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2019年12月份月考试卷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梦应是一幅(f)多维度的蓝图,它需要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包容各种文化思潮的交 融碰撞,需要弘扬渊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传承优秀璀璨(cdn)的中国文化 B.陈明还是没吱(冮i)声,默默地坐着,连江老师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好久,他才瞥 (pi)了一眼门口,露出了极难捉摸的有些玩世不恭的神态 C.周文略是个虚构高手,做着“宇宙梦”,在小说内容介绍中,书写宣言似(shi)的写道: “一摊稀泥,也可以面对浩瀚(han)的天空,站在最高处的石头,就是星辰!” D.《幻想交响曲》中的音浪裹挟着你愜惶的内心左奔右突,直到古典的形式扭曲、变形、 坍圮(pi),然后,听他高唱挣脱灵魂桎梏(g)、摧毁旧日城堡的浪漫主义的赞歌。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5分) 就像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鲍勃·迪伦,2017年瑞典文学院又避开热门,将诺 贝尔文学奖授予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有人借此调侃诺奖“万年陪跑王”村上春树。(甲) 不过村上春树自述读过石黑一雄出版过的每一本书,且评价说:“至今为止,我阋读石 作品时,从来不曾失望过,也从未不以为然。”()他甚至说:“近半世纪的书,我 的是《别让我走》。”(石黑一雄2005年年作品) 丙)石黑一雄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他对困扰现代社会的历史、科技、道德责任等问题的 线索都是通过故事展现岀来,既不矫揉造作,也不生硬粗冷。一个个温暖而又感人至深的故 事在艺杺笔触下娓娓道来。他挖掘并细致地展示了普通人道貌岸然的外表下隐藏着的真实的 内心世界及震撼人心的情感之流。 2.这段文字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颁发B.不以为然C.困扰D.道貌岸然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B.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汪老的各种著述,尤其是他生前的自编文集,包括难得罕见不易罗致的处女集《邂逅集》 和第二本书《羊舍的夜晚》,我均已搜罗齐备。 B.小鲜肉则不然,他可以不需要任何代表作,其商业价值的最直观体现就是粉丝队伍是否 庞大,粉丝能否制造话题,粉丝是否产生购买行为 C.公安机关对医疗机构的报警求助要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特别是正在实施伤害医务人员 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必要时可依法使用警械。 D.专家说,《三块广告牌》排片场次之所以比较少,主要原因在于该片通过全国艺术电影 放映联盟进行专线放映,没有通过常规发行路线。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15个字。(3分) 在60多年“三起两落”的沉浮变迁中,人工智能的发展既经历过“寒冬”,也经历过“暖 春”。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数据、人工智能再次成为“高频词”。作为新一轮信 息技术革命的重要发展方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担负着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 相机可以根据人脸识别进行美颜,手机因为语音交互而不再冷冰冰,网购可以通过购买 记录进行个性化推荐……21世纪的今天,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准 备迎接它的黄金时代。在成都召开的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首届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大会上,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黎江向大家介绍了“高IQ”的微软小娜和“高EQ”的微 软小冰。这两款智能机器人,前者侧重通过语音交互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而后者已经能够
杭州 2019 年 12 月份月考试卷 语 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中国梦应是一幅(fú)多维度的蓝图,它需要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包容各种文化思潮的交 融碰撞,需要弘扬渊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传承优秀璀璨(càn)的中国文化。 B.陈明还是没吱(zī)声,默默地坐着,连江老师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好久,他才瞥 (piě)了一眼门口,露出了极难捉摸的有些玩世不恭的神态。 C.周文略是个虚构高手,做着“宇宙梦”,在小说内容介绍中,书写宣言似(shì)的写道: “一摊稀泥,也可以面对浩瀚(hàn)的天空,站在最高处的石头,就是星辰!” D.《幻想交响曲》中的音浪裹挟着你恓惶的内心左奔右突,直到古典的形式扭曲、变形、 坍圮(pǐ),然后,听他高唱挣脱灵魂桎梏(gù)、摧毁旧日城堡的浪漫主义的赞歌。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5 分) 就像 2016 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鲍勃•迪伦,2017 年瑞典文学院又避开热门,将诺 贝尔文学奖授予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有人借此调侃诺奖“万年陪跑王”村上春树。(甲) 不过村上春树自述读过石黑一雄出版过的每一本书,且评价说:“至今为止,我阅读石黑的 作品时,从来不曾失望过,也从未不以为然 ....。”(乙)他甚至说:“近半世纪的书,我最喜欢 的是《别让我走》。”(石黑一雄 2005 年年作品) (丙)石黑一雄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他对困扰..现代社会的历史、科技、道德责任等问题的 线索都是通过故事展现出来,既不矫揉造作,也不生硬粗冷。一个个温暖而又感人至深的故 事在艺术笔触下娓娓道来。他挖掘并细致地展示了普通人道貌岸然 ....的外表下隐藏着的真实的 内心世界及震撼人心的情感之流。 2.这段文字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颁发 B.不以为然 C.困扰 D.道貌岸然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汪老的各种著述,尤其是他生前的自编文集,包括难得罕见不易罗致的处女集《邂逅集》 和第二本书《羊舍的夜晚》,我均已搜罗齐备。 B.小鲜肉则不然,他可以不需要任何代表作,其商业价值的最直观体现就是粉丝队伍是否 庞大,粉丝能否制造话题,粉丝是否产生购买行为。 C.公安机关对医疗机构的报警求助要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特别是正在实施伤害医务人员 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必要时可依法使用警械。 D.专家说,《三块广告牌》排片场次之所以比较少,主要原因在于该片通过全国艺术电影 放映联盟进行专线放映,没有通过常规发行路线。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 15 个字。(3 分) 在 60 多年“三起两落”的沉浮变迁中,人工智能的发展既经历过“寒冬”,也经历过“暖 春”。2017 年 7 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数据、人工智能再次成为“高频词”。作为新一轮信 息技术革命的重要发展方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担负着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 相机可以根据人脸识别进行美颜,手机因为语音交互而不再冷冰冰,网购可以通过购买 记录进行个性化推荐……21 世纪的今天,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准 备迎接它的黄金时代。在成都召开的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首届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大会上,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黎江向大家介绍了“高 IQ”的微软小娜和“高 EQ”的微 软小冰。这两款智能机器人,前者侧重通过语音交互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而后者已经能够
理解人的想法和情绪。“微软小冰会写诗,也会作曲,还能主持电视节目,”黎江说,“人工 智能正在经历由点到面,最后走向整体的大变革。” 6.以“竹林”为描写对象,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表达对竹林的喜爱之情 要求:①有观察视角的变化;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从字面上解释,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智能的研究和模仿。查阅人工智能的概念,与许多的 重要概念相类似,目前学界尚无比较权威的公认定义,但依然达成了以下共识:其一,在人 工智能大发展前的漫长岁月中,人工智能首先被定义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或者以计算 机科学为主的交叉边緣学科,这些概念解释更加强调它的学科属性;其二,定义均强调其具 有利用计算机研究和模拟人类智力活动规律的性质。 然,随着人工智能社会应用的日趋广泛,它的概念阐释也就从单纯的学科属性向外延 展,人工智能不但被解释为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边緣学科,而且开始被看作是将人 脑研究与认识论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复杂系统,更多地强调了其应用性。有学者提 出,认识论的研究给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人工智能就是包含了进化的认识论、自然 化的认识论、认知科学、认知的神经科学以及社会化的认识论在内的科学认识论研究的应用。 还有学者提出,人工智能特指计算机系统所具备的,像人一样合理思考和行动,完成原本只 有人类依靠智慧才能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符号主义学派认为,人工智能就是源自数理逻辑, 通过计算机的符号操作,模拟人类的认知过程,建立起基于知识的人工智能系统。联结主义 学派强调,人工智能就是源自以人脑模型研究为典型的仿生学,通过神经网络及网络间链接 机制以及学习算法,建立起的基于人脑的人工智能系统。行为主义学派则提出,人工智能就 是源自感知和行动,通过智能体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与适应,建立起的基于“感知一行为”的 人工智能系统。 梳理上述概念及阐释,可以归纳出三个基本内涵。首先,人工智能源自人类智能。其次, 它具有以计算机科学研究为主轴,以晢学、数学、心理学、生物学、医学、语言学、逻辑学 等多学科为基础的交叉学科性质。再者,它也经历着从长期固于实验室研究到广泛社会应用 的变化过程。这些基本内涵揭示了一个事实——人工智能涉及错綜复杂的人机关系。 (节选自毕宏音《人工智能发展的社会影响新态势及其应对》 7根据文意,对文中“人工智能”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人工智能,学术界目前尚无统一的权威的定义,但是,研究者也形成了一些基本一致的 认识 B关于人工智能,目前公认定义为“它是一门计算机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是人脑 与认识论、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系统”。 C.对人工智能的概念研究,目前有许多学派都从自己的理论基础出发,提出了各自的解释。 D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同计算机、哲学、数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具有密切关系,涉及错综 复杂的人机关系 8.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以计算机科学为主的交叉边缘科学,人工智能具有利用计算机研究和模拟人类智力活 动规律的性质 B学界对人工智能概念的阐释,随着其社会应用的日趋广泛,关注点从单纯的学科属性向外 延展,发现它是人脑研究与认识论、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复杂系统 C符号主义学派、联结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等都对人工智能的起源进行了探究,做出了 各自的解释 D作者在搜罗各家解说的基础上,掘微探幽,从起源、性质、外延等三个角度对人工智能的 概念做了解说。 9节选的这三段文字,具有“文献综述”性质。请你简要概括出做文献综述的两条基本要求 或技巧。(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理解人的想法和情绪。“微软小冰会写诗,也会作曲,还能主持电视节目,”黎江说,“人工 智能正在经历由点到面,最后走向整体的大变革。” 6.以“竹林”为描写对象,写一段不少于 100 字的文字,表达对竹林的喜爱之情。 要求: ①有观察视角的变化;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0 分) 从字面上解释,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智能的研究和模仿。查阅人工智能的概念,与许多的 重要概念相类似,目前学界尚无比较权威的公认定义,但依然达成了以下共识:其一,在人 工智能大发展前的漫长岁月中,人工智能首先被定义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或者以计算 机科学为主的交叉边缘学科,这些概念解释更加强调它的学科属性;其二,定义均强调其具 有利用计算机研究和模拟人类智力活动规律的性质。 当然,随着人工智能社会应用的日趋广泛,它的概念阐释也就从单纯的学科属性向外延 展,人工智能不但被解释为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而且开始被看作是将人 脑研究与认识论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复杂系统,更多地强调了其应用性。有学者提 出,认识论的研究给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人工智能就是包含了进化的认识论、自然 化的认识论、认知科学、认知的神经科学以及社会化的认识论在内的科学认识论研究的应用。 还有学者提出,人工智能特指计算机系统所具备的,像人一样合理思考和行动,完成原本只 有人类依靠智慧才能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符号主义学派认为,人工智能就是源自数理逻辑, 通过计算机的符号操作,模拟人类的认知过程,建立起基于知识的人工智能系统。联结主义 学派强调,人工智能就是源自以人脑模型研究为典型的仿生学,通过神经网络及网络间链接 机制以及学习算法,建立起的基于人脑的人工智能系统。行为主义学派则提出,人工智能就 是源自感知和行动,通过智能体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与适应,建立起的基于“感知一行为”的 人工智能系统。 梳理上述概念及阐释,可以归纳出三个基本内涵。首先,人工智能源自人类智能。其次, 它具有以计算机科学研究为主轴,以哲学、数学、心理学、生物学、医学、语言学、逻辑学 等多学科为基础的交叉学科性质。再者,它也经历着从长期固于实验室研究到广泛社会应用 的变化过程。这些基本内涵揭示了一个事实——人工智能涉及错综复杂的人机关系。 (节选自毕宏音《人工智能发展的社会影响新态势及其应对》) 7.根据文意,对文中“人工智能”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对人工智能,学术界目前尚无统一的权威的定义,但是,研究者也形成了一些基本一致的 认识。 B.关于人工智能,目前公认定义为“它是一门计算机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是人脑 与认识论、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系统”。 C.对人工智能的概念研究,目前有许多学派都从自己的理论基础出发,提出了各自的解释。 D.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同计算机、哲学、数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具有密切关系,涉及错综 复杂的人机关系。 8.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作为以计算机科学为主的交叉边缘科学,人工智能具有利用计算机研究和模拟人类智力活 动规律的性质 B.学界对人工智能概念的阐释,随着其社会应用的日趋广泛,关注点从单纯的学科属性向外 延展,发现它是人脑研究与认识论、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复杂系统。 C.符号主义学派、联结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等都对人工智能的起源进行了探究,做出了 各自的解释。 D.作者在搜罗各家解说的基础上,掘微探幽,从起源、性质、外延等三个角度对人工智能的 概念做了解说。 9.节选的这三段文字,具有“文献综述”性质。请你简要概括出做文献综述的两条基本要求 或技巧。(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20 分)
庄子的草帽 陈所巨 庄子在濠上观鱼,正是初夏,阳光强烈,他戴着一顶宽边的草帽。他那顶草帽与众不同 的地方,在于不是两淮平原上农人们惯常戴的那种金黄色的麦秸草帽,而是青色的,由蒲草 编成的,显得格外的招眼和时髦。他的朋友惠子也戴着草帽,是很平常的那种。他们俩相互 看了一眼,都笑了笑,相互也都明白对方笑的含义:庄子想说他的朋友像个稻草人,惠子觉 得庄子像只刚从草丛中钻出来的绿冠草鸡。接着他们就看那濠中的鱼,看得很投入,庄子情 不自禁地说:哎呀,鱼真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呢?庄子看了惠 眼,说道: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呢? 庄子和他的朋友都是极为散淡的人,他们压根儿没想倒,就是那几句简单的对话,竟然 在几千年后,还被人们背诵,作为构筑他们思想框架的主要材料。要是他们知道了,肯定会 大笑不止。就庄子这个人而言,应该留下来的倒不是只言片语的对话和杂感,而是那顶青青 的蒲草编的草帽。因为他真正的思想在那上面,在毎一根蒲草的纤维上面 庄子喜欢躺在草地上睡觉,尤其是在容易惹人困倦的夏天。他放松自己,仰面向天地躺 着,将草帽罩在脸上,舒坦而惬意。他听得见泥土的声音,草的声音,炊烟的声音,狗和女 人的声音,以及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发出的微弱的声音。他闻得见天的气味,云的气味,泥 土和草丛中看不见的虫子的气味和南风从淮河带来的水的气味。这些声音和气味缓缓地带着 他进入梦乡。他的梦很茂盛,像那些茂盛的野草。庄周梦蝶就是这时候的产物,野草一样的 产物。一个象征的童话,一片错乱的思想的树林,一只真正的比车轮还大的蝴蝶,让人们吃 惊,也把庄子弄糊涂了。但他这个人的特点就是沉得住气,糊涂就糊涂吧,糊涂总比不糊涂 好。正是那个糊涂的梦让他名声大震,成为贯穿历史的思想界的明星。而历史和人们并不知 道,那个梦正是随着他的鼾声,留在那顶蒲草帽上的。睡醒之后,庄子什么都不记得,回到 家里,才发现有个梦黏在草帽上,他便将那梦收拾,刻写在竹简上 这当然是几千年前的事,现在庄子还在那地方,就是他曾经观鱼、做梦的后来叫蒙城的 地方。庄子祠与其说是他的香火祭祠,不如说是他精神和思想的庄园。鱼和蝴蝶好像还在各 自的状态之中,但此鱼非彼鱼,此蝶亦非彼蝶,都是些后来的变种!庄子还是那样,悠闲散 淡,梦幻而多思。他当然是以雕塑的方式出现的,一张稍稍苍白而修长的脸,手臂和腿较长 服装似乎有点几不伦不类。但他确实是庄子,是那个用绿色的蒲草帽遮着脸,躺在草地上睡 觉和做梦的人。他的悠闲散淡的人生方式,甚至让女人也不敢走得太近 庄子端坐着,膝盖齐齐地并拢,双手搁在上面,旁边好像还有一柄葵扇。我发现少了件 东西,是草帽。草帽是乡野里的东西,民间的东西,也就是说是庄子那时候作为散淡文人 东西。后来他成为圣哲,人们便顺理成章地认为应该与那顶粗糙的蒲草帽无緣了。人们总爱 犯这类的错误,总不过是以想当然代替本质。其实,就在淮河两岸,以及更多的地方,那种 蒲草帽已经很多了,庄子因此有些高兴,因为蒲草帽罩着的那些头脑里,多多少少都有些活 着的鱼和蝴蝶。时间改变了许多东西,而草帽的功能没有改变,有些人戴在头上遮太阳, 有些人拿在手里扇风,有些人垫在屁股下面坐在土坎上 蒲草帽依然是青色的,像大平原上青青碧碧的草,也像一只只孵化原始思想的青色鸟窝。 (有删节) 10.钱钟书先生说:“史家追述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时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 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本文开篇以目击现场的方式再现了濠上观鱼的情景 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4分) 11.本文多次提到庄子悠闲散淡的人生方式,阅读全文,说说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6分) 12.划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4分) 13.时下,很多人在忙碌之余投身自然,亲近自然,放松心情。你认为他们与庄子的悠闲散 淡是否相同?结合作者对庄子的理解,作简要分析。(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答苏武书(节选)
庄子的草帽 陈所巨 庄子在濠上观鱼,正是初夏,阳光强烈,他戴着一顶宽边的草帽。他那顶草帽与众不同 的地方,在于不是两淮平原上农人们惯常戴的那种金黄色的麦秸草帽,而是青色的,由蒲草 编成的,显得格外的招眼和时髦。他的朋友惠子也戴着草帽,是很平常的那种。他们俩相互 看了一眼,都笑了笑,相互也都明白对方笑的含义:庄子想说他的朋友像个稻草人,惠子觉 得庄子像只刚从草丛中钻出来的绿冠草鸡。接着他们就看那濠中的鱼,看得很投入,庄子情 不自禁地说:哎呀,鱼真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呢?庄子看了惠 子一眼,说道: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呢? 庄子和他的朋友都是极为散淡的人,他们压根儿没想倒,就是那几句简单的对话,竟然 在几千年后,还被人们背诵,作为构筑他们思想框架的主要材料。要是他们知道了,肯定会 大笑不止。就庄子这个人而言,应该留下来的倒不是只言片语的对话和杂感,而是那顶青青 的蒲草编的草帽。因为他真正的思想在那上面,在每一根蒲草的纤维上面。 庄子喜欢躺在草地上睡觉,尤其是在容易惹人困倦的夏天。他放松自己,仰面向天地躺 着,将草帽罩在脸上,舒坦而惬意。他听得见泥土的声音,草的声音,炊烟的声音,狗和女 人的声音,以及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发出的微弱的声音。他闻得见天的气味,云的气味,泥 土和草丛中看不见的虫子的气味和南风从淮河带来的水的气味。这些声音和气味缓缓地带着 他进入梦乡。他的梦很茂盛,像那些茂盛的野草。庄周梦蝶就是这时候的产物,野草一样的 产物。一个象征的童话,一片错乱的思想的树林,一只真正的比车轮还大的蝴蝶,让人们吃 惊,也把庄子弄糊涂了。但他这个人的特点就是沉得住气,糊涂就糊涂吧,糊涂总比不糊涂 好。正是那个糊涂的梦让他名声大震,成为贯穿历史的思想界的明星。而历史和人们并不知 道,那个梦正是随着他的鼾声,留在那顶蒲草帽上的。睡醒之后,庄子什么都不记得,回到 家里,才发现有个梦黏在草帽上,他便将那梦收拾,刻写在竹简上。 这当然是几千年前的事,现在庄子还在那地方,就是他曾经观鱼、做梦的后来叫蒙城的 地方。庄子祠与其说是他的香火祭祠,不如说是他精神和思想的庄园。鱼和蝴蝶好像还在各 自的状态之中,但此鱼非彼鱼,此蝶亦非彼蝶,都是些后来的变种!庄子还是那样,悠闲散 淡,梦幻而多思。他当然是以雕塑的方式出现的,一张稍稍苍白而修长的脸,手臂和腿较长, 服装似乎有点儿不伦不类。但他确实是庄子,是那个用绿色的蒲草帽遮着脸,躺在草地上睡 觉和做梦的人。他的悠闲散淡的人生方式,甚至让女人也不敢走得太近。 庄子端坐着,膝盖齐齐地并拢,双手搁在上面,旁边好像还有一柄葵扇。我发现少了件 东西,是草帽。草帽是乡野里的东西,民间的东西,也就是说是庄子那时候作为散淡文人的 东西。后来他成为圣哲,人们便顺理成章地认为应该与那顶粗糙的蒲草帽无缘了。人们总爱 犯这类的错误,总不过是以想当然代替本质。其实,就在淮河两岸,以及更多的地方,那种 蒲草帽已经很多了,庄子因此有些高兴,因为蒲草帽罩着的那些头脑里,多多少少都有些活 着的鱼和蝴蝶 。时间改变了许多东西,而草帽的功能没有改变,有些人戴在头上遮太阳, 有些人拿在手里扇风,有些人垫在屁股下面坐在土坎上…… 蒲草帽依然是青色的,像大平原上青青碧碧的草,也像一只只孵化原始思想的青色鸟窝。 (有删节) 10.钱钟书先生说:“史家追述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时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 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本文开篇以目击现场的方式再现了濠上观鱼的情景, 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4 分) 11.本文多次提到庄子悠闲散淡的人生方式,阅读全文,说说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6 分) 12.划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4 分) 13.时下,很多人在忙碌之余投身自然,亲近自然,放松心情。你认为他们与庄子的悠闲散 淡是否相同?结合作者对庄子的理解,作简要分析。(6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8 题。 (20 分) 答苏武书(节选)
[汉]李陵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 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夜不能寐,侧耳远 听,胡笳互动,边声四起。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 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 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辜负陵 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 足增羡故每攘臂忍受辄复范活 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 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 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既败, 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 痛,决命争首。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 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 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 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 诚以虛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螽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 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 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 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汉 厚诛陵以不死,薄賞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陵虽辜恩,汉亦负德。 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 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 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患德音。李陵顿首。 1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荣问休畅 通假字,同“闻”,名声 B.希当大任 希望 C.刭身绝域之表 外,与“里”相对 D.谁复能屈身稽颡 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行礼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汉与功臣不薄 则与一生彘肩 B.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夫仁、义、智辩,三者非所以持国也 C.男儿生以不成名 挟飞仙以遨游 D.时因北风 不如因而厚遇之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李陵给苏武的这一封信中,他向苏武表明心迹,极力说明自己投降匈奴之不得已,渲染 了战场的悲壮,及将士们浴血奋战的惨相,两方兵力悬殊,援兵不至,导致兵败被俘 B李陵认为自己功大罪小,投降不死只是为了将来有机会再为汉朝建功,但武帝不加明查而 诛其家族,使得他常常想要用死来洗刷羞辱 C李陵批评汉帝负德,表示自己此生无法建功扬名,不如死埋没在蛮夷之地,他不愿意再回
[汉]李陵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 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夜不能寐,侧耳远 听,胡笳互动,边声四起。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 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 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辜负陵心 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 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 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 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 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既败, 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 痛,决命争首。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 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 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 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 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 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 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 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汉 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陵虽辜恩,汉亦负德。 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 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 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1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荣问.休畅 通假字,同“闻”,名声 B.希.当大任 希望 C.刭身绝域之表. 外,与“里”相对 D.谁复能屈身稽颡.. 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行礼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汉与.功臣不薄 则与.一生彘肩 B.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 夫仁、义、智辩,三者非所以..持国也 C.男儿生以.不成名 挟飞仙以.遨游 D.时因.北风 不如因.而厚遇之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在李陵给苏武的这一封信中,他向苏武表明心迹,极力说明自己投降匈奴之不得已,渲染 了战场的悲壮,及将士们浴血奋战的惨相,两方兵力悬殊,援兵不至,导致兵败被俘。 B 李陵认为自己功大罪小,投降不死只是为了将来有机会再为汉朝建功,但武帝不加明查而 诛其家族,使得他常常想要用死来洗刷羞辱。 C 李陵批评汉帝负德,表示自己此生无法建功扬名,不如死埋没在蛮夷之地,他不愿意再回
到大汉朝廷,去面对刀笔吏的羞辱 D此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如处异域而念故土,兵寡而入众敌心脏,苏武持节荣归而己却 寄人篱下,拉近了与读者的情感距离,获得了更多同情和理解,也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17.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 辄复苟活。 18.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4分) (2)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9~20题。(8分) 小重山·春愁 [宋]吴淑姬 谢了荼縻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19.本词描绘了 时节的景象,表现了主人公 的情感。(2分) 20.古人称赞词人“女流中黠慧者,佳处不减李易安”,请结合词的下片,谈谈本词的妙处 (6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12.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2.19)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2.11) 21、同是“问政”,孔子回答却不同。这些不同的回答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2分) 2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2) 扼腕墓道 (张溥《五人墓碑记》) (3)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 (5)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骆宾王《咏蝉》)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人有刚强如铁的时候,也有润物 无声的瞬间;有坚持原则的果敢,也有灵活变通的达观;有时依靠理性推演,有时擅长感性 沟通 如何对待你生命中的坚硬与柔软,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请写一篇文章,谈谈 你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语文答案
到大汉朝廷,去面对刀笔吏的羞辱。 D 此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如处异域而念故土,兵寡而入众敌心脏,苏武持节荣归而己却 寄人篱下,拉近了与读者的情感距离,获得了更多同情和理解,也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17.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 辄复苟活。 18.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4 分) (2)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4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9~20 题。(8 分) 小重山·春愁 [宋]吴淑姬 谢了荼縻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19.本词描绘了 时节的景象,表现了主人公 的情感。(2 分) 20.古人称赞词人“女流中黠慧者,佳处不减李易安”,请结合词的下片,谈谈本词的妙处。 (6 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21~22 题。(6 分)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12.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2.19)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2.11) 21、同是“问政”,孔子回答却不同。这些不同的回答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2 分) 2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4 分) (四)古诗文默写。 (6 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 3 小题,6 分) (1) ▲ ,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2) ▲ ,扼腕墓道, ▲ ? (张溥《五人墓碑记》) (3)西当太白有鸟道, ▲ 。地崩山摧壮士死, ▲ 。 (李白《蜀道难》)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 。(杜牧《阿房宫赋>) (5)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 , ▲ 。 (骆宾王《咏蝉》) 四、作文(60 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人有刚强如铁的时候,也有润物 无声的瞬间;有坚持原则的果敢,也有灵活变通的达观;有时依靠理性推演,有时擅长感性 沟通…… 如何对待你生命中的坚硬与柔软,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请写一篇文章,谈谈 你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语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