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卷2007--2012之“积 累·默写”汇编及感悟 石楼一中李雪凤
中考试卷2007---2012之“积 累·默写”汇编及感悟 石楼一中 李雪凤
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 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 审美情趣。”,对古文要求“背诵优秀诗文” 这样的要求也适用于现代诗。这部分内容在中 考试卷中对课标精神的体现为“积累·默写”。 它占到基础知识一半的分值。我们首先一起回 顾一下历年来默写考査的类型、内容,寻求学 习的方法
• 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 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 审美情趣。”,对古文要求“背诵优秀诗文”, 这样的要求也适用于现代诗。这部分内容在中 考试卷中对课标精神的体现为“积累·默写”。 它占到基础知识一半的分值。我们首先一起回 顾一下历年来默写考查的类型、内容,寻求学 习的方法
2007一积累运用(20分) 2、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10 分) (1) 浣溪沙 作者 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2)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忆往昔,同学相聚时 不亦乐乎?(《论语》)”的情形 历历在目;学习中,合作探究攻克疑难后,“ (陆游《游山西村》)”的体 验还在心中;分别在即,相互赠言,用苏轼“但愿人 长久, 固然能表达美好的祝愿之 不如用李白《行路难》中 更能激励同学的奋发之情
• 2007一积累运用(20分) • 2、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10 分) • (1) 浣溪沙 • 作者————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 ———————,———————,———————。 • (2)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忆往昔,同学相聚时, “——————,不亦乐乎?(《论语》)”的情形 历历在目;学习中,合作探究攻克疑难后,“——— ———,——————(陆游《游山西村》)”的体 验还在心中;分别在即,相互赠言,用苏轼“但愿人 长久,———————”固然能表达美好的祝愿之意, 不如用李白《行路难》中“——————,———— ———”更能激励同学的奋发之情
·A型题四句,C型题六句。 ·七年级5分(课外古诗2分晏殊《浣溪沙》), 八年级3分,小学古诗
• A型题四句,C型题六句。 • 七年级5分(课外古诗2分晏殊《浣溪沙》), 八年级3分,小学古诗
·2008一、积累运用(22分) ·7、默写。(10分) (1) ,引无数英雄意竞折腰。(毛泽 东《沁园春·雪》) (2)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夜雨寄北》)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千古 名句是 (4)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修辞 的句子是 ·(5)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描写四季景色 的句子是
• 2008一、积累运用(22分) • 7、默写。(10分) • (1) ,引无数英雄意竞折腰。(毛泽 东《沁园春·雪》) • (2)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夜雨寄北》) •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千古 名句是 , 。 • (4)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修辞 的句子是 , 。 • (5)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描写四季景色 的句子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