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过关检测(B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清末起,在杨庄镇、安池镇、后峪子村等地逐渐形成有规律的赶集 日。其中杨庄镇集日为逢3、逢7,安池镇集日为逢4、逢8,后峪子村集日为逢1、逢6.20 世纪80年代以后,杨庄镇集日慢慢变为逢3、逢5、逢7。读图.完成1~2题。 安池镇 后子 1.与周围村落相比,后峪子村成为集市点的原因是( ①基础设施完善②该村等级更高,服务种类更多③地理位置较优越④交通通达度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20世纪80年代以后,杨庄镇集日由逢3、逢7慢慢变为逢3、逢5、逢7的主要原因最可 能是() A.安池镇的消费能力下降 B.乡镇政策的影响 C.杨庄镇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D.杨庄镇服务范围缩小 答案1.D2.C 解析第1题,与周围村落相比,后峪子村位于区域村落的中心和乡道交会处,交通相对便捷,服 务范围广,D项正确:该村与其他村落等级相同,基础设施相差不大,①②错误。第2题,杨庄镇 集日由逢3、逢7慢慢变为逢3、逢5、逢7,说明商业活动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省道 的开通,交通通达度提高,服务范围扩大,C项正确。 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空间圈层城市体 系。读图,完成34题。 泰州市 南京市 扬州市。 0 上海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及。。 ●南通前献 马鞍山市 常州市 无锡市 0 ● 上海市 ⊙直辖市 苏州 回省级行政中心 ●地级市 ! 0 0县 ©绍兴市宁波市 二沪宁杭成 长金三角 宁海县 舟山市 杭州都市圈。 ò●台州市 3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三章过关检测(B 卷) (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清末起,在杨庄镇、安池镇、后峪子村等地逐渐形成有规律的赶集 日。其中杨庄镇集日为逢 3、逢 7,安池镇集日为逢 4、逢 8,后峪子村集日为逢 1、逢 6。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杨庄镇集日慢慢变为逢 3、逢 5、逢 7。读图,完成 1~2 题。 1.与周围村落相比,后峪子村成为集市点的原因是( ) ①基础设施完善 ②该村等级更高,服务种类更多 ③地理位置较优越 ④交通通达度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杨庄镇集日由逢 3、逢 7 慢慢变为逢 3、逢 5、逢 7 的主要原因最可 能是( ) A.安池镇的消费能力下降 B.乡镇政策的影响 C.杨庄镇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D.杨庄镇服务范围缩小 答案 1.D 2.C 解析第 1 题,与周围村落相比,后峪子村位于区域村落的中心和乡道交会处,交通相对便捷,服 务范围广,D 项正确;该村与其他村落等级相同,基础设施相差不大,①②错误。第 2 题,杨庄镇 集日由逢 3、逢 7 慢慢变为逢 3、逢 5、逢 7,说明商业活动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省道 的开通,交通通达度提高,服务范围扩大,C 项正确。 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空间圈层城市体 系。读图,完成 3~4 题。 3.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 A.2 级 B.3 级 C.4 级 D.5 级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B.扬州市比无锡市的服务范围小 C该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腹地范围最大 D.宁波市比德清县的辐射能力强 答案B.B4.B 解析第3题,结合图例可知,南京都市圈中有省级行政中心、地级市、县三级城市。第4题, 苏州市比杭州市的等级低,提供的服务种类少:扬州市和无锡市都为地级市,它们的服务范围 相近;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等级最高,服务范围最大;宁波市比德清县的城市等级高,辐射能力 更强。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2015年4月,北京某品牌汽车第四工厂在沧州开工建设。读图, 完成56题。 北京200km、唐山 天津 保定 100km 海 沧州 石家庄 邢台 德州 @⊙·城市 济南 ⑧港口 ⊙邯郸 9 +航空港 5.与北京相比,沧州发展汽车制造业的优势是( A.邻近大中城布,市场需求量大 B.拥有货运港口,利于对外贸易 C劳动力素质高,国家政策支持 D.钢铁产量较大,科技水平先进 6.为了缓解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沧州应( A.加快物流速度,增大环境承载力 B.促进人口迁移,实施生态移民 C.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城市等级 D.推进产业升级,采用清洁生产 答案5.B6.D 解析第5题,北京作为我国首都,在市场、劳动力素质及科技水平等方面都比沧州更具优势」 但与北京相比,沧州靠近渤海,拥有货运港口,对外贸易更便利。第6题,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 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与物流速度无关,A项错误:生态移民是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 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 件的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与沧州的情 况不符合,B项错误:发展循环经济与城市等级的提高关系不大,城市等级大小取决于城镇化 水平高低,C项错误:推进产业升级,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采用清洁生产来减少污染 物的排放,均可有效缓解环境污染问题,D项正确。 都市圈(区)是由起核心作用的中心城市和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辐射、有着紧密联系的城 市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它是城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都市圈(区)的发 育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图为山东省都市圈 (区)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A.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B.扬州市比无锡市的服务范围小 C.该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腹地范围最大 D.宁波市比德清县的辐射能力强 答案 3.B 4.B 解析第 3 题,结合图例可知,南京都市圈中有省级行政中心、地级市、县三级城市。第 4 题, 苏州市比杭州市的等级低,提供的服务种类少;扬州市和无锡市都为地级市,它们的服务范围 相近;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等级最高,服务范围最大;宁波市比德清县的城市等级高,辐射能力 更强。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2015 年 4 月,北京某品牌汽车第四工厂在沧州开工建设。读图, 完成 5~6 题。 5.与北京相比,沧州发展汽车制造业的优势是( ) A.邻近大中城布,市场需求量大 B.拥有货运港口,利于对外贸易 C.劳动力素质高,国家政策支持 D.钢铁产量较大,科技水平先进 6.为了缓解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沧州应( ) A.加快物流速度,增大环境承载力 B.促进人口迁移,实施生态移民 C.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城市等级 D.推进产业升级,采用清洁生产 答案 5.B 6.D 解析第 5 题,北京作为我国首都,在市场、劳动力素质及科技水平等方面都比沧州更具优势, 但与北京相比,沧州靠近渤海,拥有货运港口,对外贸易更便利。第 6 题,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 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与物流速度无关,A 项错误;生态移民是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 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 件的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与沧州的情 况不符合,B 项错误;发展循环经济与城市等级的提高关系不大,城市等级大小取决于城镇化 水平高低,C 项错误;推进产业升级,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采用清洁生产来减少污染 物的排放,均可有效缓解环境污染问题,D 项正确。 都市圈(区)是由起核心作用的中心城市和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辐射、有着紧密联系的城 市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它是城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都市圈(区)的发 育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图为山东省都市圈 (区)分布图。读图,完成 7~8 题
东滨都市区 烟威都市区 烟貟威海 O东营 Q 济南都布 0●3 青岛都市圈 泰安 声岛 济枣游都市 9日照 临日都市区 <都市圈(区)范一都市区⊙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 围线 7.山东省都市圈(区)的形成,得益于( A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 B.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 C跨区域的人口迁移 D.快速化的交通通信方式的兴起和发展 8.山东省六大都市圈(区)的形成,有利于( A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形成优势互补的城市分工与协作 B.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郊区城市化 C.减轻大城市的土地承载压力,有效遏制环境恶化 D.中小城市服务等级提高,建立多层次的城市空间网络 含案7.D8.A 解析第7题,读材料可知,都市圈(区)内的各个城市之间联系密切,信息、资金、人口、物质流 动交换频繁。快速化的交通通信方式的兴起和发展,让都市圈(区)内的各个城市之间联系更 加便捷,D项正确;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和跨区域的人口迁移都是 都市圈(区)的影响,A、B、C三项错误。第8题,都市圈(区)的最大特点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城 市之间经济联系密切,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存在产业分工与合作,A项正确:都市圈(区)是城镇 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所以不会推动郊区城市化,这不是成熟阶段的特征,B 项错误;都市圈(区)与過制环境恶化没有直接联系,C项错误;形成都市圈(区)后,大城市等级提 高,D项错误。 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千个海湾、港湾、附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东京湾区、纽 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湾区。目前四大湾区已成为带动全 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据此完成9~11题。 9.湾区经济发展快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交通 B.资源 C.气候 D.文化 10.影响湾区外向型产业大量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料产地或市场 B.地形平坦、气候适宜 C.政策和税收优惠 D科技发达、人才众多 11.目前,四大湾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最主要是( A海运繁荣 B.产业集聚 C.科技创新 D.市场广阔 答案9.A10.A11.C
7.山东省都市圈(区)的形成,得益于( ) A.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 B.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 C.跨区域的人口迁移 D.快速化的交通通信方式的兴起和发展 8.山东省六大都市圈(区)的形成,有利于( ) A.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形成优势互补的城市分工与协作 B.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郊区城市化 C.减轻大城市的土地承载压力,有效遏制环境恶化 D.中小城市服务等级提高,建立多层次的城市空间网络 答案 7.D 8.A 解析第 7 题,读材料可知,都市圈(区)内的各个城市之间联系密切,信息、资金、人口、物质流 动交换频繁。快速化的交通通信方式的兴起和发展,让都市圈(区)内的各个城市之间联系更 加便捷,D 项正确;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和跨区域的人口迁移都是 都市圈(区)的影响,A、B、C 三项错误。第 8 题,都市圈(区)的最大特点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城 市之间经济联系密切,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存在产业分工与合作,A 项正确;都市圈(区)是城镇 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所以不会推动郊区城市化,这不是成熟阶段的特征,B 项错误;都市圈(区)与遏制环境恶化没有直接联系,C 项错误;形成都市圈(区)后,大城市等级提 高,D 项错误。 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附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东京湾区、纽 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湾区。目前,四大湾区已成为带动全 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据此完成 9~11 题。 9.湾区经济发展快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交通 B.资源 C.气候 D.文化 10.影响湾区外向型产业大量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接近原料产地或市场 B.地形平坦、气候适宜 C.政策和税收优惠 D.科技发达、人才众多 11.目前,四大湾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最主要是( ) A.海运繁荣 B.产业集聚 C.科技创新 D.市场广阔 答案 9.A 10.A 11.C
解析第9题,由材料“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附近岛屿共同组成的 区域”可知,湾区经济发展快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交通,水陆交通便利,A项正确。第10题,外 向型产业需要进口原料加工后的产品要大量出口到市场,而湾区位于沿海,便于进口原料、 出口产品,故大量外向型产业集聚在这里,A项正确。第11题,引领世界经济发展,必然要有创 新、领先的产品,故科技创新是最主要的动力。 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三大产业产值比例与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 产值比例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例的变化,④代表第一 产业产值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12~14题。 (%) 60 501 0000…0 ·② 40 0---0③ 30 206 0. 10 -0-0④ 0 198019851990199520002005 年份 12.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可知,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江苏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海南省 13.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图示时期内该省级行政区的城镇化发展特点是() A.与我国其他省级行政区相比.城镇化水平较低 B.城镇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末城镇化速度最快 14.该省级行政区的第一产业比例逐步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答案12.A13.D14.A 解桐第1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省级行政区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例大,第一产业产值比 例较小,而且呈下降趋势:城市人口比例呈上升趋势,城镇化水平较高,应为经济发达的省级行 政区,最可能为江苏省。第13题,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图示时期内,该省级行政区在1995一 2000年,城镇化水平提高最快,D项正确。第14题,该省级行政区工业发达,第二、第三产业 产值比例均超过第一产业,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占用了大量耕地,也使农业产值比例下降。 下图为我国东部经济区的某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比例变化图。读图,完成15~17题。 0100% 20 80 川 40 60 长 60 40业 80 20 100%4 30 0 20 40 60 80 100% 第一产业 ·2003年◆2013年 15.2003一2013年,该省级行政区(
解析第 9 题,由材料“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附近岛屿共同组成的 区域”可知,湾区经济发展快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交通,水陆交通便利,A 项正确。第 10 题,外 向型产业需要进口原料,加工后的产品要大量出口到市场,而湾区位于沿海,便于进口原料、 出口产品,故大量外向型产业集聚在这里,A 项正确。第 11 题,引领世界经济发展,必然要有创 新、领先的产品,故科技创新是最主要的动力。 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三大产业产值比例与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 产值比例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例的变化,④代表第一 产业产值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 12~14 题。 12.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可知,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江苏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海南省 13.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图示时期内该省级行政区的城镇化发展特点是( ) A.与我国其他省级行政区相比,城镇化水平较低 B.城镇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 世纪 90 年代末城镇化速度最快 14.该省级行政区的第一产业比例逐步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 A.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答案 12.A 13.D 14.A 解析第 12 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省级行政区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例大,第一产业产值比 例较小,而且呈下降趋势;城市人口比例呈上升趋势,城镇化水平较高,应为经济发达的省级行 政区,最可能为江苏省。第 13 题,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图示时期内,该省级行政区在 1995— 2000 年,城镇化水平提高最快,D 项正确。第 14 题,该省级行政区工业发达,第二、第三产业 产值比例均超过第一产业,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占用了大量耕地,也使农业产值比例下降。 下图为我国东部经济区的某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比例变化图。读图,完成 15~17 题。 15.2003—2013 年,该省级行政区( )
A第一产业比例变化最大 B.第二产业比例变化最大 C.第三产业比例变化最大 D.第三产业比例变化最小 16.该省级行政区最有可能是() A.黑龙江省 B.西藏自治区 C.山东省 D.海南省 17.该省级行政区第一产业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得益于( ) A.经济发展水平低 B.广阔的草场资源 C.耕地广阔且肥沃 D.光热资源变化小 答案15.A16.D17.D 解析第15题,读图可知,2003一2013年,该省级行政区第一产业比例变化最大,第二产业比例 变化最小,A项正确。第16题,该省级行政区第三产业比例最大,第二产业比例有所增长,仍较 小说明该地工业发展晚,工业化水平较低,不会是黑龙江和山东,A、C两项错误:西藏自治区 不属于东部经济区,B项错误。第17题,该省级行政区第一产业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得益于光 热资源变化小,四季均可进行生产种植,D项正确。 读工业化阶段表及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图,完成18~19题。 工业化阶段 人均GDP/美元 第一产业比例 第二、第三产业比例 初期 <2000 >20% <80% 中期 >2000 <20% 80%-90% 后期 >4000 <10% >90% 长江流域 3350 9.71% 90.29% 100r 贵赣石渝皖 80甘 流域平均 新苏加 架 40r 20F 纸 0 2 6 8 1012 人均GDP/千美元 18.目前,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区中,己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是() A湖南、安徽、重庆 B.四川、云南、江西 C.上海、浙江、江苏 D.广西、湖北、云南 19.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的特征和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发展比较协调 B.人文要素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 C.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 D.经济布局亟待优化 含案18.C19.D 解析第18题,图中显示,沪、苏、浙三省级行政区的第二、第三产业比例已超过90%,人均 GDP超过4000美元,说明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第19题,图中数据显示,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 区工业化程度差异很大,特别是西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低,而这些省级行政区具有丰富的自然 资源,所以要优化经济布局,促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20.读某区域城市分布示意图,分析可知,新建高速公路会使中心城市的()
A.第一产业比例变化最大 B.第二产业比例变化最大 C.第三产业比例变化最大 D.第三产业比例变化最小 16.该省级行政区最有可能是( ) A.黑龙江省 B.西藏自治区 C.山东省 D.海南省 17.该省级行政区第一产业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得益于( ) A.经济发展水平低 B.广阔的草场资源 C.耕地广阔且肥沃 D.光热资源变化小 答案 15.A 16.D 17.D 解析第 15 题,读图可知,2003—2013 年,该省级行政区第一产业比例变化最大,第二产业比例 变化最小,A 项正确。第 16 题,该省级行政区第三产业比例最大,第二产业比例有所增长,仍较 小,说明该地工业发展晚,工业化水平较低,不会是黑龙江和山东,A、C 两项错误;西藏自治区 不属于东部经济区,B 项错误。第 17 题,该省级行政区第一产业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得益于光 热资源变化小,四季均可进行生产种植,D 项正确。 读工业化阶段表及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图,完成 18~19 题。 工业化阶段 人均 GDP/美元 第一产业比例 第二、第三产业比例 初期 <2 000 >20% <80% 中期 >2 000 <20% 80%~90% 后期 >4 000 <10% >90% 长江流域 3 350 9.71% 90.29% 18.目前,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区中,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是( ) A.湖南、安徽、重庆 B.四川、云南、江西 C.上海、浙江、江苏 D.广西、湖北、云南 19.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的特征和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发展比较协调 B.人文要素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 C.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 D.经济布局亟待优化 答案 18.C 19.D 解析第 18 题,图中显示,沪、苏、浙三省级行政区的第二、第三产业比例已超过 90%,人均 GDP 超过 4 000 美元,说明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第 19 题,图中数据显示,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 区工业化程度差异很大,特别是西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低,而这些省级行政区具有丰富的自然 资源,所以要优化经济布局,促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20.读某区域城市分布示意图,分析可知,新建高速公路会使中心城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