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者包括神经科学、心理学、语言学家学者,会生缨amb 1966a)第一次探讨了语言学理论申框架结构和大脑真实梅奖间 的联系。可惜这篇文章没有引起寒多人的注意6 在1964年的另一个学术会议上,兰姆(LamD1y64b)清晰地指 出体现规则和重写规则之间的关键性差异,管出重写规则是如何 歪曲了语言结构。可惜的是他的解释根本就没有引起人们的注 意。 在那次会上,兰姆遇到了两位学者,一位是神经科学家诺曼· 盖绪温(Norman Geschwind),另一位是语言学家韩札德(Halliday)。 盖绪温在宣读的论文中指出,语言理论除了用语言来验证外,还应 该用其它非语言信息来验证,包括用大脑解剖学语言特征来验证 (Geschwind1964)。可惜盖绪温的观点和兰姆的观点一样,也没有 引起人们的注意。 会后兰姆邀请韩礼德对机器翻译研究课题组作了数天的短暂 访问。韩礼德有两个方面对兰姆的理论及其模式有一定的影响: 一是关系网络的形式表述,二是语义系统的平行子系统。兰姆在 韩礼德的建议下,对自己1966年所用的语言关系的形式表述 (Lamb1964a、1966a)作了进一步的修整。 第五节 重归耶鲁 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兰姆在伯克利做完了交接工作,将机器翻 译项目转交他人,然后回到了自己的母校耶鲁大学,成为耶鲁大学 第一位语言学系聘用的教师。在这以前,威特尼(Whitney)、萨丕 尔(Sapir)、布龙菲尔德(Bloomfield)、布袼克(Bloch)都不是语言学 系的教授,因为那时耶鲁还没有语言学系。 在耶鲁,兰姆组织了一个“意识讨论会”,每周活动一次,主要 讨论意识。常来参加讨论的学生都是一些学术精英,密奇·卡泊 11
(Mitch Kapor)就是其中一个。当时耶鲁还没有计算机系,兰姆专 为他开了一个计算机科学专业,几年后卡泊(Kapor》创建了Lotus 发展公司,并成为80年代计算机软件界的大人物。 1964年耶鲁大学给了兰姆一个学期的学术假。兰姆打算利用 这段时间撰写一个书评,对象是叶尔姆斯列夫1961年版的Prole gomena知a Theory of Language(《语言理论导论》)。叶尔姆斯列夫 认为,语言结构是个纯粹的关系系统,系统中没有任何客体,既没 有语词,也没有语法规则。由于叶尔姆斯列夫没有形式表述系统, 仅用语言还没有办法把这种观点解释清楚。兰姆总党得叶氏的观 点好是好,就是不好理解,更难表述。他一边学习叶氏的语言理 论,一边琢磨用新的关系表述系统来描述语言关系。一天下午,依 然在耶售大学研究生大楼那间阴暗的办公室里,兰姆忽然开了智 慧。他顿悟到,如果入们能认识语言结构各单位之间的关系,那么 语言单位除了是关系网络中的结点外,没有其它的存在必要,而兰 姆正好有一个能够用来说明关系的形式化表述系统。这一发现应 该是兰姆对叶尔姆斯列夫语符学理论的重大发展,是语言学的一 个可观成果。 兰姆的关系网络理论第一次公开是在1965年夏天,当时兰姆 在密歌根大学语言学院讲学,为学生开了一门层次语法。他的学 生中有大卫·洛克伍德(David Lockwood)和彼得·雷切(Peter Reich),罗纳德·朗埃克(Ronald Langaker)、露丝·白兰德(Ruth Brend)等许多其他学生旁听了兰姆的课。后来洛克伍德和雷切一 直追随兰姆的理论;朗埃克发展了自己的认知语法,白兰德则跟随 派克(Pke)从事语位学研究。 1966年,兰姆再次应邀去夏季语言学院授课,这次的语言学院 办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4月初乔治城大学出版社承诺 出一本层次语法书作为夏季学院的教材。兰姆只有约六个星期的 时间来完成这样的教材,但是谁又能抗拒这样的诱惑呢?虽然时 间很紧,兰姆还是按期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层次理论的专著Outline 12
of Stratificational Grammar(《层次语法纲要》)。不幸的是出版社 方面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书只在厦季学院结束前几天才抵 达洛杉矶,而学院方面出于某种原因将书又寄返出版社。结果,那 一届学生没有得到《层次语法纲要》一书。 自《层次语法纲要》问世后,层次理论模式有了快速的发展和 变化,其中较大的变化有四次。60年代末,兰姆致力于关系网络模 式的运用操作,即关系网络如何生成和理解语言。兰姆的关系网 络只是用来描述语言行为,但还不能表述语言行为。要表述语言 行为,关系网络中的关系符还必须有自身的传导信息的结构。说 得通俗些,就是关系网络只描述关系,但关系网络的激活传导信息 的过程还需要进一步表述。迄今为止,激活传导表述部分做得还 不十分成熟,也没有正式公开发表。 兰姆离开伯克利以后,机器翻译课题又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当时接课题的人也离开了伯克利,王士元接了汉语翻译部分,俄语 部分就无人问津。当时兰姆在耶鲁有了一个构建运用模式的“语 言自动化课题”,他答应有关人士,将伯克利机器翻译课题的俄语 词典部分放在语言自动化课题中。这一课题为许多研究生提供了 资助和活动环境。其中密歌根大学的研究生雷切和佛来明(Flem- ming)曾在兰姆的指导下,参与层次语法关系网络的研究工作和撰 写学位论文。雷切成功地用计算机模拟了关系网络。佛来明则在 关系网络描述方面很有特色。 第六节 关系网络 如果说伯克利给兰姆带来了层次体现理论,那么耶鲁给他带 来了关系网络理论。关系网络理论最根本的观点是承认语言是一 个纯粹的关系网络。兰姆花了十年的时间,最终彻底理解了叶尔 姆斯列夫的语言是纯粹关系的论说。这一理解又和他发明了关系 13
网络形式化表述图式分不开。叶氏的关系理论之所以无法被他人 理解,其中-个原因就是叶尔姆斯列夫无法具体演示自己的理论。 而兰姆不但发展了叶氏的理论,更重要的是他能够用图式来具体 演示语言关系网络。 关系网络理论的表述是一种连接网络的图式表述,对只熟悉 语言表述的学者,关系网络的形式表述是一个新鲜事物,连许多知 名学者都摇头叫看不懂。看不懂关系网络图式,就很难理解关系 网络理论,就很难和兰姆交流,这是兰姆理论不能进一步扩大影响 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看地图有困难,尤其是看 有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的美国交通图;能看懂电器线路图的人就 更少了。但是,如果你要驱车作全美旅行,你不得不学会看地图, 如果你想学会修电器或装一架电视机,你不得不先学会看线路图。 同理,你想理解兰姆的关系网络理论,你必须学会关系网络的图式 表述。如果你能看懂线路图,你就发现兰姆的关系网络图式很容 易看懂。问题是,从事语言学的学者中又有多少人愿意花一番工 夫去学习一种新的图式呢?不幸的是,兰姆在这方面把大家估计 得过高,所以能够理解他理论的人不多,能够运用他的理论模式来 做语言研究的人就更少了。 兰姆的另一个困惑是人们无法理解语言系统是用来操作的, 是用来产生和理解言语的。在1971年的乔治城圆桌会议上,兰姆 提出了认知语言学的设想,认为语言学理论必须有认知真实性,有 认知真实性的语言学理论原则上应该是语言运用模式的基础。会 上埃门·巴赫(Emmon Bach)要求兰姆对此问题作出解释,这使兰 姆感到惊讶不己。语言的认知意义是语言能力可以用来生成和理 解言语,每一个掌握语言的人都有这种能力,都用这种能力来听和 说。试问,不能进行生成和理解的操作能力,能看作是语言能力 吗? 自1965年关系网络理论公开发表以来,人们常问及这样一个 问题:关系网络和大脑神经网络之间是否有关系?在研究关系网 14
络理论时,兰姆还没来得及考虑它和大脑神经网络之间的关系。 当时他已经知道神经元突触的存在,但还不了解许多有关的细节。 总之,兰姆一开始对关系网络的研究并不是以大脑神经网络作为 其研究的对象。关系网络和神经网络之间的相似性完全是一种意 外的巧合。当然,这种意外的巧合使得他再也按捺不住好奇心,终 于在60年代末的一天,他约了耶鲁的一位神经生理学教授,请他 讲述神经元。结果,他所讲的神经元功能结构和关系网络的动态 表述形式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关系网 络中的关系符和神经元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现在兰姆认为, 他设计的连接单位连元(nection)和神经束有关。后来,耶鲁医学院 的猫脑视觉系统研究表明,兰姆假设的网络结构有直接的大脑物 质证据。 一方面关系网络和神经网络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另一方面,有 计算机学科背景的兰姆自然想到是否可以将他的关系网络理论用 电子手段体现出来。1976年,兰姆组建了一家电子公司试图实现 自己的梦想。次年,兰姆为了追求他的梦想,毅然离开了耶鲁,将 全部精力注入开发和生产并行处理器硬件中。 第七节 莱思大学 70年代末,当时语言学专业的主任寇浦伦德邀请兰姆去莱思 大学当客座教授,他和莱思大学合作得非常愉快。1981年兰姆将 发明卖给一家大电器公司后,应邀去莱思当终身教授。在兰姆的 努力和带领下,第二年莱思大学成立语言学系,兰姆出任首任系主 任。现在,兰姆又以主任的身份在莱思大学主持认知科学专业的 工作。 从50年代的层次分析,到60年代的关系网络理论,到70年代 的认知理论,兰姆的语言学理论发展经历了一个非常不平常的过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