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的问题。5.金融监管政府可以通过生产信息并免费提供给公众来帮助投资者识别公司的好坏:也可以鼓励公司披露真实信息。政府可以通过法律,对那些从事欺骗和骗取盈利的欺诈行为的人们施以严格的刑事处罚。三、本章小结1.本章主要讲授了各类金融中介机构,以及业务功能,分析了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金融中介机构在解决信息不对称中的作用。为货币金融学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2.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资管新规与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发展》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主要针对当前同类资管业务的监管规则和标准不一致,也存在部分业务发展不规范、管套利、产品多层嵌套、刚性兑付、规避金融监管等问题。资管新规主要目的在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有效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更好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通过对资料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金融领域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不合理性,培育学生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四、思考与练习1.比较西方与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的不同?2.试用逆向选择理论解释人们更愿意向家庭成员而不是陌生人发放借款。3.如果在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那么还会发生道德风险问题吗?五、阅读文献[1]蒋先玲,货币金融学(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年版[2]黄达.金融学(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31戴国强.货币金融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六、自主学习1.指导学生课前在超星学习通上观看对应章节视频,完成本节测试内容,课堂上根据学生掌握实际情况有侧重点的进行教学。2.观看大型纪录片《货币》、《华尔街》、《资本之河》等
选择的问题。 5.金融监管 政府可以通过生产信息并免费提供给公众来帮助投资者识别公司的好坏;也可以鼓 励公司披露真实信息。政府可以通过法律,对那些从事欺骗和骗取盈利的欺诈行为的人 们施以严格的刑事处罚。 三、本章小结 1.本章主要讲授了各类金融中介机构,以及业务功能,分析了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以及金融中介机构在解决信息不对称中的作用。为货币金融学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 础。 2.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资管新规与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发展》 2018 年 4 月 27 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 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主要针对当前同类资管 业务的监管规则和标准不一致,也存在部分业务发展不规范、管套利、产品多层嵌套、 刚性兑付、规避金融监管等问题。资管新规主要目的在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 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有效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实体经 济,更好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通过对资料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金融领域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 社会实践、关注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不合理性,培育学生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 业素养。 四、思考与练习 1.比较西方与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的不同? 2.试用逆向选择理论解释人们更愿意向家庭成员而不是陌生人发放借款。 3.如果在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那么还会发生道德风险问题吗? 五、阅读文献 [1]蒋先玲,货币金融学(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 年版 [2]黄达.金融学(第三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 [3]戴国强.货币金融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六、自主学习 1.指导学生课前在超星学习通上观看对应章节视频,完成本节测试内容,课堂上根据学 生掌握实际情况有侧重点的进行教学。 2.观看大型纪录片《货币》、《华尔街》、《资本之河》等
七、教学反思
七、教学反思
授课内容第3章利息与利率理解利息的来源和本质,明确利率的种类、掌握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1. 因素。教学目标2.掌握利率的计算方法,明确不同利率计算方法的区别与联系。3.掌握均衡利率的决定理论,能够分析均衡利率决定的主要影响因素。4.掌握利率风险结构理论本章重点是利率的种类和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均衡利教学重点率的决定理论。教学难点难点是利率的本质以及利率的风险结构。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超星学习通平台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开篇案例:《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利率是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经济指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利率不仅对企业、个人家庭等微观经济体产生影响,而且也是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利率既然如此重要,我们就要知道,什么是利率与利息?利息的本质是什么?怎样去计量利率?利率是如何决定的?这正是本章要学习的重要内容。二、探究新知第一节利率及其种类(2学时)一、利息的含义利息是借贷关系中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或者说是对资金使用权让渡引起即期消费和机会收益损失的补偿。利息在资金借贷行为发生时就被确立下来,并成为资本收益的一般形式;二、利率的含义与分类1.利息率是指借贷期间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利息率(以下简称为利率)就成为资本收益率的一般形式。2.利率的种类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把利率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主要表现为:(1)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率不随借贷供求状况而变动的利率。通常适用于短期借贷。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限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在较长期的信用活动中是主要形式。例如欧洲货币市场实施的浮动利率调整期为3-6个月,调整依据为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授课内容 第 3 章 利息与利率 教学目标 1. 理解利息的来源和本质,明确利率的种类、掌握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 因素。 2. 掌握利率的计算方法,明确不同利率计算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3. 掌握均衡利率的决定理论,能够分析均衡利率决定的主要影响因素。 4.掌握利率风险结构理论。 教学重点 本章重点是利率的种类和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均衡利 率的决定理论。 教学难点 难点是利率的本质以及利率的风险结构。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超星学习通平台 教学时数 8 学时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开篇案例:《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利率是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经济指标, 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利率不仅对企业、个人家庭等微观经济体产生影响,而 且也是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利率既然如此重要,我们就要知道,什么是利率与利息? 利息的本质是什么?怎样去计量利率?利率是如何决定的?这正是本章要学习的重要内 容。 二、探究新知 第一节 利率及其种类(2 学时) 一、利息的含义 利息是借贷关系中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或者说是对资金使用权让渡引起即期 消费和机会收益损失的补偿。利息在资金借贷行为发生时就被确立下来,并成为资本收益 的一般形式; 二、利率的含义与分类 1.利息率是指借贷期间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利息率(以下简称为利率)就 成为资本收益率的一般形式。 2. 利率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把利率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主要表现为: (1)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率不随借贷供求状况而变动的利率。通常适用 于短期借贷。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限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在较长期 的信用活动中是主要形式。例如欧洲货币市场实施的浮动利率调整期为 3-6 个月,调整依 据为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2)市场利率、官方利率、行业利率市场利率是指由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官方利率是指由一国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它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政策手段。行业利率是指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为了维护公平竞争所确定的利率。(3)基准利率与非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这种利率变动,其他利率也相应变动。西方国家的基准利率通常是指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我国的基准利率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基准利率以外的利率被称为非基准利率。(4)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一般利率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经营存贷款业务过程中,对一般客户所采用的利息率。优惠利率是指国家通过金融机构对于认为需要重点扶植或照顾的企业、行业所提供的低于一般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5)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短期利率一般指借贷时间在一年以内的利率。长期利率一般指借贷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利率。(6)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指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息率,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利息率,银行电子显示牌挂牌的利率即为名义利率。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真实利率。费雪方程式表明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i加上预期通货膨胀率元,即(3-1)i=i,+元重新排列各项,可以发现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即(3-2)i,=i-元实际利率表示以不变价来衡量,即按照所能购买的实际产品和服务的数量来计算的真实购买力水平,实际利率反应借贷资本的真实利息收益或借款成本。在经济活动中,借贷双方真正关心的是实际利率,而不是名义利率。三、利率体系利率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利率按一定规则构成的复杂系统。1.中央银行利率和商业银行利率再贴现率:主导作用商业银行利率:基础性作用2.拆借利率与国债利率(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拆借利率:弥补临时头寸不足国债利率:长期金融市场中的基础利率3.一级市场利率与二级市场利率一级市场利率:债券发行时的收益率或利率二级市场利率:债券流通转让时的收益率第二节利率的计算(3学时)一、单利、复利、连续复利1.单利单利是指在计算利息额时,以本金为基数计算利息,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下期利息的方法。其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3-3)I=Pxixn(3-4)S=P(I+ixn)
(2)市场利率、官方利率、行业利率 市场利率是指由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 官方利率是指由一国政府金融管 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它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政策手段。 行业利率 是指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为了维护公平竞争所确定的利率。 (3)基准利率与非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这种利率变动,其他利 率也相应变动。 西方国家的基准利率通常是指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我国的基准利率是中 国人民银行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基准利率以外的利率被称为非基准利率。 (4)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 一般利率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经营存贷款业务过程中,对一般客户所采用的利 息率。 优惠利率是指国家通过金融机构对于认为需要重点扶植或照顾的企业、行业所提供 的低于一般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 (5)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 短期利率一般指借贷时间在一年以内的利率。 长期利率一般指借贷时间在一年以上 的利率。 (6)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指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息率,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利息率,银行电子显示牌 挂牌的利率即为名义利率。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真实利率。 费雪方程式表明名义利率i等于实际利率 ri 加上预期通货膨胀率 e ,即 e r i i (3-1) 重新排列各项,可以发现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即 e ri i (3-2) 实际利率表示以不变价来衡量,即按照所能购买的实际产品和服务的数量来计算的真 实购买力水平,实际利率反应借贷资本的真实利息收益或借款成本。在经济活动中,借贷 双方真正关心的是实际利率,而不是名义利率。 三、利率体系 利率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利率按一定规则构成的复杂系统。 1.中央银行利率和商业银行利率 再贴现率:主导作用 商业银行利率:基础性作用 2.拆借利率与国债利率(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 拆借利率:弥补临时头寸不足 国债利率:长期金融市场中的基础利率 3.一级市场利率与二级市场利率 一级市场利率:债券发行时的收益率或利率 二级市场利率:债券流通转让时的收益率 第二节 利率的计算(3 学时) 一、单利、复利、连续复利 1.单利 单利是指在计算利息额时,以本金为基数计算利息,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 下期利息的方法。其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I P i n (3-3) S P1 i n (3-4)
2.复利复利是指在一定时期按本金计算利息,随即将利息进入本金,作为下一期计算利息基础的方法。复利就是通常所说的“利滚利”。其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P×[(1+i)"-1)(3-5)S=Px(1+i)(3-6)例如:A银行向B企业放一笔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6%的30万元的贷款,分别采用单利和复利计算,问2年以后利息与本利和分别是多少?按单利计算为:利息额I=P×i×n=30×6%×2=3.6(万元)本利和S=P(1+iXn)=30(1+6%X2)=33.6(万元)按复利计算为:利息额I=P×[(1+i)"-1]=30×[(1+6%)2-1]=3.71(万元)本利和S=P×(1+i)"=30×(1+6%)*=33.71(万元)上述复利计算采用每年计息一次的方法,实际计算时,时间单位也可以是半年、季度、月、日,这样的复利称为连续复利。连续复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为:(3-7)S=Px(1+i/m)xmm一一每年计息次数。若上述例题中采用每半年一次复利计算,到期本息和为:30×(1+6%/2)=33.77(万元)其他条件相同时,每次复利计息的间隔时间越短,到期本息和就越大。总结上述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单利和复利的区别。以单利计息,手续简单,计算方便,借入者的利息负担也比较轻。以复利计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是对贷出者(储户)利益的保护,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并强化利率杠杆的作用。由于复利反映出利息的本质特征,因而相对合理些。一般来说,单利计算适用于短期借贷,而长期借贷则多采用复利计算。二、现值与贴现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一年后你收入的1元钱不如你现在收入的1元钱值钱,因为你可以将1元钱存入储蓄账户中赚取利息,那么一年后你所拥有的就不止1元钱了,终值(futurevalue)与现值(presentValue)的概念就是基于这样的常识所得到的。终值是指一笔资金按照一定的速度增值,且增值额始终自动加入本金的条件下,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现值即承诺在将来进行的一项支付在今天的价值,即终值的逆运算。例如,你投资100元在保证每年支付5%利息的储蓄账户上,那么在第1年末你的账户上将有105元,这可以表述为:100×(1+5%)=105(元)第2年末账户上有:105×(1+5%)=100×(1+5%)=110.25(元)第3年末账户上有:110.25×(1+5%)=100×(1+5%)=-115.76(元)概括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在第n年末,账户上将有存款100X(1+5%)"从下面的时间轴可以看到,今天账户中的100元存款在每年末可以获取的金额:
2.复利 复利是指在一定时期按本金计算利息,随即将利息进入本金,作为下一期计算利息基 础的方法。复利就是通常所说的“利滚利”。其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1 ) 1 n I P i (3-5) n S P 1i (3-6) 例如:A 银行向 B 企业放一笔期限为 2 年、年利率为 6%的 30 万元的贷款,分别采用 单利和复利计算,问 2 年以后利息与本利和分别是多少? 按单利计算为:利息额 I=P×i×n=30×6%×2=3.6(万元) 本利和 S=P(1+i×n)=30(1+6%×2)=33.6(万元) 按复利计算为:利息额 I=P×[(1+i) n-1]=30×[(1+6%) 2-1]=3.71(万元) 本利和 S=P×(1+i) n =30×(1+6%) 2=33.71(万元) 上述复利计算采用每年计息一次的方法,实际计算时,时间单位也可以是半年、季度、 月、日,这样的复利称为连续复利。连续复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为: n m S P i m 1 / (3-7) m ——每年计息次数。 若上述例题中采用每半年一次复利计算,到期本息和为: 30×(1+6%/2) 4=33.77(万元) 其他条件相同时,每次复利计息的间隔时间越短,到期本息和就越大。 总结上述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单利和复利的区别。以单利计息,手续简单, 计算方便,借入者的利息负担也比较轻。以复利计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是对 贷出者(储户)利益的保护,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并强化利率杠杆的作用。由于复利 反映出利息的本质特征,因而相对合理些。一般来说,单利计算适用于短期借贷,而长期 借贷则多采用复利计算。 二、现值与贴现 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一年后你收入的 1 元钱不如你现在收入的 1 元钱值钱,因为你 可以将 1 元钱存入储蓄账户中赚取利息,那么一年后你所拥有的就不止 1 元钱了,终值 (future value)与现值(present Value)的概念就是基于这样的常识所得到的。 终值是指一笔资金按照一定的速度增值,且增值额始终自动加入本金的条件下,在未 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现值即承诺在将来进行的一项支付在今天的价值,即终值的逆运算。 例如,你投资 100 元在保证每年支付 5%利息的储蓄账户上,那么在第 1 年末你的账户上将 有 105 元,这可以表述为: 100×(1+5%) =105(元) 第 2 年末账户上有: 105 ×(1+5%) = 100×(1+5%) 2=110.25 (元) 第 3 年末账户上有: 110.25× (1+5%) = 100×(1+5%) 3=115.76 (元) 概括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在第 n 年末,账户上将有存款 100×(1+5%) n 从下面的时间轴可以看到,今天账户中的 100 元存款在每年末可以获取的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