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社会。对中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 时间不长的过渡时期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怎样认识它的基本国情? 从那时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们党对此作过有益的探索,但 总的来说,一直处在不完全清醒的状态。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毛泽东和我们党就开始了对我国变化了的国情的认 识,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他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一文 中,指出了我国“一穷二白”的状况,“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 “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所以要善于学习外国一切好 的东西,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鼓足干劲搞建设。社 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召开的党的八大,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阶级剥 削制度的历史在我国已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 的主要矛盾,己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因的现实之 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 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 矛盾,尽快改变我国生产力落后的状况。党的八大虽然没有提出我国处在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观点,但上述论断是符合实际的。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还没有完 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还很不完善。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 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些论述,表明当时在肯定我国进入社会 主义的同时,也看到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落后,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 的现实。因此认为,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应当注意发展一定数量的 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这说明当时也认识到在生产关系上不能求纯,要看到社会 主义制度的不成熟性。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建立历史起点。 我党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从1957年夏季以后开始发生偏差。一方面,由于国 内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加上在此之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发生动乱,我们党对 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论断发生动摇。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的八届三中全 会结束前的讲话中,重新肯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 主义道路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就混淆了过渡时期与社会主义时 期质的区别。另一方面,发生了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 6
6 主义社会。对中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 时间不长的过渡时期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怎样认识它的基本国情? 从那时直到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们党对此作过有益的探索,但 总的来说,一直处在不完全清醒的状态。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毛泽东和我们党就开始了对我国变化了的国情的认 识,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他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一文 中,指出了我国“一穷二白”的状况,“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 “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所以要善于学习外国一切好 的东西,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鼓足干劲搞建设。社 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召开的党的八大,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阶级剥 削制度的历史在我国已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 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 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 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 矛盾,尽快改变我国生产力落后的状况。党的八大虽然没有提出我国处在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观点,但上述论断是符合实际的。1957 年 2 月,毛泽东在《关于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还没有完 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还很不完善。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 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些论述,表明当时在肯定我国进入社会 主义的同时,也看到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落后,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 的现实。因此认为,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应当注意发展一定数量的 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这说明当时也认识到在生产关系上不能求纯,要看到社会 主义制度的不成熟性。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建立历史起点。 我党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从 1957 年夏季以后开始发生偏差。一方面,由于国 内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加上在此之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发生动乱,我们党对 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论断发生动摇。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的八届三中全 会结束前的讲话中,重新肯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 主义道路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就混淆了过渡时期与社会主义时 期质的区别。另一方面,发生了 1958 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
求成的思想迅速泛滥。由于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思想准备不足,对 基本国情认识不清,就提出了在发展生产力方面,争取十五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在 主要工业品的产量方面赶美超英,提出了在生产关系方面,快则三、四年,慢则 五、六年完成由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过渡。这样,在“提前建成社会主义 并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口号下,“左”的政策出台,浮夸风和“共产风”刮了起 来,有的人还主张废除商品、货币。这就混淆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界限。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受挫以后,毛泽东在总结经验教训中,批评了 有些人为了向共产主义过渡,主张消灭商品生产的倾向,提出了在社会主义不发 达阶段,应该利用商品来团结几亿农民的观点。他在研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 书》中,专门探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 以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在60年代初,毛泽 东就我国社会主义由不发达到发达的发展,有一个比较科学的估计。1962年, 他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虽然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经济 发展会比资本主义快得多,可是,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 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 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我劝同志们宁肯把困难想得多一点,因而把时间设想得 长一点。上述总结经验教训中的论述和估计,反映出了对社会主义长期性和划分 阶段的正确认识 可惜的是,这些可贵的思想在毛泽东那里没有继续深入下去,更没有得出相 应的理论和政策。反而提出了“在进入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之前,都属于从资 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的错误论断。认为这一“过渡时期”的主票内 是始终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由于认识上的失误,导致了阶】 通过现代教学 技术,进一步调 扩大化的错误,并在“文化大革命”中发展到极端。 动学生的学习 观看视频: 积极性。课堂讨 论中应注重鼓 课堂讨论:为什么会出现“大跃进”这样的严重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励学生大胆发 我党对基本国情认识的深刻教训是什么? 言,积极参与。 教师总结: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准备不足,忽视国情,急于向 共产主义过渡,是建国以后我党工作失误的重要思想根源。邓小平同志指出:“社 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当然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历史阶段。”总之,从1956
7 求成的思想迅速泛滥。由于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思想准备不足,对 基本国情认识不清,就提出了在发展生产力方面,争取十五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在 主要工业品的产量方面赶美超英,提出了在生产关系方面,快则三、四年,慢则 五、六年完成由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过渡。这样,在“提前建成社会主义 并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口号下,“左”的政策出台,浮夸风和“共产风”刮了起 来,有的人还主张废除商品、货币。这就混淆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界限。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受挫以后,毛泽东在总结经验教训中,批评了 有些人为了向共产主义过渡,主张消灭商品生产的倾向,提出了在社会主义不发 达阶段,应该利用商品来团结几亿农民的观点。他在研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 书》中,专门探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 以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在 60 年代初,毛泽 东就我国社会主义由不发达到发达的发展,有一个比较科学的估计。1962 年, 他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虽然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经济 发展会比资本主义快得多,可是,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 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 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我劝同志们宁肯把困难想得多一点,因而把时间设想得 长一点。上述总结经验教训中的论述和估计,反映出了对社会主义长期性和划分 阶段的正确认识。 可惜的是,这些可贵的思想在毛泽东那里没有继续深入下去,更没有得出相 应的理论和政策。反而提出了“在进入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之前,都属于从资 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的错误论断。认为这一“过渡时期”的主要内容 是始终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由于认识上的失误,导致了阶级斗争 扩大化的错误,并在“文化大革命”中发展到极端。 观看视频: 课堂讨论:为什么会出现“大跃进”这样的严重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 我党对基本国情认识的深刻教训是什么? 教师总结: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准备不足,忽视国情,急于向 共产主义过渡,是建国以后我党工作失误的重要思想根源。邓小平同志指出:“社 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当然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历史阶段。”总之,从 1956 通 过 现 代 教 学 技术,进一步调 动 学 生 的 学 习 积极性。课堂讨 论 中 应 注 重 鼓 励 学 生 大 胆 发 言,积极参与
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党对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做 过有益的探索,并得出一些比较正确的结论,但总的来说,一直处在不完全清醒 的状态。这是发生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错误的一个重要认识根源。正如邓 小平同志所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国吃了苦头。中国吃苦头,不只这 十年,这以前,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来说, 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 主义的初级阶段。”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 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 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 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 度的错误主张。这样做,没有离开社会主义,而是在脚踏实地建设社会主义,使 社会主义在中因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广大人民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 义。”4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全党工作的重 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有了系统的、科 学的认识,并最终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伟大创举,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 丰富和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提出党在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确立了在21世纪 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进一步完善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成 果,也是现阶段我党制定正确路线和方针的根本依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979年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 我因“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它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我因实现现 代化,必然要经历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这是中央文献首次使用“社会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因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第419页,北京,中央文献 出版社,1997。 8
8 年到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党对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做 过有益的探索,并得出一些比较正确的结论,但总的来说,一直处在不完全清醒 的状态。这是发生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错误的一个重要认识根源。正如邓 小平同志所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国吃了苦头。中国吃苦头,不只这 十年,这以前,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来说, 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 主义的初级阶段。”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 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 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 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 度的错误主张。这样做,没有离开社会主义,而是在脚踏实地建设社会主义,使 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广大人民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 义。” 4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全党工作的重 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有了系统的、科 学的认识,并最终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伟大创举,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 丰富和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提出党在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确立了在 21 世纪 头 20 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进一步完善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成 果,也是现阶段我党制定正确路线和方针的根本依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979 年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它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我国实现现 代化,必然要经历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这是中央文献首次使用“社会主 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第 419 页,北京,中央文献 出版社,1997
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这一提法,我们党己经有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的萌 芽。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首次提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还是处于初级阶段”这一论断。这标志着我们对基 本国情的认识上,转入了基本自觉和比较清醒的状态。 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明 确地提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作了系统阐述,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它明确了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基本含义,论证了它的历史前提,阐明了它的基本特征及其长期性,揭 示了它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途径,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指导方针和基 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国际影响 十三大闭幕后,日本《读卖新闻》在1987年11月10日发表一篇评论,题 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对第三世界产生影响》。作者指出:“中国的 ‘初级阶段论’对苏联和东欧国家也会产生刺激。对越南、埃塞俄比亚、坦桑尼 亚等第三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将产生重大影响。在这些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多数忽视国情,急急忙忙地实现了国有化和集体化,结果,连人类最基本的 吃的权利也难以得到保障。 党的十三大之后,邓小平和我们党始终坚持和强调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 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教育,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并在现代化建设实践的 深入发展中不断深化这一认识。1992年初,邓小平在著名的南方谈话再次重申: “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 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 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括为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并将其放在了这个理论的基础的重要位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9-38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3
9 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这一提法,我们党已经有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的萌 芽。 1981 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首次提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还是处于初级阶段”这一论断。这标志着我们对基 本国情的认识上,转入了基本自觉和比较清醒的状态。 1986 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明 确地提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1987 年 10 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作了系统阐述,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它明确了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基本含义,论证了它的历史前提,阐明了它的基本特征及其长期性,揭 示了它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途径,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指导方针和基 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国际影响 十三大闭幕后,日本《读卖新闻》在 1987 年 11 月 10 日发表一篇评论,题 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对第三世界产生影响》。作者指出:“中国的 ‘初级阶段论’对苏联和东欧国家也会产生刺激。对越南、埃塞俄比亚、坦桑尼 亚等第三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将产生重大影响。在这些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多数忽视国情,急急忙忙地实现了国有化和集体化,结果,连人类最基本的 吃的权利也难以得到保障。” 党的十三大之后,邓小平和我们党始终坚持和强调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 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教育,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并在现代化建设实践的 深入发展中不断深化这一认识。1992 年初,邓小平在著名的南方谈话再次重申: “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 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 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5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1992 年 10 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括为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并将其放在了这个理论的基础的重要位 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379-380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置,还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写进党章总纲。 1997年5月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江泽民指出:“中国最大的国情,就 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的十五大再次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必然性、含义和意义、基本 特征和发展进程、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等的同时,第一次提出了初级阶段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精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进一步 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这些论述反映了在许多方面对基本国情认识的深 化,也反映了在此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入把握。 进入新世纪,当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后,2002年,党的十六 大再次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 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关于21世纪头20年这一阶段的划分和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奋斗目标的确立,深化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战 略思想,进一步完善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几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 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的确立,对中 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制定和执行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正确路线和政策 的根本依据。 正是由于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一个科学认识和正确 把握,我们才得以成功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使社会主义 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巨大成就。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和主要特征 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米 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正确分析国情得出的科学论断,也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所获得的重要理论成果。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 10
10 置,还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写进党章总纲。 1997 年 5 月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江泽民指出:“中国最大的国情,就 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的十五大再次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必然性、含义和意义、基本 特征和发展进程、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等的同时,第一次提出了初级阶段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精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进一步 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这些论述反映了在许多方面对基本国情认识的深 化,也反映了在此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入把握。 进入新世纪,当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后,2002 年,党的十六 大再次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 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关于 21 世纪头 20 年这一阶段的划分和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奋斗目标的确立,深化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战 略思想,进一步完善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几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 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的确立,对中 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制定和执行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正确路线和政策 的根本依据。 正是由于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一个科学认识和正确 把握,我们才得以成功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使社会主义 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巨大成就。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和主要特征 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正确分析国情得出的科学论断,也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所获得的重要理论成果。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