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昌平区2017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3月) 2017年,在中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昌平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 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区第五次党代会总体部署,撸起袖子加油干,全 力以赴促转型,较好地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全年主要目标任务,保持了稳中有进 的发展势头。 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9.3亿元,以不变价计算,比上年 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15.7亿元, 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515.8亿乙元,增长6.6%。 图12013-2017年昌平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11.7 7 400 565.8 611.1 657.3 753.4 839.3 2013年 2014年 2015 年 2016年 2017年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一同比增速(%)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682元,比上年增长7.3%
1 昌平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昌平区2017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3月) 2017年,在中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昌平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 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区第五次党代会总体部署,撸起袖子加油干,全 力以赴促转型,较好地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全年主要目标任务,保持了稳中有进 的发展势头。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9.3亿元,以不变价计算,比上年 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15.7亿元, 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515.8亿元,增长6.6%。 一、综 合 图1 2013-2017年昌平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682元,比上年增长7.3%。 565.8 611.1 657.3 753.4 11.7 8.0 8.2 7.1 0 4 8 12 0 200 400 600 800 2013 2014 2015 2016 839.3 8.5 2017 ںׂิ൶ጺኵDŽᅢᇮDž ཞԲሺDŽ %Dž
平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22013-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 616 620 61.5 55.3 4 42.9 37 2013年 2014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第一产业(%)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表12017年昌平地区生产总值 指标 绝对量(亿元)不变价增长(%)比重(%) 地区生产总值 839.3 100.0 按产业分 第一产业 7.8 4.1 0.9 第二产业 315.7 1.7 37.6 第三产业 515.8 6.6 61.5 按行业分 农、林、牧、渔业 3.9 1.0 工业 301.8 36.0 建筑业 312 1.6 批发和零售业 24.5 4.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5 住宿和餐饮业 18.8 4.6 2.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76 2.7 金融业 18.0 房地产业 102.2 12.2 租赁与商务服务业 4.9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08.1 9.5 12.9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8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9.2 1.1 教育 56.7 6.6 6.8 卫生和社会工作 21.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6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7.8 5.6 3.3
2 昌平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指 标 绝对量(亿元) 不变价增长(%) 比重(%) 地区生产总值 839.3 8.5 100.0 按产业分: 第一产业 7.8 4.1 0.9 第二产业 315.7 11.7 37.6 第三产业 515.8 6.6 61.5 按行业分: 农、林、牧、渔业 8.0 3.9 1.0 工业 301.8 13.2 36.0 建筑业 31.2 -1.6 3.7 批发和零售业 24.5 4.6 2.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2 1.5 0.4 住宿和餐饮业 18.8 4.6 2.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7.6 2.7 3.3 金融业 52.2 18.0 6.2 房地产业 102.2 2.5 12.2 租赁与商务服务业 27.9 4.9 3.3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08.1 9.5 12.9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5.0 9.6 1.8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9.2 -9.7 1.1 教育 56.7 6.6 6.8 卫生和社会工作 21.5 3.0 2.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6 5.5 0.4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7.8 5.6 3.3 表1 2017年昌平地区生产总值 图2 2013-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 1.8 1.5 1.2 1.0 0.9 42.9 41.1 37.2 37.0 37.6 55.3 57.4 61.6 62.0 61.5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ڼᅃׂᄽDŽ%Dž ڼׂܾᄽDŽ %Dž ڼෙׂᄽDŽ %Dž
平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财政:2017年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3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增 值税完成29.3亿元,同比增长49%;企业所得税完成14.8亿元,同比增长37.6%。全区 般公共预算支出184.7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用于教育35.2亿元、社会保障 和就业26.5亿元、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12.3亿元、城乡社区事务17.1亿元、农林水事 务24.6亿元,增长速度分别为11.2%、121.6%、107.3%、-4.4%和17.8% 图32013-2017年昌平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增速 16 7.2 73.1 84 2015年 2017年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一增长速度(%) 税收:2017年全区税收完成312.7亿元,同比增长24.3%。国税:完成186.2亿元, 同比增长35.4%。区级税收37.7亿元,同比增长50.8%。其中增值税113.7亿元、企业 所得税5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6%、45.5%。地税:完成126.5亿元,同比增长 11%。区级税收33.7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个人所得税37.9亿元、企业所得税 28.2亿元、城建税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33.%、6.2%。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06.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万人,增长2.6%,在5个城 市发展新区中增量最少、增速最低,其中常住外来人口105.5万人,同比增长1.6%,占 常住人口的比重为51.1%,比上年末下降0.5个百分点。年末全区户籍人口户数27.8万 户,人口61.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万人,增长1.3%,其中非农业人口44.3万人,占
3 昌平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财政:2017年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3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增 值税完成29.3亿元,同比增长49%;企业所得税完成14.8亿元,同比增长37.6%。全区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4.7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用于教育35.2亿元、社会保障 和就业26.5亿元、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12.3亿元、城乡社区事务17.1亿元、农林水事 务24.6亿元,增长速度分别为11.2%、121.6%、107.3%、-4.4%和17.8%。 税收:2017年全区税收完成312.7亿元,同比增长24.3%。国税:完成186.2亿元, 同比增长35.4%。区级税收37.7亿元,同比增长50.8%。其中增值税113.7亿元、企业 所得税57.9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37.6%、45.5%。地税:完成126.5亿元,同比增长 11%。区级税收33.7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个人所得税37.9亿元、企业所得税 28.2亿元、城建税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33.9%、6.2%。 图3 2013-2017年昌平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增速 60.1 66.3 73.1 78.3 84.3 15.1 10.3 10.2 7.2 7.7 0 4 8 12 16 0 30 60 90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ᅃӯࠌࠅᇨ໙DŽᅢᇮDž ሺ܈DŽ %Dž 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06.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万人,增长2.6%,在5个城 市发展新区中增量最少、增速最低,其中常住外来人口105.5万人,同比增长1.6%,占 常住人口的比重为51.1%,比上年末下降0.5个百分点。年末全区户籍人口户数27.8万 户,人口61.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万人,增长1.3%,其中非农业人口44.3万人,占
平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区户籍人口的71.6%,比上年末提高0.7个百分点;农业人口17.6万人,占全区户籍 人口的28.4%。户籍人口出生率17.14‰,死亡率12.96%‰,自然增长率4.18‰ 2017年全区户籍人口共出生8948人,符合生育政策8859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 99.01%。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2017年比2016年出生总数增加910人,一孩出生减少 401人,二孩出生增加1272人。2017年一孩、二孩、多孩出生人数分别为4751人、4110 人、87人,占比分别为53.1%、45.9%、1.0%,同比分别增长-11%、10.6%、0.4% 人民生活: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63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按常住 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73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83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0%。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04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 消费支出3203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43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3.1%。 图42013-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40000 8.5 30000 10000 32495 38794 42149 45735 2013年 015年 2016年 2017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一—增长速度(%) 社会保障:2017年,全区社会保障制度覆盖人群达到253.8万人次,同比增加12.6 万人次,同比增长5.2%。其中职工五项社会保险参保205.5万人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 保险参保3.6万人,职业年金参保2.6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0.7万人,城乡居
4 昌平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4 2013-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社会保障:2017年,全区社会保障制度覆盖人群达到253.8万人次,同比增加12.6 万人次,同比增长5.2%。其中职工五项社会保险参保205.5万人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 保险参保3.6万人,职业年金参保2.6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0.7万人,城乡居 32495 35517 38794 42149 8.5 9.3 9.1 8.6 45735 8.5 0 4 8 12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ኔਃ௷ටኧದDŽᇮDž ሺ܈DŽ %Dž 全区户籍人口的71.6%,比上年末提高0.7个百分点;农业人口17.6万人,占全区户籍 人口的28.4%。户籍人口出生率17.14‰,死亡率12.96‰,自然增长率4.18‰。 2017年全区户籍人口共出生8948人,符合生育政策8859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 99.01%。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2017年比2016年出生总数增加910人,一孩出生减少 401人,二孩出生增加1272人。2017年一孩、二孩、多孩出生人数分别为4751人、4110 人、87人,占比分别为53.1%、45.9%、1.0%,同比分别增长-11%、10.6%、0.4%。 人民生活: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63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按常住 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73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83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0%。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04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 消费支出3203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43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3.1%
平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民养老保险参保13.7万人,享受城乡无社会保障老年福利养老金2.8万人,参加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保险14.9万人。3个镇级养老照料中心、39个社区养老驿站投入使用。 2017年全区参保人员大病报销人员347名,报销金额31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 410.3%、151.6%。一次性医疗救助特困人员68名,救助资金122万元,同比下降 6.2%。门诊特殊病就诊人数1120人,同比下降33%,门诊特殊病费用总额6055万元, 同比下降22.7%;其中医保基金支付5529万元,同比下降21.5% 三、水资源与环境 水资源:全年水资源总量2.7亿立方米。全区总用水量184698万立方米,比上年 下降3.1%。其中,农业用水2694.4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5.6%;工业用水2330.9万 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01%;居民生活用水7830.3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01%。全区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为22立方米/万元,比上年下降13%。 2017年我区狠抓水环境质量改善见成效。统筹城乡污水治理:全区污水处理率为 88%以上,再生水利用量达到4000万立方米,超额完成市级任务指标。治理黑臭水体: 完成5条黑臭水体治理,实施老河湾截污、东贯工业区水质改善等工程,有效改善出境 断面、考核断面水质。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区、镇街、村三级河长体系,全区77条 河均按要求设置区、镇街、村三级河长;成立河长办,出台河长制巡查、督查考核等 配套制度,全区河长管理体系基本建立。 环境:昌平区全力打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收官战,集中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 坚行动,采取了“两断三清”、量化问责、行刑衔接等一系列坚决手段,全年完成燃煤 锅炉改造3147蒸吨、燃气(油)锅炉低氮改造1552蒸吨,56个村实现煤改凊洁能源,茶 炉大灶和经营性小煤炉基本清零,淘汰老旧杋动车3.5万辆,扬尘治理、高排放车管控等 措施全面落实,妥善应对了12次空气重污染过程。启动第二期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 新建改造管线118公里,31个村解决了污水处理问题,5条段黑臭水体、3条中小河道治理 工程主体完工,全区污水处理率预计提高到88%。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发布实施。开
5 昌平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水资源与环境 水资源:全年水资源总量2.7亿立方米。全区总用水量18469.8万立方米,比上年 下降3.1%。其中,农业用水2694.4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5.6%;工业用水2330.9万 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01%;居民生活用水7830.3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01%。全区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为22立方米/万元,比上年下降13%。 2017年我区狠抓水环境质量改善见成效。统筹城乡污水治理:全区污水处理率为 88%以上,再生水利用量达到4000万立方米,超额完成市级任务指标。治理黑臭水体: 完成5条黑臭水体治理,实施老河湾截污、东贯工业区水质改善等工程,有效改善出境 断面、考核断面水质。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区、镇街、村三级河长体系,全区77条 河均按要求设置区、镇街、村三级河长;成立河长办,出台河长制巡查、督查考核等 配套制度,全区河长管理体系基本建立。 环境:昌平区全力打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收官战,集中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 坚行动,采取了“两断三清”、量化问责、行刑衔接等一系列坚决手段,全年完成燃煤 锅炉改造3147蒸吨、燃气(油)锅炉低氮改造1552蒸吨,56个村实现煤改清洁能源,茶 炉大灶和经营性小煤炉基本清零,淘汰老旧机动车3.5万辆,扬尘治理、高排放车管控等 措施全面落实,妥善应对了12次空气重污染过程。启动第二期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 新建改造管线118公里,31个村解决了污水处理问题,5条段黑臭水体、3条中小河道治理 工程主体完工,全区污水处理率预计提高到88%。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发布实施。开 民养老保险参保13.7万人,享受城乡无社会保障老年福利养老金2.8万人,参加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保险14.9万人。3个镇级养老照料中心、39个社区养老驿站投入使用。 2017年全区参保人员大病报销人员347名,报销金额31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 410.3%、151.6%。一次性医疗救助特困人员68名,救助资金122万元,同比下降 6.2%。门诊特殊病就诊人数1120人,同比下降33%,门诊特殊病费用总额6055万元, 同比下降22.7%;其中医保基金支付5529万元,同比下降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