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沅、刘铁山的《瑶族舞曲》4、李焕之的《春节序曲》5、中国舞剧《白 、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为了使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发现和分析的能力,本课 程同时给学生听一些相关的CD以及图片,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知识。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专业采取课堂学生主讲,教师指导的 授课方式。 可以采取平时小测试,让学生提高理论总结能力,并把此成绩汇总期末成绩。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28学时,一个学期内完成,其考查采用平时成绩和小论文的方式 结业成绩由期末成绩及平时考勤和表现两部分组成,缺一不可。评分采取五级制。 (1)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讨论占总成绩的20%。(5次旷课取消考试资格、 3次迟到算一次旷广课) (2)期末考核:论文占总成绩的60%,可借用教材或参考书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1)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修订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年.5月 (2)汪硫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 2.主要参考书: (1)陈秉义.《中国音乐史》.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 (2)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年 撰写人:孙伟 审核人:苗苗 课程负责人:苗苗
5 茅沅、刘铁山的《瑶族舞曲》4、李焕之的《春节序曲》5、中国舞剧《白 毛女》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为了使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发现和分析的能力,本课 程同时给学生听一些相关的 CD 以及图片,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知识。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专业采取课堂学生主讲,教师指导的 授课方式。 可以采取平时小测试,让学生提高理论总结能力,并把此成绩汇总期末成绩。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 28 学时,一个学期内完成,其考查采用平时成绩和小论文的方式 结业成绩由期末成绩及平时考勤和表现两部分组成,缺一不可。评分采取五级制。 (1)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讨论占总成绩的 20%。(5 次旷课取消考试资格、 3 次迟到算一次旷课) (2)期末考核:论文占总成绩的 60%,可借用教材或参考书。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1)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修订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年.5 月 (2)汪硫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年. 2.主要参考书: (1)陈秉义.《中国音乐史》.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 年. (2)杨荫浏.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年. 撰写人:孙伟 审核人:苗苗 课程负责人:苗苗
《外国音乐史》教学大纲 理程举别.学科堪州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History of froeign Music 总学时:32学时 讲授学时:32学时 当 分:2学分 先修课程:中国音乐史 适用专业: 音乐表演(文艺编导》 开课单位:音乐学院 课程简介 《外国音乐史》是一门专门阐述西方音乐发展历史的学科,是音乐学(文艺 编导)专业学生的学科基础课程课之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对西方音乐(主 要指欧美各国专业音乐家创作的艺术音乐)的历史(20世纪和21世纪的音乐除 外)有 比较概括的了解,特别是对各个时期的音乐风格的演变及其深层的义 化、历史的根源有所认识,从而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学生的整体的艺术素 质。其目的是丰富学生的音乐史论知识,提高音乐素养、开阔艺术视野,使其对 西方音乐文化传统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为专业学习,艺术实践和音乐实践工作 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才 第一章:古希腊到巴洛克的音乐 (8学时) 教学内容:古希腊和中世纪的音乐、文艺复兴的音乐、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教学要求:了解古希腊的音乐遗产。掌握中世纪的单音音乐(格里哥利圣咏、 中古调式、记谱法、世俗音乐)。掌握早期的复音音乐(奥加农、节奏模式、圣 母院乐派) 了解向文艺复兴的 过渡( “新艺术” 英国音乐 勃垦弟乐派) 尼德兰乐派。 了解民族风格的崛起。牧歌的发展。掌握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 音乐。了解文艺复兴的器乐。掌握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一般特征。了解歌剧的发展。 其他声乐形式,器乐的进步及其成就。掌握巴赫和亨德尔的音乐特点。 授课方式:教授与作品介绍相结合、讨论、自学、播放音像资料。 音响目录 1.古希腊音乐《缪斯的赞美诗》 2.格里高利圣咏《慈悲经》 3.9世纪末的奥尔加农 4.维特里:等节奏经文歌 马绍:叙事歌《只有她能数天上的星》 6。兰迪尼:《爱神啊, 把那个姑娘的爱给我吧 7.杜费:《羔羊经》 8.奥克冈:《羔羊经》 9.蒙特威尔第:牧歌《洁白而温顺的天鹅》 10.琉特琴曲《意大利舞曲》 11 众赞歌《上帝是我们的坚固堡垒》 12.帕勒斯特里纳《羔羊经》 13.拉索:经文歌《女巫的预言》 14.蒙特威尔第:歌剧《奥菲欧》 6
6 《外国音乐史》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History of froeign Music 总 学 时:32 学时 讲授学时:32 学时 学 分:2 学分 先修课程:中国音乐史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文艺编导) 开课单位:音乐学院 一、课程简介 《外国音乐史》是一门专门阐述西方音乐发展历史的学科,是音乐学(文艺 编导)专业学生的学科基础课程课之一。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对西方音乐(主 要指欧美各国专业音乐家创作的艺术音乐)的历史(20 世纪和 21 世纪的音乐除 外)有一个比较概括的了解,特别是对各个时期的音乐风格的演变及其深层的文 化、历史的根源有所认识,从而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学生的整体的艺术素 质。其目的是丰富学生的音乐史论知识,提高音乐素养、开阔艺术视野,使其对 西方音乐文化传统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为专业学习,艺术实践和音乐实践工作 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古希腊到巴洛克的音乐 (8 学时) 教学内容: 古希腊和中世纪的音乐、文艺复兴的音乐、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教学要求:了解古希腊的音乐遗产。掌握中世纪的单音音乐(格里哥利圣咏、 中古调式、记谱法、世俗音乐)。掌握早期的复音音乐(奥加农、节奏模式、圣 母院乐派)。了解向文艺复兴的过渡(“新艺术”,英国音乐、勃垦弟乐派)了解 尼德兰乐派。了解民族风格的崛起。牧歌的发展。掌握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 音乐。了解文艺复兴的器乐。掌握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一般特征。了解歌剧的发展。 其他声乐形式,器乐的进步及其成就。掌握巴赫和亨德尔的音乐特点。 授课方式:教授与作品介绍相结合、讨论、自学、播放音像资料。 音响目录: 1.古希腊音乐《缪斯的赞美诗》 2.格里高利圣咏《慈悲经》 3.9 世纪末的奥尔加农 4.维特里:等节奏经文歌 5.马绍:叙事歌《只有她能数天上的星》 6.兰迪尼:《爱神啊,把那个姑娘的爱给我吧》 7.杜费:《羔羊经》 8.奥克冈:《羔羊经》 9.蒙特威尔第:牧歌《洁白而温顺的天鹅》 10.琉特琴曲《意大利舞曲》 11.众赞歌《上帝是我们的坚固堡垒》 12.帕勒斯特里纳《羔羊经》 13.拉索:经文歌《女巫的预言》 14.蒙特威尔第:歌剧《奥菲欧》
15.科雷利:三重奏鸣曲 16.维瓦尔第:《四季》 斯 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 18. 巴赫:《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19.亨德尔:《弥赛亚》的“哈里路亚 第二章:古典时期的音乐 (8学时) 教学内容:古典时期的社会背景、代表作曲家、风格总结 教学要求:了解历史文化背景。 交响曲的形成与发展。掌握歌 剧的新发展。 学握海顿与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特 授课方式:教授与作品介绍相结合、讨论、自学、研究性学习、播放相关的 音乐音响、音像资料。(音响部分选听) 音响目录: 1.佩尔格菜西:喜歌剧《女仆做夫人》选段 2. 格鲁克:《奥菲欧与尤丽迪茜》 .海顿:《第94交响曲》“惊愕”第二乐章 4.海顿:《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 5.莫扎特:《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片段 6.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烟》第三幕片段 7.贝多方 《非拾去包曲》笋 乐音 8.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 9.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末乐章终场 第三章:浪漫时期 -初期和中期浪漫乐派 (8学时) 教学内容:浪漫初期的德国浪漫乐派的音乐、中期的巴黎乐坛的浪漫乐派音 乐19世纪意大利和法国浪漫乐派歌剧、19世纪上叶意大利歌剧的特点、乐 与瓦格纳 教学要求:了解历史文化背景。掌握韦伯和舒伯特的音乐作品和特点。了解 门德尔松和舒曼的音乐作品掌握门德尔松和舒曼的音乐特点。柏辽兹、萧邦和李 斯特的音乐作品掌握柏辽兹、萧邦和李斯特的音乐特点。了解罗西尼、贝利尼和 法国轻歌剧与抒情歌剧。 掌握乐剧概念。掌握瓦格纳的 平与主要作品。 授课方式:教授与作品介绍相结合、讨论、自学、播放音像资料。 音响目录: 1舒伯特:《菩提树》 2.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的固定乐思 3.门德尔松:《件 夏夜 梦》的“谐谑曲” 4.舒曼:《狂欢节》片段 5.舒曼:《诗人之恋》第一首 6.萧邦:《D大调马祖卡舞曲》 7.萧邦:《降E大调夜曲》 8。李斯特:《超级练习曲 片段 9. 李斯特:交响诗《前奏曲 第四章:19世纪下叶的德奥音乐以及民族乐派与俄罗斯音乐 (8学时) 教学内容:勃拉姆斯、布鲁克纳和马勒的主要作品、19世纪下叶的法国音 7
7 15.科雷利:三重奏鸣曲 16.维瓦尔第:《四季》 17.D.斯卡拉蒂:《D 大调奏鸣曲》 18.巴赫:《d 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19.亨德尔:《弥赛亚》的“哈里路亚” 第二章:古典时期的音乐 (8 学时) 教学内容:古典时期的社会背景、代表作曲家、风格总结。 教学要求:了解历史文化背景。掌握奏鸣曲和交响曲的形成与发展。掌握歌 剧的新发展。掌握海顿与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特点。 授课方式:教授与作品介绍相结合、讨论、自学、研究性学习、播放相关的 音乐音响、音像资料。(音响部分选听) 音响目录: 1.佩尔格莱西:喜歌剧《女仆做夫人》选段 2.格鲁克:《奥菲欧与尤丽迪茜》 3.海顿:《第 94 交响曲》“惊愕”第二乐章 4.海顿:《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 5.莫扎特:《降 B 大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片段 6.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姻》第三幕片段 7.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 8.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 9.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末乐章终场 第三章:浪漫时期——初期和中期浪漫乐派 (8 学时) 教学内容:浪漫初期的德国浪漫乐派的音乐、中期的巴黎乐坛的浪漫乐派音 乐 19 世纪意大利和法国浪漫乐派歌剧 、19 世纪上叶意大利歌剧的特点、乐剧 与瓦格纳。 教学要求:了解历史文化背景。掌握韦伯和舒伯特的音乐作品和特点。了解 门德尔松和舒曼的音乐作品掌握门德尔松和舒曼的音乐特点。柏辽兹、萧邦和李 斯特的音乐作品掌握柏辽兹、萧邦和李斯特的音乐特点。了解罗西尼、贝利尼和 多尼采蒂的音乐作品。掌握威尔第的音乐特点。了解法国大歌剧与喜歌剧。了解 法国轻歌剧与抒情歌剧。掌握比才的音乐特点。掌握乐剧概念。掌握瓦格纳的生 平与主要作品。 授课方式:教授与作品介绍相结合、讨论、自学、播放音像资料。 音响目录: 1.舒伯特:《菩提树》 2.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的固定乐思 3.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的“谐谑曲” 4.舒曼:《狂欢节》片段 5.舒曼:《诗人之恋》第一首 6.萧邦:《D 大调马祖卡舞曲》 7.萧邦:《降 E 大调夜曲》 8.李斯特:《超级练习曲》片段 9.李斯特:交响诗《前奏曲》 第四章:19 世纪下叶的德奥音乐 以及民族乐派与俄罗斯音乐 (8 学时) 教学内容:勃拉姆斯、布鲁克纳和马勒的主要作品、19 世纪下叶的法国音
乐、捷克民族乐派、俄罗斯音乐。 教学要求:了解轻音乐的发展、了解弗兰克、圣桑的作品、 了解其它法国曾 乐家的作品、掌握: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的音乐作品和特点 解挪威民族乐派 格里格的音乐作品和特点、据:格林卡和“强力集团~的音乐作品和特点 授课方式:教授与作品介绍相结合、讨论、自学、播放音像资料。 音响目录: 1,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末乐章片段 2.比木,《卡门》片段 3 威伯:《自由射手》片段 4.罗西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片段 5.威尔第:《茶花女》第一幕 6.普契尼:《图兰朵》选段 7.格里格:《挪威舞曲》 8.斯美塔那:《伏尔塔瓦河》 9.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第一首 10.格林卡:《卡玛林斯卡亚》第一首 11.马勒:《大地之歌》第一首 12.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片段 13.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片段 、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为了使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发现和分析的能力,本课 程同时给学生听一些相关的CD以及图片,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知识。学生可以 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专业采取课堂学生主讲,教师指导的授课方式。可 以采取平时小测试,让学生提高理论总结能力,并把此成绩汇总期末成绩。 四、 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28学时, 一个学期内完成,其考查采用平时成绩和小论文的方式 结业成绩由期末成绩及平时考勤和表现两部分组成,缺一不可。评分采取五级制 1.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讨论占总成绩的20%。(5次旷课取消考试资格、3 次迟到算一次旷课) 2.期末考核:论文占总成绩的60%,可借用教材或参考书。 五、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1)张洪岛.《欧洲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 2.主要参考书: (1)万木《外国音乐篇中》,吉林.时代文艺出版计1988年 (2)沈旋.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年 (3)冯志平.《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版 社.2006年8月第一版. 骤写人:孙样 审核人:苗苗 课程负责人:苗苗
8 乐、捷克民族乐派、俄罗斯音乐。 教学要求:了解轻音乐的发展、了解弗兰克、圣桑的作品、了解其它法国音 乐家的作品、掌握: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的音乐作品和特点、了解挪威民族乐派: 格里格的音乐作品和特点、掌握:格林卡和“强力集团”的音乐作品和特点。 授课方式:教授与作品介绍相结合、讨论、自学、播放音像资料。 音响目录: 1.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末乐章片段 2.比才:《卡门》片段 3.威伯:《自由射手》片段 4.罗西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片段 5.威尔第:《茶花女》第一幕 6.普契尼:《图兰朵》选段 7.格里格:《挪威舞曲》 8.斯美塔那:《伏尔塔瓦河》 9.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第一首 10.格林卡:《卡玛林斯卡亚》第一首 11.马勒:《大地之歌》第一首 12.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片段 13.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片段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为了使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发现和分析的能力,本课 程同时给学生听一些相关的 CD 以及图片,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知识。学生可以 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专业采取课堂学生主讲,教师指导的授课方式。可 以采取平时小测试,让学生提高理论总结能力,并把此成绩汇总期末成绩。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 28 学时,一个学期内完成,其考查采用平时成绩和小论文的方式 结业成绩由期末成绩及平时考勤和表现两部分组成,缺一不可。评分采取五级制 1.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讨论占总成绩的 20%。(5 次旷课取消考试资格、3 次迟到算一次旷课) 2.期末考核:论文占总成绩的 60%,可借用教材或参考书。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1)张洪岛.《欧洲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年. 2.主要参考书: (1)万木.《 外国音乐简史》.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 年. (2)沈旋.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年. (3)冯志平.《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版 社.2006 年 8 月第一版. 撰写人:孙伟 审核人:苗苗 课程负责人:苗苗
《音乐欣赏》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Music Appreciation 总学时:32学时 讲授学时:32学时 分:2学分 先修课程:基本乐理,中西音乐史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文艺编导) 开课单位:音乐学院 一、课程简介 它是以审美的方式来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该课程主要分为讲授 欣赏两部分。欣赏中选用学生通俗易懂的中外作品合理分配学时,通过对作品的 内容、形式 风格 音乐作品的结构 ,和声布局、艺术特点和作品产生的时代背 景、作者的生平及创作特点,民族特征等进行比较细致的介绍,然后进行赏析(包 括听觉与视觉欣赏)。 该门课程内容函盖各种音乐作品及相关资料。其教学目的是从多角度选取音 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从而使学生们在其专业的基础上,能够多角度地 欣赏到各种音乐精品。使学生通过对该课的学习,扩展音乐视野,对世界音乐文 化有更多的了解,从而为其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曲目进行选择或更新) 第一单元:器乐作品部分 (8学时) 教学内容: 按照体裁,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针对性地选择各种音乐类型,内容包括中外 独唱、重唱、合唱等声乐作品、独奏、重奏、室内乐、交响曲、协奏曲等器乐作 品。 1.中国作品包括:华彦钧《二泉映月》,《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洗星 海《黄河》、陈钢、何占豪《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作品: 2.外国作品包括:维瓦尔第《四季》、巴赫《布兰登堡协奏曲》第四首、海 顿《“惊谔” 响曲》 《“告别” 响曲》 莫扎特《嬉游曲》、《第四十 曲》 贝多芬《田园交响曲》、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序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肖邦的钢琴作品、柏辽兹《匈牙利进行曲》、《幻想交响曲》、 德沃夏克《新世界交响曲》、格里格《培尔·金特》、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教学要求: 了解各种类型音乐的结构特点: 2.掌握各位代表作曲家的代表性创作领域: 3.熟悉代表性作品的旋律。 授课方式:讲授、欣赏、布置作业、播放相关音乐资料。 第二单元:音乐会部分 (8学时) 教学内容: 02年莱比锡仲夏广场音乐会,巴赫纪念音乐会及圣诞音乐会,维也纳童声 合唱团,凤凰剧院音乐会,柏林歌剧之夜音乐会,各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国 民族音乐会,赵季平、谭盾等中国当代杰出作曲家作品音乐会,马友友、吴碧霞
9 《音乐欣赏》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Music Appreciation 总 学 时:32 学时 讲授学时:32 学时 学 分:2 学分 先修课程:基本乐理,中西音乐史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文艺编导) 开课单位:音乐学院 一、课程简介 它是以审美的方式来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该课程主要分为讲授、 欣赏两部分。欣赏中选用学生通俗易懂的中外作品合理分配学时,通过对作品的 内容、形式、风格、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声布局、艺术特点和作品产生的时代背 景、作者的生平及创作特点,民族特征等进行比较细致的介绍,然后进行赏析(包 括听觉与视觉欣赏)。 该门课程内容涵盖各种音乐作品及相关资料。其教学目的是从多角度选取音 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从而使学生们在其专业的基础上,能够多角度地 欣赏到各种音乐精品。使学生通过对该课的学习,扩展音乐视野,对世界音乐文 化有更多的了解,从而为其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曲目进行选择或更新) 第一单元:器乐作品部分 (8 学时) 教学内容: 按照体裁,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针对性地选择各种音乐类型,内容包括中外 独唱、重唱、合唱等声乐作品、独奏、重奏、室内乐、交响曲、协奏曲等器乐作 品。 1.中国作品包括:华彦钧《二泉映月》,《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冼星 海《黄河》、陈钢、何占豪《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作品; 2.外国作品包括:维瓦尔第《四季》、巴赫《布兰登堡协奏曲》第四首、海 顿《“惊谔”交响曲》、《“告别”交响曲》、莫扎特《嬉游曲》、《第四十交响曲》、 贝多芬《田园交响曲》、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序曲、《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肖邦的钢琴作品、柏辽兹《匈牙利进行曲》、《幻想交响曲》、 德沃夏克《新世界交响曲》、格里格《培尔·金特》、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等。 教学要求: 1.了解各种类型音乐的结构特点; 2.掌握各位代表作曲家的代表性创作领域; 3.熟悉代表性作品的旋律。 授课方式:讲授、欣赏、布置作业、播放相关音乐资料。 第二单元:音乐会部分 (8 学时) 教学内容: 02 年莱比锡仲夏广场音乐会,巴赫纪念音乐会及圣诞音乐会,维也纳童声 合唱团,凤凰剧院音乐会,柏林歌剧之夜音乐会,各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国 民族音乐会,赵季平、谭盾等中国当代杰出作曲家作品音乐会,马友友、吴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