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遒劲 敲竹杠 沸反盈天 来而不往非理也 丰腴 打圆场 煊赫一时 识时务者为俊杰 C.撕打 跑龙套 有条不紊 言必信,行必果 D.接洽 挂幌子 德艺双罄 牵一发而动全身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北京时间8月24日8时,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落下帷幕,虽然奧林匹克圣火缓缓熄灭, 但精彩的奥运会闭幕式表演让北京奥运会更显得曲尽其妙。 B.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这种把散文 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C.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家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至此,城乡免费 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我国“义务教育”终于实至名归。 D.《梅兰芳》作为陈凯歌的回归之作,虽然比起《霸王别姬》还稍有差距,但相较于前几年 口碑极差的《无极》,媒体和大众给些过分的溢美之词还是可以理解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中新网2月4日电据美国媒体报道,基地老二网上再次现声,指责奥巴马未在就职演说 中提及加沙,呼吁穆斯林报复美国支持以色列进攻加沙。 B.中国政府历来主张通过法律和外交手段,按照国际社会处理非法流失文物返还问题,依 靠国际合作追索非法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C.总体说来,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彰显和标榜,不如说是对国人知 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乏的揭露与讽刺。 D.北京奥运会期间,具有悠久历史的长城、十三陵、故宫、颐和园等无不以其迷人的风姿和 厚重的文化积淀为中外游客所倾倒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遒劲 敲竹杠 沸反盈天 来而不往非理也 B.丰腴 打圆场 煊赫一时 识时务者为俊杰 C.撕打 跑龙套 有条不紊 言必信,行必果 D.接洽 挂幌子 德艺双罄 牵一发而动全身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北京时间 8 月 24 日 8 时,第 29 届奥运会在北京落下帷幕,虽然奥林匹克圣火缓缓熄灭, 但精彩的奥运会闭幕式表演让北京奥运会更显得曲尽其妙。 B.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这种把散文 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C.从 2008 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家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至此,城乡免费 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我国“义务教育”终于实至名归。 D.《梅兰芳》作为陈凯歌的回归之作,虽然比起《霸王别姬》还稍有差距,但相较于前几年 口碑极差的《无极》,媒体和大众给些过分的溢美之词还是可以理解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中新网 2 月 4 日电据美国媒体报道,基地老二网上再次现声,指责奥巴马未在就职演说 中提及加沙,呼吁穆斯林报复美国支持以色列进攻加沙。 B.中国政府历来主张通过法律和外交手段,按照国际社会处理非法流失文物返还问题,依 靠国际合作追索非法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C.总体说来,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彰显和标榜,不如说是对国人知 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乏的揭露与讽刺。 D.北京奥运会期间,具有悠久历史的长城、十三陵、故宫、颐和园等无不以其迷人的风姿和 厚重的文化积淀为中外游客所倾倒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黄梅时节,忽阴忽晴,原野间绿荫沉 给摇曳的小草挡住,就生出几 缕与波纹直交的浪痕,相互交错着。 ①萎黄的叶尖成行成列地散点在水面上 有的尚未插秧 ③田里面积水盈盈 ④微 风吹过,波纹如绉 ⑤看去白茫茫的一片,只偶然有几根草露出水面⑥有的刚刚插下了秧 A.④②⑤⑥①③ B.③②①⑥⑤④ C.③⑥①②⑤④ D.⑤②⑥①③④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近十几年“全球变化”和“大洋钻探”研究中的最大进展之一,在于对地圈与生物圈相互关 系的认识的突破,结果使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提高到一个空前的新高度。 地学与生命科学的结合,并不是新命题。地质学创立伊始,就与生物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地 质年代便是以生命演化为序的。但传统的生物地层学是建立在化石形态的肉眼鉴定基础之上 的,难免有片断性和表面性。世纪之交,地球科学向地球深处和地球以外发展,生命科学向 愈益深入的微观世界进军,正是在这里产生了两者交叉的新层次:地下深处微生物的发现 在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地球化学的层面上,开拓了全新的研究领域。 70年代末“ Alvin”号深潜器在东太平洋发现深海热液活动和热液生物群,说明地球上不仅 有我们所习惯的“有光食物链”,还存在着“黑暗食物链”。前者依靠外源能量即太阳能, 在常温和有光的环境下,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质,后者依靠地球内源能源即地热支持,在 深海黑暗和高温的环境下,通过化合作用( chemosynthesis)产生有机质。甚至数千米深海 海底下面数百米的深处,还有微生物在地层的极端条件下生存,这种“深部生物圈”虽然都 由微小的原核生物组成,却有极大的数量。 “深部生物圈”的发现,大大拓宽了生物圈的分布范围,直到极地冰盖、火山热泉和洋底地 层,几乎无所不在。生物的分类,也扩展到古菌、细菌与真核生物三大类。地球历史的85% 只有前两类组成的原核生物,它们从还原到氧化环境都有分布,在地球系统的时空坐标中占 据一大片,而我们熟悉的动植物只是真核生物中的一部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黄梅时节,忽阴忽晴,原野间绿荫沉 沉, 给摇曳的小草挡住,就生出几 缕与波纹直交的浪痕,相互交错着。 ① 萎黄的叶尖成行成列地散点在水面上 ② 有的尚未插秧 ③ 田里面积水盈盈 ④ 微 风吹过,波纹如绉 ⑤ 看去白茫茫的一片,只偶然有几根草露出水面 ⑥ 有的刚刚插下了秧 A.④②⑤⑥①③ B.③②①⑥⑤④ C.③⑥①②⑤④ D.⑤②⑥①③④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近十几年“全球变化”和“大洋钻探”研究中的最大进展之一,在于对地圈与生物圈相互关 系的认识的突破,结果使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提高到一个空前的新高度。 地学与生命科学的结合,并不是新命题。地质学创立伊始,就与生物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地 质年代便是以生命演化为序的。但传统的生物地层学是建立在化石形态的肉眼鉴定基础之上 的,难免有片断性和表面性。世纪之交,地球科学向地球深处和地球以外发展,生命科学向 愈益深入的微观世界进军,正是在这里产生了两者交叉的新层次:地下深处微生物的发现, 在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地球化学的层面上,开拓了全新的研究领域。 70 年代末“Alvin”号深潜器在东太平洋发现深海热液活动和热液生物群,说明地球上不仅 有我们所习惯的“有光食物链”,还存在着“黑暗食物链”。前者依靠外源能量即太阳能, 在常温和有光的环境下,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质,后者依靠地球内源能源即地热支持,在 深海黑暗和高温的环境下,通过化合作用(chemosynthesis)产生有机质。甚至数千米深海 海底下面数百米的深处,还有微生物在地层的极端条件下生存,这种“深部生物圈”虽然都 由微小的原核生物组成,却有极大的数量。 “深部生物圈”的发现,大大拓宽了生物圈的分布范围,直到极地冰盖、火山热泉和洋底地 层,几乎无所不在。生物的分类,也扩展到古菌、细菌与真核生物三大类。地球历史的 85% 只有前两类组成的原核生物,它们从还原到氧化环境都有分布,在地球系统的时空坐标中占 据一大片,而我们熟悉的动植物只是真核生物中的一部分
从金属矿到水合物,从火山口到岩溶洞,无处不有微生物的活动,许多原来以为“无机”的 地质过程,其实都是生命活动的结果。传统地质学里生物的“主角”是大化石,其实改造地 球的首先是原核生物,它们的生态过程影响着化学元素周期表里几乎所有的元素,默默无声 地“耕耘”了40亿年,直到今天才有可能得到重新评价。生命深化史的研究很像社会历史 引人注目的恐龙、鳞木固然重要,但真的要揭示机理,还非要深入到原核生物不可。全面看 来,地球生态系统的根本基础在于原核生物,它们才是“真的英雄”:而我们熟悉的大型生 物其实是生态系统的顶层,相当于社会史里的“帝王将相”。寻找地球和生命系统演变的规 律,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到分子生物和生物地球化学的水平,才能理解地球系统的运作 5.下列对“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及其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在用肉眼鉴定的化石形态基础上的生物地层学,已经显示出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 B.地学向地球深处和地球以外发展,生命科学向愈益深入的微观世界进军,于是产生了地学 与生命科学的交叉 C.对极端条件下生存的原核生物进行研究,标志着地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的研究领域提高到了 个新高度 D.要理解地球系统的运作,就要由对大化石的研究转为对地下深处微生物的研究,深入到分 子生物和生物地球化学的水平。 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原核生物的生态过程影响着化学元素周期表里几乎所有的元素,直到今天人们才有可能重 新评价它们在改造地球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B.将地学与生命科学交叉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近十几年“全球变化”和“大洋钻探” 研究中的最大进展 C.“深部生物圈”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以前以为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处于极端条件下的地 层,如极地冰盖、火山热泉和海洋地层,分布的生物主要是真核生物 D.地球生态系统的根本基础在于原核生物,所以人们的研究只要深入到原核生物,就可以探 寻出地球地质过程的机理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十几年前,人们由于还没有在“全球变化”和“大洋钻探”中获得进展,因此对地学和生 命科学的研究是相互独立的,人们关于地质年代的判断,难免有片面性和表面性
从金属矿到水合物,从火山口到岩溶洞,无处不有微生物的活动,许多原来以为“无机”的 地质过程,其实都是生命活动的结果。传统地质学里生物的“主角”是大化石,其实改造地 球的首先是原核生物,它们的生态过程影响着化学元素周期表里几乎所有的元素,默默无声 地“耕耘”了 40 亿年,直到今天才有可能得到重新评价。生命深化史的研究很像社会历史, 引人注目的恐龙、鳞木固然重要,但真的要揭示机理,还非要深入到原核生物不可。全面看 来,地球生态系统的根本基础在于原核生物,它们才是“真的英雄”;而我们熟悉的大型生 物其实是生态系统的顶层,相当于社会史里的“帝王将相”。寻找地球和生命系统演变的规 律,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到分子生物和生物地球化学的水平,才能理解地球系统的运作。 5.下列对“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及其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立在用肉眼鉴定的化石形态基础上的生物地层学,已经显示出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 B.地学向地球深处和地球以外发展,生命科学向愈益深入的微观世界进军,于是产生了地学 与生命科学的交叉。 C.对极端条件下生存的原核生物进行研究,标志着地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的研究领域提高到了 一个新高度。 D.要理解地球系统的运作,就要由对大化石的研究转为对地下深处微生物的研究,深入到分 子生物和生物地球化学的水平。 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原核生物的生态过程影响着化学元素周期表里几乎所有的元素,直到今天人们才有可能重 新评价它们在改造地球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B.将地学与生命科学交叉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近十几年“全球变化”和“大洋钻探” 研究中的最大进展。 C.“深部生物圈”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以前以为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处于极端条件下的地 层,如极地冰盖、火山热泉和海洋地层,分布的生物主要是真核生物。 D.地球生态系统的根本基础在于原核生物,所以人们的研究只要深入到原核生物,就可以探 寻出地球地质过程的机理。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几年前,人们由于还没有在“全球变化”和“大洋钻探”中获得进展,因此对地学和生 命科学的研究是相互独立的,人们关于地质年代的判断,难免有片面性和表面性
B.海洋深部存在着“黑暗食物链”,依靠地热支持,通过化合作用产生有机质,可见原核生 物的存活并不需要太阳 C.极地冰盖、火山热泉和海洋地层这些处于极端条件下的地方,可能有真核生物存在 D.许多原来认为“无机”的过程,其实都是生命活动的结果,原核生物影响着化学元素周期 表里几乎所有的元素,可见没有原核生物这些生命体,也就没有铜、铁、钙等元素。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范纯仁字尧夫,始出仕,知襄城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牧 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甚急。纯仁言:“养 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 拜同知谏院,奏言:“王安石变祖宗法度,掊克财利,民心不宁。《书》曰:‘怨岂在明 不见是图。’愿陛下图不见之怨。”神宗曰:“何谓不见之怨?”对曰:“杜牧所谓‘天下 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是也。”神宗嘉纳之,曰:“卿善论事,宜为朕条古今治乱可为鉴戒 者。”富弼在相位,称疾家居。纯仁言:“弼受三朝眷倚,当自任天下之重,而恤己深于恤 物,忧疾过于忧邦,致主处身,二者胥失。”其所上章疏,语多激切。 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僚属请奏而须报,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 其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会秋大稔,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 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移齐州,齐俗凶悍,人轻为盜劫。或谓:“此严治之犹 不能戢,公一以宽,恐不胜其治矣。”纯仁曰:“宽出于性,若强以猛,则不能持久:猛而 不久,以治凶民,取玩之道也。”有西司理院,系囚常满,皆屠贩盗窃而督偿者。纯仁曰 此何不保外使输纳邪?”通判曰:“此释之,复紊,官司往往待其以疾毙于狱中,是与民 除害尔。”纯仁曰:“法不至死,以情杀之,岂理也邪?”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 期岁,盗减比年大半。 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纯仁凡荐引人材,必以天下公议,其人不知自纯仁所出。或曰: “为宰相,岂可不牢笼天下士,使知出于门下?”纯仁曰:“但朝廷进用不失正人,何必知 出于我邪?” 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每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 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 (《宋史》列传第七十三范纯仁) [注]①掊:搜括。②稔:丰收
B.海洋深部存在着“黑暗食物链”,依靠地热支持,通过化合作用产生有机质,可见原核生 物的存活并不需要太阳。 C.极地冰盖、火山热泉和海洋地层这些处于极端条件下的地方,可能有真核生物存在。 D.许多原来认为“无机”的过程,其实都是生命活动的结果,原核生物影响着化学元素周期 表里几乎所有的元素,可见没有原核生物这些生命体,也就没有铜、铁、钙等元素。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范纯仁字尧夫,始出仕,知襄城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牧 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甚急。纯仁言:“养 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 拜同知谏院,奏言:“王安石变祖宗法度,掊①克财利,民心不宁。《书》曰:‘怨岂在明, 不见是图。’愿陛下图不见之怨。”神宗曰:“何谓不见之怨?”对曰:“杜牧所谓‘天下 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是也。”神宗嘉纳之,曰:“卿善论事,宜为朕条古今治乱可为鉴戒 者。”富弼在相位,称疾家居。纯仁言:“弼受三朝眷倚,当自任天下之重,而恤己深于恤 物,忧疾过于忧邦,致主处身,二者胥失。”其所上章疏,语多激切。 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僚属请奏而须报,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 其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会秋大稔,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 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移齐州,齐俗凶悍,人轻为盗劫。或谓:“此严治之犹 不能戢,公一以宽,恐不胜其治矣。”纯仁曰:“宽出于性,若强以猛,则不能持久;猛而 不久,以治凶民,取玩之道也。”有西司理院,系囚常满,皆屠贩盗窃而督偿者。纯仁曰: “此何不保外使输纳邪?”通判曰:“此释之,复紊,官司往往待其以疾毙于狱中,是与民 除害尔。”纯仁曰:“法不至死,以情杀之,岂理也邪?”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 期岁,盗减比年大半。 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纯仁凡荐引人材,必以天下公议,其人不知自纯仁所出。或曰: “为宰相,岂可不牢笼天下士,使知出于门下?”纯仁曰:“但朝廷进用不失正人,何必知 出于我邪?” 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每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 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 (《宋史》 列传第七十三 范纯仁) [注]①掊:搜括。②稔:丰收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牧地初不隶县 町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B.诏遣使按视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 五人 C.忧疾过于忧邦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D.或谤其所全活不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9.以下四组句子,分别表现范纯仁“敢谏”和“爱民”的一组是 A.愿陛下图不见之怨 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 B.宜为朕条古今治乱可为鉴戒者 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 C.宽出于性,若强以猛,则不能持久此何不保外使输纳邪 D.法不至死,以情杀之,岂理也邪 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纯仁认为朝廷军费是由田税所出,故惩治了毁损百姓庄稼的宫廷卫士。他反对以变法 搜括钱财,侵害百姓,认为这将使百姓不敢言而敢怒。 B.范纯仁敢于弹劾权贵,他指出宰相富弼身为三朝重臣,深受朝廷恩顾倚重,却称病家居, 这是不肯效力君主、担当重任的行为,也是立身处世方面的缺失。 C.范纯仁为政宽缓,对轻罪的囚犯,并不像一般官吏那样使他们在狱中疾病而死,而是给 他们自新的机会。这样一年之后,被关押的囚犯大半出狱了。 D.范纯仁担任宰相时,依据公议荐举人才,并不为了将人才罗致到自己门下,也不要被举 荐的人知晓感恩,只求朝廷所任用的是正直的人 四、(23分) 11.把文言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秋大稔,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3分) (2)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3分)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牧地初不隶县 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B.诏遣使按视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 五人 C.忧疾过于忧邦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D.或谤其所全活不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9.以下四组句子,分别表现范纯仁“敢谏”和“爱民”的一组是( ) A.愿陛下图不见之怨 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 B.宜为朕条古今治乱可为鉴戒者 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 C.宽出于性,若强以猛,则不能持久 此何不保外使输纳邪 D.法不至死,以情杀之,岂理也邪 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纯仁认为朝廷军费是由田税所出,故惩治了毁损百姓庄稼的宫廷卫士。他反对以变法 搜括钱财,侵害百姓,认为这将使百姓不敢言而敢怒。 B.范纯仁敢于弹劾权贵,他指出宰相富弼身为三朝重臣,深受朝廷恩顾倚重,却称病家居, 这是不肯效力君主、担当重任的行为,也是立身处世方面的缺失。 C.范纯仁为政宽缓,对轻罪的囚犯,并不像一般官吏那样使他们在狱中疾病而死,而是给 他们自新的机会。这样一年之后,被关押的囚犯大半出狱了。 D.范纯仁担任宰相时,依据公议荐举人才,并不为了将人才罗致到自己门下,也不要被举 荐的人知晓感恩,只求朝廷所任用的是正直的人。 四、(23 分) 11.把文言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会秋大稔,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 (3 分) (2)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