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值 线电压(W) 相电压() 线(相)电流(A) 中线 中点电 电流 压 负载 UAB Usc UcA U Us Ue Ia Io Ux 状态 有 载 中 线 称 无 中 线 负 有 不 线 无 称 中 线 (2)三角形连接 负载 线电压V 相电流A 线电流(A) 线电流/相电流(A) 情况 U Uac UcA IB IcA IA la Ie I/IA8 I/Ig Ic/Ic 负载 对称 负载 不对 称 五、实验报告 (1)由实验数据分析中线的作用: (2)根据三角形连接,在负载对称及不对称时的各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读数, 分析它们互相间的关系。 六、注意事项 (1)阻容负载中每相有1只2μF电容和2只220N25W白炽灯泡,分别由三只开关控制变 换接线,两只灯泡可通过开关接成串联或后1只灯泡被短接,前1只灯泡与电容并联,串 联接法用于380/220V系统中三角形负载连接。 (2)作负载不对称连接时,可同时控制电容与灯泡的各种联接。 (3)如使用电流表插头应控制插头快速进出,同时电流表量限适当选大一些,防止电容负 载电流瞬态冲击使过载记录器启动
9 (2)三角形连接 负载 情况 线电压 V 相电流 A 线电流(A) 线电流/相电流(A) UAB UBC UCA IAB IBC ICA IA IB IC IA/IAB IB/IBC IC/ICA 负载 对称 负载 不对 称 五、实验报告 (1)由实验数据分析中线的作用; (2)根据三角形连接,在负载对称及不对称时的各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读数, 分析它们互相间的关系。 六、注意事项 (1)阻容负载中每相有 1 只 2μF 电容和 2 只 220V 25W 白炽灯泡,分别由三只开关控制变 换接线,两只灯泡可通过开关接成串联或后 1 只灯泡被短接,前 1 只灯泡与电容并联,串 联接法用于 380/220V 系统中三角形负载连接。 (2)作负载不对称连接时,可同时控制电容与灯泡的各种联接。 (3)如使用电流表插头应控制插头快速进出,同时电流表量限适当选大一些,防止电容负 载电流瞬态冲击使过载记录器启动。 测量值 负载 状态 线电压(V) 相电压(V) 线(相)电流(A) 中线 电流 中点电 压 UAB UBC UCA UA UB UC IA IB IC I0 UNNˊ 负 载 对 称 有 中 线 无 中 线 负 载 不 对 称 有 中 线 无 中 线
(4)因本实验操作电压高,所以必须小心接线,改接线路必须断电,特别注意不使电流表 插头线没接好时插入有电插座。 (5)由于电灯泡灯丝是非线性电阻,因此在同一灯泡上当电压变化√3倍时,电流改变不 会是√3倍。 10
10 (4)因本实验操作电压高,所以必须小心接线,改接线路必须断电,特别注意不使电流表 插头线没接好时插入有电插座。 (5)由于电灯泡灯丝是非线性电阻,因此在同一灯泡上当电压变化 3 倍时,电流改变不 会是 3 倍
实验四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按钮、交流接触器和热继电器的构造和各部件的作用。 2.学习异步电动机正反转启动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接线及操作。 二、实验原理 继电接触器控制大量应用于对电动机的起动、停转、正反转、调速、制动等控制,从 而使生产机械按既定的要求动作:同时也能对电动机和生产机械进行保护。 交流接触器有一个线圈,还有三个主触点和四个辅助触点。主触点接在主电路中,对 电动机起接通或断开电源的作用,线圈和辅助触点接在控制电路中,可起接通或断开控制电 路某分支的作用。接触器还可起欠压保护作用。 热继电器主要由热元件和触点组成。热元件接在主电路中,触点接在控制电路中。当 电动机过载一定时间,主电路中的热元件动作,使接在控制电路中的动断(常闭)触点断开, 使电动机主电路断开,起到过载保护作用。 380V 99 KMI SB1 KM2 SB3 KMI FR SB2 KM2 KMI KM2 KMI KM2 M 3 图1 11
11 实验四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按钮、交流接触器和热继电器的构造和各部件的作用。 2.学习异步电动机正反转启动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接线及操作。 二、实验原理 继电接触器控制大量应用于对电动机的起动、停转、正反转、调速、制动等控制,从 而使生产机械按既定的要求动作;同时也能对电动机和生产机械进行保护。 交流接触器有一个线圈,还有三个主触点和四个辅助触点。主触点接在主电路中,对 电动机起接通或断开电源的作用,线圈和辅助触点接在控制电路中,可起接通或断开控制电 路某分支的作用。接触器还可起欠压保护作用。 热继电器主要由热元件和触点组成。热元件接在主电路中,触点接在控制电路中。当 电动机过载一定时间,主电路中的热元件动作,使接在控制电路中的动断(常闭)触点断开, 使电动机主电路断开,起到过载保护作用。 ~380V 图 1 M 3~ FR KM1 KM2 KM1 KM2 KM1 SB1 SB2 Q1 FU KM2 FR KM1 SB3 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