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我”跟父亲几乎没有面对面地交谈过,我们之间的状态总是“沉默”,可 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只知辛苦劳作,不善言辞,略显木讷的人。 C.结尾部分,“我”和“首长儿子”的对话使小说探讨的主题有了更为深广的 社会意义,将一个人的遗憾扩展到一代人的遗憾,引人深思 D.整篇小说没有紧凑连贯、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是选取了二三个情境,就将“父 亲”这一人物的形象塑造得立体丰满,让读者掩卷难忘。 20.父亲明明要参加突击队,却又埋怨连长“没有征求我的意见,就把我列入突 击队”,这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21.①文中多次将父亲比作拖拉机,分别说说它们有何意味。②这个比喻贯穿文 章的始终,总体说说它的表达效果。(8分) 22.对父亲的“故事”,“我”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条概 括。(6分) 四、(24分) 8.(3分)B 19.(3分)B 20.(4分) 【答案示例】不矛盾(1分)。父亲埋怨连长是在“摆老资格”(1分),目的 是向比他年轻的连长证明自己完全有能力完成突击队的任务(1分);是对年轻 人的不服输,不服老(1分)。(对父亲心理的揣摩言之成理即可) 评分参考】本题4分。应具备以下要点:指出“不矛盾”,给1分;流露父亲 曾有完成重大任务的资历,给1分;明确父亲参加突击队的态度实际上是积极的 给1分;揭示父亲在干重活儿上不输给年轻人的心气,给1分。(对父亲心理的 揣摩言之成理即可) 21.(8分) 【答案示例】 ①儿时,父亲走进走出,像拖拉机开进开出(1分),表现出父亲充满力量(1 分);参加突击平地回来后的父亲打呼噜,像拖拉机发动,(1分)表现出不再 年轻的父亲辛苦劳作后的疲惫(1分);父亲去世,就像拖拉机永远熄火(1分), 流露出“我”对父亲去世深深地哀伤(1分)。 ②承担着农场最繁重劳作的拖拉机成为父亲一生的写照(1分),生动形象地表 现出父亲不怕吃苦、勇担重任的品质(1分 【评分参考】第一问6分:对三处比喻的分析,各2分;每一处中明确本体喻体, 给1分;明确意味(作者意图或人物情感),给1分。第二问2分:拖拉机的特 征和父亲的品质,各1分。 (6分) 【答案示例】 ①儿时我渴望知道父亲是如何预报天气,对父亲的故事充满好奇、崇敬,却不 敢多问父亲(2分); ②工作后,父亲想跟我谈话,我却忙于工作,对父亲的故事不再热心(2分) ③父亲去世后,我永远也无法知道父亲的故事了,我内心充满了遗憾与悲伤(2 分) 【评分参考】本题6分,3个要点各2分:“故事的存在状态”与“‘我’的心 理”,各1分
B.“我”跟父亲几乎没有面对面地交谈过,我们之间的状态总是“沉默”,可 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只知辛苦劳作,不善言辞,略显木讷的人。 C.结尾部分,“我”和“首长儿子”的对话使小说探讨的主题有了更为深广的 社会意义,将一个人的遗憾扩展到一代人的遗憾,引人深思。 D.整篇小说没有紧凑连贯、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是选取了二三个情境,就将“父 亲”这一人物的形象塑造得立体丰满,让读者掩卷难忘。 20.父亲明明要参加突击队,却又埋怨连长“没有征求我的意见,就把我列入突 击队”,这是否矛盾?为什么?(4 分) 21.①文中多次将父亲比作拖拉机,分别说说它们有何意味。②这个比喻贯穿文 章的始终,总体说说它的表达效果。(8 分) 22.对父亲的“故事”, “我”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条概 括。(6 分) 四、(24 分) 18.(3 分)B 19.(3 分)B 20.(4 分) 【答案示例】不矛盾(1 分)。父亲埋怨连长是在“摆老资格”(1 分),目的 是向比他年轻的连长证明自己完全有能力完成突击队的任务(1 分);是对年轻 人的不服输,不服老(1 分)。(对父亲心理的揣摩言之成理即可) 【评分参考】本题 4 分。应具备以下要点:指出“不矛盾”,给 1 分;流露父亲 曾有完成重大任务的资历,给 1 分;明确父亲参加突击队的态度实际上是积极的, 给 1 分;揭示父亲在干重活儿上不输给年轻人的心气,给 1 分。(对父亲心理的 揣摩言之成理即可) 21.(8 分) 【答案示例】 ①儿时,父亲走进走出,像拖拉机开进开出(1 分),表现出父亲充满力量(1 分);参加突击平地回来后的父亲打呼噜,像拖拉机发动,(1 分)表现出不再 年轻的父亲辛苦劳作后的疲惫(1 分);父亲去世,就像拖拉机永远熄火(1 分), 流露出“我”对父亲去世深深地哀伤(1 分)。 ②承担着农场最繁重劳作的拖拉机成为父亲一生的写照(1 分),生动形象地表 现出父亲不怕吃苦、勇担重任的品质(1 分)。 【评分参考】第一问 6 分:对三处比喻的分析,各 2 分;每一处中明确本体喻体, 给 1 分;明确意味(作者意图或人物情感),给 1 分。第二问 2 分:拖拉机的特 征和父亲的品质,各 1 分。 22. (6 分) 【答案示例】 ① 儿时我渴望知道父亲是如何预报天气,对父亲的故事充满好奇、崇敬,却不 敢多问父亲(2 分); ② 工作后,父亲想跟我谈话,我却忙于工作,对父亲的故事不再热心(2 分); ③ 父亲去世后,我永远也无法知道父亲的故事了,我内心充满了遗憾与悲伤(2 分)。 【评分参考】本题 6 分,3 个要点各 2 分:“故事的存在状态”与“‘我’的心 理”,各 1 分
海淀二模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鸡鸭名家 爷,鸭都丢了 佃户和长工一向都叫我父亲为“三爷”。 “怎么都丢了?” 这一带多河沟港汊,出细鱼细虾,是个适于养鸭的地方。有好几家养过鸭。这块 地上的老佃户叫倪二,他要养鸭。从来没有养过鸭,这怎么行?他说他帮过人, 懂得一点。没有本钱,没有本钱想跟三爷借。父亲觉得让他种了多年草田,应该 借给他钱。父亲也托他买了一百只小鸭,由他代养。事发生手,他居然把一趟鸭 养得不坏。 前两天倪二说,要把鸭子赶去卖了。父亲问他要不要请一个赶过鸭的行家帮一帮 怕他一个人应付不了。运鸭,不像运鸡。鸡是装了笼的。运鸭,还是一只小船, 船上装着一大卷鸭圈,干粮,简单的行李,人在船,鸭在水,一路迤迤逦逦地走。 鸭子路上要吃活食,小鱼小虾,运到了,才不落膘掉斤两,精神好看。指挥鸭阵, 划撑小船,全凭一根篙子。一程十天半月。经过长江大浪,也只是一根竹篙,晚 上,找一个沙洲歇一歇。 “不要! 他怕父亲再建议他请人帮忙,偷偷地一早把鸭赶过荡,准备过白莲湖,沿漕河, 过江 倪二在白莲湖里。三爷赶快去看看吧。一趟鸭子全散了!” 【甲】“散了”,就是鸭子不服从指挥,各自为政,四散逃窜,钻进芦丛里去了, 而且再也不出来。这种事过去也发生过。白莲湖是一口不大的湖,离窑庄不远。 出菱,出藕,藕肥白少渣。二五八集期,父亲也带我去过。湖边港汊甚多,密密 地长着芦苇。新芦苇很高了,黑森森的。莲蓬已经采过了,荷叶的颜色也发黑了 人过时常有翠鸟冲出,翠绿的一闪,快如疾箭 小船浮在岸边,竹篙横在船上。倪二呢?坐在一家晒谷场的石辘轴上,手里的瓦 块毡帽攥成了一团,额头上破了一块皮。几个人围着他。他好像老了十年。他疲 倦了。一清早到现在,现在已经是下午了,他跟鸭子奋斗了半日。他一定还没有 吃过饭。他的饭在一个布口袋里一一一袋老锅巴。他木然地坐着,一动不动。不 时把脑袋抖一抖,倒像受了震动一一他的脖子里有好多道深沟,一方格,一方格 的。颜色真红,好像烧焦了似的。老那么坐着,脚恐怕要麻了。他的脚显出一股 傻相。 怎么办呢? 围着的人说: “去找陆长庚,他有法子。” “哎,除非陆长庚。” “只有老陆,陆鸭。” 陆长庚在哪里? “多半在桥头茶馆。” 桥头有个茶馆,是为鲜货行客人、蛋行客人、陆陈行客人谈生意而设的。区里、 县里来了什么大人物,也请在这里歇脚。卖清茶,也代卖纸烟、针线、香烛纸祃 鸡蛋糕、芝麻饼、七厘散、紫金锭、菜种、草鞋、写契的契纸、小绿颖毛笔、金
海淀二模 四、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3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9—24 题。 鸡鸭名家 “三爷,鸭都丢了!” 佃户和长工一向都叫我父亲为“三爷”。 “怎么都丢了?” 这一带多河沟港汊,出细鱼细虾,是个适于养鸭的地方。有好几家养过鸭。这块 地上的老佃户叫倪二,他要养鸭。从来没有养过鸭,这怎么行?他说他帮过人, 懂得一点。没有本钱,没有本钱想跟三爷借。父亲觉得让他种了多年草田,应该 借给他钱。父亲也托他买了一百只小鸭,由他代养。事发生手,他居然把一趟鸭 养得不坏。 前两天倪二说,要把鸭子赶去卖了。父亲问他要不要请一个赶过鸭的行家帮一帮, 怕他一个人应付不了。运鸭,不像运鸡。鸡是装了笼的。运鸭,还是一只小船, 船上装着一大卷鸭圈,干粮,简单的行李,人在船,鸭在水,一路迤迤逦逦地走。 鸭子路上要吃活食,小鱼小虾,运到了,才不落膘掉斤两,精神好看。指挥鸭阵, 划撑小船,全凭一根篙子。一程十天半月。经过长江大浪,也只是一根竹篙,晚 上,找一个沙洲歇一歇。 “不要!” 他怕父亲再建议他请人帮忙,偷偷地一早把鸭赶过荡,准备过白莲湖,沿漕河, 过江。 “倪二在白莲湖里。三爷赶快去看看吧。一趟鸭子全散了!” 【甲】“散了”,就是鸭子不服从指挥,各自为政,四散逃窜,钻进芦丛里去了, 而且再也不出来。这种事过去也发生过。白莲湖是一口不大的湖,离窑庄不远。 出菱,出藕,藕肥白少渣。二五八集期,父亲也带我去过。湖边港汊甚多,密密 地长着芦苇。新芦苇很高了,黑森森的。莲蓬已经采过了,荷叶的颜色也发黑了。 人过时常有翠鸟冲出,翠绿的一闪,快如疾箭。 小船浮在岸边,竹篙横在船上。倪二呢?坐在一家晒谷场的石辘轴上,手里的瓦 块毡帽攥成了一团,额头上破了一块皮。几个人围着他。他好像老了十年。他疲 倦了。一清早到现在,现在已经是下午了,他跟鸭子奋斗了半日。他一定还没有 吃过饭。他的饭在一个布口袋里——一袋老锅巴。他木然地坐着,一动不动。不 时把脑袋抖一抖,倒像受了震动——他的脖子里有好多道深沟,一方格,一方格 的。颜色真红,好像烧焦了似的。老那么坐着,脚恐怕要麻了。他的脚显出一股 傻相。 怎么办呢? 围着的人说: “去找陆长庚,他有法子。” “哎,除非陆长庚。” “只有老陆,陆鸭。” 陆长庚在哪里? “多半在桥头茶馆。” 桥头有个茶馆,是为鲜货行客人、蛋行客人、陆陈行客人谈生意而设的。区里、 县里来了什么大人物,也请在这里歇脚。卖清茶,也代卖纸烟、针线、香烛纸祃、 鸡蛋糕、芝麻饼、七厘散、紫金锭、菜种、草鞋、写契的契纸、小绿颖毛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