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示例四:尽管科普活动提高了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但是我国公民的科学精神 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还很欠缺,所以必须大力开展科普活动。(共4分。作用3分;结论1 分) 11.答案示例: (1)请相关学科老师举办介绍节能产品及相关知识的讲座。 (2)在校内举办科普论坛,进行学生科技小论文的交流 (3)在校内举办展览,展出同学们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的作品。 其他:用掌握的科学知识,向父母家人宜传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共3分。共3条建议, 每条1分) 05丰台综合性学习(共11分) 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多睡一小时”。为了唤起同学们对睡眠重要 性的认识,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请你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向同学介绍中小学生睡眠状况。(4分) 【材料一】 中小学生睡眠状况调查 项目规定时间 实际平均睡眠时间 睡眠不足率 时间 2005年9小时以上8.98小时 45.7% 2010年9小时以上761小时 78.1% (数据来源:《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9-2010)》 【材料二】 调查小组采用分年级随机抽查的形式,深入到附近中小学,按小学、初中、高中三组进行, 每组各调查50人。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大多数睡觉时间都在晚上9时左右,一般睡眠时 间都要到早晨7点,睡眠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在被调查的50名初中生中,睡眠时间达到 9小时的有12人,不足9小时的有38人。在对5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时,每天能保证8小 时睡眠的只有5人。 10.下面是对学生、老师、家长的采访记录,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学生睡眠不足原因(3分) 学生:现在你知道我们要用多长时间来做作业吗?我为了完成作业不得不挤占睡眠时间。星 期天节假日想好好睡一觉,可家长又要我们去上各种“辅导班”、“补习班”。我也想睡啊 可就是没时间! 老师:学业负担过重是导致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原因之一。目前通过提高课堂效率,学生的 作业量已经有所减少,但是有些学生因为升学压力过大,往往在完成作业之后,还要自己加 任务,在题海中苦战,以致睡得很晚。 家长:孩子的确休息时间不够。不过,孩子的学习习惯实在有问题。几分钟能完成的事,恨 不能半小时都做不完。做作业的过程中还会做其他的闲事,打电话、上网、玩手机……很耗 费时间,以至于耽误了休息。 原因 原因 原因三: 11,依据下面两则材料,请用“虽然……,但是……,因此……”的表述方式,写出自己对 睡眠不足的一个全面认识。(4分 【材料一 科学常识告诉我们,成年人每天睡眠8小时为宜,而处于生长发育期的中小学生需要有充足 的睡眠,应当保证小学生每天有10小时睡眠时间,中学生每天要有9小时睡眠时间。没有
答案示例四:尽管科普活动提高了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但是我国公民的科学精神、 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还很欠缺,所以必须大力开展科普活动。(共 4 分。作用 3 分;结论 1 分) 11. 答案示例: (1)请相关学科老师举办介绍节能产品及相关知识的讲座。 (2)在校内举办科普论坛,进行学生科技小论文的交流。 (3)在校内举办展览,展出同学们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的作品。 其他:用掌握的科学知识,向父母家人宣传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共 3 分。共 3 条建议, 每条 1 分) 05 丰台 综合性学习(共 11 分) 每年的 3 月 21 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多睡一小时”。为了唤起同学们对睡眠重要 性的认识,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请你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向同学介绍中小学生睡眠状况。(4 分) 【材料一】 中小学生睡眠状况调查 项目 时间 规定时间 实际平均睡眠时间 睡眠不足率 2005 年 9 小时以上 8.98 小时 45.7% 2010 年 9 小时以上 7.61 小时 78.1% (数据来源:《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9-2010)》 【材料二】 调查小组采用分年级随机抽查的形式,深入到附近中小学,按小学、初中、高中三组进行, 每组各调查 50 人。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大多数睡觉时间都在晚上 9 时左右,一般睡眠时 间都要到早晨 7 点,睡眠时间都在 10 小时以上。在被调查的 50 名初中生中,睡眠时间达到 9 小时的有 12 人,不足 9 小时的有 38 人。在对 50 名高中生进行调查时,每天能保证 8 小 时睡眠的只有 5 人。 10.下面是对学生、老师、家长的采访记录,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学生睡眠不足原因(3 分) 学生:现在你知道我们要用多长时间来做作业吗?我为了完成作业不得不挤占睡眠时间。星 期天节假日想好好睡一觉,可家长又要我们去上各种“辅导班”、“补习班”。我也想睡啊, 可就是没时间! 老师:学业负担过重是导致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原因之一。目前通过提高课堂效率,学生的 作业量已经有所减少,但是有些学生因为升学压力过大,往往在完成作业之后,还要自己加 任务,在题海中苦战,以致睡得很晚。 家长:孩子的确休息时间不够。不过,孩子的学习习惯实在有问题。几分钟能完成的事,恨 不能半小时都做不完。做作业的过程中还会做其他的闲事,打电话、上网、玩手机……很耗 费时间,以至于耽误了休息。 原因一: 原因二: 原因三: 11.依据下面两则材料,请用“虽然……,但是……,因此……”的表述方式,写出自己对 睡眠不足的一个全面认识。(4 分) 【材料一】 科学常识告诉我们,成年人每天睡眠 8 小时为宜,而处于生长发育期的中小学生需要有充足 的睡眠,应当保证小学生每天有 10 小时睡眠时间,中学生每天要有 9 小时睡眠时间。没有
充足的睡眠,在生理上,会导致少儿生长发育障碍:在行为上,会使孩子更有攻击性、脾气 暴躁、情绪低落:在学习上,则会导致效率低、记忆力下降,成绩上不去 【材料二】 有同学放长假或周末放假,选择了大睡特睡,扬言要把平时受的苦,平时少睡的觉给补回来 于是又出现了另一种极端的情况,有40.5%的同学睡眠超过10个小时。有专家指出未成年 人的确应该有足够的睡眠来保证自身的生理生长发育。但从严重的睡眠不足,突然调整到长 时间的睡眠,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未成年人来说,决计不是一件好事! 谷案: 9(共4分)答案要点:中小学生实际平均睡眠时间不足且在减少。(或“大部分学生睡眠不 足且睡眠时间越来越少。”)(2分。“不足”1分,“减少”1分)学段越高,缺觉越严重。(2分) 10答案示例:原因一:学业负担过重;原因二:升学压力过大;原因三:缺少良好的学习 习惯。(共3分。每点1分 1l.(4分)答案示例:虽然学生睡眠时间不足危害大,但是恶补无益,因此我们要保证充 足的睡眠 06石景山综合性学习(共11分)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北京“两会”上,防治PM2.5污染物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虽然PM25 已经成为热门词汇,但很多人对它知之甚少。请你作为科普宣传员,完成下列宣传任务。 9.依据下面材料,用简洁的语言解释PM2.5为什么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3分) 【材料】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主要产 生于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科学研究 发现,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 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 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 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 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 0.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 标。依据下面两则材料,说明我国监测PM2.5的意义。(4分) 【材料一】 2010年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公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展示了长期 以来全球PM2.5的分布状况。这张2001-2006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上,全球PM2.5 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地区。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PM25的密度 指数接近每立方米80微克,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 【材料二】 发达国家很早就己经开始监测PM25的指标。而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更新了《空气质量准 则》后,很多国家已根据各自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和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对空气质量标准进行 了新一轮的修订,加入PM2.5的监测。 11.利用从以上材料中获得的知识,围绕“从我做起,让首都的蓝天更蓝”这一主题,向同 学们提出两条倡议。(4分) 谷案 9.①颗粒物小,②会进入支气管和血液,无法排出体外,③引发严重疾病。评分:共3分。 每个要点1分
充足的睡眠,在生理上,会导致少儿生长发育障碍;在行为上,会使孩子更有攻击性、脾气 暴躁、情绪低落;在学习上,则会导致效率低、记忆力下降,成绩上不去。 【材料二】 有同学放长假或周末放假,选择了大睡特睡,扬言要把平时受的苦,平时少睡的觉给补回来, 于是又出现了另一种极端的情况,有 40.5%的同学睡眠超过 10 个小时。有专家指出未成年 人的确应该有足够的睡眠来保证自身的生理生长发育。但从严重的睡眠不足,突然调整到长 时间的睡眠,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未成年人来说,决计不是一件好事! 答案: 9.(共 4 分)答案要点:中小学生实际平均睡眠时间不足且在减少。(或“大部分学生睡眠不 足且睡眠时间越来越少。”)(2 分。“不足”1 分,“减少”1 分)学段越高,缺觉越严重。(2 分) 10.答案示例:原因一:学业负担过重;原因二:升学压力过大;原因三:缺少良好的学习 习惯。(共 3 分。每点 1 分) 11.(4 分)答案示例:虽然学生睡眠时间不足危害大,但是恶补无益,因此我们要保证充 足的睡眠。 06 石景山 综合性学习(共 11 分)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北京“两会”上,防治 PM2.5 污染物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虽然 PM2.5 已经成为热门词汇,但很多人对它知之甚少。请你作为科普宣传员,完成下列宣传任务。 9.依据下面材料,用简洁的语言解释 PM2.5 为什么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3 分) 【材料】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 主要产 生于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科学研究 发现,粒径 10 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 2.5 微米至 10 微米之间 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 而粒径在 2.5 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 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 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 10.2012 年 2 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 PM2.5 监测指 标。依据下面两则材料,说明我国监测 PM2.5 的意义。(4 分) 【材料一】 2010 年 9 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公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展示了长期 以来全球 PM2.5 的分布状况。这张 2001- 2006 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上,全球 PM2.5 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地区。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 PM2.5 的密度 指数接近每立方米 80 微克,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 【材料二】 发达国家很早就已经开始监测 PM2.5 的指标。而 2005 年世界卫生组织更新了《空气质量准 则》后,很多国家已根据各自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和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对空气质量标准进行 了新一轮的修订,加入 PM2.5 的监测。 11.利用从以上材料中获得的知识,围绕“从我做起,让首都的蓝天更蓝”这一主题,向同 学们提出两条倡议。(4 分) 答案: 9.①颗粒物小,②会进入支气管和血液,无法排出体外,③引发严重疾病。评分:共 3 分。 每个要点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