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年度报告全文 (3)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口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六、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口适用V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口适用√不适用 七、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口不适用 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参股公司情况 单位 公司 公司名称 主要业务注册资本总资产 净资产 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 航空、航天 航空电子设子公司相关设备制800003597573642296642838190,165,10235|66428.5323655925,5492 备有限公司 西安中航电 测科技有限子公司电子设备|30000003123,783.2130,356,9642810,9372025101,170.921795616 公司 交通安全 石家庄华燕 管制及类似 安通科技有子公司传专用设备制10005169060094684 限公司 上海耀华称 重系统有限子公司/他仪器仪 表制造业,150.004141633631582264.988219.048017589.860928048804858 陕西华燕航 参股公航空、航天 空仪表有限 相关设备制22000069981895898363,767,15159450.019,267.8664,320,3185449,8449672 公司 报告期内取得和处置子公司的情况 √适用口不适用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2015 年年度报告全文 21 (3)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六、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七、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 适用 □ 不适用 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 10%以上的参股公司情况 单位:元 公司名称 公司 类型 主要业务 注册资本 总资产 净资产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净利润 汉中一零一 航空电子设 备有限公司 子公司 航空、航天 相关设备制 造 8,000,000 335,976,573.64 229,663,428.38 190,165,102.35 66,428,532.36 55,925,549.27 西安中航电 测科技有限 公司 子公司 电子设备 30,000,000 31,123,783.21 30,356,964.28 10,937,220.25 101,170.92 17,956.16 石家庄华燕 交通科技有 限公司 子公司 交通安全、 管制及类似 专用设备制 造 40,000,000 323,893,505.70 143,648,244.96 278,807,546.63 45,803,180.91 40,392,678.52 上海耀华称 重系统有限 公司 子公司 其他仪器仪 表制造业 3,150,000 144,673,363.15 82,264,988.82 219,048,017.58 9,860,928.04 8,880,548.58 陕西华燕航 空仪表有限 公司 参股公 司 航空、航天 相关设备制 造 225,000,000 699,818,958.98 363,767,151.59 450,019,267.86 64,320,318.54 49,844,967.25 报告期内取得和处置子公司的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年度报告全文 公司名称 告期内取得和处置子公司方式 对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的影响 中航物联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单方面减资方式退出了对中航物联35% 对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无重大影响 股权投资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 1、全资子公司:汉中一零一航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汉中一零-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9016.5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28%;2015年实现净利润5,59255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5%,主要原因是汉中一零一属于航空军品业务,其主导产品机载配电管理系统 市场占有率为全国同行业前列,产品毛利率较高。 2、全资子公司:西安中航电测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中航电测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0937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645%:2015年度实现净利润180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8.75%,主要是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管理费用增加所致。 3、控股子公司: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目前持有石家庄华燕70%的股权,石家庄华燕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7889.75万元,较上年同期 增长2963%,主要原因是石家庄华燕机动车性能检测系统、机动车驾驶员智能化培训系统市场需求较大 营业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2015年度实现净利润4039.2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24%,主要原因是石 家庄华燕机动车性能检测系统、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考试系统技术指标先进,市场优势明显,毛利率较髙。 报告期内,公司从该公司取得分红收益420万元。 4、控股子公司:上海耀华称重系统有限公司 公司目前持有上海耀华45%的股权,上海耀华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1,904.8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12.56%,主要原因是上海耀华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衡器行业总体需求不振,其主导产品销量下降。2015 年度实现净利润88805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6.39%,主要原因是竞争对手利用低价手段促销,对上海耀 华产品的利润产生了一定冲击,另上海耀华计提资产减值损失439.84万元,对其净利润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从该公司取得分红收益90万元。 八、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口适用√不适用 九、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发展趋势对公司的影响 1、与公司业务相关的宏观经济层面或外部经营环境的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 从国际看,政治经济秩序重构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国际贸易増长低迷,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波 动不定,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而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新材料、 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应用,将推动世界产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革。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内总体上看经济增长仍有下行压力,但随着增长新动力的不断 现,有望探底企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6年经济总的定调仍是“稳中求进”,“稳”就是要“保持经济运 行在合理区间”,“进”就是要通过供给侧改革,创造新供给和新需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2016年经济工作 的五大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前四大任务直指经济下行阶段周期性调整的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2015 年年度报告全文 22 公司名称 报告期内取得和处置子公司方式 对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的影响 中航物联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单方面减资方式退出了对中航物联 35% 股权投资 对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无重大影响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 1、全资子公司:汉中一零一航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汉中一零一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9,016.5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28%;2015年实现净利润5,592.55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75%,主要原因是汉中一零一属于航空军品业务,其主导产品机载配电管理系统 市场占有率为全国同行业前列,产品毛利率较高。 2、全资子公司:西安中航电测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中航电测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093.7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6.45%;2015年度实现净利润1.80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8.75%,主要是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管理费用增加所致。 3、控股子公司: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目前持有石家庄华燕70%的股权,石家庄华燕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7,880.75万元,较上年同期 增长29.63%,主要原因是石家庄华燕机动车性能检测系统、机动车驾驶员智能化培训系统市场需求较大, 营业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2015年度实现净利润4,039.2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24%,主要原因是石 家庄华燕机动车性能检测系统、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考试系统技术指标先进,市场优势明显,毛利率较高。 报告期内,公司从该公司取得分红收益420万元。 4、控股子公司:上海耀华称重系统有限公司 公司目前持有上海耀华45%的股权,上海耀华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1,904.8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12.56%,主要原因是上海耀华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衡器行业总体需求不振,其主导产品销量下降。2015 年度实现净利润888.05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6.39%,主要原因是竞争对手利用低价手段促销,对上海耀 华产品的利润产生了一定冲击,另上海耀华计提资产减值损失439.84万元,对其净利润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从该公司取得分红收益90万元。 八、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九、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发展趋势对公司的影响 1、与公司业务相关的宏观经济层面或外部经营环境的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 从国际看,政治经济秩序重构,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国际贸易增长低迷,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波 动不定,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而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新材料、 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应用,将推动世界产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革。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内总体上看经济增长仍有下行压力,但随着增长新动力的不断 显现,有望探底企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6年经济总的定调仍是“稳中求进”,“稳”就是要“保持经济运 行在合理区间”,“进”就是要通过供给侧改革,创造新供给和新需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2016年经济工作 的“五大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前四大任务直指经济下行阶段周期性调整的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年度报告全文 艰巨仼务。随着国家“互联网艹”、“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将带动自动化设备、自动化生 产线改造以及系统解决方案业务的快速上升,新业态新产品引领作用显著,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产品有望 快速増长。政府简政放权改革、促进创新创业等供给端政策的到位,各项稳増长和结构性政策效果逐步显 现,支撑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将有所增加。中国实施人民币国际化和走出去战略,特别是人民币加入特别 提款权,人民币适度贬值,利好国际市场营销。 2、公司所处的行业发展趋势 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仍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整体竞争格局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但短期内呈现出新 的变化特点: (1)应变计:在传统的传感器制造及应力测试行业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平稳态势,但在新型消费电子 类产品等领域需求将持续增加。 (2)传感器:传统业务进入成熟期,且国内市场竞争相对较为激烈,需求相对平稳,但在国际市场 需求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同时在大消费、大健康、大测试等领域市场潜力较大 (3)仪器仪表:国内需求短期内呈小幅下降趋势,但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高铁、中西部发展等 有望带来结构性机会,同时台秤仪表、工控仪表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4)航空军工:国家航空军工产业快速发展,在研、预研型号增多,公司配电控制系统产品、机载 测控产品及地面测试设备等航空军工产品迎配套发展良机 5)机动车检测系统及驾驶人考试智能系统:联网系统需求保持较快增长:互联网概念逐步渗入驾 培驾考领域,驾培考试设备存在升级更新需求。 6)精密机电产品:随着民众对环保和健康关注度的提高,带动空气净化环保设备需求激增,环保 类电磁阀显快速发展机会。 3、公司的行业地位或区域市场地位的变化 报告期内,公司以组织机构调整为契机,持续加强集团管控与协同,以价值创造为方向,提高各业务 单元自主经营能力,切实提升企业组织能力,不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同时,充分利用驾考系统国标升 级、航空军工产业需求增加等行业发展机遇,实现相关业务的较快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领 先地位。除此之外,公司行业地位没有发生其他的实质性变化。 (二)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及2016年发展计划 1、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总体发展战略为:一业领跑,两翼齐飞,四维拓展,多方共赢。 业领跑”是以测量控制为主业及核心能力,国内领跑,世界一流,争做“世界电测先锋”;“两翼齐飞” 是要实现国内和国际市场、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军品和民品市场、内生式增长与外延式扩张都“两翼齐 飞”,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维拓展”是指公司的战略目标将主要通过精品化提升、系统化发展 资本化运作、国际化经营等途径和手段来实现;“多方共赢是指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让“客户、员工、 投资者、社会”满意,从而实现互利共进、和谐共赢 通过以上战略,借助中航工业品牌优势,运用公司覆盖全球的多层级营销网络,选择性地开发传统市 场,积极拓展新兴行业市场,实现由单一元件级产品销售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跨越,打造全球最大的 电阻应变计、应变式传感器顶级供应商,并逐步成长为世界一流的测量及控制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商。 在未来业务的发展中,公司将继续巩固并发展行业主导地位,为后续发展提供资源与动力;同时将战 略性选择、培育、发展新业务,重点发展高端应变电测元件、加快发展系统解决方案及其服务、开发差异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2015 年年度报告全文 23 艰巨任务。随着国家 “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将带动自动化设备、自动化生 产线改造以及系统解决方案业务的快速上升,新业态新产品引领作用显著,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产品有望 快速增长。政府简政放权改革、促进创新创业等供给端政策的到位,各项稳增长和结构性政策效果逐步显 现,支撑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将有所增加。中国实施人民币国际化和走出去战略,特别是人民币加入特别 提款权,人民币适度贬值,利好国际市场营销。 2、公司所处的行业发展趋势 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仍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整体竞争格局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但短期内呈现出新 的变化特点: (1)应变计:在传统的传感器制造及应力测试行业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平稳态势,但在新型消费电子 类产品等领域需求将持续增加。 (2)传感器:传统业务进入成熟期,且国内市场竞争相对较为激烈,需求相对平稳,但在国际市场 需求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同时在大消费、大健康、大测试等领域市场潜力较大。 (3)仪器仪表:国内需求短期内呈小幅下降趋势,但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高铁、中西部发展等 有望带来结构性机会,同时台秤仪表、工控仪表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4)航空军工:国家航空军工产业快速发展,在研、预研型号增多,公司配电控制系统产品、机载 测控产品及地面测试设备等航空军工产品迎配套发展良机。 (5)机动车检测系统及驾驶人考试智能系统:联网系统需求保持较快增长;互联网概念逐步渗入驾 培驾考领域,驾培考试设备存在升级更新需求。 (6)精密机电产品:随着民众对环保和健康关注度的提高,带动空气净化环保设备需求激增,环保 类电磁阀显快速发展机会。 3、公司的行业地位或区域市场地位的变化 报告期内,公司以组织机构调整为契机,持续加强集团管控与协同,以价值创造为方向,提高各业务 单元自主经营能力,切实提升企业组织能力,不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同时,充分利用驾考系统国标升 级、航空军工产业需求增加等行业发展机遇,实现相关业务的较快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领 先地位。除此之外,公司行业地位没有发生其他的实质性变化。 (二)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及2016年发展计划 1、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总体发展战略为:一业领跑,两翼齐飞,四维拓展,多方共赢。 “一业领跑”是以测量控制为主业及核心能力,国内领跑,世界一流,争做“世界电测先锋”;“两翼齐飞” 是要实现国内和国际市场、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军品和民品市场、内生式增长与外延式扩张都“两翼齐 飞”,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维拓展”是指公司的战略目标将主要通过精品化提升、系统化发展、 资本化运作、国际化经营等途径和手段来实现;“多方共赢”是指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让“客户、员工、 投资者、社会”满意,从而实现互利共进、和谐共赢。 通过以上战略,借助中航工业品牌优势,运用公司覆盖全球的多层级营销网络,选择性地开发传统市 场,积极拓展新兴行业市场,实现由单一元件级产品销售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跨越,打造全球最大的 电阻应变计、应变式传感器顶级供应商,并逐步成长为世界一流的测量及控制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商。 在未来业务的发展中,公司将继续巩固并发展行业主导地位,为后续发展提供资源与动力;同时将战 略性选择、培育、发展新业务,重点发展高端应变电测元件、加快发展系统解决方案及其服务、开发差异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年度报告全文 化产品、加快发展航空和军工产品及精密测控器件等。 2、2016年公司发展计划与措施 2016年度,公司将以发展战略为牵引,深化组织变革,促进管理升级:;推进产品研发体系建设,加快 产品和技术预研,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改进完善各业务单元自主经营体制机制,注重融合协同,强化 成本管理和风险管控;践行核心价值理念,塑造组织能力,建设高效团队,实现公司持续稳健发展。公司 2016年重点工作计划如下: (1)以战略管控为牵引,加强各业务板块协同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公司将积极组织进行战略回顾与展望,明确各主要控股公司及业务单元 未来中长期重点发展思路,并努力搭建和推进战略管控体系,实现各子公司及业务单元在发展战略、经营 目标等与公司的高度统一,更好地引领公司未来持续、稳健发展。同时,公司将继续深化各业务单元自主 经营体系建设,持续加强各子公司及业务单元在市场、技术、人力等各方面的高效协同,促进公司整体运 营效率及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 (2)深化研发体系改革,推动产品结构升级 公司将进一步深化研发体系改革,制定、完善研发管理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委员会在项目论 证、评审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依托PDM项目实施,梳理完善现有研发流程,推动技术和产品开发分类管理, 指导研发方向和重点,推动产品结构升级。军品业务将进一步加强在研型号产品的研制管理,保证各阶段产 品交付,传统称重仪表业务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机动车检测业务将加大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控网 络平台的开发力度,培育公司新的环保检测业务,测量控制系统业务要加快车载终端及网络监控平台的产 品研发,不断促进公司向系统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变 3)紧抓市场发展机遇,积极拓宽营销渠道 公司将以客户为中心,继续深化以销售为利润中心的管控体系,加强对新型行业市场需求的分析与硏 究,充分利用各业务板块的市场资源协同效应,抓紧新的市场发展机遇,努力拓宽营销渠道,不断提升公 司盈利能力,进一步巩固公司市场领先地位。其中电测类业务将积极开拓在大消费、大健康、大测试等领 域的推广与应用;航空军品要以现有技术和配套优势为依托,积极拓展产品在新硏型号及其他军品领域的 配套;驾驶人考试培训业务要向智能驾培教学辅助系统延伸,实现培训现场无人化、驾培指导智能化、驾 驶评估网络化,逐步建立与驾校培训合作实现增值服务的新模式;车载称重系统业务要加快在渣土车、LNG 车、货车等细分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4)全面推进精益生产,努力提高自动化水平 公司将以降本増效为生产主题,继续全面推进精益生产和精益管理,实现流程再造,突破产品交付瓶 颈,全力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制造系统;以应变计自动识别分选系统研发为突破口,积极推进自动 化生产线设备研发与应用,努力提升公司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产 品竞争力和企业经营效益,不断促进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 (5)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强化质量控制 公司将以建立、健全适应新运营架构管理的制度体系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公司及各业务单位职责,梳 理、明确、优化各业务工作流程,提升公司综合管理水平;以建立统一经营分析管理平台为目的,进一步 完善各业务单元月度工作报告制度,引导各经营单位自主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军品科研生产过程 监控及产品交付质量为重点,加强军品质量监督,建立并实施军品质量季度分析会议制度,细化各级人员 安全生产责任职责,完善安全委员会架构,强化质量控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6)建设高效团队,提升组织能力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2015 年年度报告全文 24 化产品、加快发展航空和军工产品及精密测控器件等。 2、2016年公司发展计划与措施 2016年度,公司将以发展战略为牵引,深化组织变革,促进管理升级;推进产品研发体系建设,加快 产品和技术预研,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改进完善各业务单元自主经营体制机制,注重融合协同,强化 成本管理和风险管控;践行核心价值理念,塑造组织能力,建设高效团队,实现公司持续稳健发展。公司 2016年重点工作计划如下: (1)以战略管控为牵引,加强各业务板块协同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公司将积极组织进行战略回顾与展望,明确各主要控股公司及业务单元 未来中长期重点发展思路,并努力搭建和推进战略管控体系,实现各子公司及业务单元在发展战略、经营 目标等与公司的高度统一,更好地引领公司未来持续、稳健发展。同时,公司将继续深化各业务单元自主 经营体系建设,持续加强各子公司及业务单元在市场、技术、人力等各方面的高效协同,促进公司整体运 营效率及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 (2)深化研发体系改革,推动产品结构升级 公司将进一步深化研发体系改革,制定、完善研发管理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委员会在项目论 证、评审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依托PDM项目实施,梳理完善现有研发流程,推动技术和产品开发分类管理, 指导研发方向和重点,推动产品结构升级。军品业务将进一步加强在研型号产品的研制管理,保证各阶段产 品交付,传统称重仪表业务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机动车检测业务将加大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控网 络平台的开发力度,培育公司新的环保检测业务,测量控制系统业务要加快车载终端及网络监控平台的产 品研发,不断促进公司向系统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变。 (3)紧抓市场发展机遇,积极拓宽营销渠道 公司将以客户为中心,继续深化以销售为利润中心的管控体系,加强对新型行业市场需求的分析与研 究,充分利用各业务板块的市场资源协同效应,抓紧新的市场发展机遇,努力拓宽营销渠道,不断提升公 司盈利能力,进一步巩固公司市场领先地位。其中电测类业务将积极开拓在大消费、大健康、大测试等领 域的推广与应用;航空军品要以现有技术和配套优势为依托,积极拓展产品在新研型号及其他军品领域的 配套;驾驶人考试培训业务要向智能驾培教学辅助系统延伸,实现培训现场无人化、驾培指导智能化、驾 驶评估网络化,逐步建立与驾校培训合作实现增值服务的新模式;车载称重系统业务要加快在渣土车、LNG 车、货车等细分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4)全面推进精益生产,努力提高自动化水平 公司将以降本增效为生产主题,继续全面推进精益生产和精益管理,实现流程再造,突破产品交付瓶 颈,全力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制造系统;以应变计自动识别分选系统研发为突破口,积极推进自动 化生产线设备研发与应用,努力提升公司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产 品竞争力和企业经营效益,不断促进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 (5)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强化质量控制 公司将以建立、健全适应新运营架构管理的制度体系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公司及各业务单位职责,梳 理、明确、优化各业务工作流程,提升公司综合管理水平;以建立统一经营分析管理平台为目的,进一步 完善各业务单元月度工作报告制度,引导各经营单位自主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军品科研生产过程 监控及产品交付质量为重点,加强军品质量监督,建立并实施军品质量季度分析会议制度,细化各级人员 安全生产责任职责,完善安全委员会架构,强化质量控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6)建设高效团队,提升组织能力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年度报告全文 公司将进一步硏究、制定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科学运用测评工具,综合评估员工能力,明确 员工个人职业发展方向:继续深化“以贡献者为本”的核心价值观,逐步建立健全绩效与经营业绩匹配机制 和利润分享机制,并继续积极探索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激励机制,切实发挥绩效考核的目标导向作用;以 价值创造为导向,进一步提高员工专业技能水平,建立后备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开展轮岗交流试点,储备 复合型干部,逐步打造卓越、创新、务实的高效团队,不断提升企业组织能力 (7)提升公司治理及规范运作水平,深化投资者关系管理 公司将坚持依法治企,强化法制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及监管层监管要求 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提升公司治理及规范运作水平;规范对外报送信息及信息内部传递流程,加强内幕信 息管理,持续提高信息披露水平;为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提供更加便利的工作条件,令其更好地发挥其专 业作用,为公司的发展规划、经营管理、风险控制等多方面献计献策,进一步提高公司科学决策能力和风 险防范能力;进一步拓宽投资者关系管理渠道,加强特定对象调硏管理,不断深化投资者关系管理 (三)未来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公司所处行业市场需求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秩序正在 重构,经济温和复苏中面临诸多新的困难,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美联储启动新一轮加息周期, 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调整压力増大,全球制造业前期错配深层次问题显化,新兴市场经济体将面临动荡挑 战;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下行压力较大,国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传 统行业结构调整阵痛进一步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重点研 究所处行业发展趋势,结合行业和市场情况积极制定有效措施,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 加强营销力度和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推广产品在新兴市场和领域的应用,强化抗风险能力,努力化解宏观 经济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2、资产规模及业务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公司已通过资本运作手段成功并购了三家公司,目前 运行状况良好。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的控股、参股公司己达七家,随着公司资产规模、人员规模及业 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公司的管理模式和人员结构也需要不断作出调整或改变,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 要。由于与控股、参股公司在管理方式、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若公司的治理结构 管理模式和管理人员等综合管理水平未能跟上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公司的发展将可能面临不利影 响。公司建立了科学高效的股权投资体系,规范资本运作项目的相关流程、制度、权责分工,同时积极探 索和建立了集团管控体系,增强了对控股公司的控制和协冋管理能力,确保资本运作项目最终能够实现“买 得进、管得好、能共贏”的战略目标 3、人力资源风险。公司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对系统集成产品开发的 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人员缺口较大,短期内或将给公司重点业务和产品的研究开发 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对此,公司将继续加强集团内部技术协同,并积极开展与科研院所等机构的长期技 术合作,以项目为牵引,扎实开展研发工作,加快推进公司在测量控制、自动化等方面的业务进展,增强 公司核心竞争力。同时,充分利用总部搬迁西安的契机,加大对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招聘力度,并建立健 全员工激励机制,逐步建立专业技术人才的战略储备体系,努力降低人才短缺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制约 4、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虽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技术、品牌等综合优势,产品技术已接近国 际先进水平,但是,由于目前行业集中度不高,市场份额较为分散,且新的竞争者不断加入,行业竞争逐 渐加剧,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有可能对公司目前的市场地位产生不利 影响。公司一直致力于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品牌影响力、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等措施以全方位地增强 核心竞争力,大力拓展应用新领域,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推出新产品,努力 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制造成本,确保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和龙头地位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2015 年年度报告全文 25 公司将进一步研究、制定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科学运用测评工具,综合评估员工能力,明确 员工个人职业发展方向;继续深化“以贡献者为本”的核心价值观,逐步建立健全绩效与经营业绩匹配机制 和利润分享机制,并继续积极探索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激励机制,切实发挥绩效考核的目标导向作用;以 价值创造为导向,进一步提高员工专业技能水平,建立后备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开展轮岗交流试点,储备 复合型干部,逐步打造卓越、创新、务实的高效团队,不断提升企业组织能力。 (7)提升公司治理及规范运作水平,深化投资者关系管理 公司将坚持依法治企,强化法制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及监管层监管要求, 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提升公司治理及规范运作水平;规范对外报送信息及信息内部传递流程,加强内幕信 息管理,持续提高信息披露水平;为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提供更加便利的工作条件,令其更好地发挥其专 业作用,为公司的发展规划、经营管理、风险控制等多方面献计献策,进一步提高公司科学决策能力和风 险防范能力;进一步拓宽投资者关系管理渠道,加强特定对象调研管理,不断深化投资者关系管理。 (三)未来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公司所处行业市场需求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秩序正在 重构,经济温和复苏中面临诸多新的困难,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美联储启动新一轮加息周期, 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调整压力增大,全球制造业前期错配深层次问题显化,新兴市场经济体将面临动荡挑 战;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下行压力较大,国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传 统行业结构调整阵痛进一步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重点研 究所处行业发展趋势,结合行业和市场情况积极制定有效措施,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 加强营销力度和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推广产品在新兴市场和领域的应用,强化抗风险能力,努力化解宏观 经济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2、资产规模及业务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公司已通过资本运作手段成功并购了三家公司,目前 运行状况良好。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的控股、参股公司已达七家,随着公司资产规模、人员规模及业 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公司的管理模式和人员结构也需要不断作出调整或改变,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 要。由于与控股、参股公司在管理方式、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若公司的治理结构、 管理模式和管理人员等综合管理水平未能跟上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公司的发展将可能面临不利影 响。公司建立了科学高效的股权投资体系,规范资本运作项目的相关流程、制度、权责分工,同时积极探 索和建立了集团管控体系,增强了对控股公司的控制和协同管理能力,确保资本运作项目最终能够实现“买 得进、管得好、能共赢”的战略目标。 3、人力资源风险。公司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对系统集成产品开发的 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人员缺口较大,短期内或将给公司重点业务和产品的研究开发 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对此,公司将继续加强集团内部技术协同,并积极开展与科研院所等机构的长期技 术合作,以项目为牵引,扎实开展研发工作,加快推进公司在测量控制、自动化等方面的业务进展,增强 公司核心竞争力。同时,充分利用总部搬迁西安的契机,加大对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招聘力度,并建立健 全员工激励机制,逐步建立专业技术人才的战略储备体系,努力降低人才短缺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制约。 4、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虽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技术、品牌等综合优势,产品技术已接近国 际先进水平,但是,由于目前行业集中度不高,市场份额较为分散,且新的竞争者不断加入,行业竞争逐 渐加剧,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有可能对公司目前的市场地位产生不利 影响。公司一直致力于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品牌影响力、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等措施以全方位地增强 核心竞争力,大力拓展应用新领域,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推出新产品,努力 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制造成本,确保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和龙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