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酵母是酵母属中应用较广泛的一个种。 在麦芽汁培养基上生长的啤酒酵母,其细胞为圆形、卵圆形或椭圆形。细胞 单生、双生或成短串或成团。酵母细胞大型的约 5~10×6~12μm,小型的约 3~9 ×4.5~10μm。 细胞的长宽比例为 1~2 左右。 根据啤酒酵母细胞长与宽的比例,可把它们分为三组:第一组酵母的细胞多 为圆形、卵圆形,长宽比例为 1~2。这个组的酵母主要供生产啤酒、白酒和酒精 以及面包用。第二组酵母的细胞大多是卵形或长卵形,长宽比例为 2。包括啤酒 酵母的一些变种,如葡萄酒酵母等菌种,一般多为供生产葡萄酒、果酒用。第三 组酵母的细胞为长圆形,长宽比例大于 2。这组的酵母耐高渗透压,供发酵甘蔗 糖蜜生产酒精用。 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菌落为白色,有光泽、乎坦、边缘整齐。在液体培 养基中的生长行为有两类,工业上把发酵度较高,不易凝集沉淀,浮于上面的酵 母称为上面酵母;把易于凝集沉淀,发酵度较低的酵母称为下面酵母。 啤酒酵母的无性繁殖为芽殖,有性繁殖能形成子囊孢子。一般每个子囊内含 有 1、4 个圆形、卵圆形的表面光滑的子囊孢子。 啤酒酵母能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及半乳糖,不能发酵乳糖及蜜二糖。 对棉子糖只能发酵 1/3 左右。在氮源中能利用硫酸铵,不能利用硝酸钾。 啤酒酵母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常用于传统的发酵行业,如啤酒、白酒、果 酒、酒精、药用酵母片以及制造面包等,所以又称为酿酒酵母。近几年来,还利 用啤酒酵母提取核酸、麦角固醇、细胞色素 C、凝血质和辅酶 A 等。由于酵母 菌体内的维生素、蛋白质含量较高,食用安全,所以啤酒酵母作为一种单细胞蛋 白(SCP)可作食用、药用和饲料用酵母。它的转化酶可用于转化蔗糖,制造酒心 巧克力。在维生素的微生物法测定中,啤酒酵母常被用于测定生物素、泛酸、硫 胺素、肌醇等的含量。 2,葡萄汁酵母(Saccharomyces uvarum) 在麦芽汁中 25℃培养 3 天,细胞图形、卵形、椭圆形或腊肠形。在麦芽汁琼 脂培养基上菌落为乳白色,平滑、有光泽、边缘整齐。 能产生子囊抱子,每个子囊内有孢子 1、4 个。孢子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 光滑。此菌发酵能力甚强,在液体培养中常出现混浊现象。 葡萄汁酵母与酿酒酵母相似。主要的区别在于它能发酵棉子糖和蜜二糖。葡 萄汁酵母也能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半乳糖。不能发酵乳糖。能利用硫酸 铵,不能利用硝酸钾。葡萄汁酵母常用于啤酒酿造的底层发酵,也可食用、药用 或作饲料。 3,汉逊酵母(Hansenula)
啤酒酵母是酵母属中应用较广泛的一个种。 在麦芽汁培养基上生长的啤酒酵母,其细胞为圆形、卵圆形或椭圆形。细胞 单生、双生或成短串或成团。酵母细胞大型的约 5~10×6~12μm,小型的约 3~9 ×4.5~10μm。 细胞的长宽比例为 1~2 左右。 根据啤酒酵母细胞长与宽的比例,可把它们分为三组:第一组酵母的细胞多 为圆形、卵圆形,长宽比例为 1~2。这个组的酵母主要供生产啤酒、白酒和酒精 以及面包用。第二组酵母的细胞大多是卵形或长卵形,长宽比例为 2。包括啤酒 酵母的一些变种,如葡萄酒酵母等菌种,一般多为供生产葡萄酒、果酒用。第三 组酵母的细胞为长圆形,长宽比例大于 2。这组的酵母耐高渗透压,供发酵甘蔗 糖蜜生产酒精用。 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菌落为白色,有光泽、乎坦、边缘整齐。在液体培 养基中的生长行为有两类,工业上把发酵度较高,不易凝集沉淀,浮于上面的酵 母称为上面酵母;把易于凝集沉淀,发酵度较低的酵母称为下面酵母。 啤酒酵母的无性繁殖为芽殖,有性繁殖能形成子囊孢子。一般每个子囊内含 有 1、4 个圆形、卵圆形的表面光滑的子囊孢子。 啤酒酵母能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及半乳糖,不能发酵乳糖及蜜二糖。 对棉子糖只能发酵 1/3 左右。在氮源中能利用硫酸铵,不能利用硝酸钾。 啤酒酵母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常用于传统的发酵行业,如啤酒、白酒、果 酒、酒精、药用酵母片以及制造面包等,所以又称为酿酒酵母。近几年来,还利 用啤酒酵母提取核酸、麦角固醇、细胞色素 C、凝血质和辅酶 A 等。由于酵母 菌体内的维生素、蛋白质含量较高,食用安全,所以啤酒酵母作为一种单细胞蛋 白(SCP)可作食用、药用和饲料用酵母。它的转化酶可用于转化蔗糖,制造酒心 巧克力。在维生素的微生物法测定中,啤酒酵母常被用于测定生物素、泛酸、硫 胺素、肌醇等的含量。 2,葡萄汁酵母(Saccharomyces uvarum) 在麦芽汁中 25℃培养 3 天,细胞图形、卵形、椭圆形或腊肠形。在麦芽汁琼 脂培养基上菌落为乳白色,平滑、有光泽、边缘整齐。 能产生子囊抱子,每个子囊内有孢子 1、4 个。孢子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 光滑。此菌发酵能力甚强,在液体培养中常出现混浊现象。 葡萄汁酵母与酿酒酵母相似。主要的区别在于它能发酵棉子糖和蜜二糖。葡 萄汁酵母也能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半乳糖。不能发酵乳糖。能利用硫酸 铵,不能利用硝酸钾。葡萄汁酵母常用于啤酒酿造的底层发酵,也可食用、药用 或作饲料。 3,汉逊酵母(Hansenula)
此属酵母营养细胞的形态多样,为圆形、椭圆形、卵圆形、腊肠形不等。多 边芽殖。有的种类能形成假菌丝。 子囊形状与营养细胞相同。子囊孢子 1、4 个,形状为帽形、土星形、圆形、 半圆形,表面光滑。 异常汉逊酵母异常变种是汉逊酵母属中一个常见的种。细胞圆形,直径 4~7μm。也有腊肠形的,为 2.5~6×4.5~20μm。腊肠形中也有长达 30μm 者。多 边芽殖,能由细胞直接形成子囊,每个子囊内有 1、4 个子囊抱子,但大多数为 2 个。子囊孢子礼帽形,由子囊内放出后常不散开。该变种生长在麦芽汁琼脂斜 面上的菌落平坦,呈乳白色、无光泽,边缘丝状。在麦芽汁中培养后,波面有白 色菌璞,培养液变成混浊,底部有菌体沉淀。不能发酵乳糖及蜜二糖。对麦芽糖 及半乳糖或弱发酵或不发酸。能同化硝酸盐,氧化烃类能力亦强,能利用煤油作 碳源。 此属酵母多能产生乙酸乙酯,从而增加产品香味,可用于酿酒和食品工业。 但由于它们能利用酒精作碳源,又能在饮料表面产生干皱的菌璞,所以又是酒精 生产的有害菌。 4,球拟酵母(Toruiopsis) 球拟酵母的细胞为球形、卵形成略长。多边出芽繁殖。 在麦芽汁斜面上菌落为乳白色,表面皱褶,无光泽,边缘整齐或不整齐。在 液体培养基中有沉渣及酵母环出现,有时亦能产生菌璞。 此属酵母有一定的经济意义,有些种能产生不同比例的甘油、赤鲜醇、D— 阿拉伯糖醇,有时还有甘露醇。在适宜条件下,能将 40%葡萄糖转化成多元醇。 还有的能产生有机酸、油脂等。有的能利用烃类生产蛋白质。 , 此属菌酒精发酵能力较弱,能产生乙酸乙酯(因菌种而异),增加白酒和酱油 的风味。 5,假丝酵母(Candida) 细胞圆形、卵形或长形。多边出芽繁殖。能形成假菌丝。在麦芽汁琼脂培养 基上菌落为乳白色,平滑,有光泽,边缘整齐或菌丝状。液体培养的能形成浮膜。 能发酵葡萄糖、蔗糖、棉子糖。不能发酵麦芽糖、半乳糖、乳糖、蜜二糖。 不分解脂肪。能同化硝酸盐。 假丝酵母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B 含量都比啤酒酵母高。它能以尿素和硝酸盐作 氮源,在培养基中不加其它因子即可生长。它能利用造纸工业中的亚硫酸废液, 也能利用糖蜜、马铃薯淀粉和木材水解液等。因此能利用假丝酵母来处理工业和 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废弃物,生产可食用的蛋白质,在综合利用中很有价值。此属 中有的菌能转化 50%的糖成为甘油。 假丝酵母也是脂肪酶的生产菌种,在工业上可用于绢纺原料的脱脂
此属酵母营养细胞的形态多样,为圆形、椭圆形、卵圆形、腊肠形不等。多 边芽殖。有的种类能形成假菌丝。 子囊形状与营养细胞相同。子囊孢子 1、4 个,形状为帽形、土星形、圆形、 半圆形,表面光滑。 异常汉逊酵母异常变种是汉逊酵母属中一个常见的种。细胞圆形,直径 4~7μm。也有腊肠形的,为 2.5~6×4.5~20μm。腊肠形中也有长达 30μm 者。多 边芽殖,能由细胞直接形成子囊,每个子囊内有 1、4 个子囊抱子,但大多数为 2 个。子囊孢子礼帽形,由子囊内放出后常不散开。该变种生长在麦芽汁琼脂斜 面上的菌落平坦,呈乳白色、无光泽,边缘丝状。在麦芽汁中培养后,波面有白 色菌璞,培养液变成混浊,底部有菌体沉淀。不能发酵乳糖及蜜二糖。对麦芽糖 及半乳糖或弱发酵或不发酸。能同化硝酸盐,氧化烃类能力亦强,能利用煤油作 碳源。 此属酵母多能产生乙酸乙酯,从而增加产品香味,可用于酿酒和食品工业。 但由于它们能利用酒精作碳源,又能在饮料表面产生干皱的菌璞,所以又是酒精 生产的有害菌。 4,球拟酵母(Toruiopsis) 球拟酵母的细胞为球形、卵形成略长。多边出芽繁殖。 在麦芽汁斜面上菌落为乳白色,表面皱褶,无光泽,边缘整齐或不整齐。在 液体培养基中有沉渣及酵母环出现,有时亦能产生菌璞。 此属酵母有一定的经济意义,有些种能产生不同比例的甘油、赤鲜醇、D— 阿拉伯糖醇,有时还有甘露醇。在适宜条件下,能将 40%葡萄糖转化成多元醇。 还有的能产生有机酸、油脂等。有的能利用烃类生产蛋白质。 , 此属菌酒精发酵能力较弱,能产生乙酸乙酯(因菌种而异),增加白酒和酱油 的风味。 5,假丝酵母(Candida) 细胞圆形、卵形或长形。多边出芽繁殖。能形成假菌丝。在麦芽汁琼脂培养 基上菌落为乳白色,平滑,有光泽,边缘整齐或菌丝状。液体培养的能形成浮膜。 能发酵葡萄糖、蔗糖、棉子糖。不能发酵麦芽糖、半乳糖、乳糖、蜜二糖。 不分解脂肪。能同化硝酸盐。 假丝酵母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B 含量都比啤酒酵母高。它能以尿素和硝酸盐作 氮源,在培养基中不加其它因子即可生长。它能利用造纸工业中的亚硫酸废液, 也能利用糖蜜、马铃薯淀粉和木材水解液等。因此能利用假丝酵母来处理工业和 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废弃物,生产可食用的蛋白质,在综合利用中很有价值。此属 中有的菌能转化 50%的糖成为甘油。 假丝酵母也是脂肪酶的生产菌种,在工业上可用于绢纺原料的脱脂
6,毕赤氏酵母(Pichia) 细胞为椭圆形、长椭圆形或腊肠形,单个或成短链。异形接合形成子囊孢子。 予囊孢子椭圆形。在麦芽汁琼脂上菌落为乳白色,无光泽,边缘有细缺口。在麦 芽汁中培养,培养液表面有白而皱的粗糙的菌璞,底内有菌体沉淀。 此菌分解糖的能力弱,不产生酒精。能氧化酒精,能耐高或较高浓度酒精。 常使酒类和酱油产生白花,形成浮膜,为酿造工业中的有害菌,如粉状毕赤氏酵 母。 7,红酵母(Rhodotorula) 细胞圆形、卵形或长形。多边芽殖,有明显的红色或黄色色素。很多种因由 荚膜而形成粘质状菌落。本属中有较好产脂肪的菌种,可由菌体提取大量脂肪。 有的种对烃类有弱氧化作用,并能合成 β—胡萝卜索。如粘红酵母粘红变种能氧 化烷烃生产脂肪,含量可达干生物量的 50~60%。在一定条件下还能产生 α—丙 氨酸和谷氨酸,产蛋氨酸的能力也狠强,可达干生物量的 1%。 8,棉病针孢酵母(Nematspora gossypii) 又名棉病囊霉。在麦芽汁和马铃留培养基上 26℃培养良好。开始时湿润的匍 匐菌丝蔓延生长;菌落无色或灰白色,2—3 天后渐趋淡黄色,5 天后呈柠橙黄色, 7~10 天后菌落周围的培养基因核黄素的扩散而呈黄绿色。生物素是促进该菌生 长的重要因素,甘氨酸对核黄素的产生有促进作用。曾有人报道,用猪油或玉米 油可以代替所有碳源培养该菌。且生长良好; 棉病囊霉能危害许多重要的经济作物,如棉花、柑桔、蕃茄等。最早是从染 病的棉桃上分离而来。该菌具有大量合成核黄素的能力,产量可达 4187μg/m1, 因此它是核黄素生产的重要菌种。 9,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 白地霉是地霉属中常见的一个种。裂殖。节孢子单个或连接成链,长筒形、 方形,也有椭圆形,末端钝圆。节孢子绝大多数为 4.9~9.6×5.4~16.6μm。 在麦芽汁中,28~30℃培养一天,生白色璞。毛绒状或粉状,韧或易碎,为 真菌丝。生长温度 33~37℃。对葡萄糖、甘露糖、果糖等发酵较弱。能同化甘油、 乙醇;山梨醇、甘露醇。能分解果胶、油脂等。不同化硝酸盐。菌体细胞含有丰 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大量的核酸。它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大、 培养方法简单等特点。 白地霉菌体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可供食用和饲料用,也可用来提取核酸, 在废料废水的综合利用上很有价值。在制曲中,白地霉的污染会降低糠化力,直 接影响出酒率,所以它是白酒生产中的有害菌。 四、霉菌
6,毕赤氏酵母(Pichia) 细胞为椭圆形、长椭圆形或腊肠形,单个或成短链。异形接合形成子囊孢子。 予囊孢子椭圆形。在麦芽汁琼脂上菌落为乳白色,无光泽,边缘有细缺口。在麦 芽汁中培养,培养液表面有白而皱的粗糙的菌璞,底内有菌体沉淀。 此菌分解糖的能力弱,不产生酒精。能氧化酒精,能耐高或较高浓度酒精。 常使酒类和酱油产生白花,形成浮膜,为酿造工业中的有害菌,如粉状毕赤氏酵 母。 7,红酵母(Rhodotorula) 细胞圆形、卵形或长形。多边芽殖,有明显的红色或黄色色素。很多种因由 荚膜而形成粘质状菌落。本属中有较好产脂肪的菌种,可由菌体提取大量脂肪。 有的种对烃类有弱氧化作用,并能合成 β—胡萝卜索。如粘红酵母粘红变种能氧 化烷烃生产脂肪,含量可达干生物量的 50~60%。在一定条件下还能产生 α—丙 氨酸和谷氨酸,产蛋氨酸的能力也狠强,可达干生物量的 1%。 8,棉病针孢酵母(Nematspora gossypii) 又名棉病囊霉。在麦芽汁和马铃留培养基上 26℃培养良好。开始时湿润的匍 匐菌丝蔓延生长;菌落无色或灰白色,2—3 天后渐趋淡黄色,5 天后呈柠橙黄色, 7~10 天后菌落周围的培养基因核黄素的扩散而呈黄绿色。生物素是促进该菌生 长的重要因素,甘氨酸对核黄素的产生有促进作用。曾有人报道,用猪油或玉米 油可以代替所有碳源培养该菌。且生长良好; 棉病囊霉能危害许多重要的经济作物,如棉花、柑桔、蕃茄等。最早是从染 病的棉桃上分离而来。该菌具有大量合成核黄素的能力,产量可达 4187μg/m1, 因此它是核黄素生产的重要菌种。 9,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 白地霉是地霉属中常见的一个种。裂殖。节孢子单个或连接成链,长筒形、 方形,也有椭圆形,末端钝圆。节孢子绝大多数为 4.9~9.6×5.4~16.6μm。 在麦芽汁中,28~30℃培养一天,生白色璞。毛绒状或粉状,韧或易碎,为 真菌丝。生长温度 33~37℃。对葡萄糖、甘露糖、果糖等发酵较弱。能同化甘油、 乙醇;山梨醇、甘露醇。能分解果胶、油脂等。不同化硝酸盐。菌体细胞含有丰 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大量的核酸。它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大、 培养方法简单等特点。 白地霉菌体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可供食用和饲料用,也可用来提取核酸, 在废料废水的综合利用上很有价值。在制曲中,白地霉的污染会降低糠化力,直 接影响出酒率,所以它是白酒生产中的有害菌。 四、霉菌
凡生长在营养基质上形成绒毛状、网状或絮状菌丝的真菌统称为霉菌。霉菌 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大量存在于土壤、空气、水和生物体内外等处。霉菌喜偏酸 性环境。大多数为好氧性微生物。多腐生,少数寄生。工业上常用的霉菌有藻状 菌纲的根霉、毛霉、犁头霉;子囊菌纲的红曲霉;半知茵类的曲霉、青霉等。 1,根霉(Rhizopus) 根霉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一种常见的霉菌。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生长 极迅速。幼龄菌落为白色,棉絮状。中期为灰黑色。老熟后菌丝丛中密布黑色小 点,即孢子囊。菌丝无 横隔,为单细胞真菌。 在培养基上生长时,由营养菌丝体产生弧形生长的匍匐菌丝,向四周蔓延。 匍匐菌丝接触培养基处,分化成一丛假根。从假根着生处向上生出直立的孢子囊 柄,其顶端膨大形成圆形的囊,称为孢子襄。裹内生有许多孢子。成熟后的孢子 囊壁破裂,释放出孢子。 根霉在生命活动中分泌的淀粉酶,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因此,根霉可作为常 用的糖化菌种。我国民间酿制甜酒用的小曲主要含有根霉。由于根霉能分泌丰富 的淀粉酶,而且又含有酒化酶,所以在生产中可边糖化边发酵。又因为根酶生长 要求的温度较高,因而适于在高温季节使用。 根霉的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常用的菌种有米根霉、华根霉、河内根霉和甘薯 根霉。 (1)米根霉(Rhizopus oryzae) 米根霉的最适温度 37℃,41℃时还能生长。 米根霉的淀粉酶活力极强,多作糖化菌使用。也具有酒精发酵能力及蛋白质分解 能力。大量存在于酒药与酒曲中。此菌由于耐高温,特别为在夏季生产豆腐乳提 供了方便条件,解决了豆腐乳旧法生产只能在冬季进行的困难。 (2)华根霉(Rhizopus chinentis) 华根霉的最适温度为 30℃。当发酵温度达 45℃时,一般还能生长。此种菌淀粉液化力强,有溶胶性。能产生酒精、芳香脂 类等物质。在酒药与酒曲中大量存在。它是酿酒所必需的主要霉菌,也是酸性蛋 白酶和豆腐乳生产中的主要菌种。 2,毛霉(Mucor) 毛霉分布亦较广,在基质表面生成灰色、白色或黄褐色的棉絮状菌落。菌丝 不分枝,不具横隔膜,为多核单细胞真菌。菌丝发育成熟时,顶端产生圆形、柱 形或犁头形囊轴,围绕囊轴形成圆形孢子囊。孢子囊梗有不分枝、总状分枝和假 轴状分枝三种类型。 毛霉多见于阴湿低温处,是制曲时常见的杂菌和可利用的菌,其中常见的有 鲁氏毛霉(Mucor rouxianus),它最初是在我国小曲中分离出来的。此菌能产生蛋 白酶和淀粉酶,有分解大豆蛋白的能力,可用来制作豆腐乳,也用于酒精的生产;
凡生长在营养基质上形成绒毛状、网状或絮状菌丝的真菌统称为霉菌。霉菌 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大量存在于土壤、空气、水和生物体内外等处。霉菌喜偏酸 性环境。大多数为好氧性微生物。多腐生,少数寄生。工业上常用的霉菌有藻状 菌纲的根霉、毛霉、犁头霉;子囊菌纲的红曲霉;半知茵类的曲霉、青霉等。 1,根霉(Rhizopus) 根霉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一种常见的霉菌。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生长 极迅速。幼龄菌落为白色,棉絮状。中期为灰黑色。老熟后菌丝丛中密布黑色小 点,即孢子囊。菌丝无 横隔,为单细胞真菌。 在培养基上生长时,由营养菌丝体产生弧形生长的匍匐菌丝,向四周蔓延。 匍匐菌丝接触培养基处,分化成一丛假根。从假根着生处向上生出直立的孢子囊 柄,其顶端膨大形成圆形的囊,称为孢子襄。裹内生有许多孢子。成熟后的孢子 囊壁破裂,释放出孢子。 根霉在生命活动中分泌的淀粉酶,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因此,根霉可作为常 用的糖化菌种。我国民间酿制甜酒用的小曲主要含有根霉。由于根霉能分泌丰富 的淀粉酶,而且又含有酒化酶,所以在生产中可边糖化边发酵。又因为根酶生长 要求的温度较高,因而适于在高温季节使用。 根霉的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常用的菌种有米根霉、华根霉、河内根霉和甘薯 根霉。 (1)米根霉(Rhizopus oryzae) 米根霉的最适温度 37℃,41℃时还能生长。 米根霉的淀粉酶活力极强,多作糖化菌使用。也具有酒精发酵能力及蛋白质分解 能力。大量存在于酒药与酒曲中。此菌由于耐高温,特别为在夏季生产豆腐乳提 供了方便条件,解决了豆腐乳旧法生产只能在冬季进行的困难。 (2)华根霉(Rhizopus chinentis) 华根霉的最适温度为 30℃。当发酵温度达 45℃时,一般还能生长。此种菌淀粉液化力强,有溶胶性。能产生酒精、芳香脂 类等物质。在酒药与酒曲中大量存在。它是酿酒所必需的主要霉菌,也是酸性蛋 白酶和豆腐乳生产中的主要菌种。 2,毛霉(Mucor) 毛霉分布亦较广,在基质表面生成灰色、白色或黄褐色的棉絮状菌落。菌丝 不分枝,不具横隔膜,为多核单细胞真菌。菌丝发育成熟时,顶端产生圆形、柱 形或犁头形囊轴,围绕囊轴形成圆形孢子囊。孢子囊梗有不分枝、总状分枝和假 轴状分枝三种类型。 毛霉多见于阴湿低温处,是制曲时常见的杂菌和可利用的菌,其中常见的有 鲁氏毛霉(Mucor rouxianus),它最初是在我国小曲中分离出来的。此菌能产生蛋 白酶和淀粉酶,有分解大豆蛋白的能力,可用来制作豆腐乳,也用于酒精的生产;
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我国著名的四川豆鼓即用此菌制成;高大毛霉 (Mucor mucedo),此菌分布较广,在牲畜粪便上或白酒厂阴湿的堆积发酵物上常 可见到。它能产生脂肪酸、琥珀酸,对甾族化合物也有转化作用。 3,犁头霉(Absidia) 犁头霉的菌丝和根霉很相似,但犁头霉产生弓形的匍匐菌丝,并在弓形的匍 匐菌丝上长出孢子梗,不与假根对生。孢子梗往往 2~5 支,成簇,很少单生,而 且常呈轮状或不规则的分枝。孢子囊顶生,多呈梨形。囊轴呈锥形、近球形等。 孢子小而呈单孢。大多无色,无线状条纹。接合—孢子生于匍匐菌丝上。 犁头霉分布在土壤、粪便和酒曲中,空气中也有它们的存在。常为生产的污 染菌,其中有的是人畜的病原菌。 犁头霉对甾族化合物有较强的转化能力,如蓝色犁头霉(Absidia coerulea)能 转化多种甾体。 4,曲霉(Aspergillus) 曲霉菌丝有横隔,菌丝体由多细胞菌丝所组成。营养菌丝匍匐生长于培养基 表层。匍匐菌丝可以分化出厚壁的足细胞。在足细胞上生出直立的分生孢子梗, 顶端膨大成顶囊,顶囊一般呈梯形、椭圆形、半球形或球形。在顶囊表面,以辐 射状生出一层或两层小梗,称为初生小梗和次生小梗。在小梗上着生有一串串分 生袍子。分生袍子具有各种形状、颜色和纹饰。 曲霉在发酵工业、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和粮食贮存等方面有着极重要的作用。 几千年来我国民间就用曲霉酿酒、制酱、制醋等,应用十分广泛。 (1)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米曲霉有较强的蛋白质分解能力;同时又 具有糖化能力,所以很早就利用米曲霉来生产酱油和酱类。米曲霉在酿酒生产中 被作为糖化菌。此外,它还是重要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的生产菌。 (2)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 培养温度 37℃。黄曲霉产生液化型淀粉酶, 并较黑曲霉强。蛋白质分解能力次于米曲霉。黄曲霉能分解 DNA,产生 5’-脱 氧胞苷酸、5’-脱氧腺苷酸、5’—脱氧鸟苷酸和 5’—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 黄曲霉中有些菌能产生黄曲霉毒素,引起家畜家禽中毒,以至死亡。这种黄 曲霉毒素也是致癌物质。我国有关部门对使用过的黄曲霉进行过产毒试验。为了 防止污染食品,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现已停止使用会产生黄曲霉毒素的菌种,改 用不产毒素的菌种。 黄曲霉与米曲霉极为相似,容易混淆。因而除了观察菌落个体特征外,还要 结合生理特性加以区别。米曲霉在含 0.05%茴香醛的察氏培养基上,分生孢子呈 现红色,而黄曲霉则无此反应。 (3)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黑曲霉具有多种活性强大的酶系,如淀粉酶、 蛋白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和葡萄糖氧化酶等。还能产生多种有机酸,如抗坏血
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我国著名的四川豆鼓即用此菌制成;高大毛霉 (Mucor mucedo),此菌分布较广,在牲畜粪便上或白酒厂阴湿的堆积发酵物上常 可见到。它能产生脂肪酸、琥珀酸,对甾族化合物也有转化作用。 3,犁头霉(Absidia) 犁头霉的菌丝和根霉很相似,但犁头霉产生弓形的匍匐菌丝,并在弓形的匍 匐菌丝上长出孢子梗,不与假根对生。孢子梗往往 2~5 支,成簇,很少单生,而 且常呈轮状或不规则的分枝。孢子囊顶生,多呈梨形。囊轴呈锥形、近球形等。 孢子小而呈单孢。大多无色,无线状条纹。接合—孢子生于匍匐菌丝上。 犁头霉分布在土壤、粪便和酒曲中,空气中也有它们的存在。常为生产的污 染菌,其中有的是人畜的病原菌。 犁头霉对甾族化合物有较强的转化能力,如蓝色犁头霉(Absidia coerulea)能 转化多种甾体。 4,曲霉(Aspergillus) 曲霉菌丝有横隔,菌丝体由多细胞菌丝所组成。营养菌丝匍匐生长于培养基 表层。匍匐菌丝可以分化出厚壁的足细胞。在足细胞上生出直立的分生孢子梗, 顶端膨大成顶囊,顶囊一般呈梯形、椭圆形、半球形或球形。在顶囊表面,以辐 射状生出一层或两层小梗,称为初生小梗和次生小梗。在小梗上着生有一串串分 生袍子。分生袍子具有各种形状、颜色和纹饰。 曲霉在发酵工业、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和粮食贮存等方面有着极重要的作用。 几千年来我国民间就用曲霉酿酒、制酱、制醋等,应用十分广泛。 (1)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米曲霉有较强的蛋白质分解能力;同时又 具有糖化能力,所以很早就利用米曲霉来生产酱油和酱类。米曲霉在酿酒生产中 被作为糖化菌。此外,它还是重要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的生产菌。 (2)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 培养温度 37℃。黄曲霉产生液化型淀粉酶, 并较黑曲霉强。蛋白质分解能力次于米曲霉。黄曲霉能分解 DNA,产生 5’-脱 氧胞苷酸、5’-脱氧腺苷酸、5’—脱氧鸟苷酸和 5’—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 黄曲霉中有些菌能产生黄曲霉毒素,引起家畜家禽中毒,以至死亡。这种黄 曲霉毒素也是致癌物质。我国有关部门对使用过的黄曲霉进行过产毒试验。为了 防止污染食品,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现已停止使用会产生黄曲霉毒素的菌种,改 用不产毒素的菌种。 黄曲霉与米曲霉极为相似,容易混淆。因而除了观察菌落个体特征外,还要 结合生理特性加以区别。米曲霉在含 0.05%茴香醛的察氏培养基上,分生孢子呈 现红色,而黄曲霉则无此反应。 (3)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黑曲霉具有多种活性强大的酶系,如淀粉酶、 蛋白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和葡萄糖氧化酶等。还能产生多种有机酸,如抗坏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