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8060402 课程名称:劳动经济学 英文名称:Labor Economics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经济管理类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它是以市场经济为前 提,以人的劳动和人力资源为起点,研究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理论与制度的一 门学科。 Labor Economics is a very important branch of the economics discipline system.It is based on the market economy as the premise,with human labor and human resources as a starting point,a study of economic theory and system of optimal allocation of labor resource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本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以经济学方法来认识和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 行规律,深刻理解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素,初步了解工资、就业、失业 等决策的形成机制。同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培养学生紧密联系实际, 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到对企业及社会面临的实际劳 动经济问题的认识和实践研究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劳动力需求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劳动力需求的基本概念、分类 2.掌握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和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3.理解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内涵及类型 (二)教学内容
1 《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8060402 课程名称:劳动经济学 英文名称:Labor Economics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32 学 分:2 适用对象: 经济管理类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它是以市场经济为前 提,以人的劳动和人力资源为起点,研究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理论与制度的一 门学科。 Labor Economics is a very important branch of the economics discipline system. It is based on the market economy as the premise, with human labor and human resources as a starting point, a study of economic theory and system of optimal allocation of labor resource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本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以经济学方法来认识和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 行规律,深刻理解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素,初步了解工资、就业、失业 等决策的形成机制。同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培养学生紧密联系实际, 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到对企业及社会面临的实际劳 动经济问题的认识和实践研究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劳动力需求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劳动力需求的基本概念、分类 2.掌握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和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3.理解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内涵及类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劳动力需求概述 (1)劳动力需求的概念与分类 (2)劳动力需求的表达方式:函数、需求表、需求曲线 (3)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动与劳动力需求的变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劳动力需求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劳动力需求的概念及表 达方式 第二节 1.主要内容: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 (1)基本假设条件:市场条件、生产条件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3)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长期和短期的区别、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 几个阶段及决定因素 第三节 1.主要内容:资本积累与长期劳动力需求 (1)企业生产方法选择与劳动力需求: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最佳生产 方法与劳动力需求决定 (2)工资变化与劳动力需求:替代效应、规模效应 (3)技术讲光与劳动力需求 (4)政府政策与劳动力需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最佳生产方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的 决定因素 第四节 1.主要内容:劳动力需求弹性 (1)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内涵 (2)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基本类型 (3)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4)影响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因素:其他生产要素替代、产品需求、供给 弹性、劳动力成本占比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概念、分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概念 2
2 第一节 1.主要内容:劳动力需求概述 (1)劳动力需求的概念与分类 (2)劳动力需求的表达方式:函数、需求表、需求曲线 (3)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动与劳动力需求的变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劳动力需求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劳动力需求的概念及表 达方式 第二节 1.主要内容: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 (1)基本假设条件:市场条件、生产条件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3)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长期和短期的区别、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 几个阶段及决定因素 第三节 1.主要内容:资本积累与长期劳动力需求 (1)企业生产方法选择与劳动力需求: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最佳生产 方法与劳动力需求决定 (2)工资变化与劳动力需求:替代效应、规模效应 (3)技术进步与劳动力需求 (4)政府政策与劳动力需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最佳生产方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的 决定因素 第四节 1.主要内容:劳动力需求弹性 (1)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内涵 (2)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基本类型 (3)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4)影响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因素:其他生产要素替代、产品需求、供给 弹性、劳动力成本占比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概念、分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概念
及分类、影响因素 (三)思考与实践 课后练习:短期劳动力需求是如何决定的?其最佳劳动力选择的条件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讲授、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劳动力供给弹性的概念及分类 2.掌握个人劳动力供给决策模型 3.了解家庭劳动力和社会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劳动力供给概述 (1)劳动力供给及类型:界定、类型 (2)劳动力供给及表达方式:函数、供给表、供给曲线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劳动力供给概念及表达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了解劳动力供给概念及表达 第二节 1.主要内容:个人劳动力供给 (1)劳动与闲暇的选择 无差异曲线 (2)预算约束线 (3)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 (4)约束条件变化与最佳时间结构的调整 (5)个人劳动里供给曲线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线、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 特点,如何达到效用最大化 第三节 1.主要内容:家庭劳动力供给 (1)家庭劳动力供给的选择 (2)不同条件下的家底劳动力供给:收入效应、家条劳动、制度劳动时 间长度、教育培训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不同条件下的家庭劳动力供给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理解不同条件下的家庭劳动 3
3 及分类、影响因素 (三)思考与实践 课后练习:短期劳动力需求是如何决定的?其最佳劳动力选择的条件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讲授、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劳动力供给弹性的概念及分类 2. 掌握个人劳动力供给决策模型 3. 了解家庭劳动力和社会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劳动力供给概述 (1)劳动力供给及类型:界定、类型 (2)劳动力供给及表达方式:函数、供给表、供给曲线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劳动力供给概念及表达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了解劳动力供给概念及表达 第二节 1.主要内容:个人劳动力供给 (1)劳动与闲暇的选择——无差异曲线 (2)预算约束线 (3)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 (4)约束条件变化与最佳时间结构的调整 (5)个人劳动里供给曲线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线、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 特点,如何达到效用最大化 第三节 1.主要内容:家庭劳动力供给 (1)家庭劳动力供给的选择 (2)不同条件下的家庭劳动力供给:收入效应、家务劳动、制度劳动时 间长度、教育培训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不同条件下的家庭劳动力供给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理解不同条件下的家庭劳动
力供给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1.主要内容:社会劳动力供给 (1)人口年龄结构与劳动力供给:类型、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人口红 利拐点 (2)劳动力参与率及其影响因素 (3)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4)劳动力供给量变动与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劳动力参与率概念及计算、人口红利及拐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 理解人口红利拐点 第五节 】主要内容:劳动力世给递性 (1)劳动力供给弹性的含义 (2)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主要形式:六种形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劳动力供给弹性的概念及形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劳动力供给弹性六种主 要形式的特点和例子 (三)思考与实践 课后练习:从人口红利转向人口负债对我国劳动力供给有什么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讲授、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 第三章劳动力市场均衡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劳动力市场的基本要素、特征以及分类; 2.掌握均衡的劳动力市场和非均衡的劳动力市场的表现 3.了解劳动力市场分到理论和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劳动力市场概述 (1)劳动力市场及其构成要素:含义、构成要素、特征 (2)劳动力市场的分类:按市场范围、职业、收入分 (3)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因素:经济、非经济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劳动力市场
4 力供给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1.主要内容:社会劳动力供给 (1)人口年龄结构与劳动力供给:类型、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人口红 利拐点 (2)劳动力参与率及其影响因素 (3)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4)劳动力供给量变动与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劳动力参与率概念及计算、人口红利及拐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 理解人口红利拐点 第五节 1.主要内容:劳动力供给弹性 (1)劳动力供给弹性的含义 (2)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主要形式:六种形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劳动力供给弹性的概念及形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劳动力供给弹性六种主 要形式的特点和例子 (三)思考与实践 课后练习:从人口红利转向人口负债对我国劳动力供给有什么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讲授、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 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均衡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劳动力市场的基本要素、特征以及分类; 2.掌握均衡的劳动力市场和非均衡的劳动力市场的表现; 3.了解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和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劳动力市场概述 (1)劳动力市场及其构成要素:含义、构成要素、特征 (2)劳动力市场的分类:按市场范围、职业、收入分 (3)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因素:经济、非经济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劳动力市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概念 及分类 第二节 1.主要内容: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非均衡 (1)均衡的劳动力市场 (2)非均衡的劳动力市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均衡、工资漂浮、U-V分析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非 均衡的特征 第三节 1.主要内容:劳动力市场分割 (1)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提出 (2)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原因 (3)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类型:城乡分割、区域分割、部门分割、制 度分割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类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概念 及类型 第四节 1.主要内容:内部劳动力市场 (1)内部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原因:存在劳动力替换的成本、岗位的特殊 性、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性、工会的作用 (2)内部劳动力市场概念的组成要素:组织结构、组织原理 (3)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理论及评价 (4)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5)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内部劳动力市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及产生原因 (三)思考与实践 思考: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 济理论体系应该如何批判性吸收西方劳动力市场理论中的合理部分。 课后练习:结合实际分析如何化解劳动力市场分割?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讲授、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 5
5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概念 及分类 第二节 1.主要内容: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非均衡 (1)均衡的劳动力市场 (2)非均衡的劳动力市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均衡、工资漂浮、U-V 分析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非 均衡的特征 第三节 1.主要内容:劳动力市场分割 (1)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提出 (2)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原因 (3)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类型:城乡分割、区域分割、部门分割、制 度分割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类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概念 及类型 第四节 1.主要内容:内部劳动力市场 (1)内部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原因:存在劳动力替换的成本、岗位的特殊 性、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性、工会的作用 (2)内部劳动力市场概念的组成要素:组织结构、组织原理 (3)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理论及评价 (4)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5)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内部劳动力市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及产生原因 (三)思考与实践 思考: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 济理论体系应该如何批判性吸收西方劳动力市场理论中的合理部分。 课后练习:结合实际分析如何化解劳动力市场分割?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讲授、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