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对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的解剖学内容进行了“三段式”设计。所谓“三段 式”,亦即系统解剖学一局部解剖学一护理应用解剖学的模式,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系 统解剖学,使之成为医学入门课和医学基础之基础,第二学期开设护理解剖学(内容 包括局部解剖学和护理应用解剖学),由基础向临床进行过渡。 《护理解制学》是以《人体解剂学》为先修某础果程的。我校的《人体解剖学》 课程内容的实质是系统解剖学,它是按人体九大系统依次介绍人体形态结构,实际是 医学多个专业课程体系的奠基。系统解剖学的优点在于条理清晰,相对利于初学者学 据,实际上可称之为是“医学入门者的解剖学”。对于专业人员而言,“系统解剖学” 的缺点显而易见,即与临床脱节。《护理解剖学》以系统解剖学为基础,可以认为是最 基础的系统解剖学与护理临床相结合的产物。 《护理解剖学》的后续课程即是该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如《基础护理学》、《内科 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有专家统计,护理学 专业的学生未来的护理学操作中有90%以上要应用相关解剖学基础知识,如果不熟 悉解剖学,操作将是盲目的,若是不懂解剖学,操作则是危险的。作为古老的解剖学 与现代的护理学交叉结合的产物,《护理解剖学》成为上述专业课程的莫基,它针对护 理专业的护理操作技术、病情观测和生活护理等的要求,提供相关的形态学基础实践 证明。 系统解剖学是基础中的基础,护理解剖学是桥梁,护理临床的主干专业课程是上 层建筑。这不仅表现在知识结构上,也表现在认知结构上。这就要求教师在《护理解 剖学》教学中,给学生建立新的医学认知结构,而此认知结构将对以后课程产生影响。 学生在解剖学科中得到的认知、技能及情感的发展都可以迁移到后继各门课程的学习 中,因此我们的教学又被作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准备”而更有特殊意义,为以后学习打 下实基础。教学中应建立“为迁移而数”,为后继学利作好“学习雅备”而数的服务 观点。 (六)《护理解剖学》在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是要培养具有现代护理学理论和技能,能够从事临床护理、 护理科研、护理教育等工作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级护理人员。 从知识技能目标来看,我们培养出的人才要能适应现代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掌 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最基本的要求。《护理解剖学》是以研究护理专业所涉 及的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毗邻关系为目的,其特点是将解剖学知识与护理专业有 关内容紧密结合,涵盖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诊断及生活护理等,既成为该专业学生理 论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又为其专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 从素质培养目标来看,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应该是“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综合素 质包含了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护理解剖学》与其他 学科共同担负着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并且,由于解剖学科的特殊性,在对 学生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中可以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从医学伦理学的
6 我们现在对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的解剖学内容进行了“三段式”设计。所谓“三段 式”,亦即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护理应用解剖学的模式,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系 统解剖学,使之成为医学入门课和医学基础之基础,第二学期开设护理解剖学(内容 包括局部解剖学和护理应用解剖学),由基础向临床进行过渡。 《护理解剖学》是以《人体解剖学》为先修基础课程的。我校的《人体解剖学》 课程内容的实质是系统解剖学,它是按人体九大系统依次介绍人体形态结构,实际是 医学多个专业课程体系的奠基。系统解剖学的优点在于条理清晰,相对利于初学者掌 握,实际上可称之为是“医学入门者的解剖学”。对于专业人员而言,“系统解剖学” 的缺点显而易见,即与临床脱节。《护理解剖学》以系统解剖学为基础,可以认为是最 基础的系统解剖学与护理临床相结合的产物。 《护理解剖学》的后续课程即是该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如《基础护理学》、《内科 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有专家统计,护理学 专业的学生未来的护理学操作中有 90%以上要应用相关解剖学基础知识〔3〕,如果不熟 悉解剖学,操作将是盲目的,若是不懂解剖学,操作则是危险的。作为古老的解剖学 与现代的护理学交叉结合的产物,《护理解剖学》成为上述专业课程的奠基,它针对护 理专业的护理操作技术、病情观测和生活护理等的要求,提供相关的形态学基础实践 证明。 系统解剖学是基础中的基础,护理解剖学是桥梁,护理临床的主干专业课程是上 层建筑。这不仅表现在知识结构上,也表现在认知结构上。这就要求教师在《护理解 剖学》教学中,给学生建立新的医学认知结构, 而此认知结构将对以后课程产生影响。 学生在解剖学科中得到的认知、技能及情感的发展都可以迁移到后继各门课程的学习 中,因此我们的教学又被作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准备”而更有特殊意义,为以后学习打 下扎实基础。教学中应建立“为迁移而教”,为后继学科作好“学习准备”而教的服务 观点。 (六)《护理解剖学》在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是要培养具有现代护理学理论和技能,能够从事临床护理、 护理科研、护理教育等工作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级护理人员。 从知识技能目标来看,我们培养出的人才要能适应现代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掌 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最基本的要求。《护理解剖学》是以研究护理专业所涉 及的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毗邻关系为目的,其特点是将解剖学知识与护理专业有 关内容紧密结合,涵盖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诊断及生活护理等,既成为该专业学生理 论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又为其专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 从素质培养目标来看,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应该是“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综合素 质包含了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护理解剖学》与其他 学科共同担负着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并且,由于解剖学科的特殊性,在对 学生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中可以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从医学伦理学的
观点来看,人体的概念是一个由尸体、活体、个体和群体所构成的特殊系统,尸体解剖 属于人体实验,因此在利用尸体作为学习对象的同时,加入生命伦理观的教育,可以使 医学生更加敬爱生命乃至敬畏生命,深切感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意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知识传输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但不能将之作为 唯一目标。在传输知识的过程中应有意识的进行各种能力培养和提升综合素质。 四、教学条件分析 (一)教材的选择与分析 我们选用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出版的,由苏海茜主编的《护理解剖学》为使 用教材。该教材突出的特点有: 1.突出基本知识和形态学特点:人体局部的组成及层次要点、各主要结构的位置 毗邻关系,均加以详细描述,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精美的插图,特别是彩图和实物 照片能体现形态学教学特点,能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突出护理专业特点:教材的内容紧密围绕培养目标,突出护理学专业特点,内 容取舍适当。教材涵盖了国家《护士资格考试大纲》中涉及到的所有解剖学内容,对 各种临床护理技术、生活护理技术、护源性损伤防范所涉及的解剖学内容均有详细论 述,针对性极强。 3.有利于学生自学:该教材在每章开始均备有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提出具体要 求:结尾有复习思考题,有助于学生总结。每一章内编入1~3个插入框,介绍与护理 专业相关内容的解剖学要点和临床意义,以启发思考,提高阅读兴趣,加深对解剖学 知识的理解。 护理解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只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萌芽,教材建设 比较落后。近十年,随着护理学专业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护理解剖学学科发展也很 快,教材建设也取得极大进步。目前,已有中国科技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由丁自海 主编的《人体解剖学(护理专业用)第2版》被列为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成为 护理解剖学教材建设中的典范。我们之所以没有选择这本教材,是因为该教材采取了 以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为蓝本,穿插护理解剖学知识的组织方式,与我们课程体 系中解剖学内容“三段式”的设计模式不相吻合。 (二)软硬件条件分析 1.教学媒体:本课程医学形态学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将大量的应用多媒体 技术。本课程教学活动主要包括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分别在医学教学楼的大教 室和解剂实验室进行。目前相关教室和实验室均已装备了多媒体设备,可以满足上课 需要。同时,我们教研室全体同志先期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收集文本、图片和视 频资料,针对该课程每个章节均制作了教学课件,并已在上一个年级使用。现只需局 部的修改、补充和完善 2.实验室条件: (1)环境条件:解剖实验室可同时容纳30人以下班型3个班同时上课。但受标
7 观点来看,人体的概念是一个由尸体、活体、个体和群体所构成的特殊系统,尸体解剖 属于人体实验,因此在利用尸体作为学习对象的同时,加入生命伦理观的教育,可以使 医学生更加敬爱生命乃至敬畏生命,深切感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意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知识传输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但不能将之作为 唯一目标。在传输知识的过程中应有意识的进行各种能力培养和提升综合素质。 四、教学条件分析 (一)教材的选择与分析 我们选用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5 出版的,由苏海茜主编的《护理解剖学》为使 用教材。该教材突出的特点有: 1.突出基本知识和形态学特点:人体局部的组成及层次要点、各主要结构的位置 毗邻关系,均加以详细描述,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精美的插图,特别是彩图和实物 照片能体现形态学教学特点,能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突出护理专业特点:教材的内容紧密围绕培养目标,突出护理学专业特点,内 容取舍适当。教材涵盖了国家《护士资格考试大纲》中涉及到的所有解剖学内容,对 各种临床护理技术、生活护理技术、护源性损伤防范所涉及的解剖学内容均有详细论 述,针对性极强。 3.有利于学生自学:该教材在每章开始均备有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提出具体要 求;结尾有复习思考题,有助于学生总结。每一章内编入 1~3 个插入框,介绍与护理 专业相关内容的解剖学要点和临床意义,以启发思考,提高阅读兴趣,加深对解剖学 知识的理解。 护理解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只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萌芽,教材建设 比较落后。近十年,随着护理学专业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护理解剖学学科发展也很 快,教材建设也取得极大进步。目前,已有中国科技出版社 2007 年出版的,由丁自海 主编的《人体解剖学(护理专业用)第 2 版》被列为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成为 护理解剖学教材建设中的典范。我们之所以没有选择这本教材,是因为该教材采取了 以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为蓝本,穿插护理解剖学知识的组织方式,与我们课程体 系中解剖学内容“三段式”的设计模式不相吻合。 (二)软硬件条件分析 1.教学媒体:本课程医学形态学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将大量的应用多媒体 技术。本课程教学活动主要包括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分别在医学教学楼的大教 室和解剖实验室进行。目前相关教室和实验室均已装备了多媒体设备,可以满足上课 需要。同时,我们教研室全体同志先期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收集文本、图片和视 频资料,针对该课程每个章节均制作了教学课件,并已在上一个年级使用。现只需局 部的修改、补充和完善。 2.实验室条件: (1)环境条件:解剖实验室可同时容纳 30 人以下班型 3 个班同时上课。但受标
本数量限制,目前《护理解剖学》课程还仅能单班上课,即5个上课班级分别错时上 实验课。可在制定课表时与相关人员协调解决。 (2)标本建设:包括局部解剖学标本和护理应用解剖学标本两部分。 首先,本课程并不要求学生进行常规局部解剖学中的尸体解剖,原因是第一尸材 不足,第二是没有必要,毕竞不是培养外科医生。所以本课程中的局部解剖学标本应 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局解课中解剖过的尸体标本,数量上完全可以满足需要。 其次,护理应用解剖学标本仅有一套,包括注射技术应用解剖、插管技术应用解 剖、穿刺技术应用解剖、急救护理技术应用解剖、冲洗用药技术应用解剖、诊断技术 应用解剖的标本。5个班错时上课可满足需要。 (三)《护理解剖学》课程对任课教师的素质要求 1.知识素质要求: (1)解剖专业知识:本课程的任课教师要有精深的解剖专业知识。一是要有扎实 全面系统的解剖学科基础知识理论体系:二是要有熟练的解剖操作能力:三是要通晓 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全部内容:四是要熟悉代表解剖专业发展方向的新知识、新观念、」 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应用领域等。 (2)相关学科知识: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具有较为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特别是 与临床护理相关的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做到“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任课教师应加 强此方面知识的积累。 2.能力素质要求: (1)教学组织能力:本课程的任课数师应具有一定的数学经验和教学组织能力。 无论采取哪种教学组织形式,都能做到教学内容谙熟于胸、教学过程张弛有度、教学 秩序井然有序。 (2)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能力: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可能只通过单一方法就 能实现的,因而决定了任课教师必须能够综合运用和优化组合多种教学方法。无论是 讲授法、演示法,还是探究法、指导发现法、小组讨论法,任课教师都应能灵活运用 并相互配合。并且,能够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作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引导 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任课教师还必须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的能力。 (3)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教学的工具,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在语言表达上应 做到清晰、精练、准确,生动、活泼、富于感染力,同时在语言表达中善于设问解疑, 即能为学生留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又能体现指导、向导性作用。 3.一般品质要求:爱国敬业、安贫乐道,为人师表、教书有人,严谨笃实、乐于 奉献,热爱教育、关爱学生。 (四)现有师资水平和需提高的素质要求: 解剖教研室现有教师6人,基本情况如下表 职称结构学历结构 教学年限 护理学专业教学经历 8
8 本数量限制,目前《护理解剖学》课程还仅能单班上课,即 5 个上课班级分别错时上 实验课。可在制定课表时与相关人员协调解决。 (2)标本建设:包括局部解剖学标本和护理应用解剖学标本两部分。 首先,本课程并不要求学生进行常规局部解剖学中的尸体解剖,原因是第一尸材 不足,第二是没有必要,毕竟不是培养外科医生。所以本课程中的局部解剖学标本应 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局解课中解剖过的尸体标本,数量上完全可以满足需要。 其次,护理应用解剖学标本仅有一套,包括注射技术应用解剖、插管技术应用解 剖、穿刺技术应用解剖、急救护理技术应用解剖、冲洗用药技术应用解剖、诊断技术 应用解剖的标本。5 个班错时上课可满足需要。 (三)《护理解剖学》课程对任课教师的素质要求 1.知识素质要求: (1)解剖专业知识:本课程的任课教师要有精深的解剖专业知识。一是要有扎实 全面系统的解剖学科基础知识理论体系;二是要有熟练的解剖操作能力;三是要通晓 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全部内容;四是要熟悉代表解剖专业发展方向的新知识、新观念、 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应用领域等。 (2)相关学科知识: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具有较为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特别是 与临床护理相关的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做到“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任课教师应加 强此方面知识的积累。 2.能力素质要求: (1)教学组织能力: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组织能力。 无论采取哪种教学组织形式,都能做到教学内容谙熟于胸、教学过程张弛有度、教学 秩序井然有序。 (2)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能力: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可能只通过单一方法就 能实现的,因而决定了任课教师必须能够综合运用和优化组合多种教学方法。无论是 讲授法、演示法,还是探究法、指导发现法、小组讨论法,任课教师都应能灵活运用 并相互配合。并且,能够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作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引导 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任课教师还必须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的能力。 (3)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教学的工具,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在语言表达上应 做到清晰、精练、准确,生动、活泼、富于感染力,同时在语言表达中善于设问解疑, 即能为学生留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又能体现指导、向导性作用。 3.一般品质要求:爱国敬业、安贫乐道,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实、乐于 奉献,热爱教育、关爱学生。 (四)现有师资水平和需提高的素质要求: 解剖教研室现有教师 6 人,基本情况如下表: 职称结构 学历结构 教学年限 护理学专业教学经历
副教授1人 博士2人 10年以上:4人 全部具有 讲师5人 硕士4人 10年以下:2人 现有师资从知识水平、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教师素质等方面完全可以胜任教学 任务的需要。但是,所有教师在本科阶段均为临床医学专业,特别是年轻教师可能对 临床护理技术更加缺乏了解,这有可能在未来承担相应教学任务时,不能结合护理临 床实践进行教学。为此,教研室将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对欠缺的知识进行专门的“补 血”。同时监督承担相应教学任务的年轻教师到护理学院有针对性听课,有条件时送附 属医院参观学习
9 副教授 1 人 博士 2 人 10 年以上:4 人 讲 师 5 人 硕士 4 人 10 年以下:2 人 全部具有 现有师资从知识水平、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教师素质等方面完全可以胜任教学 任务的需要。但是,所有教师在本科阶段均为临床医学专业,特别是年轻教师可能对 临床护理技术更加缺乏了解,这有可能在未来承担相应教学任务时,不能结合护理临 床实践进行教学。为此,教研室将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对欠缺的知识进行专门的“补 血”。同时监督承担相应教学任务的年轻教师到护理学院有针对性听课,有条件时送附 属医院参观学习
五、教学实施设计 (一)课程实施方案 教学日标 认知与学习 课程内容 课型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 认知活动学、认知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策略 形式 价值观目标 面解制、层次解 了解器官和重要结构的 复簧 人体表面解制与人 建立正确生命伦到 全年级力 多媒体辅 理论课 特细加 助教学 位置毗邻关系:思维能 观。正确看待生死 班教学 流法) 力发展、综合分析能力 巩周 笛略 板书板图 演示法 紧统程与临床护理应一步审视护理 用相的蝶 的 护理应用解剂学 理论课 思维能力发展、综合分 析能力提高 垫账感 巩周 组织箭略 板书板图 “吃苦耐劳”品质 多媒体辅 人人 实验课 得以重塑:感受 复述策略 讲授法 析能力提高 巩周 的人文情怀 组织策略 标本型 全面掌星临床护理操作 这的解学结分能 精细 媒体 讲授法 护理应用解学 实验课 和解决护理操作中的应 组织 用解剂问题,思维能力 模式再认 指导发现 标木观察 发展、综合分析能力提
10 五、教学实施设计 (一)课程实施方案 教学目标 认知与学习 课程内容 课型 知识与技能 目标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认知活动 学习、认知 策略 教学组织 形式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人体表面解剖与人 体局部概述 理论课 熟悉人体各重要局部的 表面解剖、层次解剖, 了解器官和重要结构的 位置毗邻关系;思维能 力发展、综合分析能力 提高 建立正确生命伦理 观,正确看待生死 感知 理解 巩固 复述策略 精细加工 策略 全年级大 班教学 讲授法 (谈话交 流法) 演示法 多媒体辅 助教学、 板书板图 护理应用解剖学 理论课 系统掌握与临床护理应 用相关的解剖学要点; 思维能力发展、综合分 析能力提高 进一步审视护理事 业的重要性,建立 正确职业观和职业 荣誉感 感知 理解 巩固 复述策略 精细加工 策略 组织策略 全年级大 班教学 讲授法 演示法 多媒体辅 助教学、 板书板图 人体表面解剖与人 体局部概述 实验课 在活体或尸体标本上熟 练的识认重要解剖结构 思维能力发展、综合分 析能力提高 “吃苦耐劳”品质 得以重塑;感受生 命之可贵,塑造“敬 畏生命、悲天悯人” 的人文情怀 感知 理解 巩固 复述策略 精细加工 策略 组织策略 自然班级 班内分组 教学 讲授法 演示法 指导发现 法 多媒体辅 助教学、 活体示例 模拟尸体 解剖、 标本观察 护理应用解剖学 实验课 全面掌握临床护理操作 区域的解剖学结构、能 够运用解剖学知识分析 和解决护理操作中的应 用解剖问题,思维能力 发展、综合分析能力提 高 增强合作意识、严 谨作风,职业素养 得以提升 理解 巩固 运用 精细加工 策略 组织策略 模式再认 策略 自然班级 班内分组 教学 讲授法 演示法 指导发现 法 多媒体辅 助教学、 活体示例 标本观察 模拟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