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7区县2011~2012学年度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分类汇总文言文阅读篇 01东城区:阅读《唐雎不辱使命》(节选),完成第13-15题。 ①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 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 “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②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 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 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 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③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请广于君 (2)天下缟素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翻译: 15根据选文,简要概括唐雎让秦王屈服的过程。(3分) 13答案:(1)扩充,扩大。(2)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共2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1分) 14答案:但是安陵国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因为有先生您啊。(共2分。错1处扣1分 扣完为止。) 15.答案:表明立场,不愿将祖宗基业交换:就布衣之怒的结果与秦王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挺剑而起”, 打算以命相搏。(共3分。共3点,每点1分) 02西城区: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第12-14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 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 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 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 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 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 隆,可计日而待也
北京市 17 区县 2011~2012 学年度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分类汇总 文言文阅读篇 01 东城区: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节选),完成第 13—15 题。 ①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 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 “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②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 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 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 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③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 ) ⑴请广.于君 广: ⑵天下缟素.. 缟素: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 分 )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翻译: 15.根据选文,简要概括唐雎让秦王屈服的过程。(3 分) 答: 答案: 13.答案:⑴扩充,扩大。⑵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共 2 分。共 2 道小题,每小题 1 分) 14.答案:但是安陵国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因为有先生您啊。 (共 2 分。错 1 处扣 1 分, 扣完为止。) 15.答案:表明立场,不愿将祖宗基业交换;就布衣之怒的结果与秦王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挺剑而起”, 打算以命相搏。 (共 3 分。共 3 点,每点 1 分) 02 西城区: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第 12-14 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 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 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 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 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 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 隆,可计日而待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 (2)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14.“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答: 答案 12.答案:(1)刑:罚。(2)遗:给予 评分标准:共2分。每小题1分。 13.答案:(1)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2)事情不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 评分标准:共4分。每小题2分 14.答案:(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评分标准:共2分。前后句各1分。有错别字,每字扣1分,扣完为止。 03朝阳区: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1417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 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 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 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14.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徒以有先生矣B.故五月渡泸故不错意也 C.苟全性命于乱世苟富贵,无相忘D.遂用猖獗士卒多为用者 1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至于斟酌损益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①后值倾覆翻译: 2夙夜忧叹翻译 17.乙文先主说“欲信大义于天下”具体指的是 (请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 答案: 14答案:B(2分) 15.答案:(1)身份地位,见识短浅(2)兴办,增加(共2分,每小题1分) 16.答案:(1)后来遇到兵败2)早晚忧愁叹息 (共2分,每句1分) 17答案:①攘除奸凶②兴复汉室③还于旧都 (共3分,每点1分) 04海淀区: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第12-14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刑: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 分)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 (2)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翻译: 14.“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 分) 答: 答案: 12.答案:(1)刑:罚。 (2)遗:给予。 评分标准:共 2 分。每小题 1 分。 13.答案:(1)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2)事情不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 评分标准:共 4 分。每小题 2 分。 14.答案:(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评分标准:共 2 分。前后句各 1 分。有错别字,每字扣 1 分,扣完为止。 03 朝阳区: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 14-17 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 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 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 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14.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徒以有.先生矣 B.故.五月渡泸 故.不错意也 C.苟.全性命于乱世 苟.富贵,无相忘 D.遂用.猖獗 士卒多为用.者 1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至于斟酌损益.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 分) ①后值倾覆 翻译: ②夙夜忧叹 翻译: 17.乙文先主说“欲信大义于天下”具体指的是: ① 、 ② 、 ③ (请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3 分) 答案: 14.答案:B (2 分) 15.答案:(1)身份地位,见识短浅 (2)兴办,增加 (共 2 分,每小题 1 分) 16.答案:(1)后来遇到兵败 (2)早晚忧愁叹息 (共 2 分,每句 1 分) 17.答案:①攘除奸凶 ②兴复汉室 ③还于旧都 (共 3 分,每点 1 分) 04 海淀区: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第 12—14 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 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 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 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干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 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 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漖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徐公来,孰视之 (2)吾妻之美我者 (3)门庭若市 (4)时时而间进 间: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皆以美于徐公 翻译 (2)群臣吏民能面剌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翻译 14.结合本文内容,概括说明邹忌讽齐王与齐国最终“战胜于朝廷”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4分) 答 答案 12.(1)同“熟”,仔细(2)以(认为)……为美 (3)集市 (4)间或、偶尔 (共2分。共4小题,每小题0.5分) 13.(1)(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 (2)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励。(或:能够当面指责我过错的大小官吏及百姓, 受上等奖励。) 共2分。共2小题,每小题1分) 14答案示例一: 邹忌让齐王认识到自己受蒙蔽很严重,心悦诚服地接受了他的谏言。齐王于是采取一系列措施广开言路, 革除弊端。群臣纷纷进谏。齐国得以形成了政治修明的大好形势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 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 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 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 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 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徐公来,孰.视之 孰: (2)吾妻之美.我者 美: (3)门庭若市. 市: (4)时时而间.进 间: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 分) (1)皆以美于徐公 翻译: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翻译: 14.结合本文内容,概括说明邹忌讽齐王与齐国最终“战胜于朝廷”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4 分) 答 : 答案: 12.(1)同“熟”,仔细 (2) 以(认为)…… 为美 (3)集市 (4)间或、偶尔 (共 2 分。共 4 小题,每小题 0.5 分) 13.(1)(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 (2)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励。(或:能够当面指责我过错的大小官吏及百姓, 受上等奖励。) (共 2 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1 分) 14.答案示例一: 邹忌让齐王认识到自己受蒙蔽很严重,心悦诚服地接受了他的谏言。齐王于是采取一系列措施广开言路, 革除弊端。群臣纷纷进谏。齐国得以形成了政治修明的大好形势
答案示例二: 邹忌让齐王认识到自己受蒙蔽很严重,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谏言。齐王于是广开言路,行三赏以鼓励批评朝 政者。群臣纷纷进谏。齐国国势强盛起 共4分。共4个要点,每点1分。“齐王认识受蔽严重,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谏言”1分:“齐王除弊”1 分:“群臣进谏”1分:“齐国形成大好形势”1分) 05丰台区: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2-14题 ①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②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 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 隆,可计日而待也。 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 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⑤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③躬耕于南阳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①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 答 14结合选文①②③段,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先帝之明”的“明”,除了体现在对诸葛亮的赏识和重用外 还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答: 答案 12.(3分)答案:①卑鄙:身份低微,见识浅陋②遗:留给 躬:亲自 13答案:①因此大家商议推举向宠做中部督。(2分) ②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2分) 14答案:选拔贤明的文臣留给刘禅,试用后称赞并仼用有才能的武将,对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 (3分)(前两点也可合并成一点:选拔德才兼备的文臣武将留给刘禅,给2分) 06石景山区: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12-14小题。 出师表选段) 诸葛亮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答案示例二: 邹忌让齐王认识到自己受蒙蔽很严重,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谏言。齐王于是广开言路,行三赏以鼓励批评朝 政者。群臣纷纷进谏。齐国国势强盛起来。 (共 4 分。共 4 个要点,每点 1 分。“齐王认识受蔽严重,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谏言”1 分;“齐王除弊” 1 分;“群臣进谏”1 分;“齐国形成大好形势”1 分) 05 丰台区: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 12-14 题。 ①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②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 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 隆,可计日而待也。 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 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⑤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③躬.耕于南阳 答: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 分) ①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 答: 14.结合选文①②③段,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先帝之明”的“明”,除了体现在对诸葛亮的赏识和重用外, 还体现在哪些方面?(3 分) 答: 答案: 12.(3 分)答案:①卑鄙:身份低微,见识浅陋 ②遗:留给 ③躬:亲自 13.答案:①因此大家商议推举向宠做中部督。(2 分) ②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2 分) 14.答案:选拔贤明的文臣留给刘禅,试用后称赞并任用有才能的武将,对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 (3 分)(前两点也可合并成一点:选拔德才兼备的文臣武将留给刘禅,给 2 分) 06 石景山区: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 12-14 小题。 出师表(选段) 诸葛亮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夙夜忧叹 (2)庶竭驽钝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2)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14.选段中“大事”具体指“ 。(用原文回答)(2分) 答案: 12.(1)早晨(2)比喻才能平庸评分:共2分。每小题1分 13.(1)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 了。(2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询问(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采纳正言评分:共4分。每小题2分。 14.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评分;共2分。每空1分 07门头沟区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4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 之土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土之气,不 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 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 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 隆,可计日而待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2)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慢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14.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2分) 答案: 12.(1)痛心遗憾(2)怠慢,疏忽(每小题1分,共2分 13.(1)(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2)(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去铲除那些奸邪凶恶的敌人。(每小题2分,共4分) 14.善良、诚实、忠诚、做事公正、有才干有能力、敢于进谏:得到先帝的赏识认可。(共2分) 08昌平区: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2-14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 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土之气,不 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 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
1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 分) ⑴夙.夜忧叹 ⑵庶竭驽钝..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 分) ⑴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⑵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14.选段中“大事”具体指“ , ”。(用原文回答)(2 分) 答案: 12.⑴早晨 ⑵比喻才能平庸 评分:共 2 分。每小题 1 分。 13.⑴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 了。 ⑵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询问(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采纳正言 评分:共 4分。每小题 2分。 14.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评分:共 2 分。每空 1 分。 07 门头沟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2——14 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 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 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 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 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 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 隆,可计日而待也。 1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2)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 分) (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14.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2 分) 答案: 12.(1)痛心遗憾 (2)怠慢,疏忽 (每小题 1 分,共 2 分) 13.(1)(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2)(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去铲除那些奸邪凶恶的敌人。(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14. 善良、诚实、忠诚、做事公正、有才干有能力、敢于进谏;得到先帝的赏识认可。(共 2 分) 08 昌平区: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 12-14 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 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 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 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