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 “发”:起,指被任用。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辞”在现代汉语中也有“推辞”的意思,所以说理解 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点睛: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 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 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 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 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 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 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 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所以¨动曾益"以”恶等字词的译。 ρ.试题分析:比较阅读。要求结合甲文来解释乙文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的原因。属于文言文 要点的提职括。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凊文字障碍,硫通文意,读懂內寳,这是归纳 橛括的前提和基础。孙叔敖在将死之时也告诫儿子接受不吉利的土地。其原因是楚人和越人都很忌讳,所 以这样他的儿子才能长期占有。而肥沃富饶的土地会招致战争。 一)翻译: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 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 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 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 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 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二)翻译:孙叔敖患了(重)病,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 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 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吉利。楚人長惧鬼,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灾祥。所以,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 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数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 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 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智慧的人不同于世俗的人的原因 四、【2018年贵阳安顺卷】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下面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6 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 “发”::起,指被任用。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辞”在现代汉语中也有“推辞”的意思,所以说理解 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点睛: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 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 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 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 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 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 (一)翻译: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 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 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 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 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 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二)翻译:孙叔敖患了(重)病,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 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 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吉利。楚人長惧鬼,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灾祥。所以,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 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数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 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 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智慧的人不同于世俗的人的原因。 四、【2018 年贵阳安顺卷】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下面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 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 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媵人持汤沃灌( (2)同舍生皆被绮绣(_) (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4)略无慕艳意() 13.翻译下面的句子。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4.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豪华的生活? 15.从第①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有哪些? 16.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 【答案】 12.(1)汤:热水 (2)被,通“披”,穿着 (3)敝:破旧(4)略无:毫无 13.(1)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2)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 不如别人。 14.与我的“缊袍敝衣”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我在读书时获得的巨大乐趣 15.(1)刻苦好学(2)博览群书(3)虚心请教。 16.因从宋濂身上学习他的勤奋刻苦,求教谦虚、诚恳,尊敬老师的品质。 【解析】 12.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 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以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乂词,如汤”:热水。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 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 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俟”“请”“以”“足”“口体之 奉”“若”等字词的翻译
7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 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 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媵人持汤.沃灌(___) (2)同舍生皆被.绮绣(___) (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___) (4)略无..慕艳意(___) 13.翻译下面的句子。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4.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豪华的生活? 15.从第①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有哪些? 16.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 【答案】 12.(1)汤:热水。 (2)被,通“披”,穿着。 (3)敝:破旧 (4)略无:毫无 13.(1)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2)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 不如别人。 14.与我的“缊袍敝衣”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我在读书时获得的巨大乐趣。 15.(1)刻苦好学(2)博览群书(3)虚心请教。 16.因从宋濂身上学习他的勤奋刻苦,求教谦虚、诚恳,尊敬老师的品质。 【解析】 12.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 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俟”“请”“以”“足”“口体之 奉”“若”等字词的翻译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 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 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 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1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突出了“同舍生”服饰的华贵,与我的“缊袍敝衣”形成 鲜明对比。凸显我的志趣所在,也体现了我的不慕荣利。同时也写出了我求学条件之艰苦,体现了我不畏 艰难,刻苦读书,勤奋求知。从而来教育晩辈们。 15.试题分析:首先,文章一开始就点出了一点“余幼时即嗜学”,可以看出宋濂很热爱学习。其次, 濂为人诚信肯吃苦,宋濂家贫,无从致书便借书。“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也未曾失信于人,得 以遍观群书,学有小成。再者,他对老师很尊敬,从余立侍左右不敢出一言以复这几句就可以看出 同时还能看出他很珍视向老师求学的机会。最后一点,宋濂家贫,其衣食不如同学好,可他却丝毫不在意, 因为他已经全身心投入了学习 16.试题分析: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理解全文,扫凊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 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蚋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 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学习实际论述。如我们学生应该像作者宋濂那样,勤奋 努力的学习,学会吃苦耐劳。对老师有礼貌。不攀比,多多的把精力用在学习上等。 译文: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 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 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 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 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 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 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 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 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 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 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 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五、【2018年中考海南卷】阅读《三峡》,完成后面小题 峡 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8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 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 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 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1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突出了“同舍生”服饰的华贵,与我的“缊袍敝衣”形成 鲜明对比。凸显我的志趣所在,也体现了我的不慕荣利。同时也写出了我求学条件之艰苦,体现了我不畏 艰难,刻苦读书,勤奋求知。从而来教育晚辈们。 15.试题分析:首先,文章一开始就点出了一点“余幼时即嗜学”,可以看出宋濂很热爱学习。其次, 宋 译文: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 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 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 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 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 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 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 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 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 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 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 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五、【2018 年中考海南卷】阅读《三峡》,完成后面小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
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 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重岩叠嶂( zhang) B.不见曦月(xi) C.乘奔御风(y山) D.林寒润肃(jian)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沿溯阻绝( (2)飞漱其间( (3)晴初霜旦( (4)属引凄异(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1.文中画线句写出了三峡的山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答案】 9.(1)顺流而下(2)沖荡(3)早晨(4)延长 10.答案示例:(1)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或: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 的地方。)(给分点:连略无阙)(2)空荡的山谷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11.写出了三峡的山险峻、陡峭的特点。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作了铺垫。 【解析】 8.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D项有误。改为: 林寒洞肃(jian)。 9.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 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昰古今义词,如“沿”:顺流而下。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 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 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连¨略¨阓¨响¨转等字词的翻译
9 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 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重岩叠嶂.(zhàng) B.不见曦.月(xī) C.乘奔御.风(yù) D.林寒涧.肃(jiān)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沿.溯阻绝(_____) (2)飞漱.其间(_____) (3)晴初霜旦.(_____) (4)属引.凄异(_____)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1.文中画线句写出了三峡的山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答案】 8.D 9.(1)顺流而下 (2)冲荡 (3)早晨 (4)延长 10.答案示例:(1)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或: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 的地方。)(给分点:连略无阙)(2)空荡的山谷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11.写出了三峡的山险峻、陡峭的特点。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作了铺垫。 【解析】 8.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D 项有误。改为:
11.试题分析:文言文要点的提取。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凊文字障碍,疏通文 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一问,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不见曦月'是在内容上写三峡的 山险峻、陡峭。二问,是从结构上探讨作用: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作铺垫,自然引岀下文对水的描写。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 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 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 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淸,树荣,山髙,草盛,确 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 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 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018年中考海南卷】阅读《陋室铭》,完成后面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陋室铭(ming) B.苔痕上阶绿(heng) C.草色入帘青(lidn) D.南阳诸葛庐(lu)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 (3)可以调素琴( (4)孔子云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0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 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 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 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 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 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 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六、【2018 年中考海南卷】阅读《陋室铭》,完成后面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陋室铭.(míng) B.苔痕.上阶绿(héng) C.草色入帘.青(lián) D.南阳诸葛庐.(lú)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有仙则名.(_____) (2)谈笑有鸿儒..(_____) (3)可以调.素琴(_____) (4)孔子云.(_____)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