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待贾而沽 制作浙江浦江二中 黄旭宝
待贾而沽 制作 浙江浦江二中 黄旭宝
5子畏于匡(1),曰:“文王(2)既没,文不在兹(3) 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4)不得与(5)于斯文也;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6)?” (2)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 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 (3)兹:这里,指孔子自己。 (4)后死者:孔子这里指自己。 (5)与:同“举”,这里是掌握的意思 (6)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9-5子畏于匡(1),曰:“文王(2)既没,文不在兹(3) 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4)不得与(5)于斯文也;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6)?” (2)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 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 (3)兹:这里,指孔子自己。 (4)后死者:孔子这里指自己。 (5)与:同“举”,这里是掌握的意思。 (6)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外出游说时被围困,这对孔子来讲已不 是第一次,当然这次是误会。但孔子有自 己坚定的信念,他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作 用,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不过,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 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 他对“天命”的认可
• 外出游说时被围困,这对孔子来讲已不 是第一次,当然这次是误会。但孔子有自 己坚定的信念,他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作 用,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不过,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 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 他对“天命”的认可
7-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魅 (1)其如予何?” 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 桓雉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 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魅砍倒大树 而且要杀孔子,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 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 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 所以桓魅对他是无可奈何的
7-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 (1)其如予何?” • 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 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 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 而且要杀孔子,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 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 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 所以桓魋对他是无可奈何的
3-24仪封人(1)请见,曰: “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 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3)※ 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 将以夫子为木铎(4)。”3 体、 (3)丧:失去,这里指失 去官职。 (4)木铎:木舌的铜铃。古 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 集听众
3-24仪封人(1)请见,曰: “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 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3) 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 将以夫子为木铎(4)。” • (3)丧:失去,这里指失 去官职。 (4)木铎:木舌的铜铃。古 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 集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