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异文 ◆《战国策·韩策三》“魏王为九里之盟音”中 有韩国人名叫“房喜”,《韩非子》“房喜 作“彭喜”。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 五“古无轻唇音”条下说:“古读‘方 如‘旁’,古音“逢’如“蓬 ◆《尚书·禹贡》:“大野既豬。”“既豬 《史记》引作“既都”。都,端母;豬, 知母
(3)异文 《战国策·韩策三》“魏王为九里之盟音”中 有韩国人名叫“房喜”,《韩非子》“房喜” 作“彭喜”。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 五“古无轻唇音”条下说:“古读‘方’ 如‘旁’,古音‘逢’如‘蓬’。” 《尚书·禹贡》:“大野既豬。”“既豬” 《史记》引作“既都”。都,端母;豬, 知母
◆(4)汉人的注音材料 ◆《说文水部》:“冲(此字作“水+中”), 涌涌也,读若动。”动为定母,“冲“为澄母。 ◆《周礼秋官·司寇》“壶涿氏”郑玄注:“故 书涿为独。郑司农云:‘独读为浊其源之 浊,音与涿相近。’”“独”为定母 浊”为澄母。 ◆《尚书大传》:“播国率相行事。”郑玄 注:“播读如藩
(4)汉人的注音材料 《说文·水部》:“冲(此字作“水+中”), 涌涌也,读若动。”动为定母,”冲“为澄母。 《周礼·秋官·司寇》“壶涿氏”郑玄注:“故 书涿为独。郑司农云:‘独读为浊其源之 浊,音与涿相近。’”“独”为定母, “浊”为澄母。 《尚书大传》:“播国率相行事。”郑玄 注:“播读如藩
◆(5)声训。古书常取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 释词义,从而探求事物得名之由。 《释名》:“邦,封也。”“马,武也。” “负,背也。”“房,旁也。”“法,逼 也 “匪,彼也。”“望,茫也
(5)声训。古书常取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 释词义,从而探求事物得名之由。 《释名》:“邦,封也。”“马,武也。” “负,背也。”“房,旁也。”“法,逼 也。”“匪,彼也。”“望,茫也
◆此外,现代方言、古代的外语借词(包括 汉语中的外语借词和外语中的汉语借词) 汉藏语系各族语言的同源词等也是研究 重建上古声母系统的重要参考材料
此外,现代方言、古代的外语借词(包括 汉语中的外语借词和外语中的汉语借词)、 汉藏语系各族语言的同源词等也是研究、 重建上古声母系统的重要参考材料
上古汉语声母系统(28个)(参见《古代 汉语教程》P222)
◼ 上古汉语声母系统(28个)(参见《古代 汉语教程》P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