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also followed my work through the 'relational network'and the cognitive'periods,while making their own contributions to the re- search,were David Lockwood,who wrote an important textbook, 'Introduction to Stratificational Linguistics',and Adam Makkai. Professor Cheng Qilong studied linguistics with both of these gentle- men,who introduced him to the theory. During the past decade,which has been called 'the decade of the brain',I have been studying what is known about the brain from neuroscience and I have been increasingly concerned with the criteri- on of neurological plausibility.Since the term 'cognitive linguistics' is now being used by theories which do not meet the criteria I have set for cognitive plausibility,I have started to use the term 'neu- rocognitive linguistics'. I would like to congratulate Professor Cheng for successfully completing his book introducing the theory to Chinese readers.It is my hope that many readers of this book will come to share my fasci- nation with language and with the mind,and will be motivated to continue the explorations which I and my colleagues,including Pro- fessor Cheng,have begun. Sydney Lamb October,1998 5
前言 语言是人类最忠实的伴侣之一,它日日相伴,时时相随,从不 厌主;但作为语言的主人,我们却觉得它既熟悉又陌生。语言我们 天天听天天讲,但却很难给它下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定义。朋友, 你说语言是什么? 兰姆教授却给我们一个极有个性的回答一语言是信息系 统,是大脑中的信息系统,是大脑神经网络中的信息系统。语言是 神经生理的,这点已被医学、生理解剖学等学科证实。无论你迷恋 哪一种语言学理论,你也无法改变这一语言事实。 如果你愿意承认语言是大脑神经网络的,那么下一个问题是, 你将如何来研究以大脑神经网络为载体和媒介的语言,你又如何 来解释大脑神经网络生成语言现象和理解语言现象的机制和过 程?如果你的心理状态已经进入思考这些问题的轨道,那么本书 介绍的神经认知语言学理论特色及其模式,将会带你去经历一番 学术探险的刺激和享受;与此同时,它将引发一系列新思考和新挑 战。 兰姆的理论及其模式除了比其它理论更有生理性的一面,还 有功能的一面。兰姆注意概念语义系统的研究,注意概念语义和 句法、语音表达形式之间的功能体现关系。和系统功能语法一样, 他的语言系统也有三个层次系统。但兰姆的层次系统乃至整个语 言系统都由关系连接而成,他的语言系统是个纯粹的关系网络,是 个不悖于大脑神经网络的关系网络。所以对语言功能理论感兴趣 的读者,也可以从本书中得到一些新的思索。 兰姆的语言学理论发瑞于50年代末。他的理论发展经历了四 6
个重大时期:层次时期、关系网络时期、认知时期和神经时期,发展至 今成为神经认知语言学理论。本书试图从信息、大脑神经、认知、语 符四个角度来剖析语言系统,从而展示兰姆理论的目标、特色和方法 论。这四种视角同时也用四种不同的思路,术语表述四类相关学科 有关语言和语言学的概貌特征。本书还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汉语 的实例,简单介绍语料的分析、关系的综合、模式的操作验证。 为了尽可能地让大家读得轻松偷快,笔者尽可能避开理论模 式的图式形式化表述。但语言系统是怎么样一个关系网络系统? 语言系统关系网络的信息操作是如何进行的?这一切又如何不悖 于大脑神经网络的生理事实?要解释这些问题的细节,图式表述 又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许多读者在读完本书后会有余兴难散、壮 志未酬之感。果真如此,那么你可以说已是兰姆的知音,我们也结 了缘。笔者将竭力争取再写一本书深人解释这些问题,以飨有缘 之士。 小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校内外许多长辈、同仁的关心和支持, 尤其是刘润清教授、胡壮麟教授为书稿提出了修正方案,为小书找 到了一个好出处。北京大学李战子博士为此事也奔走献策。王宗 炎先生虽年事已高,还屈尊阅览了初稿,并提出了非常详细、宝贵 的书面意见和建议。我的同事、学生也看了不同时期的初稿,提出 了他们的看法。合为致谢。书中欠妥之处,恳请读者、师长、同仁 不吝赐教。 当然,笔者还应该感谢让我有可能走出国门研习语言学理论 的各项奖学金提供者:中国教育部、美国United Board、香港知名人 士李嘉诚先生;感谢洛克伍德教授、马凯教授教我神经认知语言 学;更要感谢兰姆教授对我的理论研究和小书撰写给予的许多帮 助和支持。 程琪龙 1999年10月 7
目 录 序 前言 第一章兰姆和语言学 1 第一节好奇和冒险 2 第二节走近语言学 3 第三节伯克利… 4 第四节层次分析 8 第五节重归耶鲁 1 第六节关系网络 13 第七节莱思大学 15 第二章语言信息系统 17 第一节语言是信息 17 第二节语言信息的过程…… 18 第三节两种内部语言信息 20 第四节语言信息的寄载性……… 22 第五节语言信息的传递性………… 23 第六节内部语言是信息系统 25 第七节语言信息系统的共享性 28 第八节语言信息系统的自调节性 29 第九节自调节信息系统的研究方法……… 31 第十节语言信息和人…… 32 第十一节小结 35 1
第三章语言和大脑 37 第一节语言和大脑 37 第二节宏观大脑的功能区域 39 一、大脑的宏观构造 39 二、大脑的功能区域 41 第三节微观大脑的神经网络 45 一一、神经元的功能构造… 45 二、神经元的信息传递 47 第四节信息加工的大脑机制 49 一、语言的生成机制 49 二、语言的理解机制 51 第五节大脑记忆 53 第六节大脑的发育成熟 56 第七节大脑和心智… 57 第八节小结 59 第四章语言研究的认知取向… 62 第一节认知研究的范围… 62 第二节认知研究的主要学科群 63 第三节为什么认知取向… 64 第四节信息加工理论…… 65 第五节信息加工的过程… 67 第六节符号主义 69 第七节认知研究的三平面…… 70 第八节连通主义 72 一、神经元的加权学习…… 44 73 二、神经网络的连接学习 76 三、网络的学习和记忆… 76 第九节神经认知语言学的关系网络模式… 77 一、关系网骆和形式神经网络的区别 7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