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冯下剂 概迷
第二章 泻下剂 概述
定义: 1、凡以泻下药参主组成, 2、有通导大便、排验颿肠积滞、嬲繇实热 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 3、治疗里实证的方剂 立法依据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下者,引而 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2003 KAGAYA/@2003 Synforest/CD-ROM SW-008
一、定义: 1、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 2、有通导大便、排除胃肠积滞、荡涤实热 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 3、治疗里实证的方剂 二、立法依据: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下者,引而 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分类 1寒下一湿热内结一大承气汤等 2、温下一寒湿内结一温脾汤等 3、润下一燥热内结一麻子仁丸等 4、逐水——水饮内结一十枣汤攻 5、补兼施—正虚邪实—黄龙汤 @2003 KAGAYA/@2003 ynforest/CD-ROM SW-bos
三、分类 1、寒下—湿热内结—大承气汤等 2、温下—寒湿内结—温脾汤等 3、润下—燥热内结—麻子仁丸等 4、逐水——水饮内结——十枣汤攻 5、补兼施——正虚邪实——黄龙汤
四、使用注高, 1.泻下剂不可多服、久那,否则易蚝伤 胃气 年老体弱、经期、孕妇、产后、病后 慎用泻下剂。 3.里实内结易阻碍气机,故泻下剂常配 理气、行气药 4.表证未解,里实以成,应先解表,后 攻里,或表里同治 @2003 KAGAYA/@2003 Synforest/CD-ROM SW-008 5.忌食油腻
1.泻下剂不可多服、久服,否则易耗伤 胃气。 2.年老体弱、经期、孕妇、产后、病后 慎用泻下剂。 3.里实内结易阻碍气机,故泻下剂常配 理气、行气药。 4.表证未解,里实以成,应先解表,后 攻里,或表里同治。 5.忌食油腻。 四、使用注意: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泻下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 类及使用注意。大黄附子汤 麻子仁丸、黄龙汤、济川煎 2、掌握: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温脾 汤、士枣汤。 3、了解:大陷胸汤。 @2003 KAGAYA/@2003 Synforest/CD-ROM SW-008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 ◼ 1、熟悉:泻下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 类及使用注意。大黄附子汤、 麻子仁丸、黄龙汤、济川煎。 2、掌握: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温脾 汤、十枣汤。 ◼ 3、了解:大陷胸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