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菲涅耳公式可知,p分量与s分量的反 射率和透射率一般是不同的,而且反 射时还可能发生位相跃变。这样一来, 反射和折射就会改变入射光的偏振态 既然反射和折射时都产生偏振, 我们就可以利用玻璃片来做偏振器。 以布鲁斯特角入射时,虽然反射光是 线偏振的,不过反射改变了光线传播 的方向,要得到偏振度很高的透射光, 就需利用多块玻璃片。将许多玻璃片 叠在一起,令自然光以布鲁斯特角入 射。光线每遇到一界面,约15%的s分 量被反射掉,而p分量却100%地透过。 通过多次的反射和透射,最后从玻片 堆透射出来的光束中s分量就很微弱了, 它几乎是100%的p方向的线偏振光
由菲涅耳公式可知,p分量与s分量的反 射率和透射率一般是不同的,而且反 射时还可能发生位相跃变。这样一来, 反射和折射就会改变入射光的偏振态。 既然反射和折射时都产生偏振, 我们就可以利用玻璃片来做偏振器。 以布鲁斯特角入射时,虽然反射光是 线偏振的,不过反射改变了光线传播 的方向,要得到偏振度很高的透射光, 就需利用多块玻璃片。将许多玻璃片 叠在一起,令自然光以布鲁斯特角入 射。 光线每遇到一界面,约15%的s分 量被反射掉,而p分量却100%地透过。 通过多次的反射和透射,最后从玻片 堆透射出来的光束中s分量就很微弱了, 它几乎是100%的p方向的线偏振光
理论实验表明:反射所获得的线偏光仅占入射自然光总能量的 74%,而约占85%的垂直分量和全部平行分量都折射到玻璃中 为了增加折射光的偏振化程度,可采用玻璃片堆的办法。 束自然光以起偏角56.30入射到20层平板玻璃上,如图: 1.5 1.5 1.5 1.0 在玻璃片下表面处的反射,其入射角337也正是光从玻璃射向 空气的起偏振角,所以反射光仍是垂直于入射面振动的偏振光
理论实验表明:反射所获得的线偏光仅占入射自然光总能量的 7.4%,而约占85%的垂直分量和全部平行分量都折射到玻璃中。 • • • • p i • 1.5 1.5 1.5 1.0 1.0 1.0 1.0 • • • • • • • • 在玻璃片下表面处的反射,其入射角33.70也正是光从玻璃射向 空气的起偏振角,所以反射光仍是垂直于入射面振动的偏振光。 为了增加折射光的偏振化程度,可采用玻璃片堆的办法。 一束自然光以起偏角56.30入射到20层平板玻璃上,如图:
利用反射和折射时的偏振可以做起偏和检偏。 N 180 2700 180 270 90 90 n M M 利用反射和折射时的偏振可以获得线偏振激光
利用反射和折射时的偏振可以做起偏和检偏。 • • • • • • • • M • • n M N 2700 0 0 0 0 900 1800 • • n n' N 2700 900 1800 • n' 利用反射和折射时的偏振可以获得线偏振激光
例题:知某材相在空气中的布儒斯特角s2 求它的折射率?若将它放在水中(水的折射率 为1.3),求布儒斯特角?该材料对水的相对 折射率是多少? 解:。设该材料的折射率为n,空气的折射率为1 tan i tan581599≈1.6 解:·放在水中,则对应有 n1.6 tani= 所以:in=50 水 33 该材料对水的相对折射率为12
例题:已知某材料在空气中的布儒斯特角 , 求它的折射率?若将它放在水中(水的折射率 为 1.33),求布儒斯特角?该材料对水的相对 折射率是多少? 0 = 58 p i 解:• 设该材料的折射率为 n ,空气的折射率为1 tan 58 1.599 1.6 1 tan 0 = = = n i p 解:• 放在水中,则对应有 1.2 1.33 1.6 tan ' = = = n 水 n i ' 0 p = 50.3 p 所以: i 该材料对水的相对折射率为1.2
二二二二 光光 方解石晶体 双折射现良 纸面
o光 e光 折射现象 方解石晶体 双 纸面 方解石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