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篇 北京市17区县2012年初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分类汇总 01东城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20题。(共8分) ①大略地说,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布局重 心,全城就是围绕这中心而部署的。但贯通这全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8公里,全 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 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延伸, 贯到底的规模。我们可以从外城最南的永定门说起,从这南端正门北行,在中轴线左右是 天坛和先农坛两个约略对称的建筑群:经过长长一条市楼对列的大街,到达珠市口的十字街 口之后,才面向着内城第一个重点一一雄伟的正阳门楼。在门前百余米的地方,拦路一座大 牌楼,一座大石桥,为这第一个重点做了前卫。但这还只是一个序幕。过了此点,从正阳门 楼到中华门,由中华门到天安门,一起一伏,一伏而又起,这中间千步廊(民国初年已拆除) 御路的长度和天安门面前的宽度,是最大胆的空间的处理,衬托着建筑重点的安排。由天安 门起,是一系列轻重不一的宫门和广庭,金色照耀的琉璃瓦顶,一层又一层的起伏峋峙', 直引导到太和殿顶,便到达中线前半的极点,然后向北重点逐渐退削,以神武门为尾声。 再往北,又“奇峰突起”地立着景山作了宫城背后的衬托。景山中峰上的亭子正在南北的中 心点上。由此向北是一波又一波的远距离重点的呼应。由地安门,到鼓楼、钟楼,高大的建 筑都继续在中轴线上。但到了钟楼,中轴线便有计划地结束了。中线不再向北到达墙根,而 将重点平稳地分配给左右分立的两个北面城楼一—一安定门和德胜门。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 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 ②在中线的东西两侧为北京主要街道的骨干;东西单牌楼和东西四牌楼是四个热闹商市的中 心。在城的四周,立着十几个环卫的突出点。这些城门上的门楼、箭楼及角楼又增强了全城 三度空间的抑扬顿挫和起伏高下。因北海和中海、什刹海的湖沼岛屿所产生的不规则布局, 与因琼华岛塔和妙应寺白塔所产生的突出点,以及许多坛庙园林的错落,也都增强了规则的 布局和不规则的变化的对比。这是一份伟大的遗产,它是我们人民最宝贵的财产 峋峙( xun zhi):形容山石、建筑等突兀、重叠的样子 18文章第①段的说明层次是:先整体介绍_,再具体介绍_,最后_。(3分) 19.说说第①段中加点的“有计划地”为什么不能删去。(2分) 2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说说景山在中轴线上的作用。(3分) 【材料一】 中轴线有“三靠”,第一靠是故宫北面的景山。景山原名“镇山”,用挖掘护城河和南海的 泥土堆筑而成。古代建筑学要求宫殿要“背山面水”。用河泥筑山,不仅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土石堆积的难题,而且符合古代建筑的山水形制,于是,景山就成了宫城背后的靠山 【材料二】 景山正中的最高峰相对高度为45.7米,位于其上的万春亭,是中轴线的中心点和最高点。 这座高174米,三层重檐,金顶绿边红柱,四角攒尖的亭子,给人们观赏北京古城提供了 最佳视角 答案:(共8分) 18.答案:中轴线的规模及作用中轴线上的建筑布局高度评价这样的建筑布局和处理空间
说明文阅读篇 北京市 17 区县 2012 年初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分类汇总 01 东城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18—20 题。(共 8 分) ①大略地说,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布局重 心,全城就是围绕这中心而部署的。但贯通这全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 8 公里,全 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 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延伸, 一贯到底的规模。我们可以从外城最南的永定门说起,从这南端正门北行,在中轴线左右是 天坛和先农坛两个约略对称的建筑群;经过长长一条市楼对列的大街,到达珠市口的十字街 口之后,才面向着内城第一个重点——雄伟的正阳门楼。在门前百余米的地方,拦路一座大 牌楼,一座大石桥,为这第一个重点做了前卫。但这还只是一个序幕。过了此点,从正阳门 楼到中华门,由中华门到天安门,一起一伏,一伏而又起,这中间千步廊(民国初年已拆除) 御路的长度和天安门面前的宽度,是最大胆的空间的处理,衬托着建筑重点的安排。由天安 门起,是一系列轻重不一的宫门和广庭,金色照耀的琉璃瓦顶,一层又一层的起伏峋峙 1, 一直引导到太和殿顶,便到达中线前半的极点,然后向北重点逐渐退削,以神武门为尾声。 再往北,又“奇峰突起”地立着景山作了宫城背后的衬托。景山中峰上的亭子正在南北的中 心点上。由此向北是一波又一波的远距离重点的呼应。由地安门,到鼓楼、钟楼,高大的建 筑都继续在中轴线上。但到了钟楼,中轴线便有计划地结束了。中线不再向北到达墙根,而 将重点平稳地分配给左右分立的两个北面城楼——安定门和德胜门。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 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 ②在中线的东西两侧为北京主要街道的骨干;东西单牌楼和东西四牌楼是四个热闹商市的中 心。在城的四周,立着十几个环卫的突出点。这些城门上的门楼、箭楼及角楼又增强了全城 三度空间的抑扬顿挫和起伏高下。因北海和中海、什刹海的湖沼岛屿所产生的不规则布局, 与因琼华岛塔和妙应寺白塔所产生的突出点,以及许多坛庙园林的错落,也都增强了规则的 布局和不规则的变化的对比。这是一份伟大的遗产,它是我们人民最宝贵的财产! 峋峙(xún zhì):形容山石、建筑等突兀、重叠的样子。 18.文章第①段的说明层次是:先整体介绍 ,再具体介绍 ,最后 。(3 分) 19.说说第①段中加点的“有计划地”为什么不能删去。(2 分) 2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说说景山在中轴线上的作用。(3 分) 【材料一】 中轴线有“三靠”,第一靠是故宫北面的景山。景山原名“镇山”,用挖掘护城河和南海的 泥土堆筑而成。古代建筑学要求宫殿要“背山面水”。用河泥筑山,不仅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土石堆积的难题,而且符合古代建筑的山水形制,于是,景山就成了宫城背后的靠山。 【材料二】 景山正中的最高峰相对高度为 45.7 米,位于其上的万春亭,是中轴线的中心点和最高点。 这座高 17.4 米,三层重檐,金顶绿边红柱,四角攒尖的亭子,给人们观赏北京古城提供了 最佳视角。 答案:(共 8 分) 18.答案:中轴线的规模及作用 中轴线上的建筑布局 高度评价这样的建筑布局和处理空间
的规模(共3分。共3空,每空1分) 19答案示例:删去后,就无法准确说明中轴线在钟楼处结束,是独一无二的设计和建筑布 局,人们会误认为中轴线是在钟楼处自然而然结束的。(共2分) 20答案示例:景山是宫城的靠山;景山上的万春亭是中轴线的中心点和最高点,也是观赏 北京古城的最佳之处。(共3分。共3点,每点1分) 02西城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题。(共8分) ①春联这种文学样式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 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増增加喜庆气氛 ②春联在形式上有诸多限制。首先,上下联字数要相等。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 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 上下联词性要相对。如刚才例举的“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联词性相对, “新春”对“佳岁”,“富贵”对“平安”,“年年好”对“步步高”。此外,上下联平仄要相 调。现在的一声二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平声,三声四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仄声。对联讲究平 仄,末尾最严。上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仄声,下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平声。如“天增岁月人 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上下联末的“寿”和“门”就分别是仄声和平声。[来源:学科网 ZXXKI ③春联的内容也有许多讲究。譬如,“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是体现农民对新的一年祈 望与祝福的春联。“百货琳琅,柜盈舂夏秋冬货;大楼兴旺,客满东西南北楼”是宣传商业 繁荣的春联。可见,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祈望与祝福。春联的内 容,不仅【甲】应符合作者自身的特点,更【乙】应体现出一种健康的审美趣味和追求。如 “好时代好风光处处有好人好事,新社会新气象天天谱新曲新歌”这样的春联概括了祖国百 花争艳,万物生辉的繁荣景象,讴歌了新时代的新面貌,表达了春联的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 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又如“一夜连双岁岁岁如意,五更分二年年年称心”这样的春联表达 了对未来的美好追求和向往 ④当代艺术大师周汝昌先生说:“春联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这种 数千年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民族风俗必将在新的世纪得到继承并 发扬光大。 18.第③段中画线的【甲】【乙】两句调换位置后表达重点与原意不符,请结合上下文说出 不能调换的三条具体理由。(3分) 19.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选择一个恰当的下联,并从对联的形式上说出两个选择此联而 不选择彼联的原因。(5分) 上联:祖国山河好 下联:A.人民岁月新B.五洲同欢庆 (1)下联 )原因 答案(共8分) 18.答案示例:理由一,【甲】句与上文“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 祈望与祝福”直接相关(1分);理由二,【乙】句与下文的“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 赞颂”“自家对未来的美好追求和向往”直接相关(1分);理由三,【甲】【乙】两句构成递 进关系,强调的是【乙】。(1分)评分标准:共3分。共3条理由,每条理由1分 19.答案示例:选A(1分) 原因一:“祖国山河好”和“人民岁月新”上下联词性相对,“祖国”对“人民”“山河好 岁月新”。而“五洲同欢庆”则不相对。(2分,前后各1分)
的规模(共 3 分。共 3 空,每空 1 分) 19.答案示例: 删去后,就无法准确说明中轴线在钟楼处结束,是独一无二的设计和建筑布 局,人们会误认为中轴线是在钟楼处自然而然结束的。(共 2 分) 20.答案示例:景山是宫城的靠山;景山上的万春亭是中轴线的中心点和最高点,也是观赏 北京古城的最佳之处。(共 3 分。共 3 点,每点 1 分) 02 西城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18-19 题。(共 8 分) ①春联这种文学样式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 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②春联在形式上有诸多限制。首先,上下联字数要相等。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 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 上下联词性要相对。如刚才例举的“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联词性相对, “新春”对“佳岁”,“富贵”对“平安”,“年年好”对“步步高”。此外,上下联平仄要相 调。现在的一声二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平声,三声四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仄声。对联讲究平 仄,末尾最严。上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仄声,下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平声。如“天增岁月人 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上下联末的“寿”和“门”就分别是仄声和平声。[来源:学科网 ZXXK] ③春联的内容也有许多讲究。譬如,“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是体现农民对新的一年祈 望与祝福的春联。“百货琳琅,柜盈春夏秋冬货;大楼兴旺,客满东西南北楼”是宣传商业 繁荣的春联。可见,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祈望与祝福。春联的内 容,不仅【甲】应符合作者自身的特点,更【乙】应体现出一种健康的审美趣味和追求。如 “好时代好风光处处有好人好事,新社会新气象天天谱新曲新歌”这样的春联概括了祖国百 花争艳,万物生辉的繁荣景象,讴歌了新时代的新面貌,表达了春联的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 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又如“一夜连双岁岁岁如意,五更分二年年年称心”这样的春联表达 了对未来的美好追求和向往。 ④当代艺术大师周汝昌先生说:“春联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这种 数千年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民族风俗必将在新的世纪得到继承并 发扬光大。 18.第③段中画线的【甲】【乙】两句调换位置后表达重点与原意不符,请结合上下文说出 不能调换的三条具体理由。(3 分) 19.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选择一个恰当的下联,并从对联的形式上说出两个选择此联而 不选择彼联的原因。(5 分) 上联:祖国山河好 下联:A.人民岁月新 B. 五洲同欢庆 (1)下联: (2)原因: 答案(共 8 分) 18.答案示例:理由一,【甲】句与上文“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 祈望与祝福”直接相关(1 分);理由二,【乙】句与下文的“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 赞颂”“自家对未来的美好追求和向往”直接相关(1 分);理由三,【甲】【乙】两句构成递 进关系,强调的是【乙】。(1 分) 评分标准:共 3 分。共 3 条理由,每条理由 1 分。 19.答案示例:选 A(1 分) 原因一:“祖国山河好”和“人民岁月新”上下联词性相对,“祖国”对“人民”,“山河好” “岁月新”。而“五洲同欢庆”则不相对。(2 分,前后各 1 分)
原因二:“人民岁月新”的最后一个字“新”是平声,符合下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平声的要 求,而“五洲同欢庆”的最后一个字“庆”则为仄声,不符合这一要求。(2分,前后各1 分)。评分标准:共5分。选A,1分。每条理由各2分。 03朝阳阅读《酸化的海洋》,完成第19-21题。(共8分) 酸化的海洋 ①地球表面积的2/3被海洋覆盖,海洋对地球的影响要大于陆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约有 1/4被海洋吸收,这对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煤 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被大量使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急剧上升,过量的二氧化碳打 破了海洋自身的酸碱平衡,使海水逐渐变酸 ②我们知道,二氧化碳微溶于水,与海水结合会生成碳酸,改变表层海水的酸度。海洋科学 家们认为,目前海洋酸化速度是过去3亿年来最快的 ③研究发现,距今5600万年前的“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是地球古代历史上海洋酸 化程度最厉害的一次。在那次事件中,地球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一倍(其原因尚未完全搞清, 有可能是火山爆发惹的祸),导致地球大气温度升高了6℃,造成了大量物种灭绝。研究人 员通过分析南极洲海底淤泥的成分,发现这次极热事件使海水的pH值最多有可能下降了 0.45个单位。pH值是衡量酸度的单位,pH值越低,酸度就越大 ④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极热事件的时间持续了2万年。 ⑤地球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100年里已经增加了30%‰。换句话说,目前的大气二氧化碳浓 度升高速度远大于5600万年前的极热事件。根据联合国的评估报告,自1751年工业化开始 到1994年为止,海洋表层海水的pH值从825降到了814,下降了0.11个单位。如果目前 的二氧化碳排放趋势继续下去的话,到本世纪末海水酸度还将再下降0.3-0.5个单位,那个 时候海洋酸度的下降幅度就和当年的极热事件持平了。唯一不同的是,因为人类的参与,这 次海洋的酸化只用了不到400年 ⑥酸性的海水带有腐蚀性,腐蚀海洋生物的身体。最新的实验表明,海水pH值的变化会危 害某些海洋生物——特别是钙化藻类、贝类、甲壳类和珊瑚。当这些生物消失时,与它们息 息相关的其他海洋生物也将面临巨大威胁,海洋生态系统将遭受毀灭性的破坏。5600万年 前的极热事件中,就有5%至10%的海洋物种灭绝了。据估计,目前全球有5亿多人依靠捕 鱼和水产养殖作为蛋白质摄入和经济收入的来源,他们将是海洋酸化的另一个受害者。 文章第②-⑥段,作者主要从海洋酸化的_①和②两方面进行了说明。(每空限2字) (2分) 20.结合上下文内容,简要说明第④段不能删去的理由。(3分) 21.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小丑鱼实验说明了什么。(3分) 【材料】 海洋中有一种身长一厘米左右的小丑鱼,它能监听捕食者声音,从而避开它们。研究小 组把小丑鱼放入三个海水箱中,一个模拟当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为百万分之390,另外 两个模拟2050年、2100年的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分别为百万分之600、百万分之900。实 验中,一个水下扬声器播放捕食者声音的录音。在当前环境中,小丑鱼四分之三时间远离扬 声器:在2050年海水中,小丑鱼近一半时间远离扬声器;在2100年海水中,小丑鱼对捕食 者声音无动于衷 谷案(共8分) 19.答案:①速度②危害(影响)(共2分。每空1分) 20.答案要点:如果删去这段文字,其一,就不清楚“极热事件”持续的时间;其二,不 能和下面“因为人类参与,海洋酸化只用了不到400年”形成比较,从而说明目前海洋酸
原因二:“人民岁月新”的最后一个字“新”是平声,符合下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平声的要 求,而“五洲同欢庆”的最后一个字“庆”则为仄声,不符合这一要求。(2 分,前后各 1 分)。 评分标准:共 5 分。选 A,1 分。每条理由各 2 分。 03 朝阳 阅读《酸化的海洋》,完成第 19-21 题。(共 8 分) 酸化的海洋 ①地球表面积的 2/3 被海洋覆盖,海洋对地球的影响要大于陆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约有 1/4 被海洋吸收,这对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煤、 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被大量使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急剧上升,过量的二氧化碳打 破了海洋自身的酸碱平衡,使海水逐渐变酸。 ②我们知道,二氧化碳微溶于水,与海水结合会生成碳酸,改变表层海水的酸度。海洋科学 家们认为,目前海洋酸化速度是过去 3 亿年来最快的。 ③研究发现,距今 5600 万年前的“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是地球古代历史上海洋酸 化程度最厉害的一次。在那次事件中,地球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一倍(其原因尚未完全搞清, 有可能是火山爆发惹的祸),导致地球大气温度升高了 6℃,造成了大量物种灭绝。研究人 员通过分析南极洲海底淤泥的成分,发现这次极热事件使海水的 pH 值最多有可能下降了 0.45 个单位。pH 值是衡量酸度的单位,pH 值越低,酸度就越大。 ④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极热事件的时间持续了 2 万年。 ⑤地球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 100 年里已经增加了30%。换句话说,目前的大气二氧化碳浓 度升高速度远大于 5600 万年前的极热事件。根据联合国的评估报告,自 1751 年工业化开始 到 1994 年为止,海洋表层海水的 pH 值从 8.25 降到了 8.14,下降了 0.11 个单位。如果目前 的二氧化碳排放趋势继续下去的话,到本世纪末海水酸度还将再下降 0.3-0.5 个单位,那个 时候海洋酸度的下降幅度就和当年的极热事件持平了。唯一不同的是,因为人类的参与,这 次海洋的酸化只用了不到 400 年。 ⑥酸性的海水带有腐蚀性,腐蚀海洋生物的身体。最新的实验表明,海水 pH 值的变化会危 害某些海洋生物——特别是钙化藻类、贝类、甲壳类和珊瑚。当这些生物消失时,与它们息 息相关的其他海洋生物也将面临巨大威胁,海洋生态系统将遭受毁灭性的破坏。5600 万年 前的极热事件中,就有 5%至 10%的海洋物种灭绝了。据估计,目前全球有 5 亿多人依靠捕 鱼和水产养殖作为蛋白质摄入和经济收入的来源,他们将是海洋酸化的另一个受害者。 19.文章第②-⑥段,作者主要从海洋酸化的 ① 和 ② 两方面进行了说明。(每空限 2 字) (2 分) 20.结合上下文内容,简要说明第④段不能删去的理由。(3 分) 21.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小丑鱼实验说明了什么。(3 分) 【材料】 海洋中有一种身长一厘米左右的小丑鱼,它能监听捕食者声音,从而避开它们。研究小 组把小丑鱼放入三个海水箱中,一个模拟当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为百万分之 390,另外 两个模拟 2050 年、2100 年的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分别为百万分之 600、百万分之 900。实 验中,一个水下扬声器播放捕食者声音的录音。在当前环境中,小丑鱼四分之三时间远离扬 声器;在 2050 年海水中,小丑鱼近一半时间远离扬声器;在 2100 年海水中,小丑鱼对捕食 者声音无动于衷。 答: 答案(共 8 分) 19.答案:①速度 ②危害(影响)(共 2 分。每空 1 分) 20.答案要点:如果删去这段文字,其一,就不清楚“极热事件”持续的时间;其二,不 能和下面“因为人类参与,海洋酸化只用了不到 400 年”形成比较,从而说明目前海洋酸
化速度是过去3亿年来最快的。(共3分。“其一”1分,“其二”2分 21.答案要点: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加剧海水的酸化程度②海水的腐蚀性越强,对海洋生 物身体的伤害越大③海洋生物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共3分。每个要点1分) 04海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题。(共8分) ①从北京的地图上可以看到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历史上,这条中轴线长达78公里,南 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建筑大师梁思成这样赞美这条中轴线:“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 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②中轴线始于元朝对大都城的规划设计,至明清两朝形成了现有的规模。中轴线上的建筑 高低起伏错落,前后疏密有致,色彩对比强烈。进永定门北行,一条笔直的大街会把你引向 高大的正阳门楼,在门前百余米的地方一座宽大雄伟的牌楼和一座大石桥为其做了前卫。过 了正阳门,红墙黄瓦的建筑代替了青砖灰瓦的建筑,这就是雄踞于中轴线上的皇城。首先映 入眼帘的是中华门,经长长的御路(民国时己拆除),到天安门,形成第一波的起伏变化 从天安门开始,是一系列大小不一的宫门和广庭,红墙黄瓦,金碧辉煌。高大的城楼、皇 宫、庙堂一层又一层地起伏峋峙°,到神武门结束。再向北,景山奇峰突起,然后再下滑到 寿皇殿、地安门。由地安门继续往北过一条长长的街市,在这里经过万宁桥这个小小的起伏 过渡,接着就出现了高大的鼓楼、钟楼,在这两座建筑周围,成片的绿荫中间掩映着灰墙灰 瓦的低矮民居院落。鼓楼、钟楼传出的报时的鼓声、钟声,不时在这些院落、街巷上空回荡, 中轴线就收束在这钟鼓声里。 ③明代把天坛、先农坛安排在中轴线起点的两侧,使中轴线一开始就有中心明显,整齐对称 相互呼应的特点。进入紫禁城,左祖(太庙)右社(社稷坛)对称地安排在紫禁城前面,昭 示了左右对称、中轴明显的皇城格局,紫禁城中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对称修建,例如御花园中 以中轴线上的钦安殿为中心,左面的浮碧亭与右面的澄瑞亭都是四角攒尖顶的方亭,形式相 同,形成对称:降雪轩与养性斋,建筑平面分别呈“凸”“凹”字形,形式互补,形成呼应 中轴线上的景山,是明朝通过挖湖堆山的手法,利用修筑紫禁城挖护城河的泥土和拆除元宫 城内宫殿的渣土,在紫禁城后面堆积成的一座土山,它坐落在中轴线的中心点、北京旧城的 中心位置上。它的形成不仅【甲】使紫禁城有了靠山,还【乙】增加了中轴线上的制高点 在此可以纵览南北景色。清朝又在景山的五座山峰上面修建了五座山亭,景山中峰的山亭正 在中轴线的中心点上,由此进一步突出了中轴线的对称和中心点。中轴线的东西两侧,为北 京主要街道的骨干,北京城棋盘式的大小街巷都依据它的定位而展开 (根据李建平《魅力北京中轴线》、梁思成《北京城的中轴线》编写) 【注】①峋峙( Xunzhi):形容山石、建筑等突兀、重叠的样子。 18阅读第③段,说出画线的【甲】【乙】两个语句的位置不能调换的三条理由。(3分) 19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知识,简要说明鸟巢、水立方和仰山体现出怎样的布局特 点。(5分) 【材料】 位于中轴线延长线最北端的奥林匹克公园分为南区和北区,南区的“千年步道”正处在中轴 线上,在它的东西两侧,分别是“鸟巢”(国家体育场)和“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在 建筑造型上,鸟巢是椭圆形的,水立方是方形的:在建筑结构上,鸟巢复杂,水立方简洁 作为整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主体之一的仰山,山体主要以公园南区挖湖和改造地形提供的 渣土堆积而成,山体主峰高度为48米。这样,在中轴线上就形成了近、中 层山 景山、仰山、燕山
化速度是过去 3 亿年来最快的。(共 3 分。“其一”1 分,“其二”2 分) 21.答案要点: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加剧海水的酸化程度 ②海水的腐蚀性越强,对海洋生 物身体的伤害越大 ③海洋生物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 (共 3 分。每个要点 1 分) 04 海淀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18—19 题。(共 8 分) ①从北京的地图上可以看到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历史上,这条中轴线长达 7.8 公里,南 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建筑大师梁思成这样赞美这条中轴线:“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 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②中轴线始于元朝对大都城的规划设计,至明清两朝形成了现有的规模。中轴线上的建筑 高低起伏错落,前后疏密有致,色彩对比强烈。进永定门北行,一条笔直的大街会把你引向 高大的正阳门楼,在门前百余米的地方一座宽大雄伟的牌楼和一座大石桥为其做了前卫。过 了正阳门,红墙黄瓦的建筑代替了青砖灰瓦的建筑,这就是雄踞于中轴线上的皇城。首先映 入眼帘的是中华门,经长长的御路(民国时已拆除),到天安门,形成第一波的起伏变化。 从天安门开始 ,是一系列大小不一的宫门和广庭,红墙黄瓦,金碧辉煌。高大的城楼、皇 宫、庙堂一层又一层地起伏峋峙①,到神武门结束。再向北,景山奇峰突起,然后再下滑到 寿皇殿、地安门。由地安门继续往北过一条长长的街市,在这里经过万宁桥这个小小的起伏 过渡,接着就出现了高大的鼓楼、钟楼,在这两座建筑周围,成片的绿荫中间掩映着灰墙灰 瓦的低矮民居院落。鼓楼、钟楼传出的报时的鼓声、钟声,不时在这些院落、街巷上空回荡, 中轴线就收束在这钟鼓声里。 ③明代把天坛、先农坛安排在中轴线起点的两侧,使中轴线一开始就有中心明显,整齐对称、 相互呼应的特点。进入紫禁城,左祖(太庙)右社(社稷坛)对称地安排在紫禁城前面,昭 示了左右对称、中轴明显的皇城格局,紫禁城中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对称修建,例如御花园中 以中轴线上的钦安殿为中心,左面的浮碧亭与右面的澄瑞亭都是四角攒尖顶的方亭,形式相 同,形成对称;降雪轩与养性斋,建筑平面分别呈“凸”“凹”字形,形式互补,形成呼应。 中轴线上的景山,是明朝通过挖湖堆山的手法,利用修筑紫禁城挖护城河的泥土和拆除元宫 城内宫殿的渣土,在紫禁城后面堆积成的一座土山,它坐落在中轴线的中心点、北京旧城的 中心位置上。它的形成不仅【甲】使紫禁城有了靠山,还【乙】增加了中轴线上的制高点, 在此可以纵览南北景色。清朝又在景山的五座山峰上面修建了五座山亭,景山中峰的山亭正 在中轴线的中心点上,由此进一步突出了中轴线的对称和中心点。中轴线的东西两侧,为北 京主要街道的骨干,北京城棋盘式的大小街巷都依据它的定位而展开。 (根据李建平《魅力北京中轴线》、梁思成《北京城的中轴线》编写) 【注】①峋峙(xúnzhì):形容山石、建筑等突兀、重叠的样子。 18.阅读第③段,说出画线的【甲】【乙】两个语句的位置不能调换的三条理由。(3 分) 19.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知识,简要说明鸟巢、水立方和仰山体现出怎样的布局特 点。(5 分) 【材料】 位于中轴线延长线最北端的奥林匹克公园分为南区和北区,南区的“千年步道”正处在中轴 线上,在它的东西两侧,分别是“鸟巢”(国家体育场)和“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在 建筑造型上,鸟巢是椭圆形的,水立方是方形的;在建筑结构上,鸟巢复杂,水立方简洁。 作为整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主体之一的仰山,山体主要以公园南区挖湖和改造地形提供的 渣土堆积而成,山体主峰高度为 48 米。这样,在中轴线上就形成了近、中、远三层山—— 景山、仰山、燕山
(1)鸟巢、水立方: (2)仰山: 答案(共8分) 18.答案示例:【甲】【乙】两个语句不能调换位置,因为,其一,【甲】句与前面的“紫禁 城”一句直接相关;其二,【乙】句与其后“纵览南北景色”一句以及后面说明清朝在景 山修山亭强化了中轴线对称与中心点的内容直接相关;其三,两句调换后,表意的重点就 会发生改变与原意不符。(共3分。共3条理由,每条1分 19答案示例:(1)根据中轴线两侧建筑要对称或呼应的传统布局特点,鸟巢和水立方体现 了对称和呼应的布局特点。它们的位置分别在中轴线两侧,呈对称之势。这两座建筑的造 型、结构都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了彼此呼应的效果。(2)根据中轴线上的建筑高低 起伏错落、前后疏密有致的布局特点,仰山采用了与景山一样的挖土堆山的方法堆积而成 它成为了中轴线上的又一制高点,与景山及中轴线上的其他建筑相呼应,体现了中轴线的 建筑景观富于起伏变化和前后疏密有致的布局特点。(共5分。“鸟巢和水立方的布局特点 2分;“仰山的布局特点”2分;语言表达1分) 05丰台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19题。(共7分) ①去年年底美国大使馆公布PM25的数据引起了国人热议,一时间专业术语“PM25、PM0” 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PM25究竟指的什么?它对人类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②首先要了解的一个词是“PM”。PM是“颗粒物质”的缩写,PM10代表直径小于等于10 微米的悬浮颗粒,被称为粗颗粒物;PM2.5指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也被称为细颗 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③在现代城市里的众多污染物来源中,颗粒污染物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污染来源。 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而PM2.5产生的主要来 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如机动车尾 气、燃煤等。有数据表明,上班高峰期汽车尾气排放能迅速提高空气中pm2.5的含量。也有 专家指出下午2点至4点,属于pm2.5浓度最低的时段。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 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PM2.5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 的影响更大。 ④现代医院证明,含有高浓度超细颗粒(PM2.5)和大颗粒(PM10)的空气会对人体会产生一 系列严重的健康伤害。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通常不会进入人体的肺部,因为我们的呼吸 器官可以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过滤和阻拦,它们只会对我们的眼睛,鼻子和嗓子造成潜在威胁。 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 外,也可能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PM.5除了【甲】本身 对人体呼吸系统具有直接的刺激作用、致敏作用外,它还【乙】能侵入人体肺部,严重危害 人体健康。因为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不易被阻挡,并且携带细菌微生 物、病毒和致癌物,可抵达细支气管壁,并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 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⑤PM25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更大影响。虽然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颗粒物,但是颗粒物却 能降低空气的能见度,使蓝天消失,天空变成灰蒙蒙的一片,这种天气就是灰霾天。虽然空 气中不同大小的颗粒物均能降低能见度,不过相比于粗颗粒物,更为细小的PM2.5降低能 见度的能力更强。当颗粒物的直径和可见光的波长接近的时候,颗粒对光的散射消光能力最 强。可见光的波长在04-07微米之间,而粒径在这个尺寸附近的颗粒物正是PM25的主要 组成部分。所以,PM2.5是灰霾天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1)鸟巢、水立方: (2)仰山: 答案(共 8 分) 18. 答案示例:【甲】【乙】两个语句不能调换位置,因为,其一,【甲】句与前面的“紫禁 城”一句直接相关;其二,【乙】句与其后 “纵览南北景色”一句以及后面说明清朝在景 山修山亭强化了中轴线对称与中心点的内容直接相关;其三,两句调换后,表意的重点就 会发生改变,与原意不符。(共 3 分。共 3 条理由,每条 1 分) 19. 答案示例:(1)根据中轴线两侧建筑要对称或呼应的传统布局特点,鸟巢和水立方体现 了对称和呼应的布局特点。它们的位置分别在中轴线两侧,呈对称之势。这两座建筑的造 型、结构都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了彼此呼应的效果。(2)根据中轴线上的建筑高低 起伏错落、前后疏密有致的布局特点,仰山采用了与景山一样的挖土堆山的方法堆积而成, 它成为了中轴线上的又一制高点,与景山及中轴线上的其他建筑相呼应,体现了中轴线的 建筑景观富于起伏变化和前后疏密有致的布局特点。(共 5 分。“鸟巢和水立方的布局特点” 2 分;“仰山的布局特点”2 分;语言表达 1 分) 05 丰台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8—19 题。(共 7 分) ①去年年底美国大使馆公布 PM2.5 的数据引起了国人热议,一时间专业术语“PM2.5、PM10” 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PM2.5 究竟指的什么?它对人类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②首先要了解的一个词是“PM”。PM 是“颗粒物质”的缩写,PM10 代表直径小于等于 10 微米的悬浮颗粒,被称为粗颗粒物;PM2.5 指直径小于 2.5 微米的悬浮颗粒,也被称为细颗 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 1/20。 ③在现代城市里的众多污染物来源中,颗粒污染物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污染来源。一 般而言,粒径 2.5 微米至 10 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而 PM2.5 产生的主要来 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如机动车尾 气、燃煤等。有数据表明,上班高峰期汽车尾气排放能迅速提高空气中 pm2.5 的含量。也有 专家指出下午 2 点至 4 点,属于 pm2.5 浓度最低的时段。Pm2.5 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 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 PM2.5 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 的影响更大。 ④现代医院证明,含有高浓度超细颗粒(PM2.5)和大颗粒(PM10)的空气会对人体会产生一 系列严重的健康伤害。直径大于 10 微米的颗粒通常不会进入人体的肺部,因为我们的呼吸 器官可以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过滤和阻拦,它们只会对我们的眼睛,鼻子和嗓子造成潜在威胁。 粒径在 2.5 微米至 10 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 外,也可能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 PM2.5 除了【甲】本身 对人体呼吸系统具有直接的刺激作用、致敏作用外,它还【乙】能侵入人体肺部,严重危害 人体健康。因为粒径在 2.5 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不易被阻挡,并且携带细菌微生 物、病毒和致癌物,可抵达细支气管壁,并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 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⑤PM2.5 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更大影响。虽然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颗粒物,但是颗粒物却 能降低空气的能见度,使蓝天消失,天空变成灰蒙蒙的一片,这种天气就是灰霾天。虽然空 气中不同大小的颗粒物均能降低能见度,不过相比于粗颗粒物,更为细小的 PM2.5 降低能 见度的能力更强。当颗粒物的直径和可见光的波长接近的时候,颗粒对光的散射消光能力最 强。可见光的波长在 0.4-0.7 微米之间,而粒径在这个尺寸附近的颗粒物正是 PM2.5 的主要 组成部分。所以,PM2.5 是灰霾天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