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辞2 ·会意。“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 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 由“口供”引申为一般的“话、言辞”。 既是“话”,一种可能成为“借口”,落 下“口实”;一种则因为“言之成文”是 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 种文体”(如“楚辞”) 成语助记: 不辞而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辞 不达意辞徼旨远 辞莫赞假人色 大放厥辞万死不辞义不容辞以文害醉
15、辞 • 会意。“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 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 由“口供”引申为一般的“话、言辞”。 既是“话”,一种可能成为“借口”,落 下“口实”;一种则因为“言之成文”是 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 种文体”(如“楚辞”) • 成语助记: • 不辞而别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辞 不达意 辞微旨远 一辞莫赞 假人辞色 大放厥辞 万死不辞 义不容辞 以文害辞
1以文害辞(成语)言辞,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借口,理由 4《归去来兮辞》 种文体 5卮酒安足辞 推辞 6我从去年辞帝京 告别,辞别 7大礼不辞小让 讲究,计较 8娴于辞令 应酬的文辞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婉言道歉
1以文害辞(成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4《归去来兮辞》 5卮酒安足辞 6我从去年辞帝京 7大礼不辞小让 8娴于辞令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言辞,言语 文词,文学 借口,理由 一种文体 推辞 告别,辞别 讲究,计较 应酬的文辞 婉言道歉 辞
16、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 行,跟随 引申出”归顺“、”参与“、”随从“等义。” 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随 从“乃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 人“也是顺理成章 成语助记: 从长计议从善如流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从一而终过从甚密合从连横 从四德 力不从心弃笔从戎何去何从择普而小
16、从 •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 行,跟随 引申出”归顺“、”参与“、”随从“等义。” 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随 从“乃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 人“也是顺理成章。 • 成语助记: • 从长计议 从善如流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从一而终 过从甚密 合从连横 三从四德 力不从心 弃笔从戎 何去何从 择善而从
从 赢粮而景从 2民弗从 听从,顺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4哙从良坐 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 6弟走从军阿姨死 宏与 众如芸 随从的人 8欲不可从 纵 72然准量Q悲从容辞令的背名 纵 0从事 舒缓 不急迫
1赢粮而景从 2民弗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4樊哙从良坐 5从此道至吾军 6弟走从军阿姨死 7其从如云 8欲不可从 9合从 10从事 11可以便宜从事 12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跟随,随从 听从,顺从 向---学习 依傍 由,自 参与 随从的人 放纵 合纵 从事,官名 办事 从容,舒缓, 不急迫 从
17、殆 形声。从歹(e台声。殆“本义是”危险“, 它与”精神疲倦“、”懈怠“的意义有着 因果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引申。后 又虚化为表猜测的副词 成语助记: 百战不殆殆无孑遗车殆马烦 知止不殆殆无虚日
17、殆 • 形声。从歹( è),台声。殆“本义是”危险“, 它与”精神疲倦“、”懈怠“的意义有着 因果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引申。后 又虚化为表猜测的副词。 • 成语助记: • 百战不殆 殆无孑遗 车殆马烦 知止不殆 殆无虚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