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序 7 可以适用于文学的叙事文,而且也可以用于多类意指整体。正 是在这一层次上,符号学包容了传播学,并具有了更广阔的研究 范围。 在巴黎符号学学派看来,由能指组成的表现平面即语言符 号层不是他们的研究内容,而是语言学在语义研究之外的语音 和语法研究内容。上面说过,séniologie的研究仅限于能指符号 的特征性,所以,它正是在表现层上依赖于语言符号模式。 实际上,semiologie的研究者们从罗兰·巴特开始也已经意 识到“任何semiologie系统均与言语活动混合在一起”。他们进 而认为s6 miologie是话语的意指单位的科学。所以,近来的 8 smiologie研究,也出现了一定的向gémiotique方面的变化,这 样,两个术语的内涵就开始有所接近了。 法国的符号学研究,从起步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基本的理论 框架,为符号学的“自立性”做出了贡献,成了世界范围内这一 领域研究的饺佼者。它有别于美国学界进行的综合研究:在美 国,虽然有着现代符号学奠基者皮尔士的巨大影响,以及有着国 际符号学学会会刊《符号学》所在地这样的优势,但美国的符号 学研究未能形成比较统一的流派,因此也就很难像法国符号学 研究特别是巴黎符号学学派的研究有那么大的影响;它也有别 于意大利的符号学研究:意大利早期的符号学研究受到了罗兰 ·巴特的《符号学基础》的推动,随后形成了以语用学和通讯理 论为基础的行为主义研究方向;它也有别于德国的符号学研究: 德国的符号学研究分前东德部分和前西德部分,前东德部分基
8 符号学葡史 本上与前苏联的研究一致,前西德部分的研究则以莫里斯的理 论为基础,又融入了法国结构主义理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研究 方法;它还有别于前苏联的符号学研究:前苏联自俄国时代开始 就具有形式主义的研究传统,普洛普对于俄国民间故事的研究 成果后来对巴黎符号学学派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形式主义研究 几经周折于前苏联得到认可之后,便有了劳特曼的文化符号学 和巴赫金的诗学理论。 我国的符号学研究,从总的情况来讲,长时间处于“引进” 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李幼蒸先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 作,他的《理论符号学导论》(1992)一书为我们全面地介绍了国 外符号学发展的历史和理论概要,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学者在这 一时期对于这一领域的最高认识水平。当然,符号学的一些相 关理论在我国某些领域的应用已经开始,语言学、逻辑学、翻译 理论和文学研究都对符号学程度不同地有所借鉴,但似乎还未 形成较大的声势。译者选译这本《符号学简史》,目的在于为我 国开展符号学研究提供一些原始的参照。 2004年11月
目 录 译序… I 绪论 1 第一部分 索绪尔与符号学 第一章 难以说清的波折… 9 一、索绪尔情况:一个严肃生命的秘密悲剧 (1857一1913) 13 二、索绪尔现象… 23 第二章科学设想 26 第三章 语言的特殊性 37 第二部分从语言学到符号一语言学 第一章路易·叶尔姆斯列夫或抽象进行的具体化方式 57 一、索绪尔的继承者… 57 二、语义组合的理论家… 63 三、语言代数学… 77
符号学简史 第二章从俄国形式主义到布拉格结构主义: 普洛普与对于口头民间故事的研究… 80 一、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 84 二、普洛普的31种功能… 93 第三部分从符号一语言学到符号学:巴黎符号学派 第一章《结构语义学》,第一次综合性研究(1966) ……106 第二章内容的转移行程或第二次综合(1966一1979) 112 第三章 走向第三次综合(1980一1991) 122 结论… 126 参考书目… 130
绪 论 1、l967年,《社会科学通讯》(Information sur les sciences so ciales)杂志上①开设了一个专栏,面向当时开始形成的各种潮流 的“符号学研究”。就在上一年,罗曼·雅格布森在由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Unesco)于波兰的卡齐米日市(Kazimierz)主持召开 的研讨会上积极主张创立“国际符号学协会”(Association inter~ nationale de Séniotique)。从l969年开始,“符号学”专栏在《社 会科学通讯》杂志上消失了,而是单独变成了一份在国际上很 有影响的杂志:《符号学》(Semiotica),并由同一家出版社出版。 该杂志成了符号学哲学②的.个论坛,来自全世界的相关思考 均可以在上面发表。相反,这份新的杂志却几乎不给符号学理 论以任何位置,尽管这种理论在索绪尔于巴黎和日内瓦、库特奈 (Courtenay)和克鲁斯杰夫斯基(Kruszewski)于俄国所进行的语 ① 该杂志由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国际社会科学委员会”(Conseil international des Sciences sociales)与高等应用研究院(E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Etudes)联合出版。 ②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埃柯(Umberto Eco)对于其几项主题进行的简要阐述而 尤其是《符号》(Le Signe)一书(Labor出版杜,Bruxelles,1988,P.151一206) 来想像这种符号学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