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系网络是个双向模式… 79 第十节范畴化 80 一、典型论 80 二、亲属相似关系 81 三、优势规则 81 四、词网 83 五、关系网络 85 第十一节小结… 86 第五章语符关系系统 88 第一节符号关系… 88 一、索绪尔的观点 88 二、叶尔姆斯列夫的观点… 89 三、兰姆的观点 91 第二节层次… 92 第三节关系 93 一、基本类型… 94 二、连元… 96 第四节语符关系的特征 98 一、语词的临葉 98 二、句子的临基 99 第五节语符关系的系统 103 一、关系和系统 104 二、系统的特征 106 三、功能和系统… 107 第六节小结… 110 第六章走入神经认知语言学 112 第一节语言规… 112 第二节理论研究的若干问题 113 一、生理性和社会性 113 3
二、个性和共性…… ………………14 、三、先天性和后天性…… 115 四、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 117 五、内部语言系统和外部语言现象… 118 六、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 118 七、关系连通和成分模块 120 八、语言和思维 121 第三节理论目标… 123 第四节理论模式 125 一、关系性 125 二、层次性 126 三、双向操作 127 四、并行操作 128 五、遵循科学理论四大原则 128 第五节方法论…… 129 ·第六节小结 132 第七章语箱概念系统 133 第一节概念也是关系 133 第二节概念关系的层级组织 136 第三节概念关系的有序组织 139 第四节谋篇的信息 141 一,口语和笔语 141 二、修改类和即兴类… 141 三、交际者背景…… 142 四、交际场合 143 第五节独白的宏观结构 143 第六节对话的宏观结构 144 第七节语篇的信息流 147 第八节小结… 150 4
第八章小句的橛念结构 151 第一节事态视角…… 152 一、时空结构 153 二、动作结构 158 兰、使役结构 158 第二节谓词…… 160 一、空间谓词 160 二、动作谓词 161 三、使役谓词 161 第三节谓元 163 第四节其它成分 166 第五节小句的概念结构 167 一、基本概念结构的重合 168 二、必有成分和可有成分 171 第六节语义域…… 173 一、语义域的分类… 173 二、各语义域的异同…… 175 第七节小结…… 179 第九章语符体现关系…… 180 第一节小句的体现关系 182 第二节语气体现条件…… 184 第三节组篇体现条件 187 第四节短语、复句的体现… 193 一、短语和小句 193 二、复句和小句… 194 第五节语篇的体现关系 196 第六节语音体现……… 197 第七节字和音位的体现关系…… 198 第八节音位和语音特征的体现关系 …199 5
第九节语流音变 201 第十节超音节语音特征 202 第十一节小结 203 第十章分析、综合、操作检验 206 第一节义词体现关系 206 一、分析 206 二、综合 207 三、操作验证… 209 第二节词音体现关系 211 一、分析 211 二、综合 211 三、操作验证 212 第三节图式表述 213 一、模式构建 213 二、生成操作 218 三、理解操作 219 第十一章神经认知理论和其它理论流派 223 第一节美国后结构主义 223 一、新布龙菲尔德派… 224 二、语位学… 225 第二节欧洲各流派 227 一、哥本哈根派的语符学 228 二、布拉格派…… 230 三、伦敦派以及系统功能语法 231 第三节转换生成语法 233 第四节概念语义学……… 236 第十二章理论的形成、内部分歧和发展 238 第一节形成和发展 238 第二节贡献和内部分歧 244 6
第三节批评、成果和赡望… 250 第四节理论的重大应用前景 253 参考文就…… 25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