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自学 1、介绍蒲松龄,《聊斋志异》 2、王六郎的人物形象。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3、本文的主题
预习自学 • 1、介绍蒲松龄,《聊斋志异》 • 2、王六郎的人物形象。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 3、本文的主题
《聊斋志异》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 “志”是记述的意思, “异”指奇异的故事。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所 收作品将近500篇
•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 • “志”是记述的意思, • “异”指奇异的故事。 •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所 收作品将近500篇。 《聊斋志异》
作者介绍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 别号柳泉居士 山东淄川人
作者介绍 •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 别号柳泉居士。 • 山东淄川人
蒲松龄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蒲 家号称“累代书香”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 由于勤奋和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他19岁初 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 弟子员,颇受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 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 风 时文名颇高。 生刻苦好学,但自19岁“弁冕童科” 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 为贡生。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 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 坐逝世
• 蒲松龄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蒲 家号称“累代书香” 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 由于勤奋和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他19岁初 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 弟子员,颇受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 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 风”,一时文名颇高。 • 一生刻苦好学,但自19岁“弁冕童科” 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 为贡生。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 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 坐逝世
社会背景 清代突出的社会矛盾是民族矛盾,满清贵 族入关后,中原人民的反抗始终没有停止。在 “康熙盛世”,从皇帝到满族大臣,对汉族士 子的怀旧情绪绝对不能容忍,制造文字狱,知 识分子噤若寒蝉。 蒲松龄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长期乡居, 深受黑暗社会重压,了解黎民苦难,熟悉科考 制度种种弊端,看尽人情冷暖
• 清代突出的社会矛盾是民族矛盾,满清贵 族入关后,中原人民的反抗始终没有停止。在 “康熙盛世”,从皇帝到满族大臣,对汉族士 子的怀旧情绪绝对不能容忍,制造文字狱,知 识分子噤若寒蝉。 • 蒲松龄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长期乡居, 深受黑暗社会重压,了解黎民苦难,熟悉科考 制度种种弊端,看尽人情冷暖。 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