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第五次(3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漩涡(xuan)嗥叫(ao) 打烊(yong) 场大雨( chang) B.挟带(xie) 胡诌(zhou) 叵测(pu)人头攒动(cuan) C.差生(cha) 揩油(kai) 漂洗(pido) 闷声不响(men) D.高挑(tiao) 弓弩(nu) 辐辏(cou) 徇情枉法(xu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毋庸讳言,对中央政策阳奉阴为已经成为一些基层官员的通病。这些官员或 者找各种借口推脱,夸大执行难度。一言以蔽之,总要打些折扣,而不是不折不 扣地执 B.港媒曾如此评价邵逸夫的义举:他是香港地区的道德标竿。他让自己的名字 出现在各种各样的慈善事业之中,但从不怕别人说他沽名钓誉 C.不少专业研究报告,很多都认为农产品价格变化并不是通胀的元凶,罪魁祸 首应是过量的钞票发行,是通货膨胀带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致使农产品价格不 D.国画中的仕女身材婀娜匀称,面容端庄清丽,举止间流露着女性文雅甜静之 美,尤其她们 怡情于亭台之间,身着修身的明服,更增强她们体姿的修长与典雅的风致。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许多职场人一旦发现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抱怨领导,不甘心付出 太多的努力去工作,反而陷入“得过且过”的恶性循环之中。 B.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减少,对这一现象,我们不必杞人忧天,传承鲁迅精 神的重任不全在教科书上,鲁迅的精神实质也不会因某些作品的隐退而消失。 C.每年高考前的半个月之内,是恐惧症孩子就诊的高峰期,有关专家建议家长 多与孩子沟通、少对孩子施压,让孩子的心情迟缓下来。 D.老师要从细处着眼,对每一位学生都要既有表扬又有批评,做到一碗水端平, 使每个学生既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也能看到自身的缺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柏林电影节首日上映的黑色喜剧片《布达佩斯大饭店》讲述了欧洲著名酒店 一位礼宾员与 他年轻门生共同的人生经历,引发了人们对友谊、人性的思考。 B.政府下大力气治理毒土地,固然体现民生为本的执政情怀,但这笔钱不应由 政府代表的纳税人来出,而应本着“谁污染、谁治理”为原则让污染者埋单 C.省关工委和浙江组委会主办了“新思维少年”全国作文大赛,赢得了广大参 赛选手、老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成为青少年快乐写作的实践基地 D.杭州市委市政府加大了西湖会所成风现象整治的力度,西湖30所会所全部关 停,公众拍掌称快,“还湖于民、还园于民、还景于民”终于变成现实 5.将下列句子排序填入横线,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3分) 仿佛隐于大市的 哲人,带着慧眼观照芸芸众生。 ①好的散文,就是性情文章,就像一篇文章题目“带着一本书去海边”,在自然 之中还有书卷气息
浙江省杭州市 2014 届高三第五次(3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漩涡(xuán) 嗥叫(áo) 打烊(yàng) 一场大雨(chǎng) B.挟带(xié) 胡诌(zhōu) 叵测(pǒu) 人头攒动(cuán) C.差生(chà) 揩油(kāi) 漂洗(piǎo) 闷声不响(mēn) D.高挑(tiāo) 弓弩(nǔ) 辐辏(còu) 徇情枉法(xù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毋庸讳言,对中央政策阳奉阴为已经成为一些基层官员的通病。这些官员或 者找各种借口推脱,夸大执行难度。一言以蔽之,总要打些折扣,而不是不折不 扣地执行。 B.港媒曾如此评价邵逸夫的义举:他是香港地区的道德标竿。他让自己的名字 出现在各种各样的慈善事业之中,但从不怕别人说他沽名钓誉。 C.不少专业研究报告,很多都认为农产品价格变化并不是通胀的元凶,罪魁祸 首应是过量的钞票发行,是通货膨胀带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致使农产品价格不 菲。 D.国画中的仕女身材婀娜匀称,面容端庄清丽,举止间流露着女性文雅甜静之 美,尤其她们 怡情于亭台之间,身着修身的明服,更增强她们体姿的修长与典雅的风致。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许多职场人一旦发现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抱怨领导,不甘心付出 太多的努力去工作,反而陷入“得过且过”的恶性循环之中。 B.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减少,对这一现象,我们不必杞人忧天,传承鲁迅精 神的重任不全在教科书上,鲁迅的精神实质也不会因某些作品的隐退而消失。 C.每年高考前的半个月之内,是恐惧症孩子就诊的高峰期,有关专家建议家长 多与孩子沟通、少对孩子施压,让孩子的心情迟缓下来。 D.老师要从细处着眼,对每一位学生都要既有表扬又有批评,做到一碗水端平, 使每个学生既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也能看到自身的缺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柏林电影节首日上映的黑色喜剧片《布达佩斯大饭店》讲述了欧洲著名酒店 一位礼宾员与 他年轻门生共同的人生经历,引发了人们对友谊、人性的思考。 B.政府下大力气治理毒土地,固然体现民生为本的执政情怀,但这笔钱不应由 政府代表的纳税人来出,而应本着“谁污染、谁治理”为原则让污染者埋单。 C.省关工委和浙江组委会主办了 “新思维少年”全国作文大赛,赢得了广大参 赛选手、老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成为青少年快乐写作的实践基地。 D.杭州市委市政府加大了西湖会所成风现象整治的力度,西湖 30 所会所全部关 停,公众拍掌称快,“还湖于民、还园于民、还景于民”终于变成现实。 5.将下列句子排序填入横线,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3 分) 。仿佛隐于大市的 哲人,带着慧眼观照芸芸众生。 ①好的散文,就是性情文章,就像一篇文章题目“带着一本书去海边”,在自然 之中还有书卷气息
②散文门槛低,几乎谁都可以写,或闲赋或游记,或唱歌或感怀,或愤怒或喜悦, 或叙事或抒情,只是好与坏的差别。 ③但何谓好文章,何谓坏文章,争议较多,众口难调,有点“此法微妙,难以 文字语言直说”的意味。 ④我喜欢散文,觉得散文自由,不虚构,无伪饰,流露出个人性情。 ⑤散文这东西,与围棋仿佛,易学难精。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字数不超过15个字。(4分) 个宁静的夜晚,一个贼悄悄地溜入一户人家的院子。为了防止 狗吠叫喊醒主人和追咬自己,贼特意随身带了几块肉。当他把肉给狗吃的时候, 狗说:“你若想这样来堵住我的嘴,那就大错特错了。你这样无缘无故、突如其 来地送给我肉,一定是别有用心,不怀好意的,肯定是为了你自己的利益,想伤 害我的主人。” 7.下面是一篇感人的网络微小说,请根据要求答题。(5分) 儿子:“我要好吃的。”父母:“好好好,买。多吃点别饿着。”儿子:“我要 衣服。”父母:“好好,买。多穿点别冻着。”儿子:“我要结婚。”父母看着 住了半辈子的房,再看看儿子,微笑着说:“好。买房。”几年后,儿子跪在墓 前泣不成声 。”这次他没有得到任何回答。 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柯灵曾对微型小说创作要领有如下形象的比喻:(微型小说) “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尽 (1)请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结穴处”横线上续写一句话(2分): 2)结合柯灵的“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这句话,请用简洁的语言点评 这篇微小说。(不超过80字)(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 理上的表现,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两汉经学的崩溃。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压 抑了数百年的先秦的名、法、道诸家,重新为人们所探究。在没有过多的统治束 缚、没有皇家钦定的标准下,当时文化思想领域比较自由而开放,议论争辩的风 气相当盛行。正是在这种基础上,与颂功德、讲实用的两汉经学、文艺相区别, ˉ种真正思辨的、理性的“纯”哲学产生了;一种真正抒情的、感性的“纯”文 艺产生了。那么,从东汉末年到魏晋,这种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一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 史前进的音响。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
②散文门槛低,几乎谁都可以写,或闲赋或游记,或唱歌或感怀,或愤怒或喜悦, 或叙事或抒情,只是好与坏的差别。 ③但何谓好文章,何谓坏文章,争议较 多,众口难调,有点“此法微妙,难以 文字语言直说”的意味。 ④我喜欢散文,觉得散文自由,不虚构,无伪饰,流露出个人性情。 ⑤散文这东西,与围棋仿佛,易学难精。 。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字数不超过 15 个字。(4 分) 一个宁静的夜晚,一个贼悄悄地溜入一户人家的院子。为了防止 狗吠叫喊醒主人和追咬自己,贼特意随身带了几块肉。当他把肉给狗吃的时候, 狗说:“你若想这样来堵住我的嘴,那就大错特错了。你这样无缘无故、突如其 来地送给我肉,一定是别有用心,不怀好意的,肯定是为了你自己的利益,想伤 害我的主人。” 7.下面是一篇感人的网络微小说,请根据要求答题。(5 分) 儿子:“我要好吃的。”父母:“好好好,买。多吃点别饿着。”儿子:“我要 衣服。”父母:“好好,买。多穿点别冻着。”儿子:“我要结婚。”父母看着 住了半辈子的房,再看看儿子,微笑着说:“好。买房。”几年后,儿子跪在墓 前泣不成声:“ 。”这次他没有得到任何回答。 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柯灵曾对微型小说创作要领有如下形象的比喻:(微型小说) “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尽。” (1)请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结穴处”横线上续写一句话(2 分): 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柯灵的“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这句话,请用简洁的语言点评 这篇微小说。(不超过 80 字)(3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 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 理上的表现,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两汉经学的崩溃。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压 抑了数百年的先秦的名、法、道诸家,重新为人们所探究。在没有过多的统治束 缚、没有皇家钦定的标准下,当时文化思想领域比较自由而开放,议论争辩的风 气相当盛行。正是在这种基础上,与颂功德、讲实用的两汉经学、文艺相区别, 一种真正思辨的、理性的“纯”哲学产生了;一种真正抒情的、感性的“纯”文 艺产生了。那么,从东汉末年到魏晋,这种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 史前进的音响。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
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但这种觉醒,却是通由种种迂回曲折错 综复杂的途径而出发、前进和实现。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 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古诗十九首》一个基本音调:“生年不满百,常怀千 岁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这些 “古诗”中有多少个字用于这种人生无常的慨叹!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 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 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曹氏父子有“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 生亦何早”(曹丕)。王羲之有“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他们唱出的都是这同一哀伤 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 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这个核心便是在怀 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 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 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奴隶制意识形态一一从经术到宿命,从 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 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 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 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 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 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生命呢?所以“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说得干脆、坦率、直接和不加掩饰。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乐、腐败、 堕落,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 的极力追求。 8.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魏晋时期,随着颂功德、讲实用的两汉经学的崩溃,人们重新探究先秦的名、 法、道诸家。 B.魏晋时期,文化思想领域比较自由而开放,议论争辩的风气盛行,产生了真 正的纯哲学和纯文艺。 C.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成为魏晋时期的典型 音调 D.魏晋时期只要人的活动和观念不被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就能 实现人的觉醒。 9.对文中材料的使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十九首》里的诗句表明文艺与审美比起其他领域,更能直接地清晰地 反映“人的觉醒” B.借曹氏父子的诗歌意在说明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对人生短促的感叹是他们世 界观人生观的核心部分 C.引用王羲之唱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悲夫”这样的人生哀伤是为了 说明他世界观的消极、颓废 D.“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形象地说明了觉醒之后的人们珍惜自己的生命, 尽情享受自己的生命 10.结合原文,谈谈你对魏晋时期“人的觉醒”的理解。(3分)
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但这种觉醒,却是通由种种迂回曲折错 综复杂的途径而出发、前进和实现。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 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古诗十九首》一个基本音调:“生年不满百,常怀千 岁忧”;“人生寄一世,奄怱若飘尘”;“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这些 “古诗”中有多少个字用于这种人生无常的慨叹!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 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 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曹氏父子有“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 生亦何早”(曹丕)。王羲之有“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他们唱出的都是这同一哀伤, 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 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这个核心便是在怀 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 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 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奴隶制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 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 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 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 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 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 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生命呢?所以“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说得干脆、坦率、直接和不加掩饰。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乐、腐败、 堕落,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 的极力追求。 8.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魏晋时期,随着颂功德、讲实用的两汉经学的崩溃,人们重新探究先秦的名、 法、道诸家。 B.魏晋时期,文化思想领域比较自由而开放,议论争辩的风气盛行,产生了真 正的纯哲学和纯文艺。 C.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成为魏晋时期的典型 音调。 D.魏晋时期只要人的活动和观念不被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就能 实现人的觉醒。 9.对文中材料的使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诗十九首》里的诗句表明文艺与审美比起其他领域,更能直接地清晰地 反映“人的觉醒”。 B.借曹氏父子的诗歌意在说明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对人生短促的感叹是他们世 界观人生观的核心部分。 C.引用王羲之唱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悲夫”这样的人生哀伤是为了 说明他世界观的消极、颓废。 D.“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形象地说明了觉醒之后的人们珍惜自己的生命, 尽情享受自己的生命。 10.结合原文,谈谈你对魏晋时期“人的觉醒”的理解。(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树上的男爵 意大利]卡尔维诺 我的兄弟柯希莫·隆多最后一次坐在我们中间的那一天是1767年6月15日。我 记得很清楚,事情好像就发生在今天一样。大家坐在翁布罗萨我家别墅的餐室里, 几扇窗户都嵌满了花园里那棵高大的圣栎树的繁茂枝条。时间正当中午,我们全 家人按照老规矩在这个时候坐到餐桌边,虽然那时从不习惯早起的法国宫廷传来 的下午吃正餐的时尚已在贵族之中风行。我记得有风从海上吹来,树叶抖动。柯 希莫说:“我说过不要,我就是不要!”他推开那盘蜗牛。他往常可从来没有闹 得这么凶。 在首席上端坐着我们的父亲,阿米尼奥·皮奥瓦斯科·迪·隆多男爵, 他头上戴着路易十四式的垂至耳际的假长发,这像他的许多东西一样已经过时 了。在我和我的兄弟中间坐着福施拉弗勒尔神父,我们家的食客和我们这些孩子 的家庭教师。在我们对面坐着我们的母亲,女修道会会长科拉迪娜·迪·隆多和 我们的姐姐巴蒂斯塔,住家的修女。在桌子的另一头,与我们的父亲面对面坐着 的是土耳其式着装的律师埃内阿·西尔维奥·卡雷加骑士,我们家庄园的总管和 水利工程师,而且他作为父亲的非婚生兄弟,是我们的亲叔叔。柯希莫满了12 岁,我8岁;我们刚被允许上父母的餐桌几个月。也就是说,我沾了我哥哥的光, 随他一起提前升级,因为他们不想让我一个人单独在一边吃饭 我说沾光只是说说而已。实际上,无论对柯西莫还是对我来说,欢乐的日子结束 了,我们怀念在我们自己小房间里的进餐,只有我们两个和福施拉弗勤尔神 父。……我们在神父陪伴下的饭餐在长时间的祷告之后才开始,一勺勺规规矩矩 合乎礼仪,一声不响地进行,如果谁从盘子上抬起眼来,或者喝汤时发出了轻微 的响声那可不得了。但是,神父在喝完汤时就己经吃腻了,他茫然地呆望着,每 啜饮一口酒就啧啧舌头,好像只顾品味这短暂而浅表的感觉。上第二道莱时我们 就可以开始用手抓起来吃了,吃完饭时互相掷梨瓢玩,而神父不时懒洋洋地说 声:“够了!安静些!” 而如今呢,同全家人一起坐在餐桌边,家庭里的积怨显形了,这是童年 中不幸的篇章。我们的父亲,我们的母亲,不停地对我们唠叨,要用刀叉吃鸡啦, 身体要坐直啦,胳臂肘不要靠在桌子上啦,简直没完没了!还有我们那位讨厌的 姐姐巴蒂斯塔,一系列的叫嚷、气恼、处罚、踹腿、踢脚就开始了,直至柯希莫 拒绝吃蜗牛并决定把他的命运同我们断开的那天为止。 后来,第一次重新同家人共餐时,好像什么事情也不曾发生过似的。大家准时到 来,这就是那个6月15日的中午。我们的姐姐、膳食的总管,预备了什么东西 呀?蜗牛汤和蜗牛做的主菜。柯希莫连蜗牛壳也不愿碰。“要么你们吃下去,要 么马上把你们关进小房间!”我屈从了,我开始吞咽那些软体动物。这是我的一 次颇为软弱的表现,它使我的哥哥觉得更加孤独了,因此他抛弃我们的行动中也 有着对我的抗议,因为我让他失望了。但是我那时只有8岁,何况我的意志 而且是我儿童时的意志力怎么能够同我哥哥与生俱来的那种超人的顽强相比 呢?①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20 分) 树上的男爵 [意大利]卡尔维诺 我的兄弟柯希莫·隆多最后一次坐在我们中间的那一天是 1767 年 6 月 15 日。我 记得很清楚,事情好像就发生在今天一样。大家坐在翁布罗萨我家别墅的餐室里, 几扇窗户都嵌满了花园里那棵高大的圣栎树的繁茂枝条。时间正当中午,我们全 家人按照老规矩在这个时候坐到餐桌边,虽然那时从不习惯早起的法国宫廷传来 的下午吃正餐的时尚已在贵族之中风行。我记得有风从海上吹来,树叶抖动。柯 希莫说:“我说过不要,我就是不要!”他推开那盘蜗牛。他往常可从来没有闹 得这么凶。 在首席上端坐着我们的父亲,阿米尼奥·皮奥瓦斯科·迪·隆多男爵, 他头上戴着路易十四式的垂至耳际的假长发,这像他的许多东西一样已经过时 了。在我和我的兄弟中间坐着福施拉弗勒尔神父,我们家的食客和我们这些孩子 的家庭教师。在我们对面坐着我们的母亲,女修道会会长科拉迪娜·迪·隆多和 我们的姐姐巴蒂斯塔,住家的修女。在桌子的另一头,与我们的父亲面对面坐着 的是土耳其式着装的律师埃内阿·西尔维奥·卡雷加骑士,我们家庄园的总管和 水利工程师,而且他作为父亲的非婚生兄弟,是我们的亲叔叔。柯希莫满了 12 岁,我 8 岁;我们刚被允许上父母的餐桌几个月。也就是说,我沾了我哥哥的光, 随他一起提前升级,因为他们不想让我一个人单独在一边吃饭。 我说沾光只是说说而已。实际上,无论对柯西莫还是对我来说,欢乐的日子结束 了,我们怀念在我们自己小房间里的进餐,只有我们两个和福施拉弗勤尔神 父。……我们在神父陪伴下的饭餐在长时间的祷告之后才开始,一勺勺规规矩矩, 合乎礼仪,一声不响地进行,如果谁从盘子上抬起眼来,或者喝汤时发出了轻微 的响声那可不得了。但是,神父在喝完汤时就已经吃腻了,他茫然地呆望着,每 啜饮一口酒就啧啧舌头,好像只顾品味这短暂而浅表的感觉。上第二道莱时我们 就可以开始用手抓起来吃了,吃完饭时互相掷梨瓢玩,而神父不时懒洋洋地说一 声:“够了!安静些!” 而如今呢,同全家人一起坐在餐桌边,家庭里的积怨显形了,这是童年 中不幸的篇章。我们的父亲,我们的母亲,不停地对我们唠叨,要用刀叉吃鸡啦, 身体要坐直啦,胳臂肘不要靠在桌子上啦,简直没完没了!还有我们那位讨厌的 姐姐巴蒂斯塔,一系列的叫嚷、气恼、处罚、踹腿、踢脚就开始了,直至柯希莫 拒绝吃蜗牛并决定把他的命运同我们断开的那天为止。 …… 后来,第一次重新同家人共餐时,好像什么事情也不曾发生过似的。大家准时到 来,这就是那个 6 月 15 日的中午。我们的姐姐、膳食的总管,预备了什么东西 呀?蜗牛汤和蜗牛做的主菜。柯希莫连蜗牛壳也不愿碰。“要么你们吃下去,要 么马上把你们关进小房间!”我屈从了,我开始吞咽那些软体动物。这是我的一 次颇为软弱的表现,它使我的哥哥觉得更加孤独了,因此他抛弃我们的行动中也 有着对我的抗议,因为我让他失望了。但是我那时只有 8 岁,何况我的意志力, 而且是我儿童时的意志力怎么能够同我哥哥与生俱来的那种超人的顽强相比 呢?①
“怎么样?”我们的父亲问柯希莫。 “不吃,还是不吃!”柯希莫回答,并推开盘子。 “从饭桌上滚开!” 而柯希莫已经转过身去,背向着我们大家,正要走出餐室 “你去哪儿?” 我们从玻璃门里望见他正在门廊里取他的三角帽和佩剑。 “我知道!”他朝花园跑去。 我们从窗子里看见他很快爬上那棵圣栎树。他穿戴和打扮得非常整齐,他是按照 我们的父亲的要求弄妥贴后来吃饭的,尽管他只有12岁。扑上粉,头发用带子 扎起辫子,三角帽,针织领带,绿色开叉燕尾服,浅紫色的短裤,佩剑,白皮长 护腿套,护套只包半截,这是唯一的讣步措施,使得穿着方式更符合我们的乡间 生活。②而我,由于只有8岁,免除了在头发上扑粉,如果不是在盛大宴会之时。 也免挂佩剑,虽然我喜欢佩戴也不行。他就这副模样往那棵多结的树上爬,手脚 并用,以我们在长期一起练就的准确而迅速的动作在树枝上攀登。 我已经说过我们在树上度过许多时光,不是像许多孩子那样图实惠,他们爬上去 只是为了找果子或掏鸟窝,而我们是为了越过树干上险恶的蜂巢和树叉,爬到人 上得去的最高处,找舒适的地方坐下来观看下面的世界,对着从树下走过的人们 呼喊或捉弄他们。因此我认为柯希莫面对那种不公正的强逼,首先想到的是爬上 我们熟悉的那棵圣栎树是很自然的。圣栎树的树枝,向上伸到与餐室的窗户相同 的高度,使得全家人都看见他的委屈和愤慨。 “小心!小心!会摔下来呀,可怜的孩子!”我们的母亲焦急地喊道,倘若她看 见我们在炮火之中冲锋一定满心欢喜,可是,她却为我们的每一种游戏而忧惧交 柯希莫爬至一条粗枝的叉口上,他在那里可以呆得舒适一些。他坐下来,双腿悬 垂着,两臂交叉,手掌塞进腋下,脑袋缩进双肩里,三角帽低压在前额上。 我们的父亲从窗台里探出身对他喊道:“你在那里呆腻了就会改主意的! “我决不会改变想法。”我的哥哥在树冠上说。 “只要你下来,我就叫你好看!” “我决不下树!”他说到做到。 (有 删改) 11.本文着意勾勒了柯希莫的形象,请从两方面概括他的主要性格特征。(各不 超过4个字)(2分) (1)口口口口 (2)口口口口 12.有人说第三段与第二段都写进餐,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分) 13.赏析画线句子。(4分) 14.请简析标题“树上的男爵”的含义。(5分)
“怎么样?”我们的父亲问柯希莫。 “不吃,还是不吃!”柯希莫回答,并推开盘子。 “从饭桌上滚开!” 而柯希莫已经转过身去,背向着我们大家,正要走出餐室。 “你去哪儿?” 我们从玻璃门里望见他正在门廊里取他的三角帽和佩剑。 “我知道!”他朝花园跑去。 我们从窗子里看见他很快爬上那棵圣栎树。他穿戴和打扮得非常整齐,他是按照 我们的父亲的要求弄妥贴后来吃饭的,尽管他只有 12 岁。扑上粉,头发用带子 扎起辫子,三角帽,针织领带,绿色开叉燕尾服,浅紫色的短裤,佩剑,白皮长 护腿套,护套只包半截,这是唯一的让步措施,使得穿着方式更符合我们的乡间 生活。②而我,由于只有 8 岁,免除了在头发上扑粉,如果不是在盛大宴会之时。 也免挂佩剑,虽然我喜欢佩戴也不行。他就这副模样往那棵多结的树上爬,手脚 并用,以我们在长期一起练就的准确而迅速的动作在树枝上攀登。 我已经说过我们在树上度过许多时光,不是像许多孩子那样图实惠,他们爬上去 只是为了找果子或掏鸟窝,而我们是为了越过树干上险恶的蜂巢和树叉,爬到人 上得去的最高处,找舒适的地方坐下来观看下面的世界,对着从树下走过的人们 呼喊或捉弄他们。因此我认为柯希莫面对那种不公正的强逼,首先想到的是爬上 我们熟悉的那棵圣栎树是很自然的。圣栎树的树枝,向上伸到与餐室的窗户相同 的高度,使得全家人都看见他的委屈和愤慨。 “小心!小心!会摔下来呀,可怜的孩子!”我们的母亲焦急地喊道,倘若她看 见我们在炮火之中冲锋一定满心欢喜,可是,她却为我们的每一种游戏而忧惧交 加。 柯希莫爬至一条粗枝的叉口上,他在那里可以呆得舒适一些。他坐下来,双腿悬 垂着,两臂交叉,手掌塞进腋下,脑袋缩进双肩里,三角帽低压在前额上。 我们的父亲从窗台里探出身对他喊道:“你在那里呆腻了就会改主意的!” “我决不会改变想法。”我的哥哥在树冠上说。 “只要你下来,我就叫你好看!” “我决不下树!”他说到做到。 (有 删改) 11.本文着意勾勒了柯希莫的形象,请从两方面概括他的主要性格特征。(各不 超过 4 个字)(2 分) ⑴□□□□ ⑵□□□□ 12.有人说第三段与第二段都写进餐,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4 分) 13.赏析画线句子。(4 分) ① ② 14.请简析标题“树上的男爵”的含义。(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