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制造”行动,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 新高地和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二)发展原则 一一坚持创新驱动、重点突破 把创新作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充分发挥企业技 术创新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和 大科学设施等创新策源功能,主动与国际接轨,强化细胞与基因 药物、高端医学影像、类脑科学和精准快速检验等技术创新成果 产业化。 一一坚持聚焦高端、全链发展 紧抓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前沿发展和专业分工,推进本市产业 链上下游的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突破,推动行业向产业链的 高端延伸,增强产业链的完整性和韧性,营造产业发展绿色生态 圈,形成产业雁阵之势,支撑倍增发展。 一一坚持数字赋能、全面转型 推进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和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促进 生物医药研发、转化、生产、流通、服务等整个链条的全面数字 化转型,建设生物医药智慧工厂,提升医药流通智能化水平
6 +上海制造”行动,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 新高地和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二)发展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重点突破 把创新作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充分发挥企业技 术创新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和 大科学设施等创新策源功能,主动与国际接轨,强化细胞与基因 药物、高端医学影像、类脑科学和精准快速检验等技术创新成果 产业化。 ——坚持聚焦高端、全链发展 紧抓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前沿发展和专业分工,推进本市产业 链上下游的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突破,推动行业向产业链的 高端延伸,增强产业链的完整性和韧性,营造产业发展绿色生态 圈,形成产业雁阵之势,支撑倍增发展。 ——坚持数字赋能、全面转型 推进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和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促进 生物医药研发、转化、生产、流通、服务等整个链条的全面数字 化转型,建设生物医药智慧工厂,提升医药流通智能化水平
一一坚持区域联动、错位发展 围绕“张江研发+上海制造”,积极推动区区产业合作,把 各特色产业园区作为重要承载平台,打造全市产业一体化的协同 发展:协同推动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共谋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能级显著提升,在长三 角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产业技术创新 策源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初步建设成为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 群核心承载地。 一一产业增长提速 “十四五”期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增速快于“十三五” 时期,到2025年产业规模超10000亿元,其中制造业产值达到 2400亿元:打造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品种25个。 一产业空间扩大 “十四五”期间,推出可用空问累计26000亩,持续提升 “1+5+X”产业园区特色化发展成效,成为“张江研发+上海制造” 主承载区,建成6个营业收入百亿级产业园区
7 ——坚持区域联动、错位发展 围绕“张江研发+上海制造”,积极推动区区产业合作,把 各特色产业园区作为重要承载平台,打造全市产业一体化的协同 发展;协同推动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共谋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主要目标 到 2025 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能级显著提升,在长三 角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产业技术创新 策源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初步建设成为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 群核心承载地。 ——产业增长提速 “十四五”期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增速快于“十三五” 时期,到 2025 年产业规模超 10000 亿元,其中制造业产值达到 2400 亿元;打造年销售额超过 10 亿元品种 25 个。 ——产业空间扩大 “十四五”期间,推出可用空间累计 26000 亩,持续提升 “1+5+X”产业园区特色化发展成效,成为“张江研发+上海制造” 主承载区,建成 6 个营业收入百亿级产业园区
——创新能级提升 “十四五”期间,国产1类创新药品和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上 市累计分别达到15个和35个。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8%以上,工业企业每亿元主营 收入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0个以上。 一一卓越企业集聚 到2025年,拥有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医药制造业企业4 家左右,培育全球制药50强、医疗器械50强企业3家。“十四 五”期间新增上市企业25家。 三、发展重点 (一)产业发展重点 以生物医药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攻关、创新产品突破和产业 化为主线,布局建设一批创新设施和转化平台,优化全市生物医 药产业公共要素配置。实现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生物医学工程产 品制备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创新成采产业化,基本建 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 1、高端生物制品引领突破发展 保持并发挥本市在抗体药物、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领域的 领先优势,大力发展下一代双多抗、ADC抗体偶联药物、蛋白降
8 ——创新能级提升 “十四五”期间,国产 1 类创新药品和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上 市累计分别达到 15 个和 35 个。到 2025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 8%以上,工业企业每亿元主营 收入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 10 个以上。 ——卓越企业集聚 到 2025 年,拥有年销售收入超 100 亿元医药制造业企业 4 家左右,培育全球制药 50 强、医疗器械 50 强企业 3 家。“十四 五”期间新增上市企业 25 家。 三、发展重点 (一)产业发展重点 以生物医药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攻关、创新产品突破和产业 化为主线,布局建设一批创新设施和转化平台,优化全市生物医 药产业公共要素配置。实现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生物医学工程产 品制备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基本建 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 1、高端生物制品引领突破发展 保持并发挥本市在抗体药物、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领域的 领先优势,大力发展下一代双多抗、ADC 抗体偶联药物、蛋白降
解靶向嵌合体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制品、溶瘤病毒制品、核酸 疫苗与药物等生物制品,加快免狡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溶瘤病 毒、微生物药物等相关技术产品的研究和转化,在临床级病毒载 体、高表达细胞株、大规模细胞培养工艺等一批关键技术上实现 突破,力争成为中国细胞治疗产业核心地。 2、创新化学药及制剂高端绿色发展 保持并发挥本市化学药科研基础扎实和工业体系健全的优 势,加快具有重大临床价值的创新药、改良型新药、首仿药的研 发与成果转化,大力推进基于新机制、新靶点、新生物标志物和 新分子结构的创新药物研制,强化新型注射给药系统、口服缓控 释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吸入给药系统、儿童等特殊人群通 用剂型等高端制剂的研发转化,鼓励采用酶化学、不对称催化、 新型结晶和3D打印、智能数据采集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连续 化生产、智能化生产,提升智能化、绿色化和规模化制造水平, 力争成为阿尔兹海默症、糟尿病等代谢障碍症全球创新药物主要 发源地。 3、现代中药传承创新发展 保持并发挥海派中医药传统老字号品牌特色优势,加强中医 典籍研究利用,大力支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有效部位及有效成 分中药新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名优中成药大品种二
9 解靶向嵌合体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制品、溶瘤病毒制品、核酸 疫苗与药物等生物制品,加快免疫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溶瘤病 毒、微生物药物等相关技术产品的研究和转化,在临床级病毒载 体、高表达细胞株、大规模细胞培养工艺等一批关键技术上实现 突破,力争成为中国细胞治疗产业核心地。 2、创新化学药及制剂高端绿色发展 保持并发挥本市化学药科研基础扎实和工业体系健全的优 势,加快具有重大临床价值的创新药、改良型新药、首仿药的研 发与成果转化,大力推进基于新机制、新靶点、新生物标志物和 新分子结构的创新药物研制,强化新型注射给药系统、口服缓控 释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吸入给药系统、儿童等特殊人群适 用剂型等高端制剂的研发转化,鼓励采用酶化学、不对称催化、 新型结晶和 3D 打印、智能数据采集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连续 化生产、智能化生产,提升智能化、绿色化和规模化制造水平, 力争成为阿尔兹海默症、糖尿病等代谢障碍症全球创新药物主要 发源地。 3、现代中药传承创新发展 保持并发挥海派中医药传统老字号品牌特色优势,加强中医 典籍研究利用,大力支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有效部位及有效成 分中药新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名优中成药大品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