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7届高考模拟(一) 、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不同时代的熨斗尽管造型多样,用途迴异,但无一例外的黝(you)黑、沉 实,仿佛被它熨平的,不光是峨冠(guan) 博带,还有隐藏在时间缝隙里的各种褶皱。 B.《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部改编至唐七同名小说的古装玄幻电视剧于未播之 前就深陷(xian)抄袭争议,在微博和豆 瓣(ban)网上遭遇了网友的大量抵制 C.新发现的天一阁所藏抄本《琅(lang)嬛文集》,收录了张岱佚(yi)文 十余篇,即使相同篇目者也多有异文,可以 订正今本的很多讹误。 D.街角的长凳上坐着一个老头,他戴着一顶皱(zhou)巴巴的帽子,帽檐耷(da) 拉在前额上,眼袋松弛下垂,一副疲惫 不堪的样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著名作家二月河(凌解放)家的凌氏,二百年来以“崇文·慎思·克 俭·厚德”为家训。其故乡凌家大院髙屋华堂,危檐曲廊,既有名门望族的宏伟 气势,又有书香门第的古雅淡泊,布设之美,建筑之精,非同一般,处处体现家 风族训,承载人文风流。[乙]凌氏先祖讲究“地势之聚,文运兴盛”,建筑大院 时设计成“福”“喜”两个院,均按汉字繁体笔画布局,上下两层,下面是砖券 窑洞,洞上建房,属晋中山区民居式样,院里精致雅观的挑檐牌楼,精益求精的 影壁花墙,美观的石雕、砖雕、木雕、彩绘图案、挑角护脊等无一不是工艺珍品。 [丙]举头可见“退一步想”、“夫然后行”等体现家训的刻字匾额,两院又互联 相通,与周围地形构成一个墨水瓶,寓意凌家要出圣手巨擘。这番设计,足显凌 家先祖重文厚德荫庇后人的良苦用心。凌氏一门果然显赫,有晋冀鲁豫边区督学、 硏究员、教授、高工、市文化局长、博物馆长、海内外著名作家等数十人,精英 荟萃,群星闪耀。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名门望族 B.精致 C.精益求 精 D.荫庇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PM2.5俨然已成为中国当下最敏感的话题之一,1月30日全国雾霾面积已达 到143万平方公里,社会各界呼吁尽快出台治 理空气污染,各城市和地区开始探索治霾之道。 B.他处事谨慎,善于思考,也很有主见,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随便苟同 C.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就是寻找人作为文化的人应该得到的一个朴素宁静的 安居的住所
浙江省杭州市 2017 届高考模拟(一)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不同时代的熨斗尽管造型多样,用途迥异,但无一例外的黝(yóu)黑、沉 实,仿佛被它熨平的,不光是峨冠(guān) 博带,还有隐藏在时间缝隙里的各种褶皱。 B.《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部改编至唐七同名小说的古装玄幻电视剧于未播之 前就深陷(xiàn)抄袭争议,在微博和豆 瓣(bàn)网上遭遇了网友的大量抵制。 C.新发现的天一阁所藏抄本《琅(láng)嬛文集》,收录了张岱佚(yì)文二 十余篇,即使相同篇目者也多有异文,可以 订正今本的很多讹误。 D.街角的长凳上坐着一个老头,他戴着一顶皱(zhòu)巴巴的帽子,帽檐耷(dā) 拉在前额上,眼袋松弛下垂,一副疲惫 不堪的样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 ,3 题。 [甲]著名作家二月河(凌解放)家的凌氏,二百年来以“崇文·慎思·克 俭·厚德”为家训。其故乡凌家大院高屋华堂,危檐曲廊,既有名门望族的宏伟 气势,又有书香门第的古雅淡泊,布设之美,建筑之精,非同一般,处处体现家 风族训,承载人文风流。[乙]凌氏先祖讲究“地势之聚,文运兴盛”,建筑大院 时设计成“福”“喜”两个院,均按汉字繁体笔画布局,上下两层,下面是砖券 窑洞,洞上建房,属晋中山区民居式样,院里精致雅观的挑檐牌楼,精益求精的 影壁花墙,美观的石雕、砖雕、木雕、彩绘图案、挑角护脊等无一不是工艺珍品。 [丙]举头可见“退一步想”、“夫然后行”等体现家训的刻字匾额,两院又互联 相通,与周围地形构成一个墨水瓶,寓意凌家要出圣手巨擘。这番设计,足显凌 家先祖重文厚德荫庇后人的良苦用心。凌氏一门果然显赫,有晋冀鲁豫边区督学、 研究员、教授、高工、市文化局长、博物馆长、海内外著名作家等数十人,精英 荟萃,群星闪耀。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名门望族 B.精致 C.精益求 精 D.荫庇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 A.甲 B.乙 C. 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 A.PM2.5 俨然已成为中国当下最敏感的话题之一,1 月 30 日全国雾霾面积已达 到 143 万平方公里,社会各界呼吁尽快出台治 理空气污染,各城市和地区开始探索治霾之道。 B.他处事谨慎,善于思考,也很有主见,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随便苟同。 C.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就是寻找人作为文化的人应该得到的一个朴素宁静的 安居的住所
D.古人在写诗过程中常常倾注颇多心力在一两个字上,这一两个字常常使诗歌 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产生 出来。 5.请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写序 (3 分) 音乐创作的过程是一种特殊而复杂的艺术生产过程和审美创造活动。作 家▲ 。整个创作过程是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等多种思 维方式和心理形式共同参与协作完成的 ①通过音乐语言加以表现 ②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加工、重组、创造 ③形成直接或间接的体验 ④并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理想观念等融入作 品之中 ⑤以现实生活为基础 ⑥产生创作冲动 6.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5分) (1)学校即将举办戏剧节演出《雷雨》《哈姆雷特》《堂吉诃德》等剧目。请 你为演出节目单撰写一段角色介绍文字。要求写清剧目与角色名称,突出角色的 形象特点 (2)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有人喜欢在“圈”里晒晒照片, 吐吐槽,也有人不想再被其“绑架”,甚至退出了微信。对此,你有何思考?请 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观点和理由。 (3)请以“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为首句,写一段抒情文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文化认知应告别无限度“啃老” 提起文化符号,最容易想到的还是孔子、书法等传统中国文化,两千年文明古国 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秉承了中国文化的先驱与精髓。事关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 宏篇叙事自然也少不了这些祖辈先烈世代相传的“中国味”,譬如京剧,譬如书 法,譬如造纸术,譬如中医。中国文化也因为传统文化的彰显而在世界文明史上 熠熠生辉
D.古人在写诗过程中常常倾注颇多心力在一两个字上,这一两个字常常使诗歌 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产生 出来。 5.请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写序 号 (3 分) 音乐创作的过程是一种特殊而复杂的艺术生产过程和审美创造活动。作 家 ▲ , ▲ , ▲ , ▲ , ▲ , ▲ 。整个创作过程是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等多种思 维方式和心理形式共同参与协作完成的。 ①通过音乐语言加以表现 ②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加工、重组、创造 ③形成直接或间接的体验 ④并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理想观念等融入作 品之中 ⑤以现实生活为基础 ⑥产生创作冲动 6.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 150 字。(5 分) (1)学校即将举办戏剧节演出《雷雨》《哈姆雷特》《堂吉诃德》等剧目。请 你为演出节目单撰写一段角色介绍文字。要求写清剧目与角色名称,突出角色的 形象特点。 (2)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有人喜欢在“圈”里晒晒照片, 吐吐槽,也有人不想再被其“绑架”,甚至退出了微信。对此,你有何思考?请 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观点和理由。 (3)请以“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为首句,写一段抒情文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0 分) 文化认知应告别无限度“啃老” 提起文化符号,最容易想到的还是孔子、书法等传统中国文化,两千年文明古国, 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秉承了中国文化的先驱与精髓。事关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 宏篇叙事自然也少不了这些祖辈先烈世代相传的“中国味”,譬如京剧,譬如书 法,譬如造纸术,譬如中医。中国文化也因为传统文化的彰显而在世界文明史上 熠熠生辉
传统文化的体认与传承,彪炳着国人在现代性社会里对历史的一种认知和阐释, 特别是在功利主义洪流大举进犯的文明危机下,常怀缅怀传统文化之心能实现价 值观的自我扬弃。无需附庸风雅,也无需故作清高,在传统文化符号的推选中, 我们看到了那些影响深远的中国特色“古色古味” 传统文化符号被大举推崇,是好事,至少说明其在开化性的文明发展史中有 其立足之地。但我们又应该有所认知,与之相对应的当代文化缺失使我们的切肤 痛 无限度的透支传统文化似乎已成为一种习惯,在这种习惯中,我们鲜有看到 将其托起至扬弃和革弊的层面,对普罗性的大众而言,传统文化成了万金油 大家都大概了解,大家都为之骄傲,大家都能侃侃而谈,但对其体认也仅停留在 骄傲和谈资的深度。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啃老”行为。一方面,传统文化在现 代性社会的建构中被屡屡搬上台面,能够和国外媲美,能够彰显中国特色的,传 统文化被用了再用;另一方面,当代文化的发展和架构始终落后半拍,或者说上 不了台,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当然,这里面有个心态问题。传统文化的“中国化”情结根深蒂固,固化的 思维和逻辑锁导致的是容不下其他能够代表中国特色文化的存在,即使是当代先 进文化也不能上升到“中国符号”的高度,对被抽查的大学生而言如此,对广大 国人亦是如此。因为可能无需多想,提到文化符号,脑子里都会理所当然的将孔 子、书法、中医等“文化元老”拿出来,这已经变成一种毋庸置疑的体认习惯 这就衍生为在文化符号选择上出现的趋同性和理性化及其与日常文化趣味的分 离的情况 另外的问题还在于在现代文明社会的建构中,功利主义泛滥,肤浅和偏执文 化如洪水猛兽,文化多元化的一种弊病就是文化冗杂繁多,核心文化价值缺失。 这是最需要警惕的,因为即使是传统文化都会出现最近的“糟粕精华”如何界定 的学术争论,而当代文化虽然批判性和抵制性大有,却依然不能消弭和摆脱落后 和腐朽文化的扰攘侵蚀。在现代社会价值观体系的建构下,当代文化缺少“领头 羊”,既有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尚需锤炼,特别是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特 色”的当代文化符号岌岌可危。需要拯救和弘扬的,正是那些身处庞杂文化侵扰 的“中国味”,譬如鲁迅,譬如鸟巢等等。 在各种思潮泛滥的情况下,中国当代文化既要自证清白,出污泥而不如染,还要 自我升华,自我琢磨。而这一切,都得依靠国人的力量,那么在这场当代文化符 号的提格与抛光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纠偏一一不能无限度 “啃老”。 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3 分) A.文化多元的弊病是文化的多样化,然而核心文化价值缺失 B.文化符号选择出现趋同性和理性化及其与日常文化趣味的分离。 C.文化功利主义、肤浅和偏执文化影响当代社会对待文化的态度。 D.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方向是自证清白,出淤泥而不染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 分) A.京剧、书法、造纸术、中医等等,这些祖辈先烈世代相传的“中国味”实际上 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传统文化的体认与传承,彪炳着国人在现代性社会里对历史的一种认知和阐释, 特别是在功利主义洪流大举进犯的文明危机下,常怀缅怀传统文化之心能实现价 值观的自我扬弃。无需附庸风雅,也无需故作清高,在传统文化符号的推选中, 我们看到了那些影响深远的中国特色“古色古味”。 传统文化符号被大举推崇,是好事,至少说明其在开化性的文明发展史中有 其立足之地。但我们又应该有所认知,与之相对应的当代文化缺失使我们的切肤 之痛。 无限度的透支传统文化似乎已成为一种习惯,在这种习惯中,我们鲜有看到 将其托起至扬弃和革弊的层面,对普罗性的大众而言,传统文化成了万金油—— 大家都大概了解,大家都为之骄傲,大家都能侃侃而谈,但对其体认也仅停留在 骄傲和谈资的深度。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啃老”行为。一方面,传统文化在现 代性社会的建构中被屡屡搬上台面,能够和国外媲美,能够彰显中国特色的,传 统文化被用了再用;另一方面,当代文化的发展和架构始终落后半拍,或者说上 不了台,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当然,这里面有个心态问题。传统文化的“中国化”情结根深蒂固,固化的 思维和逻辑锁导致的是容不下其他能够代表中国特色文化的存在,即使是当代先 进文化也不能上升到“中国符号”的高度,对被抽查的大学生而言如此,对广大 国人亦是如此。因为可能无需多想,提到文化符号,脑子里都会理所当然的将孔 子、书法、中医等“文化元老”拿出来,这已经变成一种毋庸置疑的体认习惯—— 这就衍生为在文化符号选择上出现的趋同性和理性化及其与日常文化趣味的分 离的情况。 另外的问题还在于在现代文明社会的建构中,功利主义泛滥,肤浅和偏执文 化如洪水猛兽,文化多元化的一种弊病就是文化冗杂繁多,核心文化价值缺失。 这是最需要警惕的,因为即使是传统文化都会出现最近的“糟粕精华”如何界定 的学术争论,而当代文化虽然批判性和抵制性大有,却依然不能消弭和摆脱落后 和腐朽文化的扰攘侵蚀。在现代社会价值观体系的建构下,当代文化缺少“领头 羊”,既有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尚需锤炼,特别是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特 色”的当代文化符号岌岌可危。需要拯救和弘扬的,正是那些身处庞杂文化侵扰 的“中国味”,譬如鲁迅,譬如鸟巢等等。 在各种思潮泛滥的情况下,中国当代文化既要自证清白,出污泥而不如染,还要 自我升华,自我琢磨。而这一切,都得依靠国人的力量,那么在这场当代文化符 号的提格与抛光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纠偏——不能无限度 “啃老”。 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3 分) ( ) A.文化多元的弊病是文化的多样化,然而核心文化价值缺失。 B.文化符号选择出现趋同性和理性化及其与日常文化趣味的分离。 C.文化功利主义、肤浅和偏执文化影响当代社会对待文化的态度。 D.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方向是自证清白,出淤泥而不染。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 分) ( ) A.京剧、书法、造纸术、中医等等,这些祖辈先烈世代相传的“中国味”实际上 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B.对传统文化的体认与传承,显示着国人对历史的一种认知和阐释,常怀缅怀传 统文化之心能实现价值观的自我扬弃。 C.当前,传统文化符号被大举推崇,不但如此,我们也已经常看到,大多数将其 托起至扬弃和革弊的层面。 D.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化符号岌岌可危,譬如鲁迅、鸟 巢等等,尤其需要我们的拯救和弘扬 9.根据文章内容,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文化。(至少写出三点)(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菩提本无树 熊召政 1五祖寺在黄梅东山上,虽然其规制比之省城归元寺、当阳玉泉寺,略欠恢宏。 但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不要说放在鄂省,就是放诸全国来考量,也是不可 替代的。 2大家都知道,佛教传自印度。但自从禅宗产生后,佛教才算实现了中国本土化。 这个过程经历了数百年,尽管曲折,但最终找到了出路。这种皈依是双向的,因 此也是有趣的。 3禅僧们依汉土的文化习惯,称自家门派的开创者为祖。依其传承的谱系,则初 祖达摩来自西土印度,而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则都是大别 山人。前二位在山北,后二位在山南。我的家乡在大别山主峰之下,我每以此为 骄傲。但人们往往只知道大别山是红色革命根据地,是一支英雄的山。却不了解 它同时也是一座拈花示笑,见鸟忘机的佛国禅峰,不但产生了四位禅宗领袖,而 且还培植了个性鲜明的中国式的宗教智慧与情怀 ④慧可、僧璨、道信与弘忍,四位禅宗的道场分别在太湖的司空山、潜山的天柱 山、黄梅的双峰山与东山。这大别山中的四座峰头我都专程拜谒过。观其风树从 容、丹青开于空际的景象:听其泉流嗽石、钟磬飞而远闻的韵致,我的心难免不 生出淡淡的出尘之思。 ⑤老实说,这四处祖庭,东山的风景不算最好。禅是静谧的、安宁的,它的生机 如枝头开放的鲜花,虽然灿烂,却无声无息。东山喧闹了一些,过多的俗声,使 满月莲花境界稍受影响,也侵扰了诸佛的庄严。但是,专程前来拜谒的旅人,若 有参透了般若智慧的禅风禅骨,一定能够剔去嚣杂,在寺中曲折的廊庑间以及生 着青苔的石阶上,听到一千三百多年前那个舂米的和尚吟诵的偈语: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⑥这个舂米的和尚释名慧能,他目不识丁,曾被五祖弘忍称作“葛狙”,这含了 点点贬损的意思。慧能千里迢迢到五祖寺来,本意是探究佛法,但他只能到厨 下做苦力。三年后,他却因这首偈,得到了弘忍的完全肯定,把象征着禅宗正脉 的袈裟传给了他 ⑦在湖北这片土地上,有两件事在历史中都具有典型的意义。一是刘备看中二十 七岁的诸葛亮,拔擢为“军师”;二是弘忍看中慧能,让其成为接班人。若按各 自当时的情况看,刘备麾下,不但有关羽、张飞与赵云,还有大谋士徐庶。诸葛
B.对传统文化的体认与传承,显示着国人对历史的一种认知和阐释,常怀缅怀传 统文化之心能实现价值观的自我扬弃。 C.当前,传统文化符号被大举推崇,不但如此,我们也已经常看到,大多数将其 托起至扬弃和革弊的层面。 D.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化符号岌岌可危,譬如鲁迅、鸟 巢等等,尤其需要我们的拯救和弘扬。 9.根据文章内容,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文化。(至少写出三点)(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20 分) 菩提本无树 熊召政 1 五祖寺在黄梅东山上,虽然其规制比之省城归元寺、当阳玉泉寺,略欠恢宏。 但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不要说放在鄂省,就是放诸全国来考量,也是不可 替代的。 2 大家都知道,佛教传自印度。但自从禅宗产生后,佛教才算实现了中国本土化。 这个过程经历了数百年,尽管曲折,但最终找到了出路。这种皈依是双向的,因 此也是有趣的。 3 禅僧们依汉土的文化习惯,称自家门派的开创者为祖。依其传承的谱系,则初 祖达摩来自西土印度,而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则都是大别 山人。前二位在山北,后二位在山南。我的家乡在大别山主峰之下,我每以此为 骄傲。但人们往往只知道大别山是红色革命根据地,是一支英雄的山。却不了解 它同时也是一座拈花示笑,见鸟忘机的佛国禅峰,不但产生了四位禅宗领袖,而 且还培植了个性鲜明的中国式的宗教智慧与情怀。 ④慧可、僧璨、道信与弘忍,四位禅宗的道场分别在太湖的司空山、潜山的天柱 山、黄梅的双峰山与东山。这大别山中的四座峰头我都专程拜谒过。观其风树从 容、丹青开于空际的景象;听其泉流嗽石、钟磬飞而远闻的韵致,我的心难免不 生出淡淡的出尘之思。 ⑤老实说,这四处祖庭,东山的风景不算最好。禅是静谧的、安宁的,它的生机 如枝头开放的鲜花,虽然灿烂,却无声无息。东山喧闹了一些,过多的俗声,使 满月莲花境界稍受影响,也侵扰了诸佛的庄严。但是,专程前来拜谒的旅人,若 有参透了般若智慧的禅风禅骨,一定能够剔去嚣杂,在寺中曲折的廊庑间以及生 着青苔的石阶上,听到一千三百多年前那个舂米的和尚吟诵的偈语: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⑥这个舂米的和尚释名慧能,他目不识丁,曾被五祖弘忍称作“獦狚”,这含了 一点点贬损的意思。慧能千里迢迢到五祖寺来,本意是探究佛法,但他只能到厨 下做苦力。三年后,他却因这首偈,得到了弘忍的完全肯定,把象征着禅宗正脉 的袈裟传给了他。 ⑦在湖北这片土地上,有两件事在历史中都具有典型的意义。一是刘备看中二十 七岁的诸葛亮,拔擢为“军师”;二是弘忍看中慧能,让其成为接班人。若按各 自当时的情况看,刘备麾下,不但有关羽、张飞与赵云,还有大谋士徐庶。诸葛
亮寸功未建,只凭一个《隆中对》就立即受到重用,用现在的话说,他只是一个 回乡知识青年,连城市户口都没有。而慧能呢,只是一个厨房里的杂役,弘忍门 下,一千多个弟子,可谓众星灿烂,特别以神秀为首的十大弟子,个个都是“博 士后”,与他们比,慧能只能算是一个“农民工”了。但仅凭二十字偈,他就成 了禅宗的第六代领袖。尽管事后看,诸葛亮与慧能的选拔都是正确的,但在当时, 这种选拔难免遭到世人的非议。中国用人,历来论资排辈。若刘备与弘忍两人 不敢打破常规,独具慧眼起用新人,则诸葛亮与慧能,恐怕就会混迹于众生,终 老江湖了。 ⑧基于此,无论是用世间法还是用山中法看待五祖寺,都会感受到它的卓尔不群。 ⑨我个人认为,政治领域中诸葛亮的《隆中对》,佛教领域中慧能的《菩提偈》 都具有石破天惊的意义。慧能之前的五祖,规定了禅宗的方向,但尚未让禅宗走 向民间。让佛教走向大众,用智慧启迪人心,慧能是第一人 ⑩凡是智慧的,必是大众愉悦的;凡是众生愉悦的,必是简便的。有《六祖坛经》 传世的慧能,早成了令人景仰的智慧大师。弘忍毕生做了很多功德,然而他最大 的功德,莫过于发现了慧能。 D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多次到五祖寺参谒。前不久,我再次去到那里。在五 祖传衣钵处,新盖了一座祖师殿。殿角有一棵参天古树。导游小姐说那是菩提树, 一位年轻的游客茫然地问:“不是说‘菩提本无树’吗?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树 呢? ⑩导游小姐不知如何回答,只是微笑着。我看到这一幕,忖道:若在一千多年前 的唐代,这样的对话,便是禅家活泼泼的机锋 了 10.简要赏析文章第4段划线句子。(4分) 1.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这种皈依是双向的,因此也是有趣的。(2分) (2)无论是用世间法还是用山中法看待五祖寺,都会感受到它的卓尔不群。(2 分)
亮寸功未建,只凭一个《隆中对》就立即受到重用,用现在的话说,他只是一个 回乡知识青年,连城市户口都没有。而慧能呢,只是一个厨房里的杂役,弘忍门 下,一千多个弟子,可谓众星灿烂,特别以神秀为首的十大弟子,个个都是“博 士后”,与他们比,慧能只能算是一个“农民工”了。但仅凭二十字偈,他就成 了禅宗的第六代领袖。尽管事后看,诸葛亮与慧能的选拔都是正确的,但在当时, 这种选拔难免遭到世人的非议。中国用人,历来论资排辈。若刘备与弘忍两人, 不敢打破常规,独具慧眼起用新人,则诸葛亮与慧能,恐怕就会混迹于众生,终 老江湖了。 ⑧基于此,无论是用世间法还是用山中法看待五祖寺,都会感受到它的卓尔不群。 ⑨我个人认为,政治领域中诸葛亮的《隆中对》,佛教领域中慧能的《菩提偈》, 都具有石破天惊的意义。慧能之前的五祖,规定了禅宗的方向,但尚未让禅宗走 向民间。让佛教走向大众,用智慧启迪人心,慧能是第一人。 ⑩凡是智慧的,必是大众愉悦的;凡是众生愉悦的,必是简便的。有《六祖坛经》 传世的慧能,早成了令人景仰的智慧大师。弘忍毕生做了很多功德,然而他最大 的功德,莫过于发现了慧能。 ⑾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多次到五祖寺参谒。前不久,我再次去到那里。在五 祖传衣钵处,新盖了一座祖师殿。殿角有一棵参天古树。导游小姐说那是菩提树。 一位年轻的游客茫然地问:“不是说‘菩提本无树’吗?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树 呢?” ⑿导游小姐不知如何回答,只是微笑着。我看到这一幕,忖道:若在一千多年前 的唐代,这样的对话,便是禅家活泼泼的机锋 了。 10.简要赏析文章第 4 段划线句子。(4 分) 11.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 分) (1)这种皈依是双向的,因此也是有趣的。(2 分) (2)无论是用世间法还是用山中法看待五祖寺,都会感受到它的卓尔不群。(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