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多种多样的区域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江苏省泰州市将生态红线区域优化调整为风景名胜区、清水通道维护区、森林公园、生态公 益林、特殊物种保护区、湿地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和重要渔业水域九类。据 此完成12题。 1.划分这九类区域的依据是( A.单一指标 B.自然指标 C.人文指标 D.综合指标 2.这九类区域( A.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 B.优势特色相同 C开发治理措施相同 D.区位特征相同 答案1.D2.A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这九类区域是综合自然和人文指标划分的,其划分依据属于综合 指标。第2题,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优势特色、区位特征和开发治理措施,区域之间具有差异 性。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区☒闹林 国常绿硬叶林 花漠 ☑草原 北回归线 大 西 洋 赤道 图1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 课后· 基础巩固 江苏省泰州市将生态红线区域优化调整为风景名胜区、清水通道维护区、森林公园、生态公 益林、特殊物种保护区、湿地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和重要渔业水域九类。据 此完成 1~2 题。 1.划分这九类区域的依据是( ) A.单一指标 B.自然指标 C.人文指标 D.综合指标 2.这九类区域( ) A.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 B.优势特色相同 C.开发治理措施相同 D.区位特征相同 答案 1.D 2.A 解析第 1 题,结合材料可知,这九类区域是综合自然和人文指标划分的,其划分依据属于综合 指标。第 2 题,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优势特色、区位特征和开发治理措施,区域之间具有差异 性。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 3~4 题。 图 1
一国界线 一一未定国界线 o。0 图2 3.图1、图2所示区域的类型分别是( A地形区、自然区 B.行政区、工业区 C.自然区、行政区 D.地形区、工业区 4.有关两图中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区域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图2中区域是以经纬线为标准划分的 C.图1中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D.图2中区域有大有小,为不同层级的区域 答案.C4.C 解析第3题,图1反映了非洲西北部地区从北向南植被的地域分异,故为自然区;根据区域轮廓 及国界线可知,图2为非洲西北部国家分布图,故为行政区。第4题,图1为非洲西北部植被类 型分布图,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各植被区域之间特征差异较大;图2为非洲西北部国家分布图, 图中区域有些是殖民时期依照经纬线划分的,有些是以河流、山脉为标志划分的,图2中的区 域虽有大有小,但为同一个层级,即国家。 下图是2012一2030年安徽省芜湖市城市规划示意图,根据规划,芜湖市主要划分为丘陵森林 生态区、平原水网生态区和沿江城镇建设区。读图,完成5~6题。 口甲 ▣乙 ☑丙 ▲丘陵 5.图中代表丘陵森林生态区、平原水网生态区和沿江城镇建设区的分别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丙、甲、乙 6.关于上述三个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边界清晰明确 B.区域面积固定不变 C.区域内部特征相对一致
图 2 3.图 1、图 2 所示区域的类型分别是( ) A.地形区、自然区 B.行政区、工业区 C.自然区、行政区 D.地形区、工业区 4.有关两图中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 1 中区域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图 2 中区域是以经纬线为标准划分的 C.图 1 中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D.图 2 中区域有大有小,为不同层级的区域 答案 3.C 4.C 解析第3题,图 1反映了非洲西北部地区从北向南植被的地域分异,故为自然区;根据区域轮廓 及国界线可知,图 2 为非洲西北部国家分布图,故为行政区。第 4 题,图 1 为非洲西北部植被类 型分布图,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各植被区域之间特征差异较大;图2为非洲西北部国家分布图, 图中区域有些是殖民时期依照经纬线划分的,有些是以河流、山脉为标志划分的,图 2 中的区 域虽有大有小,但为同一个层级,即国家。 下图是 2012—2030 年安徽省芜湖市城市规划示意图,根据规划,芜湖市主要划分为丘陵森林 生态区、平原水网生态区和沿江城镇建设区。读图,完成 5~6 题。 5.图中代表丘陵森林生态区、平原水网生态区和沿江城镇建设区的分别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丙、甲、乙 6.关于上述三个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边界清晰明确 B.区域面积固定不变 C.区域内部特征相对一致
D.区域之间特征相对一致 答案5.B6.C 解析第5题,丘陵森林生态区应分布于丘陵地区,由图中丘陵分布可知,乙为丘陵森林生态区; 沿江城镇建设区位于长江沿岸,故丙为沿江城镇建设区。故选B项。第6题,丘陵森林生态区、 平原水网生态区和沿江城镇建设区的边界具有过渡性,区域面积不固定;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 差异性,区域内部特征相对一致。故选C项。 读我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完成7~8题。 寒地区 寒冷地区 严寒地区 寒冷地区b 寒冷地区 妆地区 温和地区 注:台湾省、香港和澳门 商海诸岛 特别行政区资料行缺 7.关于图中各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区域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 B.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的分布范围相当 D.各区域之间的边界清晰明确 8.受自然环境影响,a→b→c→d( A相同高度的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大 B.传统房屋窗户越来越小 C现代楼房的高度越来越低 D.传统房屋墙壁越来越薄 答案7.A8D 解桐第7题,图中各区域是按建筑气候这一单一指标划分的;各区域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各区 域的分布范围不相同;气候本身具有过渡性,因此,图中各区域之间的边界具有过渡性,并不清 晰明确。第8题,a一b→c→d体现出我国从北到南地理环境的差异。a→b→c→d,冬季正午太 阳高度越来越大,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小;ā→b→c→d,热量条件越来越好,为了更好地散热,传 统房屋的窗户越来越大,墙壁越来越薄:现代楼房高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受自然环境 影响不大。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完成9~10题
D.区域之间特征相对一致 答案 5.B 6.C 解析第 5 题,丘陵森林生态区应分布于丘陵地区,由图中丘陵分布可知,乙为丘陵森林生态区; 沿江城镇建设区位于长江沿岸,故丙为沿江城镇建设区。故选 B 项。第 6 题,丘陵森林生态区、 平原水网生态区和沿江城镇建设区的边界具有过渡性,区域面积不固定;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 差异性,区域内部特征相对一致。故选 C 项。 读我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完成 7~8 题。 7.关于图中各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各区域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 B.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的分布范围相当 D.各区域之间的边界清晰明确 8.受自然环境影响,a→b→c→d( ) A.相同高度的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大 B.传统房屋窗户越来越小 C.现代楼房的高度越来越低 D.传统房屋墙壁越来越薄 答案 7.A 8.D 解析第 7 题,图中各区域是按建筑气候这一单一指标划分的;各区域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各区 域的分布范围不相同;气候本身具有过渡性,因此,图中各区域之间的边界具有过渡性,并不清 晰明确。第 8 题,a→b→c→d 体现出我国从北到南地理环境的差异。a→b→c→d,冬季正午太 阳高度越来越大,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小;a→b→c→d,热量条件越来越好,为了更好地散热,传 统房屋的窗户越来越大,墙壁越来越薄;现代楼房高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受自然环境 影响不大。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完成 9~10 题
城市 河流 界 地级界 县级界 新是区 9.关于该地区新垦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垦区的边界与行政区边界一致 B.新垦区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 C新垦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 D.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 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新垦区的关系表现为( 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相对较高层级的区域,空间尺度较大②新垦区是相对较低层级的区 域,空间尺度较小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垦区是两个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垦区是独立发展的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9.C10.D 解析第9题,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因此新垦区 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C项正确:新垦区的边界与行政区边界不一致,A项错误;区域内部 农业生产均靠近水源地,有一定的相似性,B项错误:新垦区与非农垦区是相互联系的,D项错 误。第10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相对较高层级的区域,空间尺度较大,①正确:新垦区是相对 较低层级的区域.空间尺度较小②正确:两个区域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③正确④错误。D项 正确。 11.读新加坡图,完成下列各题。 新加坡 印度洋 -…航线
9.关于该地区新垦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垦区的边界与行政区边界一致 B.新垦区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 C.新垦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 D.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 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新垦区的关系表现为( ) 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相对较高层级的区域,空间尺度较大 ②新垦区是相对较低层级的区 域,空间尺度较小 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垦区是两个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垦区是独立发展的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9.C 10.D 解析第 9 题,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因此新垦区 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C 项正确;新垦区的边界与行政区边界不一致,A 项错误;区域内部 农业生产均靠近水源地,有一定的相似性,B 项错误;新垦区与非农垦区是相互联系的,D 项错 误。第 10 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相对较高层级的区域,空间尺度较大,①正确;新垦区是相对 较低层级的区域,空间尺度较小,②正确;两个区域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③正确,④错误。D 项 正确。 11.读新加坡图,完成下列各题
1049 1°30/ 市区、丁业区g了 图居民区©益船工业●炼油工业 (1)分析新加坡交通位置的重要性。 (2)说明新加坡发展成为国际大港的地理条件: (3)简析新加坡发展炼油工业的优势。 答案1)新加坡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咽喉” 是许多国际重要海上航线必经之处:国际重要的航空网络中心之一,是世界重要的航空港。 (2)地理位置突出,是众多远洋船舶中转与经停的中转站:位于东南亚的中心位置,腹地广阔:地 处赤道无风带风浪小:有优良港湾。 (3)新加坡港地处国际海上航线中心,往来船舶补充燃油需求量大,市场大,东南亚地区原油产 量较大,距离原料产地较近;新加坡经济发达,资金充裕。 解析第(1)题,新加坡位置的重要性主要是其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应从交通运输方面分 析。新加坡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有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马六甲海峡, 交通位置重要。第(2)题,港口的形成条件主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考虑。自然方面:江阔 水深,地形平坦:社会经济方面: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大。而且新加坡是靠转口贸易发展起来的: 处于赤道附近,风浪小。第(3)题,发展炼油业主要从原料和市场两方面考虑,另外新加坡也是经 济较发达的国家。新加坡靠转口贸易发展,对原油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东南亚一些国家有丰 富的石油,近原料地,另外,新加坡经济发达。 拓展提高 19世纪50年代,由于黄河夺淮,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 车;1999年以后,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将江苏分为苏南和 苏北两部分。读图,完成1~3题。 北 河流 运河 湖泊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一淮河一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1)分析新加坡交通位置的重要性。 (2)说明新加坡发展成为国际大港的地理条件。 (3)简析新加坡发展炼油工业的优势。 答案(1)新加坡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咽喉”, 是许多国际重要海上航线必经之处;国际重要的航空网络中心之一,是世界重要的航空港。 (2)地理位置突出,是众多远洋船舶中转与经停的中转站;位于东南亚的中心位置,腹地广阔;地 处赤道无风带,风浪小;有优良港湾。 (3)新加坡港地处国际海上航线中心,往来船舶补充燃油需求量大,市场大;东南亚地区原油产 量较大,距离原料产地较近;新加坡经济发达,资金充裕。 解析第(1)题,新加坡位置的重要性主要是其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应从交通运输方面分 析。新加坡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有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马六甲海峡, 交通位置重要。第(2)题,港口的形成条件主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考虑。自然方面:江阔 水深,地形平坦;社会经济方面: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大。而且新加坡是靠转口贸易发展起来的; 处于赤道附近,风浪小。第(3)题,发展炼油业主要从原料和市场两方面考虑,另外新加坡也是经 济较发达的国家。新加坡靠转口贸易发展,对原油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东南亚一些国家有丰 富的石油,近原料地;另外,新加坡经济发达。 拓展提高 19 世纪 50 年代,由于黄河夺淮,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1968 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 车;1999 年以后,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将江苏分为苏南和 苏北两部分。读图,完成 1~3 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一线( )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