完 成了任务。战斗中,他们也结下了生死与共的战斗 友谊。详见《淞沪会战中的谷牧与王公玙》。 1998 年 11 月 4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 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自治法》规 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由村民直接选 举产生,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 村民委员会成员。追根溯源,早在抗战时期,在抗 日民主根据地,村长的选举,就是由村民直接用 “豆粒”选举产生。详见《投豆选村长》。 如今,公车用车改革在全国上下全面推行,乘 公共汽车开会、办事已是平常之事。可在二十世纪 五六十年代,作为地级市的市长去省城开会,都得 乘公共汽车。那时由连云港乘公共汽车去南京开 会、办事,需经狭窄的洪泽湖大堤到达浦口,再乘轮 渡过长江到达南京市区,这一条路线大约需十个小 时左右。许燕鎏同志的文章《市长乘公共汽车去省 城开会》详细记述了 1962 年夏跟随市长祝斌去省 城开会,目睹汽车司机疲劳驾驶的惊险一幕。 在今连云港市赣榆区班庄镇古城村,有古城遗 址一处。遗址位于该村东南,北临村路,西为堤坝, 现存城基残垣高约 5 米,宽约 2.5 米,长约 20 米。遗 址处有赣榆县人民政府于 1987 年 12 月 20 日竖立 的一块说明牌。说明牌上只书写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及古城遗址字样,并未记出这座古城的名称,也未 记出古城的简史。近来,赣榆区民政局的孙铭同志 经过实地调查,并结合正史《地理志》及历代《地理 总志》的相关记载撰写的《祝其县、利城县故城考》, 就利城与祝其两县的形成、地望及故城的变迁等问 题进行了详细考证。 譹訝
连云港虫志 目 特载 04江苏省贯彻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0年) 连云港史志)编委会 实施方案 顾问:(以姓氏笔画排列) 历史与发展 08李先念内参批示:构筑连云港世界名港梦 /吴乃华 古龙高刘畅征 许燕鎏杨春生 李洪甫张良群 党史回眸 10淞沪会战中的谷牧与王公玙 /张树庄 张学贤张树庄 13投豆选村长 /刘世和 张建民彭云 韩世泳 人物春秋 主任:苏中保 15不屈的人生永远的怀念 副主任:张斌赵廷旗 记孙海光同志 /韩翠林 陆瑞萍魏鹏 抗日志士成岫翘 /李彬 委员:(以姓氏笔画排列) 王淙王滨 往事追忆 白植明朱荣 20市长乘公共汽车去省城开会 /许燕鎏 刘鹏邱仕明 21从一张老照片说起 /张学贤 何洪斌陈毅敏 23朝阳前进农业生产合作社 胡卫星姜龙才 六十年前毛主席赞扬过的地方 /夏天 郝芳戚盼德 韩翠林 郁洲溯源 主编:苏中保 26祝其县、利城县故城考 /孙铭 副主编:张斌赵廷旗 30田横避汉到隔村 陆瑞萍魏鹏 寻古云台十八村之十三 责任编辑:邱仕明张伟敏 /伏广喜闫祥富杨庆昌 33紫竹林寺与沈家祠堂称谓的演变 /蔡立志 于冰清 文字总校:张骏鹏 地方文化研究 35辛弃疾海州壮举 /李正耀 连云泛虫志206年第1期
/2016 年第 1 期 特 载 04 江苏省贯彻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 年) 实施方案 历史与发展 08 李先念内参批示:构筑连云港世界名港梦 / 吴乃华 党史回眸 10 淞沪会战中的谷牧与王公玙 / 张树庄 13 投豆选村长 / 刘世和 人物春秋 15 不屈的人生 永远的怀念 ——记孙海光同志 / 韩翠林 18 抗日志士成岫翘 / 李 彬 往事追忆 20 市长乘公共汽车去省城开会 / 许燕鎏 21 从一张老照片说起 / 张学贤 23 朝阳前进农业生产合作社 ——六十年前毛主席赞扬过的地方 / 夏 天 郁洲溯源 26 祝其县、利城县故城考 / 孙 铭 30 田横避汉到隔村 ——寻古云台十八村之十三 / 伏广喜 闫祥富 杨庆昌 33 紫竹林寺与沈家祠堂称谓的演变 / 蔡立志 地方文化研究 35 辛弃疾海州壮举 / 李正耀 目 《连云港史志》编委会 顾 问:(以姓氏笔画排列) 古龙高 刘畅征 许燕鎏 杨春生 李洪甫 张良群 张学贤 张树庄 张建民 彭 云 韩世泳 主 任:苏中保 副 主 任:张 斌 赵廷旗 陆瑞萍 魏 鹏 委 员:(以姓氏笔画排列) 王 淙 王 滨 白植明 朱 荣 刘 鹏 邱仕明 何洪斌 陈毅敏 胡卫星 姜龙才 郝 芳 戚盼德 韩翠林 主 编:苏中保 副 主 编:张 斌 赵廷旗 陆瑞萍 魏 鹏 责任编辑:邱仕明 张伟敏 于冰清 文字总校:张骏鹏 譺訝
录 纵览历史借古鉴今 展现风貌追溯渊源 37连云港历史沿革史话(四) /刘凤桂 39业鹾早退鹾亦早的青口盐场 立足港城洞开窗口 淮北盐区青口盐场历史变迁简述 /胡可明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43老海州 /彭云时明安 史海钩沉 44圆仁翻山到宿城一带一路千古行 /闫祥富 46新浦街的“新生路” /韩世泳 地址:连云港市海州区朝阳东路69号 风物览胜 邮编:222006 48剁金庄 王宗富网址www.lygsz.gov.cn 封二:史志掠影 电子邮箱: shitan@163com 封三:“十二五”期间 电话:05188582513785821368 推动港城经济发展十件大事 印刷:连云港市百草园教育印刷有限公司 准印证号:苏新出准印JSG033号 +++++++++++1出版日期2016年2月 好洧息 成功关注“连云港史志”微 信获赠2016全年连云港史志 “了解港城历史的窗口”,欢 2016年第1期总第103期 迎您关注连云港史志官方微扌 (内部资料赠阅交流) 信!(查找公众号“连云港史t 志”或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加关注) 成功添加关注,阅读点赞,截屏图片发 lvgshitan@163 com,注明通联地址,可免费获赠2016全年连云港史志 本刊编辑部 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 2016年第1期连函港虫志
/2016 年第 1 期 纵览历史借古鉴今 展现风貌追溯渊源 立足港城洞开窗口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地 址:连云港市海州区朝阳东路 69 号 邮 编:222006 网 址:www.lygsz.gov.cn 电子邮箱:Lygshitan@163.com 电 话:(0518)85825137 85821368 印 刷:连云港市百草园教育印刷有限公司 准印证号:苏新出准印 JS—G033 号 出版日期:2016 年 2 月 2016 年第 1 期总第 103 期 (内部资料 赠阅交流) 37 连云港历史沿革史话(四) / 刘凤桂 39 业鹾早退鹾亦早的青口盐场 ——淮北盐区青口盐场历史变迁简述 / 胡可明 43 老海州 / 彭 云 时明安 史海钩沉 44 圆仁翻山到宿城 一带一路千古行 / 闫祥富 46 新浦街的“新生路” / 韩世泳 风物览胜 48 剁金庄 / 王宗富 封二:史志掠影 封三:“十二五”期间 推动港城经济发展十件大事 录 好消息! 成功关注“连云港史志”微 信 获赠 2016 全年连云港史志 “了解港城历史的窗口”,欢 迎您关注连云港史志官方微 信! (查找公众号“连云港史 志”或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加关注) 成功添加关注,阅读点赞,截屏图片发 lygshitan@163. com,注明通联地址,可免费获赠 2016 全年连云港史志。 本刊编辑部 譻訝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习 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关于推动文化建设迈上 新台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全省地方 志事业繁荣发展,充分发挥地方志工作促进经 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务 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 要(2015-2020年)通知》(国办发[201564 号)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苏事 一、重要意义 地方志是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 和现实记载的重要资料宝库,是传承和彰显中 省业 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江苏修志历史悠久,素有 方志之乡”美誉。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中央决 贯发 策部署,坚持把地方志作为重要文化基础工作 来抓,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认真履行职责,广大 地方志工作者不懈奋斗努力,全省地方志事业 彻展 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工作机制日益完善,省及部 分市出台地方志工作法规,地方志法治化建设 深入推进,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工作机 全规年 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基 本形成。志书编修成果丰硕,省、市、县三级首轮 图剡实 修志任务全面完成,《江苏省志》填补了江苏建 省300多年无完整省志的空白,第二轮修志工 施 地纲方 作加快推进,地方综合年鉴在全国率先实现省 市、县三级全覆盖,并率先编纂省级年鉴英文 版。做好旧志整理工作,建立较为完备的江苏旧 方要 志数据库,启动有史以来整理江苏古代地方文 献最大的出版工程—《江苏历代方志全书》。 志 用志领域进一步拓展,方志理论研究、资源开 发、信息化建设和方志馆建设等工作协调开展, 建成各级各类地方志网站58个、各级各类方志 馆13家。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地方志工作机构 经费、人员等保障条件不断完善,修志队伍整体 素质明显提升。在全国地方志书首轮优秀成果 评比中,我省有21部志书获奖;在全国地方志 系统第一、二届年鉴奖评比中,我省特等奖年鉴 连云泛虫志206年第1期
/ 2016 年第 1 期 江苏省贯彻全国地方志 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5 ︱︱︱2020 年︶实施方案 为深入 贯 彻 党 中央、 国 务 院 决 策 部署和习 近平总书记 视 察 江 苏 时关于 推 动 文 化 建 设迈上 新台阶的重 要 讲 话 精 神 , 进一步 推 动 全 省地方 志事业繁荣 发 展 , 充 分 发 挥地方 志 工 作 促进经 济社会发展和文 化 建 设 的 重 要 作 用 , 根 据 《国务 院办公厅关 于 印 发 全 国地方 志 事 业 发 展 规划纲 要( 2015 -2020 年 )的通 知 》 ( 国 办发〔 2015 〕64 号 ) 精 神 ,制定本实施 方 案 。 一 、重要意义 地方志是自然 、政治 、 经 济 、 社 会 、文化历史 和现实 记 载 的重要 资 料宝库 , 是传承 和彰显 中 华 文 明的重要载体。江苏 修 志 历 史悠久 ,素有 “方志 之 乡 ” 美誉。近年 来 , 我 省认真贯彻 中央决 策部署, 坚持把 地 方 志 作 为重要文化基础工作 来抓 ,各级 地 方志工作 机 构 认 真 履 行职责 ,广大 地方志工作 者 不 懈 奋 斗努力 , 全 省 地 方志事业 呈现良好发展 态势。工作 机 制 日益完善,省 及 部 分市出台地 方 志工作 法规, 地方志法治 化建设 深入 推 进,党委领导 、政府主持 、 地 方志工作 机 构组织实施 、社会 各 界 广 泛参与 的工作 体 制 基 本形成。志书编修 成果丰硕 ,省、 市 、 县 三级首 轮 修 志 任务全 面完成 , 《 江 苏 省志》 填补了 江苏建 省 300 多 年 无 完 整省志的空白 ,第二轮 修志工 作加快推进 ,地方综合 年鉴在全国率先实现省、 市 、县三级 全覆盖 , 并率先 编 纂 省 级 年鉴英 文 版 。 做 好 旧 志整理 工 作,建立较 为 完 备的江苏 旧 志 数 据 库 , 启 动有史 以 来整理江苏古代 地方文 献最 大 的 出 版 工 程—— 《江苏 历 代方志全书》 。 用志 领 域 进一步 拓展,方志 理 论研究 、 资源开 发、信息化建设 和方志 馆建设 等工作 协调开展, 建成各级各 类地方志网站 58 个 、各级各 类方志 馆 13 家 。发展环境日益 优 化 , 地方志工作机构 、 经 费 、人员等 保障条件 不 断完善 , 修 志 队伍整 体 素 质明显提升 。 在 全 国 地 方志书 首轮优秀成果 评比中, 我 省 有 21 部志书 获 奖;在 全国地方志 系统第一、二届 年 鉴 奖评比中, 我 省 特等奖 年 鉴 特 载 譼訝
特载 获奖数占全国总数的1/3,特等奖、一等奖获奖数 力争到2016年年底基本完成市、县(市、区 占全国总数的1/5。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志编纂任务,到2018年年底基本完成《江苏省志》 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事业发展不平衡现象仍比较编纂任务,到2020年全面完成110部省、市、县三 突出,少数地区和部门对地方志工作重要性认识不级志书出版任务。全面总结第一轮、第二轮修志工 够,方志人才建设有待加强,方志文化传播方式方作经验和薄弱环节,认真研究第三轮修志的组织管 法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等。 理、运作模式、续修方式等,为第三轮修志做好工作 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央领导同志就修史修志多准备。 次发表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 (二)做好地方综合年鉴工作 修史修志”,“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李克强总理提 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做到地方综合年鉴统· 出“修志问道,以启未来”。2014年年底习近平总书由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编纂,一年一鉴,公开出版。 记视察江苏时,要求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推动包尚未开展年鉴编纂的市辖区,力争在2017年年底 括文化建设在内的五个方面迈上新合阶,建设经济前组织编纂年鉴。有条件的地区,要在编纂中文版 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省年鉴的同时,编纂英文版等外文版年鉴。结合年鉴 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对“十三五”发展作出全面部编纂实际,建立和完善年鉴编纂规范。 署,要求“加强地方史志研究”。各地、各有关部门和 (三)推进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志书 单位要深刻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充分认识编修和开年鉴编纂 发利用地方志有助于强化核心价值引领、形成良好 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加强对已开展和准备开 道德风尚,有助于汲取有益历史经验、提高科学执展志书年鉴编纂工作的行业部门、单位和乡镇(街 政水平,有助于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增强民族凝聚道)村(社区)的业务指导和管理。积极参与实施中 力,进一步明确地方志工作在发展改革大局和文化国名镇志文化工程、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试点乡 强省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镇(街道)年鉴编纂工作。具备条件的,可将地方史 着力优化发展思路,强化工作举措,深化改革创新,编写纳入地方志工作范畴,统一规范管理。 在新的起点上奋力开创我省地方志事业发展新局 (四)开展旧志整理 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共图书 二、目标任务 馆、档案馆等单位的交流合作,深入开展旧志整理, 根据《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抢救保护文化遗产。策应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 2020年》,结合我省实际,地方志工作的主要目标程,做好《江苏历代方志全书》影印出版工作。选编 是:到2020年,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规划任务,实点校《江苏方志典藏》100种,包括历代名志、各府 现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全覆盖。加强对社会修志州县代表性志书。完成《江苏历代方志考》、《江苏艺 编鉴工作的指导管理,加快信息化和方志馆建设,文志》出版及《乾隆·江南通志》点校出版任务。各地 充分做好笫三轮修志工作的各项准备,基本形成地可结合实际选择有价值的旧志进行整理。 方志编修、理论研究、质量保障、开发利用、工作保 (五)深化地方志质量建设 障“五位一体”的地方志事业综合发展体系,确保我 严格执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制定的《地方志 省地方志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扩大方志文化影书质量规定》、《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以及 响力,增强江苏文化软实力。 我省有关志书年鉴审查验收和编纂出版规定,完善 (一)加大第二轮修志推进力度 地方志质量保障体系。坚持正确方向,坚持质量第 2016年第1期连函港虫志
/2016 年第 1 期 获奖数占全国总数的 1/3,特等奖、一等奖获奖数 占全国总数的 1/5。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 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事业发展不平衡现象仍比较 突出,少数地区和部门对地方志工作重要性认识不 够,方志人才建设有待加强,方志文化传播方式方 法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等。 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央领导同志就修史修志多 次发表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 修史修志”,“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李克强总理提 出“修志问道,以启未来”。2014 年年底习近平总书 记视察江苏时,要求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推动包 括文化建设在内的五个方面迈上新台阶,建设经济 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省 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对“十三五”发展作出全面部 署,要求“加强地方史志研究”。各地、各有关部门和 单位要深刻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充分认识编修和开 发利用地方志有助于强化核心价值引领、形成良好 道德风尚,有助于汲取有益历史经验、提高科学执 政水平,有助于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增强民族凝聚 力,进一步明确地方志工作在发展改革大局和文化 强省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 着力优化发展思路,强化工作举措,深化改革创新, 在新的起点上奋力开创我省地方志事业发展新局 面。 二、目标任务 根据《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 2020 年)》,结合我省实际,地方志工作的主要目标 是:到 2020 年,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规划任务,实 现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全覆盖。加强对社会修志 编鉴工作的指导管理,加快信息化和方志馆建设, 充分做好第三轮修志工作的各项准备,基本形成地 方志编修、理论研究、质量保障、开发利用、工作保 障“五位一体”的地方志事业综合发展体系,确保我 省地方志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扩大方志文化影 响力,增强江苏文化软实力。 (一)加大第二轮修志推进力度 力争到 2016 年年底基本完成市、县(市、区) 志编纂任务,到 2018 年年底基本完成《江苏省志》 编纂任务,到 2020 年全面完成 110 部省、市、县三 级志书出版任务。全面总结第一轮、第二轮修志工 作经验和薄弱环节,认真研究第三轮修志的组织管 理、运作模式、续修方式等,为第三轮修志做好工作 准备。 (二)做好地方综合年鉴工作 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做到地方综合年鉴统一 由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编纂,一年一鉴,公开出版。 尚未开展年鉴编纂的市辖区,力争在 2017 年年底 前组织编纂年鉴。有条件的地区,要在编纂中文版 年鉴的同时,编纂英文版等外文版年鉴。结合年鉴 编纂实际,建立和完善年鉴编纂规范。 (三)推进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志书 年鉴编纂 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加强对已开展和准备开 展志书年鉴编纂工作的行业、部门、单位和乡镇(街 道)、村(社区)的业务指导和管理。积极参与实施中 国名镇志文化工程、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试点乡 镇(街道)年鉴编纂工作。具备条件的,可将地方史 编写纳入地方志工作范畴,统一规范管理。 (四)开展旧志整理 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共图书 馆、档案馆等单位的交流合作,深入开展旧志整理, 抢救保护文化遗产。策应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 程,做好《江苏历代方志全书》影印出版工作。选编 点校《江苏方志典藏》100 种,包括历代名志、各府 州县代表性志书。完成《江苏历代方志考》、《江苏艺 文志》出版及《乾隆·江南通志》点校出版任务。各地 可结合实际选择有价值的旧志进行整理。 (五)深化地方志质量建设 严格执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制定的《地方志 书质量规定》、《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以及 我省有关志书年鉴审查验收和编纂出版规定,完善 地方志质量保障体系。坚持正确方向,坚持质量第 特 载 譽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