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姓名 得分(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幾 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 (1)颈联中“应”字、“最″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4分) (2)结合全诗,简析作者抒发的感情。(4分)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孤雁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凹云低暗度,关月四冷相随。未必逢矰吲缴,孤飞自可疑。 注释:①渚:水中的小洲。②关月:边关的月亮。③矰:短箭。缴(zhuo):系箭的丝绳。 (1)诗中的孤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塑造孤雁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4分) (2)结合全诗,谈谈作者是怎样塑造孤雁这一形象的?(4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离亭燕 张昪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 杨敬辉编辑 第1页共6页
杨敬辉编辑 第 1 页 共 6 页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姓名: 得分( )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幾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1)颈联中“应”字、“最”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4 分) (2)结合全诗,简析作者抒发的感情。(4 分)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孤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1]云低暗度,关月[2]冷相随。 未必逢矰[3]缴[4],孤飞自可疑。 注释:①渚:水中的小洲。②关月:边关的月亮。③矰:短箭。缴(zhuó):系箭的丝绳。 (1)诗中的孤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塑造孤雁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4 分) 答: (2)结合全诗,谈谈作者是怎样塑造孤雁这一形象的?(4 分) 答: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离亭燕 张昪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
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 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南宋初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1)“水浸碧天何处断”中的“浸”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3分) (2)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这句话所蕴含的思想感情。(5分) 答 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呜黄犊,斜曰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①这首词的上阙写早春景象,抓住了早春景物的特点,极富有情趣,试对此作简要分析。 ②“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杨敬辉编辑 第2页共6页
杨敬辉编辑 第 2 页 共 6 页 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 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南宋初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1)“水浸碧天何处断”中的“浸”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3分) 答: (2)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这句话所蕴含的思想感情。(5分) 答: 4.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 分) 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①这首词的上阙写早春景象,抓住了早春景物的特点,极富有情趣,试对此作简要分析。 ②“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又寄升庵 黄峨 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 注]日边:天边极远之地。此指作者丈夫杨升庵远谪的滇南之处。自是:应该是 (1)信是自己写的,又“懒”得发出,这不前后矛盾吗?请分析诗歌首句“懒”字的妙处? (4分) (2)“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 析。(4分) 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台城 鹿柴 韦庄 王维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台城》一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分) 答 (2)《台城》中“鸟空啼”的“空”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吗?它与《鹿柴》 中的“空”字所表现的意境是否相同?请加以赏析。(6分) 答 杨敬辉编辑 第3页共6页
杨敬辉编辑 第 3 页 共 6 页 又寄升庵 黄峨 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 [注]日边:天边极远之地。此指作者丈夫杨升庵远谪的滇南之处。自是:应该是。 (1)信是自己写的,又“懒”得发出,这不前后矛盾吗?请分析诗歌首句“懒”字的妙处? (4 分) (2)“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 析。(4 分) 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台 城 鹿 柴 韦庄 王维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台城》一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 分) 答: (2)《台城》中“鸟空啼”的“空”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吗?它与《鹿柴》 中的“空”字所表现的意境是否相同?请加以赏析。(6 分) 答: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2)颈联(五、六句)锻字炼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其中的两处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4 分) 8.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墨葡萄诗(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1521-1593),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土。他 性情纵放,少年屡试不第。他是文学家兼书画家,诗文、戏曲著作颇丰中年,以后开始学画, 擅长画花鸟,兼山水、人物,水墨写意,气势纵横奔放,不拘绳墨。 (1)、第三句“笔底明珠无处卖”中的“明珠”指什么?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杨敬辉编辑 第4页共6页
杨敬辉编辑 第 4 页 共 6 页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 分) (2)颈联(五、六句)锻字炼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其中的两处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4 分) 答: 8.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题墨葡萄诗(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1521—1593),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他 性情纵放,少年屡试不第。他是文学家兼书画家,诗文、戏曲著作颇丰,中年,以后开始学画, 擅长画花鸟,兼山水、人物,水墨写意,气势纵横奔放,不拘绳墨。 (1)、第三句“笔底明珠无处卖”中的“明珠”指什么?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你认为第四句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字是什么?请简述理由。 诗歌赏析参考答案 1.(8分)(1)①“应”字写诗人想象中千里平畴、一片青绿的生机勃勃的画面,(2分)②“最” 字写诗人把雨落梧桐的潇潇声响当作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2分)两字充分表现了诗人无比 喜悦的心情 (2)大雨如注,诗人“房漏”、“床湿”,但他不顾个人生活窘迫,闻雨而喜(2分),表现了诗 人关注民生,心系百姓的高尚情怀。(2分) )形象:孤雁在潇潇暮雨中独自飞翔悲鸣,在静静的寒塘上面盘旋,欲下却又迟 疑,只恐遇险。目的;通过孤雁形象的描绘抒发带人飘泊异乡孤独凄凉的情感 形象2分,“孤独”“迟疑”各1分,目的2分) (2)首联写“离群”背景,用“行”与“独”作对比,突出了孤雁之孤,也写出了诗人的 同情。颔联写失群的原因和失群之后仓皇的表现,既写出当时的自然环境,也刻画孤雁的神 情状态。颈联军孤雁穿云随月振翅奋飞,然而仍是只影无依。凄凉寂寞 (4分,内容正确3分.语言通顺1分) 3.(8分) (1)(3分)“浸”有浸染之意(1分),一个“浸”字描绘出天幕低垂,天空仿佛被江水完 全渗入的景象,表现出天水相连、浑然一色的宏大开阔的意境(2分) (2)(5分)表达了作者担忧时政的惆怅之和无人可诉的孤寂之感。(2分)诗人靠着层楼, 面对清秋景象,想到历朝兴废尽入渔樵闲话,心中不免生出国家兴衰的兴亡之感和担忧时政 的怅惆之情(2分);诗人面对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独倚层楼,“无言”寂寞,更生出一种无 人可诉的孤寂和无奈。(1分 4.(8分 (1)(4分)上阕写景,抓住“柔桑”“平冈细草”“黄犊”等有代表性的能表现农村早春景 象的意象着力刻画,(1分)同时词人注意炼字,把早春景象写得生动传神,(1分)如写柔 桑的嫩芽用一“破”字,不仅有动态,而且让人感受到了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一个“鸣” 字又写出了黄犊乍见春草的欢快无比,用“点”写寒鸦让人不觉得伤感、凄凉。(1分)词人 用喜爱的笔触把农村平常事物纳入笔下,写得充满生机与活力,读来情味盎然。(1分) (2)(4分)运用衬托之法,把“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花”对比着写,(2分)反衬出作 者对农村生活的欣赏、留恋之情,表达出作者对充满活力的农村、农村春色的热烈赞美之情。 (2分) 杨敬辉编辑 第5页共6页
杨敬辉编辑 第 5 页 共 6 页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你认为第四句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字是什么?请简述理由。 诗歌赏析参考答案 1.(8 分)(1)①“应”字写诗人想象中千里平畴、一片青绿的生机勃勃的画面,(2 分)②“最” 字写诗人把雨落梧桐的潇潇声响当作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2 分)两字充分表现了诗人无比 喜悦的心情。 (2)大雨如注,诗人“房漏”、“床湿”,但他不顾个人生活窘迫,闻雨而喜(2 分),表现了诗 人关注民生,心系百姓的高尚情怀。(2 分) (l)形象:孤雁在潇潇暮雨中独自飞翔悲鸣,在静静的寒塘上面盘旋,欲下却又迟 疑,只恐遇险。目的;通过孤雁形象的描绘抒发带人飘泊异乡孤独凄凉的情感。 (形象 2 分,“孤独”“迟疑”各 1 分,目的 2 分) (2)首联写“离群”背景,用“行”与“独”作对比,突出了孤雁之孤,也写出了诗人的 同情。颔联写失群的原因和失群之后仓皇的表现,既写出当时的自然环境,也刻画孤雁的神 情状态。颈联军孤雁穿云随月振翅奋飞,然而仍是只影无依。凄凉寂寞。 (4 分,内容正确 3 分.语言通顺 1 分) 3.(8 分) (1)(3 分)“浸”有浸染之意(1 分),一个“浸”字描绘出天幕低垂,天空仿佛被江水完 全渗入的景象,表现出天水相连、浑然一色的宏大开阔的意境(2 分) (2)(5 分) 表达了作者担忧时政的惆怅之和无人可诉的孤寂之感。(2 分)诗人靠着层楼, 面对清秋景象,想到历朝兴废尽入渔樵闲话,心中不免生出国家兴衰的兴亡之感和担忧时政 的怅惆之情(2 分);诗人面对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独倚层楼,“无言”寂寞,更生出一种无 人可诉的孤寂和无奈。(1 分) 4.(8 分) (1)(4 分)上阕写景,抓住“柔桑”“平冈细草”“黄犊”等有代表性的能表现农村早春景 象的意象着力刻画,(1 分)同时词人注意炼字,把早春景象写得生动传神,(1 分)如写柔 桑的嫩芽用一“破”字,不仅有动态,而且让人感受到了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一个“鸣” 字又写出了黄犊乍见春草的欢快无比,用“点”写寒鸦让人不觉得伤感、凄凉。(1 分)词人 用喜爱的笔触把农村平常事物纳入笔下,写得充满生机与活力,读来情味盎然。(1 分) (2)(4 分)运用衬托之法,把“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花”对比着写,(2 分)反衬出作 者对农村生活的欣赏、留恋之情,表达出作者对充满活力的农村、农村春色的热烈赞美之情。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