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意象的内涵(思念类,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 别后的思念) 1.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 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 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王维《送元二使安 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等。 2.长亭。古代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 亭”成为陆上送别之所,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 象。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等南浦。南浦多见于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自 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其他还有酒、鸿雁等
常见意象的内涵(思念类,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 别后的思念) 1. 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 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 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王维《送元二使安 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等。 2. 长亭。古代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 亭”成为陆上送别之所,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 象。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等。3. 南浦。南浦多见于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白 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其他还有酒、鸿雁等
常见意象的内涵:(思乡类,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 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亮。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 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 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薆鲈脍”,便毅然弃 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 4.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 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 《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还有行为类意象,如“捣衣”,也表达对亲人的牵挂。如唐代 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秋风吹 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常见意象的内涵:(思乡类,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 达对亲人的牵挂) 1. 月亮。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 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3. 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 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 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 4.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 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 《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还有行为类意象,如“捣衣”,也表达对亲人的牵挂。如唐代 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 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常见意象的内涵:(愁苦类,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 凄冷、悲凉气氛)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 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3.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 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刘李煜《虞 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 如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 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常见意象的内涵:(愁苦类,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 凄冷、悲凉气氛) 1.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 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 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3. 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 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刘李煜《虞 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 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 如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唐代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 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常见意象的内涵:(愁苦类,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 凄冷、悲凉气氛) 5.杜鹃(子规)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 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 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 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 凉、哀伤的象征。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 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宋代秦观《踏莎行》: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另外,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 苍茫沉郁之情;鹧鸪,传达离愁别绪和思乡之情;寒 蝉,象征悲凉;沙鸥,飘零孤独. ■■■
5. 杜鹃(子规)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 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 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 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 凉、哀伤的象征。白居易《琵琶行》: “其间旦暮闻 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宋代秦观《踏莎行》: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另外,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 苍茫沉郁之情;鹧鸪,传达离愁别绪和思乡之情;寒 蝉,象征悲凉;沙鸥,飘零孤独…… 常见意象的内涵:(愁苦类,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 凄冷、悲凉气氛)
常见意象的内涵:(抒怀类,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 抒发感慨) 1.菊花。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寄托着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东 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 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郑思 肖《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2.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 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 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元人王冕《墨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 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3.松柏。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三国刘桢的《赠从弟》: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4.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贞以立志,虚心高洁,宁折不弯。张九龄的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 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 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常见意象的内涵:(抒怀类,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 抒发感慨) 1. 菊花。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寄托着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东 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 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郑思 肖《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2.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 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 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元人王冕《墨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 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3. 松柏。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三国刘桢的《赠从弟》: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4. 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贞以立志,虚心高洁,宁折不弯。张九龄的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 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 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