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日光灯及可变电容箱元件按参考的实验图1所示电路连接。在各支路串联接入 电流表插座,再将功率表接入线路,按图接线并经检查后,接通电源,电压增加至220V, 220v A 图1 (2)改变可变电容箱的电容值,先使C=0,测日光灯单元(灯管、镇流器)二端的电 压及电源电压,读取此时灯管电流I6及功率表读数P。 (3)逐渐增加电容C的数值,测量各支路的电流和总电流。电容值不要超过6μF,否 则电容电流过大。 (4)绘出I=f(c)的曲线,分析讨论。 四、实验结果 电容 总电压U UA 总电流 Ie Ic 功率P C0SΦ (μF) (V) (V) (V) I (mA) (mA) (mA (W) 0 1 2 6 五、实验报告 绘出总电流I=f(C)曲线,C0SΦ中=f(c)曲线,并分析讨论提高日光灯电路功率因数
4 (1)将日光灯及可变电容箱元件按参考的实验图 1 所示电路连接。在各支路串联接入 电流表插座,再将功率表接入线路,按图接线并经检查后,接通电源,电压增加至 220V. * w UL IG * A L IC S 220v C UA A 图 1 (2)改变可变电容箱的电容值,先使 C=0,测日光灯单元(灯管、镇流器)二端的电 压及电源电压,读取此时灯管电流 IG及功率表读数 P。 (3)逐渐增加电容 C 的数值,测量各支路的电流和总电流。电容值不要超过 6μF,否 则电容电流过大。 (4)绘出 I=f(c)的曲线,分析讨论。 四、实验结果 电容 (μF) 总电压 U (V) UL (V) UA (V) 总电流 I(mA) IC (mA) IG (mA 功率 P (W) COSΦ 0 1 2 4 6 五、实验报告 绘出总电流 I=f(C)曲线,COSΦ=f(c)曲线,并分析讨论提高日光灯电路功率因数
的方法。 六、注意事项 (1)日光灯电路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电路,原因有二,其一是灯管在交流电压接近零时 熄灭,使电流间隙中断,其二是镇流器为非线性电感。 (2)日光灯管功率(本实验中日光灯标称功率20W)及镇流器所消耗功率都随温度而变, 在不同环境温度及接通电路后不同时间中功率会有所变化。 (3)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有一定的介质损耗。 (4)日光灯启动电压随环境温度有所改变,一般在180V左右可启动,日光灯启动时电流 较大(约0.6A),工作时电流约0.37A,注意仪表量限选择. (5)本实验中日光灯电路标明在D04实验板上,实验时将双向开关扳向“外接220V电源” 一侧,当开关扳向“内接电源”时由内部已将220V电源接至日光灯作为平时照明光源之用。 灯管两端电压及镇流器两端电压可在板上接线插口处测量。 (6)功率表的同名端联结在一起,否则功率表中模拟指针反向偏转。 (7)使用功率表测量必须按下相应电压、电流最限开关。 (8)本实验如数据不符理论规律首先检查供电电源波形是否过份畸变,因目前电网波形 高次谐波份量相当高,如能装电源进线滤波器是有效措施。 5
5 的方法。 六、注意事项 (1)日光灯电路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电路,原因有二,其一是灯管在交流电压接近零时 熄灭,使电流间隙中断,其二是镇流器为非线性电感。 (2)日光灯管功率(本实验中日光灯标称功率 20W)及镇流器所消耗功率都随温度而变, 在不同环境温度及接通电路后不同时间中功率会有所变化。 (3)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有一定的介质损耗。 (4)日光灯启动电压随环境温度有所改变,一般在 180V 左右可启动,日光灯启动时电流 较大(约 0.6A),工作时电流约 0.37A,注意仪表量限选择. (5)本实验中日光灯电路标明在 D04 实验板上,实验时将双向开关扳向“外接 220V 电源” 一侧,当开关扳向“内接电源”时由内部已将 220V 电源接至日光灯作为平时照明光源之用。 灯管两端电压及镇流器两端电压可在板上接线插口处测量。 (6)功率表的同名端联结在一起,否则功率表中模拟指针反向偏转。 (7)使用功率表测量必须按下相应电压、电流最限开关。 (8)本实验如数据不符理论规律首先检查供电电源波形是否过份畸变,因目前电网波形 高次谐波份量相当高,如能装电源进线滤波器是有效措施
实验三三相交流电路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三相负载星形和三角形的连接方法,掌握这两种接法的线电压和相电压,线 电流和相电流的测量方法。 (2)观察分析三相四线制中,当负载不对称时中线的作用。 二、内容说明 将三相阻容负载(实验图1)各相的一端X、Y、Z连接在一起接成中点,A、B、C Ca=2μ C=2μ C=2 u 图1 (或U、V、W)分别接于三相电源即为星形连接,这时相电流等于线电流,如电源为对称 三相电压,则因线电压是对应的相电压的矢量差,在负载对称时它们的有效值相差√3倍, 即 U线=√3U相 这时各相电流也对称,电源中点与负载中点之间的电压为零,如用中线将两中点之间 连接起来,中线电流也等于零,如果负载不对称,则中线就有电流流过,这时如将中线断开, 6
6 实验三 三相交流电路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三相负载星形和三角形的连接方法,掌握这两种接法的线电压和相电压,线 电流和相电流的测量方法。 (2)观察分析三相四线制中,当负载不对称时中线的作用。 二、内容说明 将三相阻容负载(实验图 1)各相的一端 X、Y、Z 连接在一起接成中点,A、B、C CC=2μ 图 1 (或 U、V、W)分别接于三相电源即为星形连接,这时相电流等于线电流,如电源为对称 三相电压,则因线电压是对应的相电压的矢量差,在负载对称时它们的有效值相差 3 倍, 即 U 线= 3 U 相 这时各相电流也对称,电源中点与负载中点之间的电压为零,如用中线将两中点之间 连接起来,中线电流也等于零,如果负载不对称,则中线就有电流流过,这时如将中线断开, CA=2μ CB=2μ A X B Y C Z
三相负载的各相相电压不再对称,各相电灯出现亮、暗不同的现象,这就是中点位移引起各 相电压不等的结果。 如果将实验图1的三相负载的X与B、Y与C、Z与A分别相连,再在这些连接点上引出 三根导线至三相电源,即为三角形连接法。这时线电压等于相电压,但线电流为对应的两相 电流的矢量差,负载对称时,它们也有√3倍的关系,即 I线=√3I相 若负载不对称,虽然不再有√3倍的关系,但线电流仍为相应的相电流矢量差,这时只有 通过矢量图方能计算它们的大小和相位。 三、实验任务 电路图: IA U U N .0 V W N2 N N 图2 (1)将三相阻容负载按星形联接(如图2所示),接至三相对称电源。 (2)测量有中线时负载对称和不对称的情况下,各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 和中线电流的数值
7 三相负载的各相相电压不再对称,各相电灯出现亮、暗不同的现象,这就是中点位移引起各 相电压不等的结果。 如果将实验图 1 的三相负载的 X 与 B、Y 与 C、Z 与 A 分别相连,再在这些连接点上引出 三根导线至三相电源,即为三角形连接法。这时线电压等于相电压,但线电流为对应的两相 电流的矢量差,负载对称时,它们也有 3 倍的关系,即 I 线= 3 I 相 若负载不对称,虽然不再有 3 倍的关系,但线电流仍为相应的相电流矢量差,这时只有 通过矢量图方能计算它们的大小和相位。 三、实验任务 电路图: IA U U1 U N1 V V IB V1 W N2 N W IC W1 N ˊ N3 I0 图 2 (1)将三相阻容负载按星形联接(如图 2 所示),接至三相对称电源。 (2)测量有中线时负载对称和不对称的情况下,各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 和中线电流的数值
(3)拆除中线后,测量负载对称和不对称,各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和中 线电流的数值。 U,0 IAB W W 图3 观察各相灯泡的亮暗,测量负载中点与电源中点之间的电压,分析中线的作用。 (4)将三相灯泡接成三角形连接(如图3所示),测量在负载对称及不对称时的各线电 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的读数,分析它们互相间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 (1)星形连接
8 (3)拆除中线后,测量负载对称和不对称,各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和中 线电流的数值。 IA U U1 IAB U N1 V V V1 IB IBC W N2 W W1 IC N3 ICA 图 3 观察各相灯泡的亮暗,测量负载中点与电源中点之间的电压,分析中线的作用。 (4)将三相灯泡接成三角形连接(如图 3 所示),测量在负载对称及不对称时的各线电 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的读数,分析它们互相间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 (1)星形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