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类的消化 场所:小肠上段 ●酶:胰脂酶、磷脂酶A2、胆固醇酯酶及辅脂酶; ●乳化作用:胆汁酸盐; 产物:甘油一酯、脂酸、胆固醇及溶血磷脂等, 与胆汁酸盐乳化成更小的混合微团
脂类的消化 ⚫场所:小肠上段 ⚫酶:胰脂酶、磷脂酶A2、胆固醇酯酶及辅脂酶; ⚫乳化作用:胆汁酸盐; ⚫产物:甘油一酯、脂酸、胆固醇及溶血磷脂等, 与胆汁酸盐乳化成更小的混合微团
消化过程 食物中的脂类乳化微团消化酶,产物 micelles 甘油三酯胰脂酶 辅脂酶 2-甘油一酯+2FFA 磷脂碎脂酶A2溶血磷脂+FFA 胆固醇酯胆固醇酯酶胆固醇+FFA
消化过程 乳化 消化酶 甘油三酯 食物中的脂类 产 物 2-甘油一酯 + 2 FFA 磷 脂 磷脂酶A2 溶血磷脂 + FFA 胆固醇酯 胆固醇酯酶 胆固醇 + FFA 胰脂酶 辅脂酶 微团 (micelles)
脂类的吸收 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 形式 1、中链脂酸及短链脂酸构成的甘油三酯:在肠 粘膜细胞,经脂肪酶的作用,水解为脂肪酸及甘油, 诵过门静脉进人血循环。 2、长链脂酸及2-甘油一酯:在肠粘膜细胞经甘油 酯合成途径合成甘油三酯,形成乳糜微粒,经淋 巴进入血循环
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 形式: 1、中链脂酸及短链脂酸构成的甘油三酯:在肠 粘膜细胞,经脂肪酶的作用,水解为脂肪酸及甘油, 通过门静脉进人血循环。 2、长链脂酸及2-甘油一酯:在肠粘膜细胞经甘油 一酯合成途径合成甘油三酯,形成乳糜微粒,经淋 巴进入血循环。 脂类的吸收
乳化吸收肠粘膜 中链及短链脂酸构成的TG →细胞 脂肪酶 甘油+FFA 门静脉 血循环
中链及短链脂酸构成的TG 乳化 吸收 脂肪酶 甘油 + FFA 门静脉 血循环 肠粘膜 细胞
肠粘膜细胞 长链脂酸及2-甘油一酯 酯化成TG TG、CE、PL 载脂蛋白(apo) B48、C、AT、AIV 血循环 淋巴管←乳糜微粒(CM
长链脂酸及2-甘油一酯 酯化成TG 血循环 淋巴管 乳糜微粒(CM) TG、CE、PL + 载脂蛋白(apo) B48、C、AⅠ、AⅣ 肠粘膜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