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昌平区2018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3月) 2018年,昌平区坚决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 发展要求,紧紧围绕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抓好“ 件大事”、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疏功能、转方式、治环境、补短板、防风险 惠民生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 局稳定。 综合 经济増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2亿元,以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 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亿元,下降4.7%;第二产业增加值318.8亿元,增 长0.1%;第三产业增加值575.6亿乙元,增长10.3%。 图12014-2018年昌平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不变价) 1000 10 8.2 8.2 8.5 800 7.1 600 200 86420 643.3 696.1 753.4 839.7 902.0 2014年 2015 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速(%)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252.2元,比上年增长4.9%
1 昌平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昌平区2018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3月) 2018年,昌平区坚决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 发展要求,紧紧围绕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抓好“三 件大事”、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疏功能、转方式、治环境、补短板、防风险、 惠民生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 局稳定。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2亿元,以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 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亿元,下降4.7%;第二产业增加值318.8亿元,增 长0.1%;第三产业增加值575.6亿元,增长10.3%。 一、综 合 图1 2014-2018年昌平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不变价)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252.2元,比上年增长4.9%。 643.3 696.1 753.4 839.7 902.0 8.2 8.2 7.1 8.5 6.4 0 2 4 6 8 1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وٴ 2018 وٴ 2017 وٴ 2016 وٴ 2015 وٴ 2014 ֪Ԛࣿфۈқͧьҫͨ գࡁବͧ%ͨ
昌平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22014-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 57.6 61.9 62.0 61.7 63.8 41.0 36.9 37.0 14 1.2 1.0 0.9 0.9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年 018年 一第一产业(%)一第二产业(%)一第三产业(%) 表12018年昌平地区生产总值 指 绝对量(亿元)不变价增长(%)比重(%) 地区生产总值 902.0 6.4 100.0 按产业分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318.8 第三产业 575.6 10.3 63.8 按行业分: 农、林、牧、渔业 7.8 -4.6 工业 297.2 1.5 33.0 建筑业 38.8 16.6 4.3 批发和零售业 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6 7.8 住宿和餐饮业 19.8 2.9 2.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91 3.3 3.2 金融业 10.5 房地产业 112.6 11.7 12.5 租赁与商务服务业 30.8 11.9 3.4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5.7 14.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4.2 1.6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9.5 0.2 1.1 教育 65.6 14.6 卫生和社会工作 23.0 6.3 2.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6 1.2 0.4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31.4 14.0
2 昌平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指 标 绝对量(亿元) 不变价增长(%) 比重(%) 地区生产总值 902.0 6.4 100.0 按产业分: 第一产业 7.6 -4.7 0.9 第二产业 318.8 0.1 35.3 第三产业 575.6 10.3 63.8 按行业分: 农、林、牧、渔业 7.8 -4.6 0.9 工 业 297.2 -1.5 33.0 建筑业 38.8 16.6 4.3 批发和零售业 25.2 1.4 2.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6 7.8 0.4 住宿和餐饮业 19.8 2.9 2.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9.1 3.3 3.2 金融业 61.5 10.5 6.8 房地产业 112.6 11.7 12.5 租赁与商务服务业 30.8 11.9 3.4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28.3 15.7 14.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4.2 -0.3 1.6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9.5 -0.2 1.1 教 育 65.6 14.6 7.3 卫生和社会工作 23.0 6.3 2.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6 -1.2 0.4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31.4 14.0 3.5 表1 2018年昌平地区生产总值 图2 2014-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 1.4 1.2 1.0 0.9 0.9 41.0 36.9 37.0 37.4 35.3 57.6 61.9 62.0 61.7 63.8 وٴ 2018 وٴ 2017 وٴ 2016 وٴ 2015 وٴ 2014 আ▲фЏͧ%ͨ আифЏͧ%ͨ আІфЏͧ%ͨ
平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财政:2018年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增值 税完成29.8亿元,同比增长1.8%;企业所得税完成20.4亿元,同比增长37.9%。全区 般公共预算支出192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教育支出占比最高,为38.4亿元, 占比20%,同比增长9.3%;农林水支出占比第二,为29.8亿元,占比15.5%,同比增长 21.3%;第三位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26.4亿元,占比13.8%,同比下降0.3%。 图32014-2018年昌平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增速 10.3 10.2 6 66.3 78.3 84.3 年2015年2016年2017年 018年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一增长速度(%) 税收:2018年,全区区域税收收入增长明显,共完成364.1亿元,同比增加51.3亿 元,同比增长16.4%。完成中央级收入187.7亿元,同比增加35亿元,增长22.9%;完 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4.6亿元,同比增加16.3亿元,增长10.3%;完成区级税收 80.9亿元,同比增加9.4亿元,增长13.2%。 优化营商环境:2018年,昌平区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健全“一对一”服务企业机 制,为重点企业送上“服务包”,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需求201项。推动全市“9+N” 系列政策落地见效,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分类受理比例超过 80%,“一网通办”网上可办率超过90%。动态调整行政职权清单57项,扎实开展“减 证便民”专项行动,实行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商登记注册实现“二十四 证合一”和全程电子化。昌平区机构改革方案上报市委。适应发展需要,实行未来科 学城管委会与中关村昌平园管委会、区科委、区投促局集中联合办公,设立十三陵文 物安全管理中心、大运河白浮泉遗址管理服务中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扩大国有企
3 昌平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财政:2018年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增值 税完成29.8亿元,同比增长1.8%;企业所得税完成20.4亿元,同比增长37.9%。全区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2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教育支出占比最高,为38.4亿元, 占比20%,同比增长9.3%;农林水支出占比第二,为29.8亿元,占比15.5%,同比增长 21.3%;第三位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26.4亿元,占比13.8%,同比下降0.3%。 税收:2018年,全区区域税收收入增长明显,共完成364.1亿元,同比增加51.3亿 元,同比增长16.4%。完成中央级收入187.7亿元,同比增加35亿元,增长22.9%;完 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4.6亿元,同比增加16.3亿元,增长10.3%;完成区级税收 80.9亿元,同比增加9.4亿元,增长13.2%。 优化营商环境:2018年,昌平区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健全“一对一”服务企业机 制,为重点企业送上“服务包”,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需求201项。推动全市“9+N” 系列政策落地见效,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分类受理比例超过 80%,“一网通办”网上可办率超过90%。动态调整行政职权清单57项,扎实开展“减 证便民”专项行动,实行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商登记注册实现“二十四 证合一”和全程电子化。昌平区机构改革方案上报市委。适应发展需要,实行未来科 学城管委会与中关村昌平园管委会、区科委、区投促局集中联合办公,设立十三陵文 物安全管理中心、大运河白浮泉遗址管理服务中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扩大国有企 图3 2014-2018年昌平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增速 66.3 73.1 78.3 84.3 95.0 10.3 10.2 7.2 7.7 12.6 0 3 6 9 12 15 0 20 40 60 80 100 وٴ 2018 وٴ 2017 وٴ 2016 وٴ 2015 وٴ 2014 ▲ਢҸһݶҵͧьҫͨ ବچc%u
昌平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业统一监管范围。组建昌开建设公司,统筹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完成政府隐性债 务排査识别认定,政府债务风险安全可控。编制实施助力帮扶地区脱贫攻坚三年行动 计划,与顺义、石景山和首创集团建立生态涵养、精准帮扶结对协作关系,各领域国 际交流合作深入开展 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1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5万人,增长2.2%,其中常住 外来人口106.7万人,同比增长1.1%,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50.6%,比上年末下降0.5 个百分点。年末全区户籍人口户数28.5万户,人口6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万人, 增长2.5%,其中非农业人口46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72.5%,比上年末提高1个百分 点;农业人口17.5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27.5%。户籍人口出生率10.99%,死亡率 4.28‰,自然增长率3.29‰%。 人民生活: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33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按常住地 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77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46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 民人均消费支出3455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 图42014-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0000 9.3 9.1 40000 8.6 8.5 8.8 30000 20000 4 10000 35517 38794 42149 45735 49778 0 2014年2015年 016年2017年2018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一增长速度(%)
4 昌平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4 2014-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1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5万人,增长2.2%,其中常住 外来人口106.7万人,同比增长1.1%,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50.6%,比上年末下降0.5 个百分点。年末全区户籍人口户数28.5万户,人口6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万人, 增长2.5%,其中非农业人口46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72.5%,比上年末提高1个百分 点;农业人口17.5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27.5%。户籍人口出生率10.99‰,死亡率 14.28‰,自然增长率3.29‰。 人民生活: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33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按常住地 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77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46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 民人均消费支出3455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 业统一监管范围。组建昌开建设公司,统筹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完成政府隐性债 务排查识别认定,政府债务风险安全可控。编制实施助力帮扶地区脱贫攻坚三年行动 计划,与顺义、石景山和首创集团建立生态涵养、精准帮扶结对协作关系,各领域国 际交流合作深入开展。 35517 38794 42149 45735 49778 9.3 9.1 8.6 8.5 8.8 0 4 8 12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وٴ 2018 وٴ 2017 وٴ 2016 وٴ 2015 وٴ 2014 c%uچବ cҫͧҵݶݵՕ֮ыࡇل୳ֽ
平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民生服务:2018年,昌平区民生服务保障不断加强,连续四年获评全市充分就业 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4%的较低水平;社保覆盖人群扩大到261万人次,城乡低 保标准上调11.1%。以医联体为主体的分级诊疗格局初步形成,全年通过医联体转诊患 者约6万人次,按照新颁标准完成家庭医生签约29万人。新建50个农村卫生室全部完工, 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建成2个镇街综合文化中心,升级改造基层文化室50个。 2018年,市委市政府发布回天地区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建设美好幸福 新家园的奋斗目标。全区上下发扬主人翁精神,狠抓“三大工程、一个示范”落地实 施,51个年度项目全部开工,陈营东桥、中滩变电站、融泽嘉园配套养老院等30个项 目完工,凝聚各方力量搭建“回天有我”社会服务平台,投入千名警力开展“回天利 剑”百日打整专项行动,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回天有数”城市监测体系,17个市级 部门主动上门办实事,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投入 试运营,新増镇街养老照料中心3家、社区养老驿站30家。竣工保障性住房8445套,七 里渠、阿苏卫回迁楼建成交用,首次推出了2155套共有产权住房。深化精准帮扶,统 筹农民增收和生态治理,推进山区镇土地流转,实施农民商业补充医疗保障,低收入 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8%。健全政务舆情处置回应机制,对群众和媒体反映的突出 问题实行挂账督办、限期回复。双拥共建不断深化,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启动城 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保持安定和谐 三、水资源与环境 水资源:全年水资源总量2.7亿立方米。全区总用水量24983.9万立方米,比上年 增长18.3%。其中,农业用水2432.5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9.8%;工业用水3487.3万 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1.6%;居民生活用水8304.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3%。全区万 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为27.7立方米/万元,比上年增长25.9% 城乡环境:2018年,昌平区城乡环境面猊持续改善,实施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完 成50个村煤改清洁能源,实现镇街大气粗颗粒物监测全覆盖,重型柴油车处罚量是上
5 昌平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民生服务:2018年,昌平区民生服务保障不断加强,连续四年获评全市充分就业 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4%的较低水平;社保覆盖人群扩大到261万人次,城乡低 保标准上调11.1%。以医联体为主体的分级诊疗格局初步形成,全年通过医联体转诊患 者约6万人次,按照新颁标准完成家庭医生签约29万人。新建50个农村卫生室全部完工, 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建成2个镇街综合文化中心,升级改造基层文化室50个。 2018年,市委市政府发布回天地区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建设美好幸福 新家园的奋斗目标。全区上下发扬主人翁精神,狠抓“三大工程、一个示范”落地实 施,51个年度项目全部开工,陈营东桥、中滩变电站、融泽嘉园配套养老院等30个项 目完工,凝聚各方力量搭建“回天有我”社会服务平台,投入千名警力开展“回天利 剑”百日打整专项行动,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回天有数”城市监测体系,17个市级 部门主动上门办实事,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投入 试运营,新增镇街养老照料中心3家、社区养老驿站30家。竣工保障性住房8445套,七 里渠、阿苏卫回迁楼建成交用,首次推出了2155套共有产权住房。深化精准帮扶,统 筹农民增收和生态治理,推进山区镇土地流转,实施农民商业补充医疗保障,低收入 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8%。健全政务舆情处置回应机制,对群众和媒体反映的突出 问题实行挂账督办、限期回复。双拥共建不断深化,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启动城 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保持安定和谐。 三、水资源与环境 水资源:全年水资源总量2.7亿立方米。全区总用水量24983.9万立方米,比上年 增长18.3%。其中,农业用水2432.5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9.8%;工业用水3487.3万 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1.6%;居民生活用水8304.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3%。全区万 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为27.7立方米/万元,比上年增长25.9%。 城乡环境:2018年,昌平区城乡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实施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完 成50个村煤改清洁能源,实现镇街大气粗颗粒物监测全覆盖,重型柴油车处罚量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