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课堂教学的策略上,提供问题性情境、虚拟性情境以及创设性情境引导学生学习、 思考:课堂的练习题,开放式教学体现在答案的开放性、条件的开放性,综合开放题等 开放性的案例问题上:课堂师生关系方面,教师既作为指导者,更作为参与者,是学生 讨论、分组模拟审核练习的听众、点评者:它既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重视教师从 学生的学习中吸取营养。总之,通过开放式教学,不仅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使 学生如何应用到实践中去:更重要的通过这样一种积极的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和 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 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这是我们本课程教改的意义所在。 具体教学实施设计如下: 第一意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概述 教学内容的设计: 第一节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简介 第二节工S014000系列标准在我用的应用 教学时间的设计:2学时 教学目标的设计: 1.了解IS0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 2.了解标准的构成,IS014001标准在系列标准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及其对组织的益处。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了解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构成,明确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意义。 学习情境的设计: 1.问题性情境:调查了解熟悉IS014001的同学有多少?我国环境问题都有哪些? 2.虚拟性情境:观看课件,在虚拟环境中感受在组织的生产过程中环境问题的严峻 性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性: 3.创设性情境:让学生自己谈谈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意义。 教学思路的设计: 1.提出问题:IS014001认证是什么意思?有多少人注意到商品的包装上有这个标 志? 2.通过学生的发言,高度概括地介绍IS014001认证,以及与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 康安全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 3.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出台这样的标准?通过观看课件,了解各典型行业的 环境污染概括,启发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污染预防,在生产中采取必要的环 境管理措施: 4.通过学生联系先行课对“环境问题”这一知识的学习,讲解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产 生的背景: 5.进一步介绍标准的构成,IS014001标准在系列标准中的地位和作用; 26
26 识;课堂教学的策略上,提供问题性情境、虚拟性情境以及创设性情境引导学生学习、 思考;课堂的练习题,开放式教学体现在答案的开放性、条件的开放性,综合开放题等 开放性的案例问题上;课堂师生关系方面,教师既作为指导者,更作为参与者,是学生 讨论、分组模拟审核练习的听众、点评者;它既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重视教师从 学生的学习中吸取营养。总之,通过开放式教学,不仅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使 学生如何应用到实践中去;更重要的通过这样一种积极的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和 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 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这是我们本课程教改的意义所在。 具体教学实施设计如下: 第一章 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概述 教学内容的设计: 第一节 ISO14000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ISO14000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简介 第三节 ISO14000 系列标准在我国的应用 教学时间的设计:2 学时 教学目标的设计: 1.了解 ISO14000 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 2.了解标准的构成,ISO14001 标准在系列标准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及其对组织的益处。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了解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构成,明确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意义。 学习情境的设计: 1. 问题性情境:调查了解熟悉 ISO14001 的同学有多少?我国环境问题都有哪些? 2. 虚拟性情境:观看课件,在虚拟环境中感受在组织的生产过程中环境问题的严峻 性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性; 3. 创设性情境:让学生自己谈谈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意义。 教学思路的设计: 1.提出问题:ISO14001 认证是什么意思?有多少人注意到商品的包装上有这个标 志? 2.通过学生的发言,高度概括地介绍 ISO14001 认证,以及与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 康安全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 3.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出台这样的标准?通过观看课件,了解各典型行业的 环境污染概括,启发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污染预防,在生产中采取必要的环 境管理措施; 4.通过学生联系先行课对“环境问题”这一知识的学习,讲解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产 生的背景; 5. 进一步介绍标准的构成,ISO14001 标准在系列标准中的地位和作用;
6。在了解了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概括后,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 意义是什么? ?.通过讨论、学生发言,归纳出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及其对组织的益处;国际上环境管理体系证书的颁发情况。 第二章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教学内容的设计: 第一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简介 第二节术语和定义 第三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条款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时间的设计:12学时 教学目标的设计: 1,了解该标准的原则、特点: 2.理解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 3.掌握标准的下列术语的含义:持续改进、环境、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环境管 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环境目标、环境表现、环境方针、环境指标、相 关方、组织、污染预防,理解上述术语之间的逻辑关系: 4.理解IS014001:2004标准每个条款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5.堂握标准每个条款的要求及其之间的关系。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术语:运用大最客例铺助对环培管匣体系标准的18个要素的理解: 2.教学难点: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理解,尤其是4.3.1,4.3.3,4.4.2,4.4.5, 4.4.6,4.4.7,4.5.1,4.5.3,4.5.5,4.6. 学习情境的设计: 1.虚拟性情境:观看课件,通过大量的案例、文件、表格范例理解条款的要求 2.创设性情境:按条款的要求,分解出每个条款完成需要进行的步骤,让学生能够 按顺序进行正常的连接。 3.问题性情境:在学习标准全部要求完成后,通过10个左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 符合还是不符合标准的要求? 教学思路的设计: 1,术语及标准的学习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为便于理解,需要穿插大量的案例,以及 条款里设计到的表格、程序文件的范例,这些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呈现。 2.每个条款学习后,按条款的要求,分解出每个条款完成所需要进行的步骤,让学 生能够按顺序进行正常的连接。 3.在学习标准全部要求完成后,通过10个左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符合还是不符 合标准那条的要求?以检验学校效果如何。 第三章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教学内容的设计: 第一节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27 6. 在了解了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概括后,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 意义是什么? 7. 通过讨论、学生发言,归纳出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及其对组织的益处;国际上环境管理体系证书的颁发情况。 第二章 GB/T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教学内容的设计: 第一节 GB/T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简介 第二节 术语和定义 第三节 GB/T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条款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时间的设计:12 学时 教学目标的设计: 1. 了解该标准的原则、特点; 2.理解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 3. 掌握标准的下列术语的含义:持续改进、环境、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环境管 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环境目标、环境表现、环境方针、环境指标、相 关方、组织、污染预防,理解上述术语之间的逻辑关系; 4. 理解 ISO14001:2004 标准每个条款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5. 掌握标准每个条款的要求及其之间的关系。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术语;运用大量案例辅助对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 18 个要素的理解; 2.教学难点: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理解,尤其是 4.3.1,4.3.3,4.4.2,4.4.5, 4.4.6,4.4.7,4.5.1,4.5.3,4.5.5,4.6。 学习情境的设计: 1. 虚拟性情境:观看课件,通过大量的案例、文件、表格范例理解条款的要求; 2. 创设性情境:按条款的要求,分解出每个条款完成需要进行的步骤,让学生能够 按顺序进行正常的连接。 3. 问题性情境:在学习标准全部要求完成后,通过 10 个左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 符合还是不符合标准的要求? 教学思路的设计: 1.术语及标准的学习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为便于理解,需要穿插大量的案例,以及 条款里设计到的表格、程序文件的范例,这些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呈现。 2.每个条款学习后,按条款的要求,分解出每个条款完成所需要进行的步骤,让学 生能够按顺序进行正常的连接。 3. 在学习标准全部要求完成后,通过 10 个左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符合还是不符 合标准那条的要求?以检验学校效果如何。 第三章 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教学内容的设计: 第一节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第二节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 教学时间的设计:4学时 教学目标的设计: 1.了解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2.掌握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 3.理解法律、法规在环境管理体系各个要素中的体现,如何通过体系的运行确保 法规的符合性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的重点: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体系:主要污染物排放标淮: 2.教学的难点:不同的环境标准对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规定;法律、法规在环境管 理体系各个要素中的体现 学习情境及教学思路的设计: 通过问题性情境,引导学生回忆在《环境监测》课程中学到的环境标准方面的知识, 加深巩固环境法律法规的学习,并完善先前所学的环境法体系。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 举例和课堂提问进行讨论学习。 第四章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教学内容的设计: 第一节建立体系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初始环境评审的意义及办法 第三节体系文件的编写 教学时间的设计:4学时 教学目标的设计: 1.了解建立体系的一般步骤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掌握初始环境评审的意义及办法 3.熟悉体系文件的编写方法,会编写简单的体系文件。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的重点:初始环境评审的方法、原则和内容:常见的体系文件的编写方法: 2.教学的难点:环境因素的识别、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及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学习情境的设计: 1,问题性情境:建立环境管理体,最核心的技术是什么? 2。虚拟性情境:观看课件,以某屠宰行业、化工行业、机械加工业典型模拟案例为 例,学习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步骤。 3.创设性情境:让学生根据案例的工艺流程,进行简单的初始环境评审。 教学思路的设计: 1.课前提前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熟悉屠宰行业的工艺流程: 2.讲授一个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一般步骤: 3.讲授初始环境评审的原则、内容和步骤: 4.观看屠宰行业、化工行业、机械加工业典型模拟案例生产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在
28 第二节 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 教学时间的设计:4 学时 教学目标的设计: 1. 了解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2. 掌握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 3. 理解法律、法规在环境管理体系各个要素中的体现,如何通过体系的运行确保 法规的符合性。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 教学的重点: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体系;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 2. 教学的难点:不同的环境标准对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规定;法律、法规在环境管 理体系各个要素中的体现 学习情境及教学思路的设计: 通过问题性情境,引导学生回忆在《环境监测》课程中学到的环境标准方面的知识, 加深巩固环境法律法规的学习,并完善先前所学的环境法体系。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 举例和课堂提问进行讨论学习。 第四章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教学内容的设计: 第一节 建立体系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 初始环境评审的意义及办法 第三节 体系文件的编写 教学时间的设计:4 学时 教学目标的设计: 1. 了解建立体系的一般步骤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 掌握初始环境评审的意义及办法; 3. 熟悉体系文件的编写方法,会编写简单的体系文件。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的重点:初始环境评审的方法、原则和内容;常见的体系文件的编写方法; 2.教学的难点:环境因素的识别、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及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学习情境的设计: 1. 问题性情境:建立环境管理体,最核心的技术是什么? 2. 虚拟性情境:观看课件,以某屠宰行业、化工行业、机械加工业典型模拟案例为 例,学习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步骤。 3. 创设性情境:让学生根据案例的工艺流程,进行简单的初始环境评审。 教学思路的设计: 1. 课前提前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熟悉屠宰行业的工艺流程; 2. 讲授一个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一般步骤; 3. 讲授初始环境评审的原则、内容和步骤; 4. 观看屠宰行业、化工行业、机械加工业典型模拟案例生产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在
该行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5.以分组讨论集中发言的形式,归纳总结该行业环境因素的识别及评价方法,以及 控制办法。 6.讲授体系文件的编写方法,并结合该案例,讨论需编写哪些体系文件。 第五章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概论 教学内容的设计: 第一节内部审核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节内部审核的策划 第三节内部审核的方法及要求 第四节内部审核文件的编制方法 教学时间的设计:8学时 教学目标的设计: 1.了解内部审核的概念及特点: 2.熟悉内部审核的方法、要求 3.掌握主要内部审核文件的编写方法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的重点:审核计划、检查表、不符合报告、审核报告等的编写方法:审核后 续活动的实施」 2.教学的难点:编制审核计划时如何合理安排审核任务:结合实例编写审核检查 表:在模拟案例练习中训练审核技巧。 学习情境的设计: 1.虚拟性情境:观看课件,以某屠宰行业一个模拟案例为例,学习审核的一般流程 和步骤。 2.创设性情境:让学生根据案例,编制审核计划、编写检查表,并让学生进行简单 的模拟审核:学生编制审核报告。 教学思路的设计: 1.讲授内部审核的概念及特点: 2.讲授内部审核的方法、要求 3.简单介绍编写审核计划、检查表、审核报告的方法: 4.再次观看某屠宰场的生产视频,指导学生分组讨论编制审核计划、编写审核检查 5.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模拟审核:并编写不符合报告和审核报告 第六章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 教学内容的设计: 第一节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基本流程 第二节认证审核的实施 散学时间的设计:2学时 教学目标的设计:
29 该行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5. 以分组讨论集中发言的形式,归纳总结该行业环境因素的识别及评价方法,以及 控制办法。 6. 讲授体系文件的编写方法, 并结合该案例,讨论需编写哪些体系文件。 第五章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概论 教学内容的设计: 第一节 内部审核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节 内部审核的策划 第三节 内部审核的方法及要求 第四节 内部审核文件的编制方法 教学时间的设计:8 学时 教学目标的设计: 1. 了解内部审核的概念及特点; 2. 熟悉内部审核的方法、要求; 3. 掌握主要内部审核文件的编写方法。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的重点:审核计划、检查表、不符合报告、审核报告等的编写方法;审核后 续活动的实施。 2.教学的难点: 编制审核计划时如何合理安排审核任务;结合实例编写审核检查 表;在模拟案例练习中训练审核技巧。 学习情境的设计: 1. 虚拟性情境:观看课件,以某屠宰行业一个模拟案例为例,学习审核的一般流程 和步骤。 2. 创设性情境:让学生根据案例,编制审核计划、编写检查表,并让学生进行简单 的模拟审核;学生编制审核报告。 教学思路的设计: 1.讲授内部审核的概念及特点; 2.讲授内部审核的方法、要求; 3.简单介绍编写审核计划、检查表、审核报告的方法; 4.再次观看某屠宰场的生产视频,指导学生分组讨论编制审核计划、编写审核检查 表; 5.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模拟审核;并编写不符合报告和审核报告。 第六章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 教学内容的设计: 第一节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基本流程 第二节 认证审核的实施 教学时间的设计:2 学时 教学目标的设计:
1.了解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基本流程、认证审核的实施过程 2.掌握审核范围的确定。 敦学的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了解认证审核的基本流程和实施过程,掌握如何描述认证活动的审核范围。 学习情境及教学思路的设计: 通过教师讲授为主,阐述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基本流程,申请认证及审核的实施过 程,明确审核范围的界定方法。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为了培养学生均匀用力、不能放松平日的学习态度,课程考评并不只是学期末才进 行。考核成绩由出勤、小考成绩、讨论课、模拟审核及期末考试等构成,涵盖了对标准 理解和审核练习表现等方面的评价。课程的平时成绩,平均占到总成绩的50%。 口出勤 圆小考 口计论 口模拟审核 ■期末考试 0% 图1教学评价成绩构成图 注:1)小考在平时课堂进行,主要在第二章的学习阶段进行,对标准的知识点进行随 堂考试,每次5分,共进行3次,计15分。 2)讨论课共计3-4次成绩,20分。内容包括:审核检查表的编制、不符合的评判 审核计划的编制、审核报告的编写。 3)模拟审核:分组进行,根据所给案例,进行审核练习。进行一次,计10分 七、其他教学活动 本课程没有实验课,也没有见习。所学知识可以在毕业论文期间加以应用,选择相 关题目,进行深入研究,以一个企业作为模拟案例,进行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模式以及 关键技术的探讨。 毕业论文相关研究课题: 1住宅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 2造纸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实践研究 3环境管理体系在高校中的应用研究 4初始环培评宙在建镇行业中的应用 5屠宰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关键技术研究 30
30 1. 了解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基本流程、认证审核的实施过程; 2. 掌握审核范围的确定。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了解认证审核的基本流程和实施过程,掌握如何描述认证活动的审核范围。 学习情境及教学思路的设计: 通过教师讲授为主,阐述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基本流程,申请认证及审核的实施过 程,明确审核范围的界定方法。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为了培养学生均匀用力、不能放松平日的学习态度,课程考评并不只是学期末才进 行。考核成绩由出勤、小考成绩、讨论课、模拟审核及期末考试等构成,涵盖了对标准 理解和审核练习表现等方面的评价。课程的平时成绩,平均占到总成绩的 50%。 图1 教学评价成绩构成图 5% 15% 20% 10% 50% 出勤 小考 讨论 模拟审核 期末考试 注:1)小考在平时课堂进行,主要在第二章的学习阶段进行,对标准的知识点进行随 堂考试,每次 5 分,共进行 3 次,计 15 分。 2)讨论课共计 3-4 次成绩,20 分。内容包括:审核检查表的编制、不符合的评判、 审核计划的编制、审核报告的编写。 3)模拟审核:分组进行,根据所给案例,进行审核练习。进行一次,计 10 分。 七、其他教学活动 本课程没有实验课,也没有见习。所学知识可以在毕业论文期间加以应用,选择相 关题目,进行深入研究,以一个企业作为模拟案例,进行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模式以及 关键技术的探讨。 毕业论文相关研究课题: 1 住宅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 2 造纸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实践研究 3 环境管理体系在高校中的应用研究 4 初始环境评审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5 屠宰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