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1) 课程名称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72 专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绪论、课程介绍、文献检索、撰写综述 容 数 1.《中医学综合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独立地、综合运用多 课|种实验方法开展中医实验研究的能力。课程设计以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学习 目热情,培养独立研究的基本能力,及其综合能力,并在教学形式上给予保证 的在教学中要求研究生综合所学中、西医学知识、现代研究技术,独立自主地 要|开展包括选题、课题设计、研究准备、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分析,至撰写实 求验报告等系统的实践,使研究生在实践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暴露其知识面 的欠缺,主动去吸取有关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在实践中完成从学到 用的能力的培养和升华 2.要求学生:1)明确学习目的。2)热情、积极投入。3)在教学形 式上保证研究生成为主角,辅以启发教育,注意培养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 4)发扬团队协作精神。5)培养和加强自学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6)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能力。7)科学的实事求是学风,客观地进行实验 设计、分析报道实验结果。8)重视培养信息的收集、利用与交流的能力 3.介绍参考教材:《中医学综合实验》及其绪论、选题、课题设计、 研究准备、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分析、撰写实验报告、综合实验实例、附录。 4.学生分组选题、设计。 5.撰写文献综述。 学生上课观念的转变 本次课的重点难点本次课的应用教具 2.课程具体操作的了解与实践。。 3.文献综述的撰写 多媒体。 图书馆及其电脑数据库检索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1) 课程名称 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 72 专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 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 容 绪论、课程介绍、文献检索、撰写综述 时 数 9 本 次 课 目 的 要 求 1.《中医学综合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独立地、综合运用多 种实验方法开展中医实验研究的能力。 课程设计以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学习 热情,培养独立研究的基本能力,及其综合能力,并在教学形式上给予保证。 在教学中要求研究生综合所学中、西医学知识、现代研究技术,独立自主地 开展包括选题、课题设计、研究准备、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分析,至撰写实 验报告等系统的实践,使研究生在实践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暴露其知识面 的欠缺,主动去吸取有关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在实践中完成从学到 用的能力的培养和升华。 2.要求学生:1)明确学习目的。2)热情、积极投入。3)在教学形 式上保证研究生成为主角,辅以启发教育,注意培养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 4)发扬团队协作精神。5)培养和加强自学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6)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能力。7)科学的实事求是学风,客观地进行实验 设计、分析报道实验结果。8)重视培养信息的收集、利用与交流的能力。 3.介绍参考教材:《中医学综合实验》及其绪论、选题、课题设计、 研究准备、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分析、撰写实验报告、综合实验实例、附录。 4.学生分组选题、设计。 5.撰写文献综述。 本 次 课 的 重 点 难 点 1.学生上课观念的转变。 2.课程具体操作的了解与实践。。 3.文献综述的撰写。 本 次 课 的 应 用 教 具 多媒体。 图书馆及其电脑数据库检索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2) 课程名称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72 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设计课堂介绍、答疑、投票确定选题,预初实验|时|9 本 次 1.选题设计课堂交流、提问、介绍。 2.无记名投票确定入选设计,初步明确研究内容和分工。 3.综述课堂介绍。 的要求 确定最终设计。 5.预初实验。 6.有关教学录象观摩。 分工如下: 第1组:动物造模。生理胃肠电检测。舌与舌苔、小肠病理。 第2组:喂药。动物四诊指标观察(造模及给药前后动物的体重、饮 食与饮水量、体温、活动状态、精神状态、被毛情况、大便量与便质的改变 等)。白蛋白 RTPCR。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测定。 第3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生化测定。肝、小肠、胃粘膜病理。 第4组:骨髓涂片、血涂片、血细胞计数。脾、胸腺病理。 第5组:病理标本制备,肝、睾丸病理。白蛋白 RTPCR。 1.选题设计课堂交流、提问能力的培训。 本次课的重点难点本次课的应用教具 2.综述课堂介绍的重点、热点、时间。 3.课题设计的综合考虑与实施。 4.各自动手预初实验。 1.多媒体。 2.各项实验准备及其试剂、材料、设备。 3.实验动物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2) 课程名称 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 72 专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 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 容 设计课堂介绍、答疑、投票确定选题,预初实验 时 数 9 本 次 课 目 的 要 求 1.选题设计课堂交流、提问、介绍。 2.无记名投票确定入选设计,初步明确研究内容和分工。 3.综述课堂介绍。 4.确定最终设计。 5.预初实验。 6.有关教学录象观摩。 分工如下: 第 1 组:动物造模。生理胃肠电检测。舌与舌苔、小肠病理。 第 2 组:喂药。动物四诊指标观察(造模及给药前后动物的体重、饮 食与饮水量、体温、活动状态、精神状态、被毛情况、大便量与便质的改变 等)。白蛋白 RTPCR。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测定。 第 3 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生化测定。肝、小肠、胃粘膜病理。 第 4 组:骨髓涂片、血涂片、血细胞计数。脾、胸腺病理。 第 5 组:病理标本制备,肝、睾丸病理。白蛋白 RTPCR。 本 次 课 的 重 点 难 点 1.选题设计课堂交流、提问能力的培训。 2.综述课堂介绍的重点、热点、时间。 3.课题设计的综合考虑与实施。 4.各自动手预初实验。 本 次 课 的 应 用 教 具 1.多媒体。 2.各项实验准备及其试剂、材料、设备。 3.实验动物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3) 课程名称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72 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预初实验、实验准备、造模 本 次 1.继续预初实验 2.继续实验准备 的要求 3.熟练各实验技巧 4.实验动物造模 5.实验动物用药和观察 本次课的重点难 熟练各实验技巧 2.完成且确认实验准备。 3.实验动物造模 4.实验动物用药和观察 次课 相应的实验动物造摩、用药等仪器、设备、动物饲养条件。 用教具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3) 课程名称 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 72 专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 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 容 预初实验、实验准备、造模 时 数 9 本 次 课 目 的 要 求 1.继续预初实验 2.继续实验准备 3.熟练各实验技巧 4.实验动物造模 5.实验动物用药和观察 本 次 课 的 重 点 难 点 1.熟练各实验技巧。 2.完成且确认实验准备。 3.实验动物造模。 4.实验动物用药和观察。 本 次 课 的 应 用 教 具 相应的实验动物造摩、用药等仪器、设备、动物饲养条件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4) 课程名称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72 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处死实验动物、取材、实验检测 本 次 分组在教师指导下独立继续进行各项实验 具体实验动物处死取材安排如下: 的要求 第1组:生理检测:胃肠电。 第2组:取材:舌 第3组:称重、处死实验动物,收集血液标本、血涂片 第4组:取材:实验动物后肢。骨髓涂片。 第5组:取材:胸腺、脾、肝、胃、小肠、睾丸。 本次课的重点难 各实验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次课 生化、生理、病理、分子生物学等实验技术与设备。 用教具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4) 课程名称 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 72 专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 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 容 处死实验动物、取材、实验检测 时 数 9 本 次 课 目 的 要 求 分组在教师指导下独立继续进行各项实验。 具体实验动物处死取材安排如下: 第 1 组:生理检测:胃肠电。 第 2 组:取材:舌。 第 3 组:称重、处死实验动物,收集血液标本、血涂片。 第 4 组:取材:实验动物后肢。骨髓涂片。 第 5 组:取材:胸腺、脾、肝、胃、小肠、睾丸。 本 次 课 的 重 点 难 点 各实验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本 次 课 的 应 用 教 具 生化、生理、病理、分子生物学等实验技术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